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南非印度熱帶杜鵑花-瑪麗安娜·諾斯

2020-12-09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名稱:南印度杜鵑花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皇家植物園,英國皇家植物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8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48歲。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 46.1 cm (18.15 in.), 寬度: 34.3 cm (13.5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植物油畫 – 板面油畫

美術作品名稱:北印度的杜鵑花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皇家植物園,英國皇家植物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8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48歲。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 50.5 cm (19.88 in.), 寬度: 35.4 cm (13.94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植物油畫 – 板面油畫

美術作品名稱:來自印度北部山區的馬尾杜鵑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8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48歲。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 50.4 cm (19.84 in.), 寬度: 35 cm (13.78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植物油畫(杜鵑花、蝴蝶) – 板面油畫

美術作品名稱:南非的變形杜鵑和金胸杜鵑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82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52歲。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 50.7 cm (19.96 in.), 寬度: 35.4 cm (13.94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花鳥油畫 – 板面油畫

相關焦點

  • 南非花卉:南非熱帶鮮花-瑪麗安娜·諾斯
    美術作品名稱:海曼瑟斯和其他南非花卉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82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52歲
  • 攀緣植物:熱帶攀緣植物-瑪麗安娜·諾斯
    攀緣植物一:一種印度攀緣常綠灌木的葉子和花攀緣植物二:攀緣植物的葉子和花攀緣植物三:攀緣植物,紫色花,黑色背景攀緣植物四:舊卡拉巴爾的攀緣植物攀緣植物七:聖約翰的兩種攀緣植物和蝴蝶攀緣植物八:兩個攀緣植物辣椒和蝴蝶01一種印度攀緣常綠灌木的葉子和花
  • 杜鵑花下話杜鵑
    六蘭公路的杜鵑紅了,山坳山頭,田間路旁,一株株古樹杜鵑,枝幹曲奇,葉綠花紅,滿山鮮豔,熱熱鬧鬧,甚是壯觀。我們正趕上盛花期,花兒像一團團紅豔豔的繡球掛滿枝頭,又像紅色的累累果實,著實惹人喜愛。吮花芯之露,其清涼甘甜之美亦文字不可及。此時往往會採摘一兩束別在背簍上,回家插在裝滿水的玻璃瓶裡,每天換水,等待骨朵次第盛開,歡喜亦依序而至,直到枝枯花竭才敢扔去。
  • 高貴的花,杜鵑花開映滿山
    我國華南和川蜀、西藏等地,便有400餘種杜鵑花,是全球擁有天然杜鵑花品種最多的國家,但就種類的「分布密度」而言,卻是以赤道之南的紐幾內亞島居冠,該島蘊涵有近300種的杜鵑族群,中國雲南則以260種左右居於分布密度第二的位置。
  • 杜鵑花落杜鵑啼——白居易與杜鵑花的情緣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與報春花、龍膽花並稱中國三大天然名花。每年的農曆三四月,杜鵑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來,映得萬山紅遍。春天一到,杜鵑花悄無聲息地生長在溝渠坡底、莊稼田地、城郊山野,大片大片的、自由自在的開放在山坡上,安靜地對著藍天舒展笑臉。紅紅的、粉粉的、白白的,柔柔地牽引著你的目光,奪目而壯觀地攝取你的魂魄。
  • 杜鵑花落杜鵑啼——白居易與杜鵑花的情緣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與報春花、龍膽花並稱中國三大天然名花。每年的農曆三四月,杜鵑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來,映得萬山紅遍。春天一到,杜鵑花悄無聲息地生長在溝渠坡底、莊稼田地、城郊山野,大片大片的、自由自在的開放在山坡上,安靜地對著藍天舒展笑臉。紅紅的、粉粉的、白白的,柔柔地牽引著你的目光,奪目而壯觀地攝取你的魂魄。
