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現代日本人的婚禮基本分為三種:人前式、基督教式和神前式。人前式一般會在酒店舉行,當然在儀式的時候可能也會有牧師來為新人宣誓。基督教式通常在教堂或是教會舉行,就是西式的婚禮。而最為傳統的,就是在神社舉行的神前式婚禮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神社偶遇過這種傳統的神前式婚禮。日本的神前式婚禮在穿著的顏色上更加貼近西方的習慣,以黑白為主,新娘穿的是專門的禮服「白無垢」,新郎穿的是以黑色為基調的「紋付」,整個儀式顯得非常莊重。
實際上,神前式的歷史並不算太久。在日本的《古事記》中曾經有過對於婚禮的描述,不過其中講到的婚禮和現在的神前式婚禮是不同的,在古代日本,對於婚禮並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規制或者標準。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神前結婚式,是在明治33年由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大正天皇參考天主教的儀式,以得到神明的許可、見證為前提,加上神道教的基礎舉行的結婚儀式。
在這之後,日本的神社就開始在民間推廣這種神前式婚禮。大文豪夏目漱石還曾經在自己的作品《行人》中非常細緻地描寫了在東京大神宮舉行神前式婚禮的場面。
想必不少小夥伴都對新娘的禮服「白無垢」和新郎的禮服「紋付」很感興趣吧。
白無垢是神前式婚禮服裝中規格最高的一種。白無垢做工考究,價格昂貴,穿起來更是非常麻煩,一個人一般是穿不上的,需要四五個人幫忙,穿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之所以選擇純白色的禮服,是因為它象徵著新娘的純潔無瑕,而且還有「出嫁之後會染上男方家的顏色,從而成為男方家的一員」的寓意。
一般來說,女性穿著和服的時候是不戴帽子的,但是穿著白無垢的同時,頭上會戴一個類似「帽子」的白色頭飾,是一種蒙頭帽,被稱為「角隱」。
新郎穿的衣服叫「紋付」,全稱「紋付羽織袴」,紋指的是在外衣上的家紋,共有五枚,在頸部後方有一枚,袖口和胸口各兩枚。在和服外面穿的是羽織,用一個白色的絨球「羽織鈕」系住。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婚禮的流程,神前式婚禮的儀式會遵循非常嚴謹的流程,雖說每個神社的婚禮流程會略有不同,但整體來說大同小異。以東京大神宮為例,婚禮流程如下。
儀式首先是「參進」。在神官和巫女的引導下,新郎新娘和兩家人進入神殿,在雅樂中開始婚禮儀式。接下來是「修祓之儀」。神職人員作為司儀致辭,然後為新郎新娘及在座賓客淨身心。第三步是「祝詞奏上」。司儀唱頌祝詞,向神報告結婚的喜訊並為新人祈福。
第四步是「三獻之儀」。在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三三九度」,新郎新娘用小、中、大三種杯子交替飲酒,表示永遠締結為夫妻。
飲酒的順序是第一杯由新郎先飲,第二杯由新娘先飲,第三杯由新郎先飲。三杯分別代表天地人,而三這個數字表示「吉祥」,九表示吉祥的頂點。完成「三獻之儀」的這個過程就叫「三三九度」。
第五步是四位巫女手持菊花,為祝福新娘和新郎獻上一支「豐榮舞」。第六步是「誓詞奏上」。新郎新娘在神前宣讀誓詞,並感謝神的引導。第七步是「玉串拝禮」,為神封上玉串。玉串是由楊桐樹的樹枝和紙條編成的,奉在神前表示和神締結了牢固的契約,並表達感謝和祈禱。
第八步是借鑑了西式婚禮的「交換戒指」,為對方的左手無名指戴上一枚戒指,作為夫婦之間的信物。
第九步是由巫女獻上象徵子孫繁榮的舞。最後由兩邊的親友送上祝賀,共同敬酒。
日本人舉行婚禮通常會選擇「大安吉日」,如果去神社參觀的時候剛好趕上大安吉日,遇到婚禮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不過如果遇到了,也請大家能在一旁安靜觀禮,不要去影響儀式的進行,在心裡默默為新人獻上祝福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