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新世相式」的營銷試驗:線上找到解憂人?

2020-12-12 娛樂資本論

作者/劉卉 編輯/曹樂溪

從逃離北上廣到48小時「綁架你爸媽」,再到為三萬多人線上解憂,我們不知道新世相有沒有改變潮水的方向,但他們正在讓電影營銷變得不太一樣。

《解憂雜貨店》上映幾天前,新世相與電影出品方萬達合作,把解憂雜貨店搬到了線上,並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人群觸達率和轉化率:全國300所高校聯動,近萬人通過活動直接購票。

電影《解憂雜貨店》的最後,王俊凱飾演的小波讓雜貨店重新開張。現實中張羅這件事的是新世相,通過線上解憂活動,有32000多人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最小的11歲,最大的52歲,「孤獨」、「愛情」、「迷茫」與「錢」成為這代人亟待解決的焦慮與憂愁。

「臉皮太薄,社交圈子很小,怎麼辦?」

「心裡住著兩位女孩,不知道該選誰?」

「善良的心,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外貌?」

「怎樣才能和25歲和40歲的人成為朋友?」

......

在群雄逐鹿的賀歲檔,每部電影背後的各方力量都秣馬厲兵,除了內容本體的比拼之外,電影宣傳、發行、衍生等延伸行為無一不是這場角力的附屬增值。不難注意到,《解憂雜貨店》在同期上映電影中,票房表現並不是最好的,但微博、微信指數卻遠高於其他,而且在聖誕節前後有大幅增長。

這種現象得益於前期營銷的成功,新世相正在通過建立價值觀共同體,為電影製造流行,為都市青年找到情感共鳴。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我們與合伙人聊了聊,試圖找到內容營銷的秘訣。

從解憂CP到發布會

新世相打造線上花式營銷

這是一次完全在線上進行的電影營銷活動,活動內容共分三部分:

12月20日,新世相推出「48小時解憂CP」主題活動;12月21日,「48小時解憂雜貨店」通過新世相公號上線;12月25日19:00 - 19:40,《解憂雜貨店》線上發布會舉辦。

48小時解憂CP主題活動是在新世相原本「48小時CP」基礎概念之上的一次特別定製活動。在這次48小時解憂CP中,互為CP的兩個人結成為期48小時的筆友,互相傾訴煩惱並為對方解答。

一位參與者希望她的cp幫她解憂

48小時線上雜貨店主打「線上」和「48小時」兩個概念,是一次只存在48小時的H5動畫活動。在新世相公號12月21日的推送中向用戶徵集問題,同時推出這家線上解憂雜貨店,電影主演王俊凱、迪麗熱巴和董子健分別擔任3位解憂主理人,用戶可以選擇進入不同解憂主理人的場館,寫下自己的煩惱或解答別人的問題,共同參與「解憂」話題的討論。

活動48小時結束後,新世相公號推送了一篇名為《你的前半生,躲不過這 40 個人生大問題 | 28000 人的親歷與自述》的文章,閱讀量超32萬。

圖1 解憂雜貨店H5頁面圖

圖2 在28000個人生問題中總結出的文章

《解憂雜貨店》線上發布會12月25日晚上舉辦,影片三位主演及李鴻其都參與了活動,活動中,新世相聯合全國300所高校開設260個微信群,共約2.2萬人同時在線互動,據活動數據統計,在四十五分鐘內共產生14萬條互動消息,直接購票行為9900人次(根據後臺上傳票根統計)。

據新世相項目負責人說,讓用戶上傳票根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最精準的統計活動的直接票房轉化率,「我們希望這種『技術導向』的營銷是明亮的,真實的去反映情況,能夠做成一道可計算回報率的工具,在這點上,我們的合作方萬達的態度非常開明,給了我們巨大的支持。」

新世相追求的就是提高效率。」新世相聯合合伙人汪再興算了一筆帳:傳統路演模式,如果按單場300人計算,想覆蓋2萬人,需要66場——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通過48小時CP這個「不錯的內容創意+社群+技術」的新媒體工具,只需45分鐘就能輕鬆實現,效率提高了幾十倍。

