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龍山:賞不完的佳境

2020-12-08 FM107太原交通廣播

《天龍山色》 任耀宏 作

初秋午後,天晴得耀眼,我們的採風大巴愉快穿行在西山旅遊公路上,鬱鬱蔥蔥的山林和藍天、白雲從窗外掠過。處暑前的太原,秋高氣爽,一步一景都惹人歡喜。

進入天龍山了!車上的文藝家們精神振奮,紛紛把鏡頭對準窗外,「看,網紅橋——」群山環抱間,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巍然屹立在蜿蜒盤旋的天龍山旅遊公路上,現代化的建築在青山花海映襯下,格外壯觀,與大自然巧妙融為一體。

「龍飛天宇摸星鬥,窟鑿石崖見斧工」,天龍山石窟是中國十大佛教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於山頂下車,環山青黛,涼風入懷,在天龍山石窟博物館館長於灝先生和講解員引領下,採風團一行人開始探寶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峰南坡山腰間,共25個佛教石窟,東峰12窟,西峰13窟。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以精煉細膩、富有感情的藝術特色聞名於世。

沿木臺階而下,首先見到白龍洞,它創建於北齊(550~577),是古人祈求風調雨順的場所。現存三間正殿,為巨石砌成的明代窯洞式建築。殿前簷古樸的抹八角石柱,為北齊遺物。殿內供有明代木雕龍王及侍者像,刻工精湛,堪稱木雕珍品。站立殿外,涼溼之氣縈繞,抬眼一看,原來白龍洞西側有巨石鑿成的池沼,甘泉自池中湧出,據說天旱不涸,雨澇不溢,被視為神泉,「龍潭靈澤」即為「天龍八景」之一。

天龍山有多處摩崖石刻,白龍洞西石壁上,即有「覽勝留題」四字,系山西按察使提督學校副使賀邦泰題,明萬曆八年(1580)夏日所鐫。另一處為馮玉祥1920年冬在山上暫住時所題:「窮苦同胞之得救,其路途為革命,根基在知識,吾生惟此二事。」字為隸書,大如拳。

繼續下行,來到天龍山最宏偉壯觀的第九窟前。第九窟開鑿於唐代,為摩崖大龕,建有漫山閣,是20世紀80年代仿明結構格式重建,為「天龍八景」之一「佛閣停雲」。仰視龕內佛像,上層雕椅端坐彌勒佛,像高7.55米,體態豐滿,妙相莊嚴,衣紋流暢。下層為三大士像,即十一面觀音、文殊和普賢。造像高雅柔和,韻律傳神,觀之令人敬畏。十一面觀音像身姿成「S」形態,雍容華貴,盡顯盛唐氣象。

無法想像,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這些巨大的佛像古人如何一錘一刀刻成,嘔心瀝血,歷經風霜,且保存至今……

拾級而下,半道回望漫山閣,那樣高遠,如入藍天白雲間。前人有詩形容此景:「高閣凌虛擁碧雲,煙林萬壑望中分。乘風直上三千界,長嘯猶夷帝闕聞。」據說,雨過天晴、萬谷空幽時,白雲繚繞於閣前,虛無縹緲,攝人心魄。

天龍山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200多種植物鬱鬱蔥蔥,奇松怪柏千姿百態。在石窟小路東側,我們路遇七松坪,其中一棵參天大松,高9.5米,傲然挺立,枝葉茂盛,是天龍山最高大粗壯的一棵松樹。聖壽寺山門前,巨大的龍蟠松讓人驚嘆:它仿佛一把巨傘,又像天然涼棚,主幹高約2米,斑駁嶙峋,枝幹向四面輻射平伸,形如華蓋,狀似盤龍,綠蔭面積達200多平方米。前人有詩詠嘆:「老乾孤標香葉濃,陰森盤踞綠蒙茸。天工蜿蜒多奇異,雲雨空山疑化龍。」此為天龍八景之一「虯柏蟠空」。

從山頂天龍寺到柳蹠溝底及各個景點之間,有步道、臺階相連。下到柳蹠溝,崖上一瀑布高懸,銀瀑飛流直下,給遊人帶來又一陣驚喜。行走在翠綠的溝底,溪水穿流於嶙峋怪石間,一路叮咚作響,別是一番情趣。

天龍山海拔1700米,景區約170萬平方米。北齊皇建元年(560)興建天龍寺,山以寺得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行宮,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攝氏度至7攝氏度,山林幽靜,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泉水淙淙,可謂人間仙境。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景」,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峰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蹠旗石。

