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將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你就明白了

2021-01-09 騰訊網

絕大多數人了解劉備都是從《三國演義》開始,而《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仁厚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程度,如果說諸葛亮多智近乎妖,那劉備就多仁近乎聖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是作者心裡的主角,美化三分無可厚非。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和《三國演義》中區別到底有多大呢?

最重要的一點,真實的劉備絕對不是個老實人,恰恰相反,他精於算計,和曹操一樣懂得利用資源。為何這麼說?且看劉備前半生,從一個賣草鞋的寒家子,到結識關羽、張飛三人手拉手走天下,這個過程中,劉備雖然沒有真正打下穩固的基業,卻增長了見聞了解了天下大勢,他的野心也開始萌發壯大。

前期劉備和呂布之爭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曹操這個大boss的追殺才讓劉備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構築勢力,以防不測的同時,為將來做打算。於是劉備跑到了荊州劉表那兒,期間還認了個兒子,這個兒子便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封了,歷史上劉封確有其人,可劉備收他做義子,絕對不像演義中描寫的那樣因為此子出眾。

劉備為人熟知的兒子一共有4個,如果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不難發現真實的劉備心思何在,相當有趣。劉封為長,其次劉禪,《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荊州認乾兒子時,已經有了劉禪,所以關羽才吐槽「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但實際上,劉備跑到荊州是建安六年(201年),而劉禪出生於207年,所以劉備認劉封時無子,在古代40歲還沒個兒子,是很嚴重的問題了。

那麼劉備認劉封,是單純考慮到子嗣香火問題嗎?當然不是,更不是因為劉封這個少年才能多麼耀眼,智商多麼高。劉封,原本姓寇,武藝比較亮眼,出身望族,彼時劉備特別需要人才,更需要向荊州的豪傑士族釋放善意,所以他收下劉封這名少年,來個父子名義,讓他心甘情願跟自己。

而劉封也在劉備的安排下看到了劉關張集團的潛力,表示願意為劉備出生入死。同樣的模式劉備用得多,收諸葛亮也是一樣。諸葛亮是單純因為經天緯地的才華被劉備看中,非要招攬的嗎?一個26歲書生,工作經驗幾近於零,能當劉備集團的運營總監,是因為他和劉封一樣,背後站著荊州大族啊!

諸葛亮自己就出身琅琊的世家,諸葛家世代為宦,他到荊州後娶黃承彥之女為妻,搭上荊州豪族——荊州五大家族馬、黃、蔡、龐、蒯,互為姻親,聯絡密切,真要論起來蔡瑁是諸葛亮妻舅,劉表還算諸葛亮姨丈呢!所以劉備收諸葛亮和劉封,隱藏目的一樣,都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政治資源。

正是因為劉備在這方面的活動太積極,劉表才心生懷疑和不滿。再說回劉備的兒子們,我們已經知道先有劉封,後有劉禪,劉禪的出生,讓劉備心安下來不少。

劉禪是劉備妾室甘夫人所生,還在襁褓中就經歷了長坂坡一戰險些丟命,這件事可能讓劉備對他多了幾分憐惜。公元219年劉備自封漢中王,12歲的劉禪成為王太子,等於確立了集團繼承人,讓其他兒子不要再有什麼心思,這其他兒子,除劉封外,便是劉永、劉理兩個親生子了。

劉永、劉理,在歷史上排序不詳,如果按照《三國演義》,分別是劉備次子和三子,當然排序也不是最重要的,重點在於,劉備雖然沒立這倆兒子為繼承人,卻也對他們寄予厚望,進位漢中王不久後,劉備稱帝,劉永被封為魯王,劉理被封梁王,劉備對他們提了一番要求。

《三國志》有記載劉備對兩個兒子的殷切叮囑,對劉永,他表示「惟彼魯邦,一變適道,風化存焉。人之好德,世茲懿美。王其秉心率禮,綏爾士民,是饗是宜,其戒之哉」,意思是你受封為魯王,魯地原本是聖人家鄉,所以你要遵守聖人教導,注重禮法,盡力安撫臣民的同時,作為蜀漢屏障存在;

對劉理,劉備也叮囑說「建爾於東,為漢藩輔。惟彼梁土,畿甸之邦,民狎教化,易導以禮。往悉乃心,懷保黎庶,以永爾國」,意思是你的封地臨近大漢國都,非常重要,你的藩國在東,是蜀漢的輔翼,所以你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位置,謹慎本分,努力幫助蜀漢國運永昌。

那麼劉備叮囑倆兒子的話為什麼如此相似呢?為什麼要在詔書中一再強調你們只是蜀漢中央的屏障,需要守本分,守禮法?其實,劉備早就存了稱帝心思,也有了稱帝的規劃,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便是「封禪永理」,所謂封禪,便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儀式,永理從字面意思理解便是江山穩固永遠延續妥善治理的意思。

