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20年發生了啥變化?香港媳婦有話說

2020-12-12 人民政協網

澳門回歸前夕,一位普通的香港姑娘懷著忐忑的心情嫁到了澳門。20年來,她與澳門一起成長,成為全國人大代表、澳門「超級居委會」掌門人,完成了美麗的人生蛻變。她說,事實證明,她當年來澳門是明智之選。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吳小麗。

我與澳門的緣分要從1989年赴廣東上學說起。

那一年,我從香港到暨南大學上學,認識了同在那裡上學來自澳門的先生。1998年我們結婚,隨即我隨先生赴澳門定居。隨夫定居,這本來是件極正常的事,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卻下了很大的決心。

與先生拍拖的時候,我先後去過幾次澳門,親身體會了回歸前澳門治安的惡劣和經濟的蕭條。當時,澳門電視上的新聞報導裡,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澳門標誌性的大三巴牌坊下面放一把槍,這說明當天又有槍擊案。由於澳門不好找工作,公公遠赴臺灣,每年只有過節才回來。婆婆每天一早就出門工作,要到晚上十點左右才回來,非常辛苦。而這,是澳門大部分家庭普遍的情況。

正因如此,要嫁到澳門,我的家人都很為我擔心。我家兄弟姐妹五個,但先生是獨生子,不可能離開澳門。儘管家人很捨不得,但還是支持我去澳門。

就這樣,1998年12月,我隨先生來到澳門定居。1999年6月,我的大女兒出生了。我開始四處投簡歷,希望找一份工作,但是發了十幾份都石沉大海。孩子出生花費很大,每個月又要還房貸,我想找份工作緩解經濟壓力,可為什麼這麼難呢?

後來,聽一個朋友說中華學生聯合總會需要一位秘書,問我是否願意嘗試。雖然得知薪資只有我在香港工作時的一半,但我還是決定一試。

那時候經濟壓力真的很大。記得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件衣服,價格是39元,我看了好幾次才下決心買。

我參加工作時,已是澳門回歸祖國前夕。我主要負責組織學生團體參加慶祝回歸活動。1999年12月20日當天,雖然下著小雨,天氣有點冷,但大家都很開心,一大早就開始籌備。等到12點時,天突然放晴,當解放軍抵達時,全場都沸騰了,那也是我第一次那麼近距離看到解放軍。雖然過去了20年,但那一幕我依然記得很清楚。那天,澳門到處都是歡慶的氣氛,我們一家特地來到幾處有標誌性意義的建築前合影留念,希望能記住這讓所有澳門人興奮的時刻。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當天,吳小麗(左一)與家人合影留念。

回歸祖國後,澳門改變最大的是治安,社會穩定也帶來了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

新的機遇也悄悄降臨在我身上。2003年,澳門東南學校校長找到我,希望我去學校做行政工作。轉行做教育,我白天上班,晚上到特區政府教育青年局辦的培訓班學習。我本科學的外語,有了這些專業培訓,我能更好地開展工作。澳門越來越好,我的工作也越來越好,香港的家人也逐漸放下了對我的擔心。

在學校幹了三年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那邊又向我伸出了橄欖枝。

澳門回歸後,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社會服務工作也迎來發展機遇。當時,街坊會聯合總會面臨著管理層老化、需要年輕人接班的情況。

服務澳門社會,主動迎接挑戰,此後,我開始了在澳門從事社會工作的生涯。2009年街坊總會社區服務大樓落成,各種不同的中心規模擴展到了10個,協助管理如此龐大的機構,對於我來說有些吃力。

所幸的是,我先後學習了澳門工聯工會與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合作的社會學以及與中山大學合作的行政管理等學位課程,用5年時間彌補了專業知識的不足。

回歸前,澳門沒有公立大學。回歸後,特區政府為了彌補專業人才上的不足,委託不同專業機構與內地教學機構合作,開辦專業學位培訓,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這些人才,正是澳門建設的中堅力量。如今,我能成為澳門這家擁有4個澳門分區辦事處、1個內地辦事處、28個基層街坊會、30多個附屬服務機構,並密切聯繫50多個大廈業主會和社區組織的「超級居委會」的負責人,與澳門回歸後,藉助祖國內地教育資源,積極開展人才培訓密不可分。

