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擔當青春使命是新時代青年的歷史必然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站在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的戰略高度,關心青年成長成才,為做好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懷揣遠大理想、牢記黨的囑託、肩負時代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向前。(8月17日,《人民日報》)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鮮衣怒馬,逆風而來,千帆過盡,仍存鴻鵠」,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奮勇搏擊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著新時代的青春模樣。
青春是一條路,當你用勇氣和魄力去探索時,它有了另一個名字,叫擔當。有人青春遠去,就一定有人風華正茂。風華正茂的中國青年們,在過去幾個月的戰「疫」中,為我們展現了最好的模樣。在危難時刻,作為戰「疫」主力軍的「90後」「00後」主動擔當,白衣執甲,毅然逆行。昨天還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經成了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我們記得那個說「我不能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的22歲護士朱海秀,我們記得那個憑著執業證書沿路「闖」過多處卡點第一時間趕回武漢上班的99年護士梁順。和他們一樣的青年,在防疫戰場和平凡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你退後,讓我來!」生死關頭,杜富國毫不猶豫地喊出這句話,最終他失去了雙手雙眼,也完成了從一名普通士兵到掃雷英雄的成長和轉變;四川大涼山,年輕的英雄們為撲滅山林烈火獻出了生命。他們用犧牲和奉獻詮釋了危難時刻什麼是「青春的擔當」。曾經的「90後」「95後」「00後」,被說成是經不起摔打的一代,然而時至今日,他們早已用勇敢、智慧、熱血和赤子之心證明了自己,在最好的青春年華寫就了最美的青春模樣。
青春是一張白紙,當你揮灑上色彩時,它有了另一個名字,叫夢想。「扶貧天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努力奮鬥,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夢想的力量,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奮鬥是青春最濃重的底色,「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將基層事業的發展作為自己持之以恆的奮鬥目標,保持艱苦努力奮鬥的姿態,練就過硬本領,更好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做好新時代的弄潮兒,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光榮,助推中華民族在圓夢路上不斷抵達新的高度。
青春是一首歌,它時而有小橋流水的清新舒暢,時而飽含著旭日東升的激情飛揚。他們用青春的力量給夢想插上放飛的翅膀,中國航空事業一直是我們的驕傲,其中的創新迸發更是讓青春之花綻放璀璨光芒。俗稱「胖五」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向國人乃至世界人民展現了中國的創新智慧,推動了中國航天工程事業的發展,標誌著我國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實質階段。這成功的背後正是航天科研工作者日復一日的堅守和青春的奉獻,航天工程的任何微小疏漏都可能導致重大的災難,大到艙體,小到一枚螺絲釘,都離不開科研工作者的研製攻關和一絲不苟的論證檢測,他們把發射場當成第二個家,爭分奪秒搶進度,全力以赴保質量。從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到中國空間站建設,幾代航天人沿著一條精神航道不懈求索、問鼎蒼穹,在傳統中繼承,在發展中創新。作為青年基層工作者,面對瑣碎的基層事務,要把知識儲備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到基層和群眾中豐富閱歷,本事才能「上得來」,幹事才能「拿得起」;要將勤於學習與勇於創新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突破陳舊,創新工作方式和表現形式,找準與群眾溝通交流的方法。
青春歲月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奮鬥的一段時光,主動擔當、努力奮鬥、激情飛揚,這大概是青春最好的模樣。在人生最好的年華,為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之力,塑造奔騰不息的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玉瓏玲兒)(來源:財報網)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