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曼寺是清邁最古老的一座寺廟,在清邁有很多的寺廟,幾步一個不誇張。清曼寺在清邁古城北邊的Ratchaphakhinai路上,可以從古城的東護城河步行過去20多分可以抵達,如果不想走做TUTU車過去也行,不過30泰銖。到這裡最重要的就是看那座由15隻大象承載的塔,由於清曼寺最初建於1296年,所以我懷疑這些大象被後期修復過,不過不影響它令人震撼的感覺,和奇妙的建築設想。最早清邁寺叫昌挽寺。寺內有兩座珍貴的佛像分別是的釋迦牟尼佛像和水晶佛像非常著名且珍貴。釋迦牟尼佛像Phra Sila為大理石浮雕佛像,高約30釐米,據說是從斯裡蘭卡流過來的。水晶坐佛Phra Sae Tang Khamani更是名氣大,在每年四月清曼寺舉行的宗教活動中,抬著小水晶佛像繞城遊行是重點節目。我去的時候人流還是可以的,相對安靜。我喜歡清曼寺的建築風格,泰國很多寺廟都是金帝輝煌,但是清曼寺卻顯得有些質樸與低調,但是依然抵擋不住它的內蘊。如果一個人遊走其中相信整個人的心靈都沉靜下來,我還聽到有僧人誦經,如此前程。這裡是不收取門票的,早六點到晚上六點開放,遊覽時間2小時左右,來這裡請注意著裝,短褲、拖鞋不要穿,如果覺得熱建議自己帶一個大袍子,進入寺廟披裹上出來再脫。寺廟外的商品可不便宜,相對於泰國的物價,建議不要購買。
清曼寺是我清邁古城最後遊覽的寺廟,一天的寺廟遊本來已經審美疲勞,不想再看寺廟了,不過回酒店順路經過,所以進來參觀。令人驚喜的是,這個寺廟有它的特色,感覺還是值得來參觀的——除了有寺廟外,還有一座由大象馱著的金色佛塔,在古城其他寺廟沒有見過類似建築。
清曼寺,是清邁最古老的廟宇,是僅有的泰北式寺廟建築, 曾經是清邁建城者孟萊王的居所。較小的僧院中有兩座非常珍貴的佛像Phra Sila與Phra Sea Tang Khamani,兩尊佛像都具有造雨的神力,每年潑水節慶祝儀式中被信徒抬起參與到遊行隊伍當中。這個寺廟內的佛像不允許拍照。
清曼寺有一座以大象支柱為裝飾的佛塔 、一些古印度和斯裡蘭卡的佛窟,顯示了該寺受錫蘭佛教建築的影響。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寺中最好的建築,就是在寺廟主殿背後,由大象馱著的佛塔。佛塔是貼金的,金燦燦的佛塔光彩奪目,地下由15隻大象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