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從酷暑轉到深秋,魔都的秋天寒風異常刺臉,能透過毛衣直擊皮膚。要是在這麼冷的天氣來一盅豬肚雞湯暖胃暖心,驅散寒冷帶來暖意。這道美食湯白肉爛味鮮,很適合深秋和冬天食用,老少皆宜。
豬肚雞湯要選用新鮮的食材才能做出絕頂的味道。首先豬肚要用新鮮的豬肚,為了有效的去除豬肚裡面的髒物和腥味,需要用澱粉和鹽巴反覆搓洗直到去掉胃裡面的黏膜,這個膜就是導致腥味重的重要原因,不去掉會影響湯的口感。雞要當天現宰殺的,放血要放乾淨,這樣的雞肉裡就不會帶血水。小編的媽媽每次做這道美食的時候都是起大早去集市買新鮮的豬肚和母雞,回來上午就燉上中午用回來就能喝上美味的湯了。
豬肚洗乾淨備用,雞需要把頭和腳剁了,要不然會佔地方,直接塞到豬肚裡,用麻繩封口紮緊,放入燉鍋中,加水淹沒即可,加入紅棗,當歸,人參,生薑,陳皮,一點點冰糖,大火燉煮,再轉小火,中途可以用筷子插一下如果可以穿過豬肚就大概有八成熟了,再燉上半小時就可以出鍋了。
鹽要出鍋前加,加一點點鹽就可以了,出鍋後等待豬肚和雞變涼,豬肚切成小拇指長筷子粗的長條,雞剁成小塊,重複放鍋裡大火再燒開一次,燒開立即就關掉火,讓食物的精華完全釋放出來。喝湯就要原汁原味,所以小編建議大家不要再放其他調料了。
豬肚雞湯是廣東那邊的美食,廣東人很愛喝湯的,對湯有很多探究。雞湯的來歷還有個有趣的傳說,相傳乾隆皇帝的一位很受寵妃子生產後身體比較虛弱,皇上命令御膳房一定要照顧好妃子,多做一些補氣養血的食物,御膳房的廚師想破腦袋,最終把兩種經常被用來燉湯的食材混合燉,肯定大補,就想出了用豬肚包著雞燉,不僅味道鮮美,對妃子身體的恢復有很大作用,而且外觀也很特別,之前也沒人做過。妃子喝完身體恢復的很快,皇上很開心重重封賞御膳房各位廚師,後來這道美食就從皇宮傳到民間,並被普通人們喜愛。
豬肚雞湯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湯屆單獨燒湯都很厲害兩個大佬的強強聯合成就無敵美味鮮香高蛋白一絕。豬肚富含各種磷,鈣等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對於身體欠安的病人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而雞的選擇就很多了,如果是剛生產完的母親就可以選用老母雞,而普通人就可以選擇烏雞,烏雞對腎很好,益氣,烏髮,補充人體能量。所以這道美食是兩道平時不相干的食物碰到一起的撞擊,也是對味蕾的一次饋贈。
這道美食歷史悠久還有那麼美好的故事,足以說明它的價值,被各代人們喜愛和傳承。現在豬肚雞湯在東南沿海特別受歡迎,兩廣特別愛喝湯,在內陸的各大飯館也能覓尋到它的足跡。小編覺得,親自去為自己烹飪也是很美好的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