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王斌全:敬畏生命 砥礪前行

2020-12-12 澎湃新聞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王斌全:敬畏生命 砥礪前行

2018-08-20 13:4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王斌全在山醫大一院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大會上講話

2018年8月19日,是一個讓我們欣慰和自豪的日子,一個值得每一位醫師銘記的日子,第一次以國家的名義為醫師專門設定的節日——中國醫師節!中國醫師節的設立,旨在用誠信對醫患的道德規範進行關注、引導和調節,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維護醫師隊伍的良好形象,使醫生的社會角色和執業行為充滿仁愛和道德光輝,激勵我們恪守初心、砥礪前行。在這個光榮的節日,我代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全體院領導,向所有奮戰在臨床一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默默奉獻的醫師們致以最真誠最崇高的節日問候和美好祝願!

回望崢嶸歲月,一個甲子的風雨徵途踏盡多少艱辛坎坷,又留下多少不忘的記憶、堅實的足印。一代又一代的白衣戰士懷抱「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的崇高信念,艱苦創業,砥礪前行,不懈奮鬥。作為醫者,我有幸親歷和見證了醫院發展進步的歷程和醫師同道們共克時艱、救死扶傷、呵護生命與健康的動人事跡。我於1978年進入醫科大學,1983年在山醫大一院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年了。從業之初,從我的老師張念祖教授身上,感受到了一位醫者對於醫學事業深深的熱愛。張念祖教授視醫德如生命,待患者如親人,可謂大醫之士。於載畿教授今年98歲高齡,耄耋之年的她依然活躍在臨床第一線;權守則教授88歲,仍然站在講臺為新入職醫師傾情詮釋怎樣做好一名醫生……還有我院的老一輩醫者,徐大毅、範雪定、孫之洞、何國芬等教授,從先輩們救死扶傷、攻堅克難的動人事跡中感受自強不息、薪火相傳的一院精神與文化。

在非典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多少醫師不顧個人安危,恪盡職守,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衝鋒在前;汶川地震,很多傷員輾轉千裡轉來我院治療,其中有個小女孩,我們都親切地叫她小楊歡,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是我們的醫生爸爸、護士媽媽們日夜陪伴,精心治療,細心呵護,撫慰她內心的恐懼和傷痛,讓孩子帶著燦爛的笑容重新回到美麗的校園。小楊歡離開時,和她朝夕相伴的醫生護士們流下了激動、惜別的淚水……這就是我們可親可愛可敬可仰,可以感情相依、生命相託的醫生啊!有多少醫生在節假日、半夜裡電話鈴聲一響,就朝著心中那個方向奔去,那就是醫院。還記得產後多臟器衰竭,急需輸血且為稀有血型,生命垂危緊急轉診至我院重症醫學科救治的特殊產婦嗎?醫者,爭分奪秒,一次次會診討論,一步步周祥入微,經歷了數次驚心動魄的搶救,最終,她身體康復帶著感恩出院了。有多少醫師,喜極而泣,快樂源於病人的康復。

我們常常在思考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們常常在探索醫院的文化是什麼?我們也會更經常的深思,用怎樣的詮釋或定位才能概括醫生的社會角色?

裘法祖教授說:「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無以為醫。」我認為,行不近俠者也難為醫。敬畏生命、大醫精誠早已成為醫師的座右銘。「中國醫師節」的設立,對我們來說不僅是鼓舞和激勵,更多的是責任和使命。

唐代醫藥學家、「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篇》中講到對醫者的兩個要求:一是精:醫者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二是誠:醫者要「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西氏內科學》開篇緒論中說:「醫學是一門需要博學的人道職業」,中西理念不謀而合,同時強調了作為醫師的兩個要素:博學與人道,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醫生: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醫生要對每個生命充滿敬畏。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在需要與理解之間發生,病人把最寶貴的生命交給了醫生,因此,行醫必然要滿懷對生命的敬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疾病的過程也是一個故事,患者有眼淚要流,有故事要講,有情緒要宣洩,有心理負擔要解脫,這個過程也是治療。患者期望醫生能夠理解他們,與其共同面對甚至分擔他們的苦難,而醫學最無法迴避的就是對生命的訴說。羅納德·蒙森說過:「醫學不是一門科學,它也絕不能成為一門科學」。醫學在患者眼裡,成為奇蹟的象徵,而醫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成為奇蹟的符號集合,都與倫理和道德相關。

