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中刻意尋覓孤獨,品味寂寞,提升或自救之路

2020-12-16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隨著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越來越多,但與此同時,人們的內心卻越來越孤獨。

不管是在單位、家中還是外面,能夠靜心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幾乎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抱著手機。

說是在溝通事情或者打發時間,其實是害怕孤獨的一種體現,這種害怕源於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人們總覺得擁有越多才越安全,其實,所擁有的這些,包括權力、財富、地位、感情等帶來的安全感只是暫時的,一旦無常現前,這些外在的東西都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對心靈自由的人來說,寂寞是隨機的緣分和福分,可遇不可求。它是忙碌過後的偶爾閒適,是世俗之外的偷偷逍遙。難得寂寞一次,安寧中自我完善、自得其樂!

把玩寂寞是一種超然的心態。

縱觀古今中外,那些數不勝數的名人,翻開關於他們的傳記,不僅讓人有些驚嘆,仿佛他們生來就註定不能與人為伍的,即使置身於喧鬧的街市,他們如同步人荒涼的曠野。是的,他們懂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寧靜的心理環境,才會在熙熙攘攘喧鬧中尋覓到一個獨立徜徉的思想空間,破繭成蝶,創造出舉世不朽的佳作。

像西洋的哲學家中,斯賓諾莎甘於磨鏡的寂寞,尼採甘於病痛的寂寞,其餘如霍布士、笛卡兒、洛克萊布尼茲、休謨、康德、叔本華等,皆甘於獨身的寂寞。中國自顏回以下,賢哲之中,甘於陋巷布衣的寂寞者更多。縱使學優而仕,身居顯要,但他們總是耿介質直,不阿不求,從政是為兼善天下而已,正是學以致用的表現。唯於偉人之中,寂寞一生者之精神作用,遠較及身聞達之流,更能使人崇敬與嚮往,卻是一個事實。

湖南衛視的汪涵,算是寂寞高手。他把長沙繁華地帶的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別出心裁地設計成了私人影廳,時常深夜錄完節目後獨自到這裡,選一部開心的片子,鬆弛緊繃的神經。雪夜,他會放浪漫的文藝片,室內溫暖愜意,室外雪花飄飄,內外映襯,有詩意一般的閒情;雨夜,一部勵志大片,伴隨著簌簌的雨絲,輕輕地敲打著他堅韌不拔的心;偶爾的下午,一部歷史巨片,跟隨劇中人物的命運跌宕起伏……有時他還特意犒勞自己一下,一盤滷雞翅,一碗黏甜的粥,獨自宵夜,養心、養胃、開心、開胃。他說:「人有時候得有個空間把自己藏起來。生活很難,需要有點兒小追求才能堅持下去。對我來說,一間看電影的小屋子,再來一壺清茶,日子就自得其樂了。」

把自己劃分為「60後」導演的柳雲龍,也有跟汪涵同樣的「自得其樂」,不過他是在地下室的放映間裡看大片。這個男人在公眾面前表現的品質很上乘,樣貌俊朗,不苟同、不做作,自詡「清於濁、傲於世」。他不愛扎堆、不愛湊熱鬧,用北京話講是各色。他喜歡與智慧、善良兼具的人交朋友,原則是寧缺毋濫。他也是在繁忙中「偷情」寂寞,修煉深刻的人生定力與隱忍。

日本神戶的一位先生,他的名字跟那裡的肥牛一樣舉世聞名。他毫不隱晦地說:「諾貝爾文學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不怎麼合我的心意。對於我最重要的是讀者,我的書剛發售就有30萬人買,就是說我的書有讀者跟上,這比什麼都重要。」

他就是純文學大師村上春樹,其作品以純粹和優美著稱於世。他享受寂寞的境界更加超凡脫俗,日常生活簡單到無非是去買東西、吃飯,然後回家。他不開車、不用手機、不看電視,也不怎麼照相。他執著於這樣的生活,醉心於這樣的日子。《挪威的森林》這樣的全球頂級暢銷書,就是誕生於這樣的寂寞中。

梁實秋先生認為:「寂寞是一種清福。它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裡去尋求,只要內心清淨,隨便在市井裡、陋巷裡,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像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遊。」

