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海棠灣龍海風情小鎮,一個家家戶戶住著別墅,人人從事和旅遊有關行業,頗具鄉村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生態文明安置區。曾經和土地一輩子打交道的農民,如今身份蝶變,角色轉化,集體融入三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行業圈,乘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東風,開啟了新的人生,嘗試著多元化的謀生手段,以另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謀劃著未來的幸福生活。
走進小鎮,一排排具有鄉村風情的別墅映入眼帘。別墅傳承了中華傳統建築的精髓,融古雅、簡潔、富貴於一體,青磚灰瓦、格調統一。遠遠望去,有種遠山如黛的古典之美。
小鎮非常小,不論從人口規模還是地域面積都算不上一個鎮,主要包括龍海村、海豐村、椰林村三個行政移民村。小鎮裡擁有學校、幼兒園、醫聯體、銀行客服終端、商場、超市等較為完備的配套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之初,採取整片劃分,分區域管理,就近將三個行政村合併成為龍海大社區,取名「龍海風情小鎮」,將其納入國家海岸海棠灣總體發展規劃,打造成為海棠灣全域旅遊和生態文明示範區一張亮麗的名片。
白天穿梭在龍海風情小鎮各個角落,一步一景,步移景異,很難分清這裡是城市還是鄉村。一派「天藍、水綠、家美、人樂」全新的景觀。村民在自家門前種植著漂亮的藤類植物、掛上喜慶的中國結、大紅燈籠裝飾房子。樹蔭下,村民三三兩兩坐著喝茶聊天、下棋玩牌、含飴弄孫、歡聲笑語,寧靜祥和。
小鎮的夜生活頗具特色。夜幕掩映下的小鎮,少了市區的奢華繁盛,多的是市井生活的純樸歸真,最有特色是小吃一條街。夜市排檔是夜晚最明亮的地方,這裡充斥著人間煙火氣、食物的香氣和人潮湧動的樂趣。各色各樣的小攤、各色各樣的話語,最具有特色的小吃和人情味,都在夜市裡綻放開來。
夜幕還未降臨,小街門前的排檔早已一字排開。吹著徐徐涼風,遊客居民歡聚於此,喝啤酒、品美食、聽音樂,享受日漸濃鬱的小鎮「煙火氣」。夜市小吃品種繁多、味道各異、琳琅滿目。有酸甜可口的海南陵水酸粉、有海南四大名菜館、有本地招牌菜騰橋炸排骨、有海鮮燒烤、也有長沙臭豆腐、新疆烤羊肉串等等。烤肉串發出滋滋的聲響,一滴熱油順著肉的紋路慢慢滑下,讓人垂涎欲滴。本土的疍家特色小吃,熱脆焦香的蔥花炸蝦餅,趁熱咬一口,滿嘴留香,讓人回味無窮。來自五湖四海的味道在小吃街聚集、交匯、碰撞、融合、創新,不斷地充盈著你的味蕾。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夜市裡最美好的食物。啤酒燒烤、火鍋小炒,朋友談天說地,爐灶上烤炸炒涮,在水霧蒸騰的光影裡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約上三五好友小聚,幾張方凳,一張竹椅就吃開了。
行走在小鎮的街頭巷尾,讓人感受到的是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繁華的夜市經濟氛圍。享受完美食,漫步小街,觀夜景,看花賞樹。「夾岸畫樓難惜醉,數橋明月不教眠」。讓更多遊客享受鄉村的慢生活,凸現小鎮風情與市井魅力。
今日的海南,全島自由貿易港建設如火如荼。村民們逐漸告別傳統的農耕生活模式,緊跟時代的步伐,通過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加快轉型發展,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選擇在自家門前就業、擇業、創業。而村裡的婦女兒童、老人和弱勢群體等,有專門的社區幫扶中心服務。老有所養、幼有所教,宜居、宜業、宜樂。這就是龍海大社區的真實寫照,這就是今天「龍海風情小鎮」村民的幸福生活。
原標題:小鎮村民的幸福生活
責任編輯: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