天龍山是座寶山,有賞不完的佳境,吾輩「偷得浮生半日閒」,僅能領略一二,但為以後要多來留下了幾多念想。( 申毅敏)

來源:太原日報 晉源發布

相關焦點

  • 太原天龍山:賞不完的佳境
    處暑前的太原,秋高氣爽,一步一景都惹人歡喜。 進入天龍山了!車上的文藝家們精神振奮,紛紛把鏡頭對準窗外,「看,網紅橋——」群山環抱間,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巍然屹立在蜿蜒盤旋的天龍山旅遊公路上,現代化的建築在青山花海映襯下,格外壯觀,與大自然巧妙融為一體。 「龍飛天宇摸星鬥,窟鑿石崖見斧工」,天龍山石窟是中國十大佛教石窟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
  • 太原天龍山為何在科幻電影周上成熱點?
    當藍星球與天龍山相遇,當科幻電影與石窟藝術相遇,天龍山石窟彰顯了它獨特的時代魅力。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太原天龍山正式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飛行基地,組織方專門召開了「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天龍山,和它的數字復原項目,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掀起別致的「天龍山之風」,成為電影周的一大熱點。
  • 太原天龍山風景區幻如仙境
    太原西山風景區,天龍山石窟離市區較遠,以前的人們來晉祠旅遊,還要找私家車才能到天龍山。今年對外開放以來,開通了晉祠新鎮直達天龍山的Y1旅遊公交車,許多太原市民紛紛前來一睹風採。60歲以上遊客,還有兒童,醫務工作者,持太原一卡通的遊客可以免票。上了年紀80歲以上或者腿腳不方便的,就最好不要去這裡,因為這裡臺階的坡度非常陡。腿腳不方便的,上了年紀的只能望臺階興嘆。Y1旅遊公交線路銜接4處旅遊景點,分別為晉祠公園、柳子溝景區、網紅橋、天龍山景區。
  • 太原天龍山掛牌藍星球飛行基地
    原標題:太原天龍山掛牌藍星球飛行基地   12月8日,太原市文物局發布消息,文物與科技融合的典型範例——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國際巡展項目亮相國內知名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
  • 太原天龍山景區即將恢復售票
    6月26日,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發布《太原天龍山文物景區門票價格公示》,精讀如下。關鍵詞:恢復,優惠公示明確,7月3日起,天龍山文物景區恢復售票,售票時間8:30-17 :00,開放時間8:30-17:30;門票價格,省定標準為50元/人次,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疫情防控期間執行
  • 太原西南天龍山石窟景區徒步
    原本要去遠一些的村落森林裡,結果一位老友邀請來天龍山景區爬大山看石窟品農家土雞飯。想想這座山裡最著名的就是天龍山石窟,和附近的龍山石窟遙遙相望,聽說翻修的景區非常好看,大家決定赴約。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大概38公裡的群山之中,始鑿於1400多年前的北朝東魏時期。
  • 太原天龍山為何在科幻電影周上成熱點?——從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看...
    12月1日至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在南京舉辦,太原天龍山正式成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的飛行基地,組織方專門召開了「科技文化融合的天龍山實踐」媒體見面會。天龍山,和它的數字復原項目,在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掀起別致的「天龍山之風」,成為電影周的一大熱點。
  • 太原天龍山高架橋,造型獨特宛如遊樂園過山車,驚豔海內外網友
    太原天龍山新建成的公路上,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成了不少市民甚至是外地人的「打卡」勝地。朋友圈裡、微博上、抖音上,到處都能看到有人在曬這座「網紅橋」。這座橋究竟有何不同,讓眾多網友紛紛前去拍照留念?施工方又是考慮到哪些因素,把橋修成了「網紅橋」呢?
  • 定了 太原晉祠——天龍山景區這樣「升級」5A
    本報訊 (記者何寶國)《晉祠——天龍山景區創建國家 AAAAA 級旅遊景區工作方案》11月18日公布。我市將以晉祠博物館、晉祠公園、天龍山景區為核心,全面提高景區品質、服務質量和遊客滿意度,把晉祠——天龍山景區建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 太原西山原生態秘境天龍山,劫後餘生令人痛心