新世相組織的首次電影線上路演的260個微信群,電影解憂雜貨店主創和用戶一共互動了14W條群消息

這次線上營銷活動的火爆與電影本身自帶流量不無關係,不過新世相圍繞影片本身策劃的系列營銷動作和內容延展,也確實為當今營銷市場提供了新思路。

對於這次新世相參與電影營銷,新世相聯合合伙人汪再興表示這並不是一次單純的營銷行為,而是一次內容及價值觀層面的合作,他說:「我更看重的是一部電影的價值觀營銷,未來新世相也會介入到很多電影營銷的價值觀層面,最終的票房結果通過社群這一個工具來完成。電影營銷不僅僅是一個展示,也不是一個硬曝光,而是和電影本體共同生產內容,這種內容能夠讓電影獲得更廣泛的覆蓋和影響力。」

一次從形式到內容的轉變

營銷成為內容再創作

在這個人人強調「內容為王」的時代,不僅做內容的人注重內容,做其他業務的人也開始進入「內容製作」領域。如今在營銷形式之外,營銷內容也必將成為未來營銷主流。

從這次新世相為《解憂雜貨店》設計的一系列線上活動來看,新世相併不能夠完全算作是服務方,他們也是內容外延中的內容生產者之一。汪再興表示:「這次合作想嘗試幾個方向,第一個是能否讓電影在一個半月的銀幕上映期之外有生命周期的延展;第二個是能否用新的技術工具來嘗試一下電影票在社群工具裡的轉化。」

解憂雜貨店H5,明星邀請用戶填寫煩惱或解答別人煩惱

在「48小時解憂活動」中,以「解憂」為核心話題,新世相組織的是一次大型情感故事表達,在最後總結文章中由四十個小故事最終體現。其實在活動中流通的那些故事,便成為電影之外內容的二次創造。

活動分為概念提出、活動進行和價值觀總結樹立三個階段,核心概念是解決當代青年人的憂慮,這個概念提出源於「整整一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初戀」:1980年5月《中國青年》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潘曉的文章《人生的路怎麼越走越窄》,這篇文章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年左右的全國範圍內的討論,共有六萬多人參與其中,由此出發,汪再興想到了這個時代青年人的人生問題,進而與「解憂」話題結合,形成了整個活動框架。

圍繞「人生問題」這個核心策略,新世相設計出線上解憂雜貨店、解憂CP及線上發布會等系列活動,從新世相的角度來看,通過這些活動在營銷之外,他們更希望能夠做到對於電影內容和價值觀的延展。

汪再興強調價值觀。在他看來,選擇參與和電影合作,就是選擇內容,「內容市場你能賺多少錢,你比不過電商的,但是你越會寫,對這一代人價值觀的影響就越大。」今年四月,新世相也參與了電影《喜歡你》的營銷合作,在效果轉化統計中,約三千名寫下自己情感故事的粉絲超過80%的人都去電影院看了電影,並且新世相和電影《喜歡你》還共同製作了一支朋友圈廣告形式的採訪視頻短片,覆蓋了650萬微信用戶。

新世相和電影《喜歡你》製作的一支朋友圈廣告形式的視頻採訪短片

從這幾次電影營銷活動中給予小娛思考的是,新世相將所謂的營銷活動變成一項有內容的行為,不僅限於傳統電影宣發工作當中圍繞電影製作物料、進行採訪、搭建落地活動等,而是將電影主旨拿出來,在命題作文下面重新寫了一篇,「這篇作文」與電影的其他營銷活動互為聯動,但也比傳統方式更為出新。

社群營銷顯山露水

揭秘「人群、方式、價值觀」三點論

這兩年新世相的策劃及營銷活動做得風生水起,從「逃離北上廣」到「丟書大作戰」再到「做一小時女主」,以及「48小時解憂活動」,兩天前他們又推出「48小時重啟家庭關係」活動,每一次活動都能準確戳到某一人群的痛點,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形成刷屏效果。

汪再興在之前採訪中曾談及新世相對於活動策劃的理念:「新世相本質上是內容公司,新世相做的內容裡面有直播、微博、微信和活動,通過好的內容,建立好情感連接,沉澱社群,與社群產生互動,這四個部分按照傳播的步驟做完了,品牌方來贊助,目前是按這個邏輯做的。」

