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業是孩子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並能夠鞏固記憶、提升應用能力。
認真、按時、按質完成作業,還能夠培養孩子負責、嚴謹的態度,並能夠鍛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小學生對寫作業卻存在一種抗拒心理,有的孩子不重視作業,有的孩子直接採取了敷衍、糊弄的態度對付作業。
小學生的作業,能有多糊弄
這不,有位語文老師給學生布置了寫漢字的作業,沒想到第二天收上來竟有這樣一份讓人大跌眼鏡的「作品」,氣得老師看後想請家長。
老師要求孩子按照範例工整地書寫「嚴」字,這位學生倒好,寫作業只圖省事,一頓「神操作」,除了第一行前幾個「嚴」字稍微像點樣子,後面的字跡越來越「放飛自我」,估計自己都不知道在寫些什麼……
來看看這頁漢字,上面幾行還勉強有點「象形文字」的意思,到最後幾行,已經成了「鬼畫符」。
哭笑不得的老師將這張「大作」發到網上,引得網友噴飯不已。
有網友建議這張作品可以命名為《漢字的退化》,還有網友認為這位同學可能有繪畫天賦,建議將來學習畫抽象畫,走畢卡索的路子,或可成才。
如果說上面這位同學還多少有點責任意識,至少將一頁漢字全部寫滿;下面這兩位「糊弄大師」就真的應當遭到老師和家長的齊聲譴責了。
先來看看糊弄大師甲的作品:任爾題目千變萬化,我就一個「不會」carry全場。
更讓人無語的是每個「不會」都寫得是那麼「飄逸」到無形,可見該生已經深刻掌握了「糊弄」的精髓,且十分坦然,能省一筆,絕不多費半分力氣。
「糊弄大師」乙比甲捨得動1%的腦筋,題目要求寫四字成語,該生好歹動腦發明了一個喚作「天氣滾滾」的奇特詞語,讓人只覺得一陣「天雷滾滾」。
之後便進入糊弄環節,一個「太棒了」如萬金油一般,哪裡需要往哪兒塗……
不難想像看到這樣的「糊弄式作業」,老師和家長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糊弄式作業」因何而來
孩子為什麼會故意糊弄作業呢?這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孩子對某個科目不感興趣。
如果所做作業是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孩子常常會缺乏耐心,不願意深入思考,在做題時總是按照最省事的辦法來。
2.孩子自覺性較差。
有的孩子還處於老師、家長「推一下才能動一下」的狀態,自己不會積極思考,有時還會把寫作業當成是一種負擔,總想著變換花樣「偷工減料」。
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玩心較重,寫作業的時候還在掛念沒看完的動畫片、沒玩完的遊戲,心思根本不在眼前的題目上。
有時他們還會邊寫邊玩、磨磨蹭蹭,耽誤了大量時間不說,寫出的作業也是問題百出。
如何解決「糊弄作業」的問題
孩子採用如此態度對付作業,只能是白白浪費時間,沒有讓「寫作業」這件事產生應有的價值。
更糟糕的是,孩子的糊弄、敷衍若是成了習慣,不但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會影響孩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會讓孩子慢慢變成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不負責的人。
那麼,家長應當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呢?
1.告訴孩子寫作業的意義。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成績的提升重在平時的積累和訓練,而寫作業就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只有一絲不苟地去完成,才能將所學的知識真正吃透、牢記在心間。
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學習是為了他自己的進步、成才,而不是給老師、家長完成任務,現在的敷衍了事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日後一定會讓自己後悔不已。
只有孩子真正明白寫作業和學習的目的,才不會刻意逃避、抗拒,糊弄作業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糾正。
2.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作業完成的時間,比如孩子認為自己能夠在1小時內完成數學作業,家長可以布置好安靜的環境,再定好鬧鐘,期間不要打攪孩子,等到1小時後再來檢查完成情況。
若孩子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可以給他記1分或記一朵小紅花,積攢到一定分數可以滿足他一個合理的小心願,這會讓他變得更加積極。
3.和孩子一起檢查作業。
對於自覺性差的孩子,家長有必要進行督促,防止出現「糊弄式作業」。
但這種督促不應是時刻盯著孩子,不停地指責他這裡或那裡做的不好。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一門作業後,和他一起檢查,發現問題不要急著指責,而是可以以提點的形式,問問孩子:「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
這樣孩子會自覺承認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如字跡潦草、答案不完整、計算有誤等等,想讓他們改正,他們也會心服口服。
對於解決「小學生寫作業敷衍、糊弄」的問題,您還有哪些好的建議?歡迎留下寶貴意見,和我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