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表翻新」防不勝防!二手車市場「檸檬效應」怎麼破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二手車累計交易1492.28萬輛,同比增長7.96%。儘管受新車市場拖累增速放緩,勢頭依舊不俗。業內人士認為,對比歐美車市,我國二手車市場增長潛力大,但當務之急是破除「檸檬效應」的束縛,規範行業秩序,提升市場透明度,形成良性循環,才有可能真正激活其潛能。

行業誠信度低引發消費者牴觸慣性

「檸檬效應」是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劣等品會逐漸取代好的商品,導致市場充斥劣等品。當前二手車市場就呈現出突出的「檸檬效應」特徵。數據造假、以次充好泛濫,消費者見怪不怪。部分二手車商不以為恥,反而在造假上下「苦功夫」。

青島市民許女士前年從一家二手車商處購買了一輛轎車,「外表嶄新,銷售人員『打包票』說車沒問題。」去年她在交車輛保險時,卻發現保險費用大幅上浮,頗感意外。

經查詢發現,原來該車曾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並致人死亡,但無論是二手車行還是銷售人員均未如實告知。當初的銷售人員在電話中表示自己已辭職,不願協調處理。她又找到購車的車行時,發現竟然早已人去樓空。

2017年3月15日,人們在杭州「問題車展」現場參觀。資料照片

無獨有偶,河北的馬女士購買了一輛自主品牌汽車,開了半年發現變速箱油中居然有水的成分,懷疑購買到了泡水車。經廠家檢測,也證實了的確是泡水車。

廠家根據馬女士所購車的車架號查詢,發現佛山市一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曾發布聲明,2018年6月8日,受颱風「艾雲尼」影響,該公司101臺車被水淹,泡水車經過拍賣公司出售,該批車後續引起的糾紛和造成的一切後果均由拍得公司承擔。無疑,這批泡水車中的部分經過重新「包裝」後流入二手車市場。

「看上去沒什麼特殊的,有的還特別新,可泡水車問題很大。」天津一位二手車經銷商透露,泡水車會對汽車發動機以及內部的一些電子設備造成嚴重損害。不少泡水車即使修好之後,時間長了也會出現短路、接觸不良等故障,並且不容易找出故障原因,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兩位消費者的遭遇在二手車購車糾紛中很有代表性。記者走訪多家二手車商行發現,事故車、泡水車這類消費者認可度低、修好後仍存在上路安全隱患的二手車,即便低於市價銷售,仍鮮有人問津,不良商家因此會採取隱瞞甚至欺騙的手段,對問題加以掩蓋。

為了賣出高價,沒什麼問題的二手車通常也會被施以調表、修改車架號等小伎倆,以次充好,這幾乎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北京市二中院的數據進一步印證了市場之亂。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該院共審結因購買二手車引起的消費者維權案件25件。消費者訴訟請求集中在車商存在欺詐行為或違約,要求撤銷或解除合同等。

「行業底線一次一次被踐踏。」天津二手車從業者劉鑫直言,二手車市場本來靠的就是信任關係,但這種關係早已被打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行業整體誠信度偏低,已經引發消費者牴觸的慣性,長此以往將形成二手車買車難、賣車也難、行業轉型升級更難的惡性循環尷尬局面。

「黑車商」橫行擾亂二手車市場秩序

在魚龍混雜的二手車市場,總少不了「黑車商」的身影。「黑車商」不但以欺詐方式牟取利益,甚至發展到通過威脅、恐嚇等暴力手段強買強賣,涉黑涉惡,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二手車市場秩序和交易環境。

去年以來,全國已偵辦多起二手車業務相關的案件。這些案件中的危害行為除持續時間長,受害人數多,暴力行徑突出等特徵外,還有幾類手段升級的情形值得警惕:

——以二手車交易為幌子,設置重重障礙,行詐騙之實。去年6月,由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被告人王某某、金某某涉嫌傳授犯罪方法罪、詐騙罪、強迫交易罪一案在江北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據公訴機關指控,2016年7月以來,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以寧波引多二手車經紀有限公司為依託,在網絡上發布虛構的低價優質車源信息,吸引全國各地被害人前來購車,再以此車已賣出、泡水車等理由欺騙被害人購買其他高價「二手車」,在被害人籤訂合同並交納定金或手續費後,又向被害人收取高額費用或人為製造提車障礙,從而達到非法佔有被害人購車定金等費用的目的。在這類案件中,二手車甚至只是一個幌子。