逃離北上廣第二季報名海報

此次與萬達及《解憂雜貨店》的合作也是基於這樣的共識形成,萬達影視營銷宣傳部副總經理李曄也在採訪中告訴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今年十月份左右跟汪總第一次見面,我們合作還是很快的,我們基本上當天就解決(合作問題),後面再見一次面就把合同給解決了。」

「我們在做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生產內容,我不僅想賣票,我希望是鋪路,」汪再興這樣解釋道。

所謂「鋪路」,第一是指價值觀內容層面的傳遞,第二也是新世相此次與萬達合作想傳遞出的一個理念——利用社群工具進行營銷及內容拓展的重要性。

在新世相策劃的一系列營銷互動中,微信群、微博群、直播群等社群工具發揮很大作用,基於「新世相」公號500萬用戶基礎上,他們會為每一次不同活動開設不同的主題社群,從社會尋找可以互相產生共鳴的人,讓他們形成社群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傳播,很顯然,這樣點對點的傳播方式效率大大高於普通廣告點對面的傳播。

細緻分析這次新世相與《解憂雜貨店》的合作,首先新世相尋找了與電影統一的主題,即「解憂」,其次,從電影基調和電影主演兩方面入手組織社群,一面制定尋找解憂人互訴煩惱的情感路線,在社會尋找有此類需求的人群形成一個傳播陣地。

《解憂雜貨店》電影海報

另一方面,組織自帶流量的幾位主演參與活動,使其粉絲形成又一個傳播陣營(兩個社群不排斥交互),而且如王俊凱、迪麗熱巴的粉絲普遍為學生群體,對於傳播作用的反應度高,一場線上發布會也算一箭雙鵰,既方便了流量明星與大量粉絲的直接互動,也解決了學生群體想見偶像而不得見的問題,試想,這樣的發布會如果落地執行,會存在人數限制、安保措施、地域差別等諸多問題,而線上發布會不僅吸納了更高的參與人數,同時節省了一大筆時間、經費、人員等問題。

小娛也從「48小時解憂活動」群裡進行了小範圍調查,被採訪者大學生居多,多數人表示是被偶像吸引參加活動,也會買片去電影院支持票房,從中可見,這次活動的目標群體對位精準,效果顯著。

對於組織這次活動,汪再興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所有行業的人都重視這個東西,畢竟有社群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工具。」

社群營銷往往是可以製造流行的法寶,從新世相過往的活動案例來看,他們通過公號運營吸引和建立起有新世相屬性的社群,這個社群為他們之後的營銷及策劃活動提供極大動力,創始人張偉曾對於「製造流行」提出過三點方法論:第一,了解人群,了解城市生活裡的欲望和焦慮;第二,用一個辦法喚起他們的行動;第三,建立一個價值觀共同體。

新世相的用戶畫像為:60%是女性,年齡在18-35歲之間,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杭州成都等準一線城市。基於這樣的社群基礎,新世相已經具備了可以創造爆款的條件,對於這次與《解憂雜貨店》的合作,小娛也有疑惑,營銷行為如此精準對標受眾,是否也會使得受眾群狹窄,李曄表示:「這足夠了,我們先把我們的垂直用戶打透,把本體保住,我們還有其他傳統的營銷打法影響到增量用戶。」

在這次合作之初,新世相與萬達便協商一起做一個IP,在IP之下,可以做線下衍生品、線下活動、線下社群等多種IP展現形式,所以《解憂雜貨店》的營銷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頭腦風暴及心靈風暴。