大醫精誠,達於至善。醫學不是萬能的,醫學是個不確定的科學和可能性的藝術。孔子說:「君子不器」,君子應該具有多種才能,意在教人勿固化自己,運用哲學的思維善變通達。醫學發展到今天,醫療設備的不斷更新,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同時也出現了學科間的交叉融合,醫學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它的研究主體和研究對象是人,其本身仍存在許多未知領域,生命錯綜複雜,疾病的治療不能用單純的內外科手段解決,要從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多個方面去考量。

醫乃仁術,厚德篤行。「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醫學是一種使命,一種對善良、人性和友愛的情感表達。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的真諦不僅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關心和幫助,幫助患者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品質和尊嚴。醫學不是技術的產物,而是情感的產物;行醫不是一種交易,而是一種使命。因此,只有讓醫學走出商業交易和技術崇拜的誤區,醫患關係才能回歸本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從心底為第一個中國醫師節點讚,更願以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用仁心傳遞中國醫師的溫暖,用仁術彰顯中國醫師的能力,用汗水書寫中國醫師的忠誠,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當好人民群眾的健康守護神。

(責編:喬慧、白鴻濱)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王斌全--山西喉癌醫學界領軍人物--山西...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王斌全 山西喉癌醫學界領軍人物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程銳    2018年的一天,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斌全的辦公室進來一位端著蛋糕的白髮老者,他熟悉並滿臉笑容地招呼著王教授和醫生們一起吃蛋糕,蛋糕上插著的12枚蠟燭卻讓人有些費解。
  • 市政府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籤署合作協議
    11月16日,市政府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籤署朔州市大醫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委書記陳振亮,市委副書記、市長高鍵,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崔巍以及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汪華彪、副院長劉春等見證籤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耳東,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王斌全分別代表朔州市政府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籤署協議。籤約儀式由崔巍主持。 建設朔州市大醫院是朔州補齊醫療服務短板的需要,也是加快民生事業發展的需要。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打造區域醫療中心的...
    >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王鈺欽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六十二載風雨滄桑,成就了省內公立醫院領頭雁的形象,也鍛造出一支優秀的醫療技術團隊。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在 2017年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前100名排行榜中排名第35位,華北排名第4位,2018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名第48位。
  • 山醫大一院、山西白求恩醫院,院長新任
    山醫大一院1月2日,山醫大一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決定:徐鈞同志擔任山醫大一院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免去王斌全同志山醫大一院黨委副書記、委員、院長職務。山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俊龍代表山西醫科大學黨委發言。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處長郜雲強宣布決定。山醫大一院黨委書記劉春主持。
  • 山醫大一院、山西白求恩醫院,院長新任
    山醫大一院1月2日,山醫大一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幹部大會,宣布省委省政府決定:徐鈞同志擔任山醫大一院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免去王斌全同志山醫大一院黨委副書記、委員、院長職務。山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俊龍代表山西醫科大學黨委發言。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處長郜雲強宣布決定。山醫大一院黨委書記劉春主持。
  • 李保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院長
    人民網太原8月14日電 (喬慧)據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消息,8月11日下午,山西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李鳳岐,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處長何林有,省衛計委副主任武晉、人事處監察專員李瑞兵,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蘇琳同志,山西醫科大學組織部部長陳利平一行專程赴山醫大二院,宣布了省委、省政府關於對該院主要領導進行調整的決定。
  • 思變·院長說 |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康德智:為醫院前行...
    防控落細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始終把疫情防控作為最緊急、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以周密的部署形成有效的「後方」防控管理閉環;以責任和擔當,完成「前方」對口支援工作。根據中央關於「一省包一市」的抗疫部署,醫院第一時間響應,近千名醫護人員請戰,149名醫務人員兵分兩路奔赴前線。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出徵
    「我宣誓:我將勇於擔當、不負重託,以生命守護生命,堅決完成任務!」2月2日,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23名醫護人員莊嚴宣誓,整裝出發,馳援戰「疫」前線,赴武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救治工作。