而劉備得到劉封、劉禪這兩個兒子時事業還在發展期,這樣取名可以說是野心也可以說是寄託某種美好的夢想;至於劉永、劉理,按史料推測應該出生於劉備拿下益州後,這時候的劉備事業前景已經全面鋪開,在「封禪」後加「永理」或許也是一種隱藏心思的流露,至少從字面上看如此。

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也不容二君,劉備立了劉禪,便暗示劉永、劉理好好蹲在藩王的位子上別起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免得蜀漢生出亂子,不難看出,劉備對帝王心術運用也相當熟練。

真正的劉備絕對不是仁厚傻白甜,他不僅擅長觀測所處環境,充分利用資源,還和曹操一樣有著王霸野心,僅僅收劉封、求諸葛亮,為幾個兒子取名這幾件事便能看出端倪,試問劉備怎麼可能像《三國演義》中塑造的那樣簡單,憑藉人品贏得眾人追隨?所以說演義終究只是演義,和歷史是不一樣的。

就像三國的歷史,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多半能講出一些情節,但要和真正的歷史對比分析就難了,而且很容易把虛構的當成真的,產生誤會。所以古人才說:「世人鮮有讀三國史者,惟於羅貫中演義得其梗概耳。」

相關焦點

  • 劉備的野心有多大?諸葛亮:將主公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
    劉備作為漢室宗親,一直想著復興漢室。在很多人眼裡,他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是諸葛亮發現了他的野心,其實他的野心就體現在了四個兒子的名字上,如果你連起來讀你會有所發現。長子劉封,其實是他收的義子,此人出身在荊州大家族寇家。官渡之戰前夕,劉備是跟隨了劉表,劉表也是看中了他的能力,特意交給了他禦敵的工作。
  • 劉備野心有多大?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明白了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創立者,從黃巾起義爆發開始,劉備就走上了他的軍旅生涯,與關羽、張飛兩位好兄弟一起,一步一步建立起一番事業。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是到了他這一輩已經是家道中落,沒有錢沒有權,與老百姓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劉備看到漢室江山風雨飄搖,立誓要匡扶漢室。
  • 劉備野心有多大?將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就明白了
    而得益於史書的描寫以及後世之中《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在評價劉備時後人也多是以其為人謙和、禮賢下士、知人善用、忠於漢室作為評語。 但事實上,我們在肯定劉備的諸多優點的同時,卻更要看到的是身為一代梟雄,他同樣也有著如同曹操一般的野心,而這一點上從他四個兒子的名字之中,便可以窺見一斑。
  • 劉備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你馬上就能明白
    這種不幸的遭遇逼得他不得不帶著關、張二人在亂世裡尋找一個安身之地。何進、公孫瓚等人都是他這段時間裡的選擇,但最終並沒能持續長久,只能繼續奔波。這種生活相比起來,劉備可謂是太慘了。光憑這一點,他就有了足以爭天下的資本了,尤其是在208年的赤壁之戰後,更是讓誰都無法才輕視這一股勢力。
  • 劉備野心有多大?將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就明白了
    而得益於史書的描寫以及後世之中《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在評價劉備時後人也多是以其為人謙和、禮賢下士、知人善用、忠於漢室作為評語。 但事實上,我們在肯定劉備的諸多優點的同時,卻更要看到的是身為一代梟雄,他同樣也有著如同曹操一般的野心,而這一點上從他四個兒子的名字之中,便可以窺見一斑。
  • 劉備的野心有多大?把他兒子的名字連起來,就能一目了然
    劉備作為《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當然在他身上發生的看出他的抱負和志向。當然,打仗誰能不認真呢?就算是什麼抱負,只要是身在戰場之中,也是不得不拼命的。而劉備可就不一樣了,一生英勇善戰,抱負和野心遠遠要大於徵戰沙場。而劉備的野心有多大,在他所有兒子中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說到劉備的兒子,那肯定會說起他的兒子劉禪了。作為劉備的繼承人,劉禪並不是一個好的統帥。
  • 劉備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在一起,你就明白了
    220年-280年中國出現了一個三國時期,在這段時間裡,有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相互爭奪。在數十年的時間裡,雙方戰也戰了,但始終都沒能改變三國的歷史。而當初爭霸的那些人也隨著時間一個一個的離去,劉備也沒有能等到統一天下的那一天。
  • 劉備有4個兒子,將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便會暴露劉備的野心
    他因為敗光了劉備的家業,所以被人們調侃為「扶不起的阿鬥」,也成了「敗家子」,但其實劉備有4個兒子,如果將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便會暴露劉備的野心。 劉備的第二個兒子便是劉禪,是他與甘夫人所生,劉禪小名阿鬥,幼時遭難頗多,幾乎喪命,幸好被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建立蜀漢之後,劉禪被封為太子。
  • 劉備的野心究竟有多大?將他4個兒子名字連起來念一遍,就清楚了