寂寞沒什麼不好,在無聲中求得一份寧靜,在寧靜中盡享一份淡泊。此時的自己,沒有得失與榮辱,沒有名利與紛爭。它近乎單純、近乎忘我、近乎包容。只要你願意,一切皆有、一切皆無、一切皆自我。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有太多的誘惑。取巧的人很多,願意塌下心來去做事的很少。取巧的人一路風光,處處熱鬧;做事的人默默無聞,獨守著寂寞和孤獨。

寂寞是一種磨礪,考驗一個人的心性和品格。王陽明立志成聖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他在父親的反對中,把這個目標埋在心底。

三十年,厚積薄發,終究成聖。莊子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

寂寞是萬物的根本,在寂寞中,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沉澱自己、成為自己。

耐住寂寞的人,對自己的理想專注持久,不會半途而廢,不會怨天尤人。他們一直走下去,終究會走到花開的地方。

對於普通人來說,孤獨是痛苦的,而對於修行人來說,孤獨則是一種必須。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孤獨,更要學會享受孤獨。在孤獨中調伏自己的習氣,在孤獨中增長自己的智慧,在孤獨中培植自己的福德。

要學會在喧囂中享受孤獨,在人群中品味寂寞,實際上,體悟孤獨和安於寂寞也是一種修行的大境界。

寂寞是人生中一顆蓄積力量,萌發希冀的種子,終究會在心靈這塊肥沃的土壤裡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蕾。我有一位文友十幾歲時便患上了肌肉萎縮症。獨坐輪椅,那份孤獨和寂寞是常人難以想像的。然而正是這種寂寞,卻萌發了他寫作的衝動,十幾年來手不釋卷,筆耕不輟,近年來收穫頗豐。與他交談無不感受到睿智與神性的光芒。我想,這也是耐得了寂寞的結果啊。寂寞能讓生命親近自然,讓心靈聆聽自然,讓生命更加成熟;寂寞的貝多芬在他無聲的世界裡,卻創造出輝煌的英雄交響樂。

莊子講了一個「虛舟(空船)」的小故事:

有一方舟在渡河行進,突然被一條船撞上,方舟上有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立即向撞來的船高喊著要對方迴避,一呼不聽,再呼不聽,到了第三次呼喊時,便罵聲連連,就在此時卻發現撞來的船上,竟然空無一人,不僅罵聲停止,而且哈哈大笑起來!

人如果能像虛舟那樣在世上遨遊,就不會觸犯任何人。莊子說:「唯至人乃能遊於世不避,順人而不失己。」

寂寞使人沉醉,寂寞也使人清醒,寂寞中少了份浮躁,多了份思索。寂寞中那淡淡的憂傷,卻派生出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冷豔中,卻多了份悽美。耐得一份寂寞,也就多了份穩重。坐地下幾年冷板凳,學問也會長上幾層世界上最強的人也就是最孤獨的人,只有最偉大的人才能在孤獨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人生,是一首承載寂寞的樂章,赤裸裸地來,孤零零地走。

學會了享受寂寞,心底的塵埃才得以淨化,靈魂的汙濁才得以洗滌,良好的心態才得以造就。學會了寂寞,也就等於讀懂了人生。品味寂寞,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心靈境界在漸漸升華;享受寂寞,是一種幸福,是一種超然的生命在走向永恆!