相關焦點

  • 《解憂雜貨店》經典語錄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18、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19、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絕不是白白付出。——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20、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不是因為某些具體的原因而斷絕。不,即使表面上有某種原因,其實是因為彼此的心已經不在一起,事後才牽強附會地找這些藉口。
  • 解憂雜貨店電影上映時間讀後感 解憂雜貨店最全經典語錄
    說到《解憂雜貨店》這本小說,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對它有著很深刻的印象,據悉,這部小說已經翻拍成電影了,而電影版的《解憂雜貨店》也會在9月23日在日本全國上映,至於國內那就不知道會不會引進了,到時候才能了解,很多人看完這部小說後都覺得很不錯,那麼《解憂雜貨店》到底有多好看呢?看了網友的讀後感你應該就能理解了。
  • 南柯歌曲解憂雜貨店好聽嗎 解憂雜貨店完整版歌詞介紹
    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東野圭吾先生的作品《解憂雜貨店》,作品主要講訴在不同時空,看似沒有關係的一群人通過在一間名為浪失雜貨店中訴說與解答煩惱,從而產生了各種微妙的聯繫和感動。在看完這部作品後深有感觸,覺得生活煩惱很多,簡單的生活卻更接近幸福,想說這麼一句,活得越簡單,越快樂。
  • 《浪矢解憂雜貨店》上映,原著小說憑什麼能賣到700萬冊?
    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數據統計,在各種社交媒體及圖書電商平臺上,《解憂雜貨店》的關注度都以萬次計。比如截至2018年2月1日,豆瓣讀書上《解憂雜貨店》的評分為8.6分,超過26萬人對其進行評分,5顆星的評價佔比為50.10%。《解憂雜貨店》相關數據統計,圖片來源:書都很多人問我,《解憂雜貨店》為什麼這麼火?
  • 《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跟隨心中答案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解憂雜貨店》共有五章,有著五個講述者,而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月兔」真名北澤靜子,小偷三人組收到的第一封諮詢信的筆者。因從高中開始練習擊劍入圍被日本抵制的1980屆莫斯科奧運會的候選名單,體格健壯、肌肉發達、身體素質高。和擊劍教授墜入愛河,對方卻身患癌症,餘日無多。
  • 帶你走進,解憂雜貨店
    看完《解憂雜貨店》,有一位學生一臉驚訝地對我說。《解憂雜貨店》是班級漂流書角裡「漂」著的第三本書。「開漂」的第一本書《動物莊園》,第二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杭城秋意漸濃的十月,這本充滿溫情的《解憂雜貨店》開始了它的漂流旅程……《解憂雜貨店》以一個替別人解除煩惱的浪矢雜貨店為中心,用書信的方式講述了五個相互關聯、糾纏的故事。
  • 今日推薦-《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該書獲得第七屆中央公論文藝獎,是亞馬遜最暢銷的圖書。了解過東野圭吾的人都知道,他的書大多都是懸疑推理類,而《解憂雜貨店》一改往日風格,它是一本帶有哲學感悟的小說,但是又極具東野圭吾風格的心靈雞湯。它是暖心的,樂觀的,張揚的,是那種可信的,常人的善。 《解憂雜貨店》的故事從倒敘開始,三個小偷拉開了浪矢雜貨店的大門,同時也拉開了那個年代故事的大幕。在一開始,便已展示高潮部分。三個小偷誤撞進一家名叫浪矢的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一出尷尬的雞湯故事
    看到某處的評論,說成龍近幾年不斷透支自己的影響力,為各種爛片捧場,《解憂雜貨店》就是爛片中的一部。成龍在《解憂雜貨店》褪去以往功夫明星的光環,變身慈祥的解憂人。但電影最關鍵的人物,解憂人成龍以及雜貨店僅僅只是用於完善劇情的合理性,連結故事的工具。
  • 電影《解憂雜貨店》主創集結啟動書店路演
    由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暢銷小說改編、韓傑導演、董韻詩監製、韓寒擔任藝術指導的同名電影《解憂雜貨店》將於2017年12月29日全國上映。在豆瓣、知乎等平臺上有關「解憂雜貨店」的新討論話題,為了滿足大家。片方將從本周開啟「關於解憂,你想問的都在這裡」主題系列活動。而作為起點,11月17日,首站北京將邀請導演韓傑、聯合監製尹紅波、編劇宋嘯、孫思雨助陣,與大家進行分享互動。據片方介紹,片中主創團隊接下來還將上海、廣州、西安、瀋陽等城市與大家見面,一同話「解憂」。