  • 植物油畫 英國畫家-瑪麗安娜·諾斯:印度大吉嶺花、婆羅洲的蘭花
    美術作品名稱:印度大吉嶺的花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8年 畫家作畫年齡
  • 花中西施——杜鵑
    杜鵑花杜鵑花有花中西施的雅名,得益於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白居易酷愛花卉,寫了很多首杜鵑花詩,其中「花中此物是西施,牡丹芍藥皆嫫母」就是杜鵑「花中西施」的由來。這種鳥會把蛋下在別的鳥兒窩裡,讓別的鳥兒辛辛苦苦幫它孵蛋,可杜鵑鳥蛋孵化的比其他鳥兒早,惡在骨子裡的杜鵑雛鳥就會把同在窩裡的其他鳥兒的蛋推下窩,害死鳥媽媽的孩子獨享投喂。
  • 井岡杜鵑花又開——2019第十屆井岡山杜鵑花節盛大開幕
    4月13日,由井岡山管理局、井岡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第十屆井岡山杜鵑花節在井岡山茨坪盛大開幕。本屆杜鵑花節以「春風八百裡 滿山杜鵑紅」為主題,遵循「安全、節約、新穎、喜慶」原則,推出「開幕式及文藝演出」、「杜鵑花精品展覽」、「精品民宿高峰論壇及產業招商」、「山地自行車騎行樂」、「旅行商及旅遊媒體踩線採風」等系列活動,為期一個多月。
  • 花名or鳥名or人名,「杜鵑」這個名字為甚麼如此受青睞?
    後來唐代的學者注意到杜鵑花開花時,常伴隨杜鵑鳥的鳴叫。因此,「山石榴」又逐漸被稱作「杜鵑」,俗稱杜鵑花。「杜鵑」這個名稱的內涵也從「鳥名」向「花名」擴展。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花木名錄—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記》就收錄了「杜鵑」。 杜鵑花很可能也是源於四川。四川詩人李白有「蜀地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的詩句。
  • 「詩詞鑑賞」杜鵑花發映山紅,古詩詞裡的杜鵑花,爛漫絢麗!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豔麗。美麗的杜鵑花始終閃爍於山野,妝點於園林,自古以來就博得眾多的文人墨客歡心。
  • 植物油畫 英國畫家-瑪麗安娜·諾斯:印度大吉嶺花、婆羅洲的蘭花
    美術作品名稱:印度大吉嶺的花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8年 畫家作畫年齡
  • 有了鵑城杜鵑花 ,哪裡的杜鵑花都沒文化!
    這子鵑鳥兒,便被蜀人叫做杜鵑鳥兒;被杜宇啼血染紅的花兒,便被叫做了杜鵑花。郫邑的杜鵑花,顯然,當稱最有文化的杜鵑花。
  • 花名、鳥名、人名,「杜鵑」這個名字為什麼如此受青睞---中國科學院
    蘇軾《菩提寺南漪堂杜鵑花》「南漪杜鵑天下無,披香殿上紅氍毹。鶴林兵火真一夢,不歸閬苑歸西湖」,詩人認為鶴林寺被兵火損毀的杜鵑花不是回歸天庭,而是遷到西湖。這時,杜鵑開始成為杭州一帶的常見花卉。  明代  杜鵑的栽培更為廣泛。江蘇的栽培種從浙江傳入。《長物志》記載「杜鵑,花極浪漫……花時移置几案間」。當時,杜鵑已經被當作盆栽。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記載,「杜鵑花,即躑躅類。
  • 杜鵑鳥的叫聲 杜鵑叫起來是布穀布穀的
    杜鵑鳥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它們喜歡吃害蟲 然而對於飼養杜鵑的人來說肯定很喜歡聽他的叫,布穀布穀的很動聽,所以我們也叫它布穀鳥。下面就由愛寵網的小編帶你好好了解下杜鵑鳥,對於喜歡杜鵑鳥的人可以進來看下哦。
  • 井岡山杜鵑花線上觀賞
    2020第十一屆暨首屆雲遊井岡山線上杜鵑花節啟動。此次杜鵑花節,鑑於當前的疫情形勢,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提振井岡山旅遊消費,促進旅遊業發展,主辦方將首次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因此,這也是首屆雲遊井岡山線上杜鵑花節。杜鵑花是井岡山市的市花,也是江西省的省花。
  • 棕櫚樹:熱帶野生棕櫚樹-瑪麗安娜·諾斯
    美術作品名稱:巴西博塔弗戈的皇家棕櫚樹大道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里奇蒙-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73
  • 詩中杜鵑,花中西施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
  • 杜鵑花裡杜鵑啼——詠杜鵑花古詩詞賞析(下)
    子規鳥,又名杜鵑,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晝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 百裡杜鵑首席顧問廖彬宇定義杜鵑為英雄之花
    百裡杜鵑2020年全國品牌分享會北京站在四觀書院鼓樓別院——四知書屋成功舉辦。百裡杜鵑管委會向彬宇先生發來邀請函,懇望聘請先生擔任百裡杜鵑的首席文化顧問。在分享會上,廖彬宇先生發表了題為《百裡杜鵑——英雄的花園》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