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這一年中,你最期待的歐美劇是什麼?大部分劇迷的答案基本都是統一的,毫無疑問,必須是《權力的遊戲》~
但是,當這部「神劇」終將完結之後,我們的答案便再無統一之時,2020年,你最期待的歐美劇是什麼?《西部世界》、《神盾局特工》、《風騷律師》、《小謝爾頓》、《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冰血暴》、《殺死伊芙》......不同的受眾類型開始逐漸分化,不同的口味決定了不同的劇迷群體。
而剛剛回歸的《殺死伊芙》,便是紅顏秀影今年最期待歐美劇。
自第一季開播以來,《殺死伊芙》年年刷新收視記錄,兩位主演,吳珊卓和朱迪·科默也晉升成為了知名的一線女演員,今年的第三季,直接以豆瓣9.2的高分宣告了本劇的回歸。
那麼,這部警匪模式的女性劇為何如此打動人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女人不再是男性英雄的愛人和附庸,她們就是英雄本身。
《殺死伊芙》雖然玩著貓捉老鼠的警匪遊戲,但卻不是傳統的警察和罪犯的設定,吳珊卓扮演的情報六部警探,既不時髦,也不瀟灑,街上一抓一大把的普通婦女,頭髮亂糟糟,衣服皺巴巴,晚上就著手機塗眼霜,睡覺能壓的手臂鬼叫。
在工作上,她也不是那種叱吒風雲,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厲害角色,她只是部門裡邊無足輕重的女探員,除了上司,沒有人看重她,更加對她長年以來對職業殺手資料的搜集毫不感興趣。
對於工作,她是愛好大於職責,她痴迷於那個手法翻新,聰明詭譎的女殺手,甚至會在自己大腿內側,去試驗女殺手的刺殺手法。
從另一層面來說,伊芙的人格深處也是反社會的,她叛逆,不遵守傳統,不在乎職位高低,她的生活太中規中矩,根本就駕馭不了她的好奇心和探險精神,唯獨在工作上,她可以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反社會人格並不一定就是走向犯罪道路,也可能是把這種天賦用於工作,造福一方的,比如伊芙,比如電影、電視裡那些聰明絕頂的天才偵探,他們都是能夠在理智和感性之間取得平衡的。
女人之間的對手戲並不鮮見,鮮見的是對人物的刻畫,大膽摒棄了傳統劇集裡,對女性的美化和魔改。
相比之下,男性偵探既可以西裝筆挺,也可以亂糟糟,那為什么女性就不行了!
而《殺死伊芙》的出彩,就是出彩在角色的塑造上,吳珊卓飾演的伊芙,幾乎算是整部劇集裡最有劃時代標誌的女性,她太有趣,她太前衛,在那平平無奇外表下正是新女性被重新定義的樣板。
而另一個女主角,Villanelle,則是從內到外走向了伊芙的反面,性感尤物,時尚寵兒,嗜血狂魔,這個可以流利切換多國語言的女殺手,無論是Prada套裝還是Molly粉色蓬蓬裙,她都信手拈來。
她時而妖冶,時而嫵媚,時而可愛,在殺戮面前,她可以偽裝成任何樣子。
和伊芙一樣,她對犯罪有著痴迷的熱愛,伊芙是作為旁觀者進行復盤演練,那麼她就是直接拿別人做她生活藍圖的檢驗。
尤其是,她在人瀕死那一刻,所展現的痴迷,仿佛一個雕塑家,做好一件完美的雕塑,觀賞自己的成果。
而且在Villanelle身上,充分展現了女性的暴力美學,她們不是大紅唇,也不穿性感暴露的禮服裙,她們有著自己的時尚癖好,更加有自己的工作方式,香水,髮簪,口紅,變裝這些有著濃厚女性化的標誌,成為她殺戮快感的成就方式。
甚至於,槍枝這種十分男性化的重型武器都極少用到,Villanelle使用最多的還是女性貼身之物,甚至於連匕首都是小巧利於女性掌握的,完全摒棄了武器上的魅力值,而是把魅力植入進刺殺過程中,從次刺殺行動開始,Villanelle感受著新鮮方式帶給她的快感。
在新播出的第三季,Villanelle導師成了一個重要的女性符號,她是比伊芙和Villanelle更決絕的女性存在,如果說伊芙用日常生活包裹自己的不同,Villanelle用殺戮麻痺自己的特立獨行,那麼導師從一開始就拒絕於那個傳統意義裡的女性身份。
第一集的回顧中,導師小的時候靠苦練體操,逃離貧民區,在教練問她是選擇成功,還是貧民窟時,她果斷的進入休息室,殺死了那個給她送花的小情人。
以往常常用犧牲來形容這種女性,她們犧牲愛情,犧牲育兒來換取工作,相對於這種被動的評價,導師也好,Villanelle和伊芙也好,她們更多是自動的去選擇做什麼,成為什麼,怎麼生活。
為了體操,斷絕一切情緣是選擇,喜歡獨自生活,追求犯罪的快感,是喜愛,在找尋自我的道路上,不分男女,但從某種層面來說,因為女性的禁錮更多,她們無法實現兼顧,只能二選一,這種決絕即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決心。
如果說,男性可以做到事業和家庭兼顧,那女性就是不行的,例如,伊芙的老公已經足夠包容她,但依然因為她的工作危險,要求她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二選一,如果換位思考一下,丈夫從事的是危險工作,伊芙要求他為了家庭放棄工作,那麼,得到的不但是否定的答案,甚至可能上升到「你不夠體貼,不夠替我著想」的道德高度。
工作永遠要放在家庭後面的,這是已婚已育女性必須進行的艱難抉擇,所以Villanelle和導師,一個選擇了不穩定的生活,一個選擇了獨身培養殺手來拒絕現實的羈絆。
在第三季裡,生活穩定的伊芙也不得不去進行選擇,她要執著於案情的幕後黑手,就勢必得放棄安穩的家庭生活,所以她甚至一度低落沉淪,想用在韓式料理店打發時間來緩解這種選擇帶來的苦痛。
可伊芙畢竟不是池中之物,日常生活的麻痺,自欺欺人時常在折磨著她的敏銳和果敢,她包著餃子,聽到店員的談話,就忍不住爆發揭露人情世故中的真相,普通生活終是不適合伊芙,所以第三季一開頭,就把她想作為尋常女人的最後一點希望都掐滅。
對伊芙有情愫的伊恩一開場就死了,他的死也勢必將伊芙逼向獨自戰鬥的境遇,她和Villanelle一樣都成了孤狼,孤狼之間惺惺相惜,但因為道德觀念上的差距,又勢必得讓她們開始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看著兩位從頭腦到身體,都實現全方位武裝的女性相愛相愛,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視覺快感,而這場以女性為主場的暴力盛宴,身份調換,讓男性成了那些被屠殺、被懲罰、被欺辱的對象,卻是有一點大快人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