背靠祖國內地,搭乘祖國發展快車,現在,澳門各方面發展得很好。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我回香港僅需半小時。回想剛嫁到澳門時,只能坐船回香港,每小時一班的船票很緊俏,常常到了碼頭要排隊很久,船票也需要數百元。那時候,我的工資才幾千元,也因此很少回香港。現在,港珠澳大橋來往港澳的巴士15分鐘一班,票價僅68元,與當年的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在香港的親戚朋友都說,「小麗,你的眼光真是好。」更有不少朋友找到我,問「怎麼才能重新拿到澳門身份證?」近年來,這樣的諮詢越來越多。隨著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福利保障的提高,爭當澳門人成為新現象。

不久前,一位朋友也因為結婚從香港來到澳門。在香港從事IT行業的他,來到澳門後,不僅很快找到了工作,而且他發現培訓之類的機會更多。回想20餘年前,自己從香港嫁到澳門定居時的忐忑,真是大相逕庭。

澳門回歸祖國那一天,我們一家人的那幾張合影,我們一直珍藏著。沒有那一天,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澳門成就了我,我也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為澳門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者:紀娟麗

編輯:劉聰

審核:周佳佳

相關焦點

  •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發生巨大變化可謂「天翻地覆慨而慷」
    在同大家的交流中,能夠感受到澳門同胞生活不斷改善,感受到澳門回歸20年來發生的歷史性變化。他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隨後,習近平來到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濠江中學創建於1932年,是澳門學生人數最多的基礎教育學校,現由校本部即中學部、附屬英才學校、小學部和幼稚園部四個校部組成,建校以來始終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了大量優秀愛國愛澳人才。
  • 把香港遠遠甩在身後!回歸20年,澳門是如何崛起的?
    從大灣區地圖我們就能看出來,澳門的面積僅僅是香港的三十分之一,這麼小的地方你還想幹嘛?難怪當年葡萄牙人能夠以曬貨為藉口留居此地,而明王朝熟視無睹。這麼小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天然良港,確實沒啥錢途。實際上在20世紀70年代,葡萄牙就動了將澳門交還給中國的心思。為啥呢?
  • 《澳門人家》:從一家幾代的變化,呈現澳門回歸20年的輝煌發展
    而在豆瓣拿下7.2分的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這讓不少還沒有看過該劇的網友充滿了好奇。《澳門人家》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出品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主旋律電視劇,其質量自然是優秀的。
  • 回歸20年,澳門賭贏了什麼?
    澳門賭贏了國運。文 / 巴九靈1999-2019年,澳門回歸20年。談及澳門,你會想到什麼?是《七子之歌》、蓮花、大三巴牌坊,還是葡京、永利、銀河、威尼斯人這些賭場?這座小而美的城市,回歸20年來竟有這麼大的變化。01一言不合,挖砂填海澳門陸地面積(不包括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只有32.9平方公裡,是全國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具體有多小呢?
  • 澳門回歸20年,這件事變化很大!
    澳門回歸20年了,這20年,有一件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澳門珠海上百萬市民的切身利益都產生了很大影響。要知道這件事是什麼,得先從這個故事說起。就在前天,一位女士在澳門一間大廈裡被一位男子從後面拍暈了,嫌疑人從澳門逃到了珠海,短短3個小時就被抓了。
  • 澳門回歸20年|習近平:香港、澳門事務用不著任何外部勢力指手畫腳...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20日在澳門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下面通過一組數字,速讀習主席重要講話。三點總結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以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牢固確立,治理體系日益完善。
  • 「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
    早在1955年,黨中央就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設想,接著又提出準備同國民党進行第三次合作,並為此做了大量工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為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1978年12月16日,中國政府就中美建交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政策:臺灣是我國的神聖領土。臺灣人民是我們的骨肉同胞。
  • 翻天覆地:一詞形容澳門回歸15年發生的變化
    「澳門回歸那年,我帶團參加了大型文藝慶祝演出,親眼見證澳門民眾喜迎回歸的熱烈場面,也看到當時澳門經濟社會的基本情況。轉眼15年過去,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這裡發生的變化,我想最合適的莫過於『翻天覆地』。」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剛說。日前,李剛在澳門中聯辦大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訪問。
  • 香港青年看澳門回歸20周年:「香港要參考澳門成功的經驗」