    本文作者:劉勇晉祠後山的公路通向山巔的天龍山和龍山。天龍山的興盛要追溯到北朝權臣高歡。高歡成為東魏大丞相後常駐太原,仿效北魏統治者大興佛教。同屬西山的天龍山、龍山、太山先後建起佛寺。其子高洋建立北齊,西山一帶出現寺院建設熱潮。
  • ——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在家鄉太原亮相
    9月26日,《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字復原展》在太原市博物館亮相。該展由中共太原市委宣傳部、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展期預計半年。這是天龍山石窟科技保護成果回饋國內公眾的首展。近年來,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通力合作,歷時六年,對散落在9個國家、近30座博物館的100餘件天龍山造像,進行了三維數據採集,並藉助最新數字復原技術,讓流失百年、分隔兩地的造像身首合一、魂歸故裡,再現出天龍山石窟藝術的輝煌瑰麗。
  • 太原天龍山景區免費開放,門前必經道路卻封閉,市民遊客吃閉路羹...
    太原市民從山西晚報和太原交通廣播中,聽說天龍山景區從3月11日起恢復開放的消息,在試運行期間還實行免票,這讓許多太原市民開心極了。久違的天龍山旅遊公路,還有如層層玉帶橫亙在大山間的網紅橋,那是風靡一時的網紅打卡地呀,在全國網友中都很有名氣。戴上口罩揣上手機,查驗過自己是綠色健康碼,騎車開車上天龍山景區,這成了許多市民嚮往的休閒健身之旅。
  • 太原公交旅遊線路Y1,帶你走進天龍山景區
    7月29日,太原公交發布消息,天龍山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裡,距晉祠景區14公裡,遊客可以乘坐旅遊線路Y1到達天龍山景區。到達景區後可乘坐景區接駁專線到達天龍寺廟前廣場。
  • 7月3日起 太原天龍山景區將恢復售票 防疫期間每人25元
    7月3日起 太原天龍山景區將恢復售票 防疫期間每人25元 2020-06-27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太原天龍山公路:大山裡架起3層迴旋高架橋,速度與激情的感覺
    天龍山是山西太原的一處景點,位於晉祠西11公裡處,離太原有36公裡遠,可以沿盤山公路直達。天龍山山上建有天龍寺,有各朝代大小石窟共25窟,山上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一年四季都有讓人看不盡的美景,是個旅遊的好地方。
  • 山西太原:1928年的龍山、天龍山和晉祠鎮舊影10張
    1928年太原天龍山附近的山巒,圖中可見幾人趕著驢子行進在山路之中(更多山西各地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天龍寺(聖壽寺),位于天龍山半山腰,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 歷代有重修,清代更名聖壽寺。
  • 天龍山勝境
    明人張冕誇讚的是天龍山勝景。天龍山位於太原市西南40公裡,這裡東西雙峰對峙,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隋代楊廣為晉王,石窟開鑿繼續,唐代李淵父子龍興晉陽,石窟建造達到高峰,因而唐代天龍山石窟開鑿最多,達十五座,以第9窟「漫8山閣」為代表。
  • 天龍山「網紅橋」重新開放!太原至晉中將有三條快速路!更有……
    天龍山「網紅橋」重新開放!群山環抱間,天龍山防火旅遊公路蜿蜒盤旋,新栽植的各色花草經雨水洗過之後,越發鮮亮美麗。6月1日,天龍山防火旅遊公路重新開放,遊客驅車上山,到「網紅橋」打卡。天龍山防火旅遊公路全長30公裡,起點與終點的高低落差達350米,從高空俯瞰,整條公路猶如一條飛龍盤旋在群山峻岭之間,被譽為「雲端上的公路」。其中,快到山頂處的一座三層環形高架橋,因造型獨特,於去年國慶節前開放時,一度成為「網紅橋」。因配套綠化工程及護林防火需要,天龍山防火旅遊公路今年年初起暫時關閉。
  • 太原西山旅遊公路龍山段貫通,駕車去賞層林盡染吧
    9月19日晉源區消息,經過兩個月的施工,太原西山旅遊公路龍山段現已全線貫通,並且從晉祠鎮西鎮村通往龍山景區停車場的道路也完成了建設龍山景區位於風光秀麗、重巒疊嶂的太原西山極頂1300米處,東臨太汾公路,西接天龍山旅遊公路,與太山、天龍山景區緊密相連,山脈似青龍飛舞,盤繞在崇山峻岭之中,是太原市地標性風景區。
  • 天龍山下再「盤龍 」 太原窯頭村遊客服務中心驚豔亮相
    凌駕雲宵的天龍山網紅橋已經讓世人讚嘆,而今建成收尾的天龍山窯頭村遊客服務中心同樣驚豔,群山綠水間,一條近千米的紅色長龍蜿蜒起伏,氣勢磅礴。工程預計今年10月前完成,屆時從天龍山窯頭村遊客中心進入天龍山柳蹠溝,一路健身步道,小溪瀑布,林木蔥鬱,鳥鳴蝶舞,清新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