——採取非法手段獲取、出售非法車輛,不但消費者被騙,其他涉事方也深受其害。銀川市興慶區公安分局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該局歷時5個月,輾轉6省8地,尋找到80餘名受害人,成功打掉以寧夏航天馬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幕後老闆劉某某為首的15人惡勢力犯罪集團。該團夥長期盤踞銀川市二手車市場,使用非法拘禁、敲詐勒索、詐騙等違法手段交易二手車非法獲利。

在具體手法上,該公司非法回收貸款公司逾期車輛、法院查封車輛,並將這類車輛售賣給客戶,客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車輛,之後車輛又被貸款公司收回,血本無歸。更惡劣的是,該團夥成員還在收售二手車時,對前來回收逾期車輛的貸款公司人員使用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違法手段,威脅、恐嚇收車人員,阻止其回收車輛,給貸款公司也造成了損失。

車好多集團副總裁王曉宇說,二手車市場亂象由來已久,由於傳統二手車商大部分起家於街邊攬客賺取差價模式,加之入行門檻低,導致大量閒散人員進入,為賺取快錢,滋生了非法經營、不正當競爭、有損消費者利益的「黑車商」。

「黑車商」不法行為目前被曝光的較少,究其原因在於「黑車商」多為分散的個體經營者或小商戶,缺乏經營資質,加之買賣雙方被騙金額較低或舉證困難,以至於警方或工商部門受理困難。買家無奈只能向法院、消協等部門投訴「黑車商」,但大多用戶因勢單力薄,承擔不起時間成本和起訴費用,只能放棄維權。「黑車商」因此有恃無恐,久而久之成了頑固的「牛皮癬」,嚴重影響了二手車行業的發展。

建立誠信體系健全交易制度迫在眉睫

2019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金額為9356.86億元,累計同比增長8.76%,距離萬億元只有一步之遙。對於這樣一個體量的市場而言,建立健全二手車交易制度,真正營造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市場環境,已經迫在眉睫。

據中汽研數據中心統計,2018年我國處於交易高峰期(5到9年車齡)的保有車輛為7609萬輛。這種潛力一旦爆發出來,不但將為當下低迷的汽車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而且有望培育成長為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治理當下二手車交易市場亂象,既要健全二手車交易制度,強化對二手車質量的監控,相關信息向消費者公開,避免消費者與車商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又要加大對二手車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對消費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全面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保障權,維護消費者權益。

探索完善二手車市場交易的軟環境,建立全國統一的二手車質量追溯體系,是不少業內人士的呼聲。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曉軍提出,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中存在著較為普遍且嚴重的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主要原因就在於車況信息不透明。在記者調查過程中,二手車真實信息查詢難、核對難的弊病,也被消費者反覆「吐槽」。

王曉宇也表示,除部分品牌車可以在4S店查到維護記錄外,大多數維修廠並不保存維修電子記錄,保險公司不開放車輛事故信息,交管部門也不對外提供車輛整體信息查詢,一些車商才敢肆無忌憚欺騙。面對龐大的二手車保有量,建立官方的、公共的二手車輛綜合信息查詢系統,建立每輛車專屬的「電子檔案」是一條可行的思路。同時,要推動行業拓展盈利模式,用技術手段實現二手車定價的標準化。由於缺乏可行的標準,二手車的市場定價一直以來較為隨意,「一車一況一價」是常態。王曉宇提出,二手車行業存在「兩個過度依賴」:一是過度依賴「老師傅」定價,但真正影響定價的因素包含車輛信息、使用特徵等2000多個維度,完全依賴經驗把控困難;另一個是過度依賴賺取差價的單一交易盈利模式,車商為了利益很可能會隱瞞車輛問題,只為爭取賣高價,對二手車行業健康長期發展不利。為此,他建議二手車行業實現合理定價,建立完善健康的多元化盈利模式,從而助力二手車交易行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誠信經營為中心,還可鼓勵行業適當增加集中度。長期以來,二手車市場中小商戶佔據半壁江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重視誠信經營。業內人士建議,應鼓勵、支持行業沿三大趨勢發展:連鎖化、品牌化及電商化。從其他行業的經驗看,只有形成一定經營規模和體量,才能追求質量與美譽度,樹立口碑及品牌效應,也更容易具備信息統籌能力,將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整合應用到二手車行業,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化解消費痛點。(記者 毛振華 天津報導)

