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
先來聽一曲童年熟悉的味道:
當這段熟悉的旋律響起之時,你是否還記得那個令各路神佛聞之頭疼、避之唯恐不及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話說我們的這位美猴王,縱觀其一生,真的可以作為當代職場勵志代表,沒爹教養沒娘疼愛,憑著自身的摸爬滾打,歷盡劫難,終得正道。
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它,憑著自己本事,開闢出花果山水簾洞天,接著從東海龍王那取來了定海神針,又下至閻王殿大改生死簿,終於驚動天庭,暫被招安成為弼馬溫。
但我大聖怎是個貪圖安逸之人?況且這弼馬溫也不是什麼高官,又沒有什麼厚祿,最重要的是這職位原本就是糊弄他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孫不幹了辭職了!不僅辭職,還把天庭派來的大大小小官員都打得落花流水,叫囂著「我欲齊天」。
然而畢竟還是太年輕,不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幹啥啥不行,請救兵第一名」的玉帝從西天請來了如來佛祖,縱使把三界攪得天翻地覆的孫行者,奈何怎麼折騰,都逃不出佛祖的五指山。
這是孫悟空遇到的人生第一大挫折。如今細想,這大聖畢竟是大聖,還是挺能審時度勢、韜光養晦的,比如:沒有罵佛祖罵個五百年(估計也不敢),就老老實實願賭服輸,接受懲罰,等待五百年後的有緣人將其救離苦海。
二、忠心護主的猴哥悟空
從手無縛雞之力,卻以一己之力揭開五行山封印的唐三藏身上,孫悟空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是愛。這種愛,是師父對徒弟的關愛,是修行之人對茫茫眾生的大愛。
悟空也有不明白的時候。比如,為什麼師父不相信自己的火眼金睛,卻偏相信妖怪所化的皮囊。為什麼師父不能吃一塹長一智、為什麼八戒總是死性不改……
但在這一路上,悟空得到了成長。他不再是之前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從石頭裡蹦出的野猴王,作為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他學會了與玉帝、閻王等各路神仙握手言和,成功獲得協助,學會了如何與其他兩個師弟合作保護師父,學會了如何與師父溝通、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等等。
他逐漸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孫悟空。
三、捨身成仁的鬥戰勝佛
西遊記的結局是:唐三藏師徒四人一馬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成功前往西天取得真經。之後,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
後人續寫了《西遊記》,有了後來的《西遊記後傳》,後傳講的是取得真經之後的三百年,如來佛祖圓寂,魔頭無天殺上天庭,自封「無天佛祖」。
雖坐佛祖之位,無天仍不安寧,因曾有預言:佛祖如來在人間歷劫後,仍會藉助舍利子的法力重返天界。
舍利子共有十七顆,前十六顆易得,而第十七顆難得。這第十七顆的關鍵,就在於孫悟空。
這個曾經與天界不和、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此時經燃燈古佛點化,挑起了對抗無天的重任。在最後的緊急關頭,跳入火海,用自己的肉體煉成了第十七顆舍利子,擊退無天,助如來佛祖重返天界。
九死一生,勇擔重任,悟空從鬥戰勝佛,成為新一代萬佛之祖——南無大聖舍利尊王佛。
四、每一個人,都是一隻待雕琢的石猴
小時候讀《西遊記》,一來看不懂,二來看電視,通過電視劇來了解絢爛瑰麗的西遊世界。
長大時再品《西遊記》,我們何嘗不是那隻石猴?從最初的心高氣傲、啥都看不上,到遇上挫折,再到不斷修行、不斷攀登新高峰、到達新境界,與其說是被磨平了稜角,不如說是褪去了稚氣,多了層責任與擔當。
有人說責任與擔當讓人不自由,其實哪有絕對的自由呢?所謂的自由,就是戴著腳鏈在舞蹈。米蘭·昆德拉通過其作品也告訴我們,生命裡有一種「不能承受之輕」,絕對的自由,同時也是絕對的不自由。
一般來說,多是原著比改編的影視作品更精彩。但相信大多數人從小到大都是只看過電視劇而沒看過原著版的《西遊記》,更不要說現在電子產品不離手的小孩子們了。
不是說一定是「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只是說,讀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我們的時間成本和認知成本。通過社會的歷練,我們也可以得來經驗教訓,只是有時候,這樣的經驗教訓太沉重了,甚至為了這樣的經驗教訓,我們付出了其他更珍貴的東西。
所以,現在國家在鼓勵全民閱讀,家長也意識到了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但小孩子畢竟小,像我們小時候一樣,誰管你這麼多,我只圖好玩、有趣。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無怪孩子們都喜歡玩電子產品而不喜歡讀書了。
或許等他們長大的某一天,會突然發出與父母一輩相同的感慨,那時候會不會多一些「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
「閱讀能力」還真不是一項人人都能具備的能力。比如,之前有人問說:為啥每個字我都看得明白,連成一句話就看不懂了?這就是閱讀能力的差異所在。
不信你可以讓幾個娃來讀同一段話,你會發現:閱讀能力好的,斷字斷句都不成問題。一個字、一個詞讀的,往往閱讀能力會稍微弱一些,成年人亦然。
閱讀能力不僅影響我們的閱讀速度,還影響我們的理解速度,進而影響我們的溝通、共情等等能力。所謂「閱讀理解」,就是在閱讀的基礎上理解,你讀都讀不明白人家說的啥,哪裡還談得上什麼「理解」呢?
所以說,這閱讀能力,真得要從娃娃抓起。語文真的不是無師也可自通,相反,真的要靠時間的積累和沉澱。
但真的不要去買什麼「小學生必讀」、「中學生必讀」系列,正常點的中小學生,往往都讀不下去,能夠讀下去的,往往是優秀得不太正常的(褒義)。
家長在挑書方面,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費點心。就拿《西遊記》來說,再怎樣的簡易版,那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你看了都牴觸,更何況是孩子?
不妨先從有趣入手,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再做深入挖掘。比如這部講述《大鬧天宮》的3D立體書,首先,別的不說,就很有趣啊。
通過大師級別的立體紙藝,還原上海美術製片廠《大鬧天宮》的經典場景:
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以「場景式閱讀」,讓小寶貝和大孩子都能夠身臨其境:
本書由多次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創作團隊匠心製造,讓閱讀打開想像力的大門,把我們帶回到兒時經典的西遊世界。
這部書雖然宣傳的適齡人群是3-6歲的低齡兒童,但好的繪本,卻是老少鹹宜的讀本。小孩子通過文字閱讀書籍,大孩子通過書籍閱讀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隻待雕琢的「石猴」。只是,早日覺知覺醒,或許能把雕琢的主動權,交給自己。
此外,這部製作精良的書籍,既能作為親子讀物,還能作為送禮佳品。另:在京東6·18期間,還可享受滿100-50的優惠活動。
除了《大鬧天宮》,還有國外的一些經典書籍也被做成了立體書,如:《小王子》 、《愛麗絲夢遊仙境》、《綠野仙蹤》等等。
此外,這類立體書、繪本等建議還是購買正版,正版圖書做工精細,除了文字,還能從圖畫、工藝上刺激孩子的視覺、觸覺,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在黃金敏感期挖掘孩子無限潛能。
雖說讀書是對自身的一種投資,但買書還是多多趁優惠比較划算。趁著年中鉅惠,趕緊多囤點書吧!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書籍配圖來源京東網頁。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