相關焦點

  • 「散文」 享受寂寞,品味寂寞
    」,那就不妨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它、靜靜地感受它、享受它吧!  有位名人曾說過一句話:「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耐不住寂寞。」在名利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人未免都有一種寂寞感,所以大多數人都害怕寂寞、不甘寂寞,將自己置入熙攘的人群、熱鬧的娛樂中,這樣才會感到塌實、充盈、愉悅。竊認為:寂寞是難得的人生伴侶,因為它是靜謐、是清心、是心境,是意境、是天堂......  享受寂寞,品味寂寞,是一種情愫,是一種境界。
  • 在清醒中孤獨,在喧囂人群中寂寞
    :在清醒中孤獨,在喧囂人群中寂寞1:原本,一寸的光陰,是需要好好珍惜,不是用來記煩儲憂。看那蕭瑟的秋,輕盈的指尖上還耀眼著陽光。人活著,就要在糊塗中清醒,在清醒中糊塗。11:流浪的時間,放棄了,就等於失去自己,離別了一個十八年,放棄了一個天真的自己,後來,就沒有後來,你還是你,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我。12:一絲真誠,勝過萬兩黃金;一絲溫暖,能敵萬裡寒霜;一聲問候,送來溫暖甜蜜;一條簡訊,捎去我萬般祝福,小年來了,願你快樂一整年!
  • 品味孤獨之境
    ,讓我尋覓到了一個自我的空間,也尋覓到了一個全新的自我。孤獨,如同在觥盞交歡中獨飲一杯清茶,在笙歌酣暢處默念自己的心語,孤獨者是自甘清苦的修行人。「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這是魯迅《彷徨》書寫給日本友人的詩,道出了書名的由來。
  • 孫桂林 尋覓"孤獨"
    放眼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藝術家,不管那個門類的,孤獨寂寞,厚積薄發,概莫能外。南宋牧溪(法常上人)的冷、八大的枯、徐渭的哭……那一個不是孤獨、苦厄、甚至磨難,相伴相從。不在孤獨中沉默,就會在孤獨中爆發。
  • 在孤獨中看清自己,在寂寞中看清別人,從而活得明明白白
    人這一生,從寂寞中來,在寂寞中去,寂寞早已成為一種人生常態。有人喜歡寂寞,有人懼怕寂寞。其實,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心無旁騖,才能專心致志,才能平心靜氣,才能有所作為。很多時候,寂寞未必是壞事。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在寂寞中臥薪嘗膽,在寂寞中修身養性,在寂寞中磨礪意志,最終完成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事實證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寵辱不驚,走向繁華。有人說寂寞就是孤獨,其實不然。
  • 心懷安寧,品味孤獨!
    孤獨,是生命的常態。時間染白了我們的青絲,歲月讓我們嘗遍孤獨。孤獨,不是沒人可以說話,而是無人能懂。——杜甫《登高》情到深處人孤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獨立自主,從不依靠別人的三大星座,品味孤獨,在孤獨中愈發強大
    他們獨立自主,他們從不依靠別人,以至於慣性品味孤獨,同時也總會,在孤獨中愈發強大。而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水瓶座:完全要做到獨立自主 其實如果你單純從外表的一系列表現來看,水瓶座從來不像是那種,寂寞與孤獨的人。
  • 人生不是獨角戲,與其孤獨演繹,不如尋覓一知己
    原創文章:藍十這世間,有人喜歡喧囂,有人喜歡寧靜。有人以散步逛街為樂,有人以閒坐家中為趣。有人廣而交友,有人獨做隱士。哪一種生活方式好?誰也說不清楚。只能說,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人不能沒有情,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感情就像顏料,在我們人生的畫紙中揮灑顏色。若缺少了感情,畫紙白白淨淨的,又有什麼意思呢?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只要有一個知心相交的知己,不管遠隔天涯海角,都像是在一起。
  • 非常唯美的一首宋詞,清新爽朗,於喧囂中獨守寂寞,無人可解!
    提起「花間派」詞人,多數詩詞愛好者腦海中都會立馬想到溫庭筠,想到韋莊。花間詞出現的時候,詞更多的還是伶人歌女們演唱的曲目,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豔小調,豔麗之氣非常濃重。在馮延巳的作品中,已經漸漸在濃烈的豔麗之氣中有了清新爽朗的氣象。他的很多作品境界宏大,氣勢恢宏,讓宋詞從唐詩那裡開始站立起來,成為宋詞真正的最開始的模樣。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馮延巳的一首詞作《鵲踏枝》。這首詞非常唯美,清新爽朗,開宋詞一代風氣,於喧囂熱鬧中獨守一份寂寞孤獨,似乎無人可解!