編輯:於江

相關焦點

  • 躍躍哲談:品牌化路上,二手車需警惕「檸檬市場效應」
    二手車市場有著鮮明的「檸檬市場效應」特徵,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買方只能通過壓低價格來避免風險和損失;賣方不願意吃虧,不願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從而造成劣等品逐漸佔領市場,進而摧毀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任。在編輯部同仁的鼓動下,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用哲學的視角觀察車市。
  • 品牌化路上,二手車需警惕「檸檬市場效應」
    二手車市場有著鮮明的「檸檬市場效應」特徵,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買方只能通過壓低價格來避免風險和損失;賣方不願意吃虧,不願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從而造成劣等品逐漸佔領市場,進而摧毀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任。
  • 躍躍哲談:品牌化路上,二手車需警惕「檸檬市場效應」
    二手車市場有著鮮明的「檸檬市場效應」特徵,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買方只能通過壓低價格來避免風險和損失;賣方不願意吃虧,不願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從而造成劣等品逐漸佔領市場,進而摧毀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任。在編輯部同仁的鼓動下,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嘗試用哲學的視角觀察車市。
  • 買二手車公裡數怎麼看出調表?你或許真的不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看
    現在二手車市場是越來越火爆,那麼主要是因為二手車性價比很高,A級車的價格就能買一臺B級車,並且很是划算,但是二手車是一個車一種車況,每輛車都不一樣,我們事故車先不說,二手車商最常見的手段就是調公裡數,目的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那麼我們作為消費者在買二手車的時候,該如何判斷調過表?
  • 太原:買輛二手車被調表?鴻升二手車:情況屬實就給退車!
    2020-12-24 04:20:51 來源: 飛聽旅行 舉報   去年6月,張師傅在太原鴻升二手車市場花了
  • 如何檢測二手車是否被調表?牢記這4點,一準錯不了!
    二手車汽車市場上,常見的問題汽車除了被泡水和出過事故的,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車表被調,畢竟對於二手車來說,車輛行駛的裡程數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款汽車的價值。小編親眼見到過花100多塊錢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將凱美瑞從實際行駛26萬多公裡的裡程調成6萬多公裡。
  • 為什麼老百姓會覺得二手車市場水太深?
    琳琅滿目價格不一的二手車市場,要想買到價格、車況各方面都合適的車子,不是件易事。現在購買二手車子的門檻又普遍較低,如今的經濟消費促使著我們向二手車看齊。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正處於有著二手車的預算和想法,但卻遲遲不肯下手購買的狀態。
  • 怕遇到調表車?別怕!老張教你如何鑑別調表車
    今天老張和大家來聊一聊汽車調裡程表這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現在汽車調表這個問題在二手車行業特別常見,不僅僅是商家調表,個人用戶現在知道如何調表,這一現象導致很多人對車輛的真實裡程無法鑑別。但是很多人在購買二手車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鑑定一臺車裡程表時候調改過,老張今天簡單教大家兩個方法。
  • 二手車市場的準新車,便宜又耐用?內行人:太天真了
    由於現在汽車市場已經接近成熟,人們對於汽車的了解比較深入,除了新車銷售火爆之外,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也不慢。二手車的價格便宜,只要仔細挑選就能買到一輛很不錯的二手車。可是人們在買二手車的時候,卻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應該滿是老舊車的二手車市場,卻有很多沒有開多久的準新車,這是為啥?二手車市場出現的準新車,按照商家的說法,這都是車主剛買新車之後急需用錢,迫不得已只能低價售賣。聽到這個說法,有不少人可能已經心動,能夠用二手車的價格買到一輛準新車,實在太划算了。可是真的有這麼多急需用錢的車主嗎?