    劉備可以算是一個十足的草根選手,最初的「草鞋銷售總監」到最後的蜀漢「皇帝」,在一個亂世中,沒有龐大家族扶持,依靠自己的一身能力,這中間的辛酸可想而知。雖然他的前半生平凡至極,但他的野心卻一直存在,如果說他野心不大的話,就不可能有後來的三國鼎立時代了。
  • 劉備的野心有多大?把他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答案一目了然
    劉備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憨厚老實,殊不知劉備同樣也有自己的野心。東漢末年,諸侯並起,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曹操孫權本都是家底殷實之人,可以說只有劉備出生於微末之中。從一個小人物做成了一國之君,劉備的野心不可謂不大,從他的四個兒子的名字便可以看得出來。
  • 把劉備4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劉備的野心如此之大
    說起蜀先生劉備,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很熟悉吧。劉備剛打出來天下的時候,他還是個貧民,基本上什麼都沒有。但他打著復興漢室的旗幟,這讓劉備得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 劉備野心有多大?把他4個兒子名字連起來,你會發現他最深的秘密
    剖析歷史,劉備是一名非常有野心的君主,他的秘密就深深埋藏在他4個兒子的名字裡。劉備才能初現在將近2000年前的公元161年,劉備降生在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因其父親早年撒手人寰,他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以編制草鞋、草蓆等手工製品為生。劉備作為漢朝皇帝漢景帝之子劉勝的後裔,他的皇室家族血脈為他在亂世中創造了崛起的良機。
  • 劉備想讓諸葛亮繼位?將他4個兒子名字連起來讀,才知野心有多大
    而三國當中又以草根出身的劉備(雖然他祖上是王爺,但是到他這一代只能靠織草鞋為生了)的奮鬥史最為耀眼。 劉備出生於161年,他祖上是中山王劉勝,劉勝唯一的功績是生的兒子特別多,這也導致在推恩令的作用下,到劉備這一輩,他這個「皇室貴胄」已經混得跟個農民差不多了,需要賣草鞋為生了。
  • 原來劉備野心這麼大,諸葛亮:把主公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
    原來劉備野心這麼大,諸葛亮:把主公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讀 導語: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只是一本古典小說,雖然有參照正史的情節,但其中演義的成分還是非常多的,其中有很多人物與歷史上描寫的並不相符,其中最為代表的,當屬於蜀漢之主劉備了。
  • 劉備一生有四子,將他們的名字連起來,才會發現劉備很有野心
    劉備就是在這種戰亂的時代,憑藉自身的能力成為了劉皇叔,正是打著這樣的旗號,所以才讓他擁有了非常多的人才,後來就是由於身邊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所以才建立起了蜀漢。從剛開始打天下到後來坐上皇帝之位,這一路經過了特別多的挫折,的確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曾經有史書記載,他想要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劉禪,大家都覺得他只有這一個兒子。其實並非如此,他有4個兒子,如果將這幾個人的名字放在一起,便可得知當時的劉備內心裡有多大的野心了。
  • 劉備臨死前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真相...
    如果大家把劉備四個兒子名字連起來讀一讀,就知道劉備的內心真實想法了。劉備這四個兒子的名字分別是:劉封、劉禪、劉永和劉理。劉禪大家都熟悉,被世人嘲諷為「扶不起的阿鬥。」 陳壽這樣評價劉禪,「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陳壽認為,劉禪這個人性情難以琢磨,他所作出的決定往往取決於他所接觸的人。
  • 劉備有四個兒子,把名字連在一起,就能看出劉備的野心有多大!
    若說三國時期混得最慘的皇帝是誰,那無疑是劉備。作為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明明有著顯赫的身份,卻窮困潦倒多次寄人籬下。即便如此,劉備依舊沒有放棄他興復漢室的夢想,在東奔西跑四十餘年後,劉備終於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地,而他的野心也漸漸顯露出來。
  • 劉備共有四個兒子,將他們的名字連起來,暴露了劉備真正的野心
    都有統一天下的野心。 其實,劉備的野心,我們可以從他給幾個兒子所起的名字中看出來。首先來說劉禪。,那就更加難以守業,正因如此,後人都將他稱為扶不起的劉阿鬥。
  • 劉備想讓諸葛亮繼位?把劉備四個兒子的名字連起來一讀,就明白了
    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即便諸葛亮能力超強,劉備也不可能把皇位讓給他。這點從白帝城託孤,劉備試探諸葛亮這件事上就已經體現出來。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真的可以「自取」?想多了。
  • 劉備生了四個兒子,把兒子們的名字連起來,就會暴露劉備的野心
    劉禪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皇位,可見,劉備在繼嗣問題方面還算是頭腦清晰的。從古至今,君位繼承雖然呈現了多元而豐富的樣貌,但基本上以「子繼」為主,它並不是特別的規範,基本上是人類的天性。劉備還有一個「贗品」兒子,那就是義子劉封,他也是劉備兒子中年齡最大的。事實上,劉備對於立嗣君的問題,曾有過憂慮和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