  • 於丹:喧囂中的孤獨(圖)
    孤獨是在喧囂中的一種失落  讓我內心孤獨的,恰恰是那種喧囂。那種喧囂有的時候是一種熱情,一種善意,你會覺得是一種深深的託付。但有的時候,會讓你覺得是一種困擾。  《小康》:你和張越對話時說到,每天都要收到大量來信,大半來信都是些雜七雜八的事。而且,這一年多以來你非常忙碌,你是否有一種「過分喧囂的孤獨」?
  • 孤獨寂寞、勇敢的象徵;石楠花的花語
    或者我們已經厭倦都市的喧囂,害怕黑夜的寂寥,大自然的聲音消失在人為的文明裡,我們不敢再去感受生命的孤獨,只是一種程式化的生存狀態孤獨。如同這石楠花一樣,雖不被世人所理解,甚至被唾棄,依然在四五月的春風裡盛開,秋日紅果纍纍。存在即是合理,為了這合理的存在,且享受這份孤獨吧。
  • 【散文】品味寂寞
    他問我退休之後,無所事事,可感到寂寞嗎?我說寂寞是上蒼給予人類的禮物。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酒,一種特殊的好酒。我正在品嘗,覺得它具有奇妙的蘊味。文友卻不贊同地說,寂寞是深秋的早晨,一個遠去的背景;是沒有任何喧囂的絕對寧靜;是等待親人歸來的苦痛滋味,亦是深陷欲底的無助與彷徨。還說字典裡只用了「孤單冷清」四個字,概括了「寂寞」所包含的一切。寂寞是好酒誰信呢?
  • 孤獨的經典的語句 百年孤獨經典語句
    在孤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華,不要因為寂寞亂了方寸。勇敢地面對孤獨。 11、我獨自一人在人海尋找,在這孤獨的世界裡,尋覓一個不想孤獨的身影。12、每一個才華橫溢的臉龐身後,總會是每一個寂寞聊賴的孤獨身影。13、不要死,也不要孤獨的活。14、身的孤獨可以用心的豐富創造而緩解。
  • 《孤獨的美食家》:誰說一個人吃飯是寂寞的?
    你覺得什麼時候是最孤獨的?一個人吃飯嗎?不是,而是一個人在外面吃飯到一半,去上個洗手間或者去買瓶飲料,回來發現盤子被服務員收走了,欲哭無淚!但是這依然無法抹去一個人吃飯的無奈和孤獨。最近我看了剛播出的《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第1集,除了感覺很餓以外,最讓我感到詫異的是,一個人吃飯的主人翁並不孤獨寂寞,反而幸福感爆棚啊。
  • 讀書筆記 · 享受孤獨——《瓦爾登湖-孤獨》讀後感
    讀瓦爾登湖,需要有一顆平靜的心,需要細細品味,正如徐遲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我想,對於這本書來說,《瓦爾登湖》是屬於大自然那純淨心靈的。孤獨,對世人來說是最可怕的東西。
  • 非常唯美的一首宋詞,清新爽朗,於喧囂中獨守寂寞,無人可解!
    在馮延巳的作品中,已經漸漸在濃烈的豔麗之氣中有了清新爽朗的氣象。他的很多作品境界宏大,氣勢恢宏,讓宋詞從唐詩那裡開始站立起來,成為宋詞真正的最開始的模樣。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馮延巳的一首詞作《鵲踏枝》。這首詞非常唯美,清新爽朗,開宋詞一代風氣,於喧囂熱鬧中獨守一份寂寞孤獨,似乎無人可解!
  • 復旦女教授陳果:餘生,做個孤獨不寂寞的人
    心中苦悶卻無人可訴,於是乾脆遠離朝中爾虞我詐,只是一心賞景寫詩。當他來到居延,忽然發現眼前的一切竟是如此壯美,提筆寫下40字,那便是名篇《使至塞上》。那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每每讀來,都是一幅壯麗的的邊塞花卷。文字的雋美,寫得正是文人的孤獨。蔣勳曾在《孤獨六講》中寫道:「你做孤獨的自己,你才懂得什麼叫真正的美」。
  • 孤獨是一杯苦咖啡,慢慢品味,溫柔你的味蕾
    放學了,我獨自呆在自己的角落裡,感到孤獨。但我只能感到:寂寞沉默,寂寞無色,寂寞無味。一切都是沉默的,一切都只是曾經飄動的影子。飄動的白雲,流淌的小溪,飛舞的蝴蝶,投入了無盡的戰爭,獨舞清秋。在我的記憶裡,孤獨就是這樣的……但後來我明白「野生kuantian低樹,江青approach-to-moon「孤獨,「吐司邀請月球,影子變成三個人「孤獨,我不能到達,我已經是一個平庸的孤獨,我只可以背誦「手與孤獨,腳永恆的孤獨」小詩,不,我錯了,真的錯了。孤獨是什麼?
  • 人生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喧囂中學會孤獨,享受孤獨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懼怕孤獨,而迫不及待地走入人群,走進繁華。喝著不愛的酒,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看上去是熱熱鬧鬧一片,可總有某個瞬間依舊能感到從心底湧來的孤寂。哪怕人群再擁擠、街道再喧囂,孤獨依舊會如影相隨。孤獨是自然和萬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