  • 買二手車到底去哪裡靠譜
    目前買賣二手車主要有三個渠道,分別給大家介紹一下,各位有買二手車需求的朋友自己衡量1、二手車市場每個城市都有一個相對於集中的二手車交易市場,說白了就是二手車販子集中點,基本都是由於城市規劃將以前各自為陣的二手車商集中到一起便於管理和進行二手車交易
  • 為什麼國內的二手車,總讓人感覺價格偏貴?
    得益於近幾年新車市場的火熱行情,二手車行業也有了一個井噴式的增長。很多人在買車時,由於預算不足,會把視線轉向了二手車市場。二手車在價格上有一定的優勢,而且不用付購置稅,興許還可以撿個漏,讓人花更少的錢帶來越級的享受。
  • 二手車水深?了解購車渠道後,買車並不算難
    對此,蜀錦傳媒前往不同的市場了解二手車相關訊息,為消費者普及二手車相關知識,方便消費者選擇購買二手車。後續我們也將推出二手車版塊,每月定期推薦二手車售價信息,為消費者購車提供更豐富的選擇空間。
  • 標準透明服務贏得客戶認可,人人車成二手車在線交易領頭羊
    截至目前為止人人車單月成交車輛已超1000輛,單月交易總額已經過億,在線的有效車源達9000餘輛,已覆蓋全國近20餘個城市,人人車標準化的檢測和優質的售後服務,已成功激發了龐大的二手車在線交易市場。透明模式贏得客戶放心如果用喬治·阿克爾洛夫的「檸檬效應」來描述二手車市場簡直再適合不過了:由於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所以買方對賣方有著天然的不信任感,以至於總是低估二手商品的實際價值。這樣將導致有品質的二手商品總是賣不出合理的價格而漸漸退出市場;而市場中的商品質量會越來越低,最終二手商品市場變成一個垃圾聚集地。
  • 二手車的4s維修保養記錄和出險記錄應該怎麼解讀?
    在購買二手車怎麼辨別車輛的時候,查詢車輛的4s維保記錄和出險記錄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選,但是很多小白卻看不懂這兩記錄,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看懂記錄,希望能對小白自行購買二手車時有所幫助。
  • 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要說起這個水果,是有很多的,來說說檸檬,都知道檸檬就這樣吃是酸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甜檸檬效應和酸檸檬效應的區別?  水果,這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經常吃水果對人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那麼甜檸檬效應是什麼意思?
  • 盈利+規模後,瓜子二手車的質量革命能打破「不可能三角」嗎?
    二手車市場,從傳統發展到網際網路,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在「不可能三角」之中。1、傳統二手車市場問題的本質是「不可能三角」北京某著名二手車市場和寧波二手車市場被評為全國南北兩大二手車市場,這類傳統線下市場整體規模龐大,但商戶運營獨立、分散,經營多年,雖然不知道確切經營情況,但「掙錢」是少不了的。
  • 低成本大變臉 二手車巧「翻新」
    目前,二手車交易已經進入淡季,當經濟型車成交量仍然受制於新車的低價,中高檔二手車的購買力卻開始上升。在市內的交易市場內,人們還在嘖嘖稱奇中高檔二手車外觀上與新車型沒有什麼兩樣。事實上,二手車經銷商為了將收購回來的車型賣個好價錢,往往會做足表面功夫,不僅為車身打蠟,連發動機外殼也清洗得鋥亮,給人留下車況極佳的好印象。
  • 羅磊:探秘未來二手車市場新格局
    很清楚,當前市場的主流模式就是交易市場+小車商,當然也有奧康達這樣的二手車大公司,但是不多,大部分是以交易市場+車商的方式。這個圖是調研的結果,二手車經銷商普遍很難長大,為什麼?看一下圖,先看構成規模。我們跟平安租賃共同的調研,收到了885份回執。
  • 3年12萬公裡和4年1萬公裡的二手車怎麼選?很多人都買錯了
    如今,不會英語、電腦和開車已成為當今社會「三盲」,大多剛拿到駕照的新手都會選擇買輛二手車先練練手,畢竟駕校學的那些技巧應付考試還差不多,拿到駕照都不敢上路的大有人在。大家看二手車的時候,往往會關注一些車輛的使用年限和行駛公裡數,那麼這兩點對二手車來說哪個更重要?
  • 拉薩市二手車市場檢測中心入駐城投二手車交易市場
    這個月,市民普珠想在拉薩買輛越野車開回日喀則老家,但他在買新車還是二手車之間犯了難,「新車不錯,但是我手頭不富裕,買輛性價比高的二手車好像看上去更划算,但都說二手車不好貸款,像我不熟悉車,又怕買到事故車,還是很猶豫啊!」普珠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