    日,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同為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各界,也在密切關注著澳門。記者採訪到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副秘書長兼理事陳志立。他出生於江蘇無錫,現居香港,在香港有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同時在澳門也有多個項目,熟知內地和港澳的情況。在他看來,香港要參考澳門成功的經驗,在體制、教育和媒體宣傳三個方面,向澳門學習。
  • 澳門喜迎回歸祖國20周年
    【環球時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葉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300名小朋友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將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傳到全世界。17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這首歌再次在網絡上傳唱,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 香港青年看澳門回歸20周年,「香港要參考澳門成功的經驗」
    交匯點特別報導組香港報導 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同為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各界,也在密切關注著澳門。記者採訪到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副秘書長兼理事陳志立,他出生於江蘇無錫,現居香港,在香港有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同時在澳門也有多個項目,熟知內地和港澳的情況。
  • 回歸20年!澳門!澳門!
    20年前的今天, 是個特別的日子, 是個令全國人激動的日子! ——澳門回歸!
  • 澳門回歸20年有哪些歷史性的改變呢?相對香港來講有哪些驚人的差距...
    澳門比香港晚回歸兩年,回歸前,其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發展水平遠不及香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在即,各方面發展水平都已超越香港。這是為什麼?  不妨做一簡單對比:香港1997年回歸時人均GDP2.7萬美元(遠高於兩年後回歸的澳門),到2018年香港人均GDP才勉強達到4.8萬美元。22年積累增幅不到四成。香港回歸那年GDP總量是大陸的18%,到2018年已下滑到不足大陸的3%。
  • 澳門回歸|澳門回歸 舉世矚目
    回歸日期的確定過程 公元1999年12月20日,在距離千禧年還有11天的時候,中國政府將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收回澳門的時間,中方雖曾有過早於香港、與香港同時、晚於香港三種考慮,但前提是在20世紀之內,也就是說,最晚也不遲於1999年。
  • 【特寫】20年,鉅記手信從車仔檔煉成澳門特產第一品牌|澳門回歸20...
    這家售賣豬肉乾、杏仁餅等零食的手信店,常被擠爆,哪怕大三巴街不到200米的坡道上,已經有6家鉅記彼此相望。從街邊販賣花生糖的車仔檔起家,鉅記如今成長為28家門店遍布各區、還生意好到會被顧客投訴服務不夠的澳門標誌性手信店。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 初中歷史知識點:香港和澳門回歸
    · 香港和澳門回歸 香港回歸: 1984年,中英兩國正式籤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回歸: 1987年,中葡兩國政府也籤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 澳門回歸20周年丨澳門回歸慶典那一夜
    1998年6月,我赴新華社澳門分社工作,當時的新華社澳門分社共有210多位工作人員。我在澳門工作了99個月,最難忘記的是1999年澳門回歸慶典前後的日日夜夜。
  • 回歸20年,聽他們講述各自的「澳門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的話:「澳門回歸後的發展超乎我的想像!剛來澳門時同事因我立志搞科研給我起中文名『馬許願』,如果現在再讓我許個願的話,我希望澳門更加繁榮、穩定。」這是一位在澳門工作20多年的葡萄牙科學家的心願。同時,它也是《環球時報》記者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採訪的多位澳門人的心聲。
  •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後被英國和葡萄牙殖民主義者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佔。中國人民一直強烈地期盼能收回這兩塊國土。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以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更成為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一國兩制」構想首先被成功地運用於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中國政府按照「一國兩制」方針,通過艱難的外交談判,終於成功解決了香港回歸問題。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正式籤署聯合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
  • 澳門回歸20周年郵票誕生在上海,出自香港設計師之手
    香港知名設計師韓秉華在其位於上海的工作室拿出一套郵票設計稿說,「這就是即將於12月20日發行的《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郵票圖稿,是我在這裡創作的。」圖說:澳門半島景色。新華社今年9月,韓秉華在他位於香港的工作室接待了我們,當時他設計的《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剛剛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