  • 山西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區域醫療中心成立
    王斌全致詞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協作共建山西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區域醫療中心啟動儀式,2月19日在太原舉行。 啟動儀式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劉春主持,院長王斌全致開幕詞。「兩院合作,必將帶動山西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對全面提升山西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醫療、教學、科研、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縮小山西與發達省市之間的差距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7家三甲醫院併入山西醫科大學
    據山西醫科大學官網消息,近日,臨汾市人民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等7所三級甲等地市級醫院或專科醫院已正式成為山西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截至目前,山西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總數已達12所。
  • 河津市人民醫院成山西醫科大學實習醫院--山西青年報2019年01月11...
    河津市人民醫院成山西醫科大學實習醫院   近日,運城河津市人民醫院舉行山西醫科大學實習醫院揭牌儀式。山西醫科大學醫院管理處處長覃凱、河津市副市長李滿剛、河津市人民醫院名譽院長周芸、河津市衛生計生局局長黃常科等出席儀式並揭牌。   儀式上,覃凱宣讀了山西醫科大學關於增加河津市人民醫院作為實習醫院的通知。他表示,山西醫科大學與河津市人民醫院建立實習合作關係,將共同攜手,整合資源,促進學校和醫院在教學科研和臨床醫療等方面的深入發展。
  • 山西省汾陽醫院成功舉辦省級項目「耳鼻咽喉診療新技術」學習班暨...
    「136」興醫工程領軍臨床專科負責人、耳鼻咽喉科頭頸腫瘤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王斌全教授結合山西省目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現狀,就本學科發展、人才梯隊建設、業務技術水平的提高及質量控制做了詳盡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 敬畏生命、守護健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紀念國際護士節...
    中國江蘇網訊 為慶祝「5.12國際護士節」,5月9日下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總院綜合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紀念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暨「牡丹護理獎」頒獎典禮活動。中國工商銀行蘇州分行風險專家孫小波及工商銀行蘇州分行領導一行應邀出席,蘇州市衛健委副主任陳小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陳衛昌、院長侯建全、副院長劉濟生、陳亮、繆麗燕、方琪,紀委書記丁春忠、總會計師賁能富、黨委副書記王海芳出席了本次活動。全院50餘名受表彰人員代表參加。同時,護理部對表彰大會進行了線上直播。活動由王海芳副書記主持。
  • 古交市中心醫院成為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教學醫院
    5月9日上午,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與古交市中心醫院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暨「教學醫院」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
  • 傳言山西大學合併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合併山西醫科大學
    近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大學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並就如何整合資源,支持山西大學爭創「雙一流」,提升科技創新競爭力在光電研究所進行了座談交流。王一新指出,山西大學作為文理工並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歷史底蘊深厚,學科門類齊全,科研特色鮮明,要在全省打造科研高峰、搭建一流平臺、引育一流人才上有更大擔當。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接受社會捐贈公告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接受社會捐贈公告 2020-01-31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入圍2018中國醫院百強院榜單
    人民網太原3月11日電  3月11日,從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傳來喜訊,《2018(第二屆)中國醫院百強院》榜單在北京發布,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再次入圍本屆中國醫院百強院榜單。
  •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英輝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徐英輝 創新改革的開拓者 徐英輝,自1993年至今,一直工作於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從事神經外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在顱腦損傷、顱內腫瘤以及腦血管病的診斷及顯微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 山西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山西醫科大學第13所附屬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山西醫學傳習所,1919年創建於古城并州,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96年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一共有13所附屬醫院,分別為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附屬第六醫院、附屬汾陽醫院、附屬臨汾醫院、附屬運城醫院、附屬太原中心醫院、附屬忻州醫院、附屬呂梁醫院、附屬晉中醫院、附屬精神衛生醫院和附屬肺科醫院,其中附屬肺科醫院為山西醫科大學新添的附屬醫院。
  •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劉立新教授將來我院出診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劉立新教授將來我院出診 2019-11-0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