  • 浪矢解憂雜貨店|雞湯還是原味的香
    對於馬上到來的春節,每一個人都在經歷一種叫"過節式煩惱"的煩惱,這其中有離家在外的朋友遇到的過年回家搶票難,錢包痛的煩惱,還有那些適婚男女面臨的父母輪番催婚,新的一輪煩惱就要來了,大家做好迎接的準備了嗎?
  • 《解憂雜貨店》曝"解憂爺爺"特輯 成龍童心大發 片場一言不合就...
    時光網訊 由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暢銷小說改編、韓傑導演、董韻詩監製、韓寒擔任藝術指導的中國版同名電影《解憂雜貨店》將於2017年12月29日全國上映。今日,影片曝光了成龍飾演的「解憂爺爺」特輯和一款時空對話版海報,海報裡1993年與2017年分布畫面兩側,「解憂少年」與「解憂爺爺」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特輯展現了成龍童心暖心的一面,成龍表示自己的角色有無法圓滿的遺憾,但把這種遺憾變成大愛擴散到每一個人身上。
  • 《解憂雜貨店》過億 郝蕾發家致富成"人生贏家"
    《解憂雜貨店》過億 郝蕾發家致富成"人生贏家" 郝蕾陳都靈奮鬥詮釋「人生贏家」 導演:平平淡淡中自有感動陳都靈與郝蕾飾演「晴美」的不同年齡階段,在解憂雜貨店的建議下,「晴美」下定決心告別「舞女」工作,學習、存錢、投資,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改變人生,買下了第一套房子,擁有了自己的企業,也擁有了自己夢想的未來。
  • 《解憂雜貨店》主要想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東野圭吾原著同名小說《解憂雜貨店》,講述了在一家僻靜街道旁的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不一會,阿傑的手機來了一個來自於雜貨店的消息,原來在今晚,解憂雜貨店將會開門,並且他希望所有受到他幫助的人能寫信告訴他一切是否都好。正當阿傑想細看時,手機卻沒電了。他只好買了一些吃的又回到了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裡的故事,耐人尋味!
    《解憂雜貨店》真的能解憂嗎?這部出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杵在我家的書架上,整整半年之多,煩惱的時候不去理它,覺得沒用,大不了又是一碗油膩的心靈雞湯,早已乏味。高興的時候,想不起來看它,覺得不需要調味,平淡的生活也挺好。
  • 淘寶有家「解憂雜貨店」 十萬人在這裡打開心結
    淘寶有家「解憂雜貨店」 十萬人在這裡打開心結 iwangshang / 汪帆 / 2017-12-05 摘要:本月,中國版《解憂雜貨店》即將上映。
  • 解憂雜貨店小波是誰演的?是主角嗎? 解憂雜貨鋪小波故事性格介紹
    解憂雜貨店中小波是誰演的? 王俊凱飾演的「小波」童年時接連被親生父母、養父母拋棄,後來長大的孤兒院也面臨被拆,因而形成了內向敏感的性格。因此,王俊凱在嘗試一些激烈的戲份時,會反覆與導演溝通找到人物的狀態,他自認其實很緊張,「我肯定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但小波是一個被遺棄了三次的人,所以他的情緒很合理」。  小波與彤彤、阿傑組成偷書三人組,是主角之一。
  • 年輕人的「解憂雜貨店」
    不同於以往布置略顯凌亂的雜貨店,如今遍布城市繁華商圈當中的新零售時尚家居類雜貨鋪擁有寬敞亮麗、文藝範的店門設計,陳列著性價比高並且大部分出自年輕設計師之手的家居物件、服裝、首飾等,吸引著90後、95後等年輕一代的目光,讓實體店在網絡購物的衝擊下找到新的發展模式。
  •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希望煩惱的人,都能看到心中的地圖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的書單。但是,這張書單上至少會有一部東野圭吾的作品。《解憂雜貨店》可以說是這兩年大熱的文學作品了,自問世以來就受到讀者們的追捧。儘管《解憂雜貨店》在中國多麼暢銷、口碑多麼好,有多少明星推薦……但它文案上「溫暖」、「治癒」的字眼,於小編來說是兩個被用到濫俗到極致的形容詞。
  • 《解憂雜貨店》:夢想與現實的「兩難」,何以解憂
    文丨卿心君悅東野圭吾在回顧《解憂雜貨店》寫作過程時,提到在創作時始終思考著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或許這就是他寫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而這也成為了讀者看後最大的價值之一。這是在《解憂雜貨店》中,月兔(北澤靜子)的煩惱,夢想參加奧運會,現實中男友患有癌症,在實現夢想與陪伴男友間陷入了兩難。
  • 《解憂雜貨店》的現實意義:於回首處見初心
    如果是因為喜歡《白夜行》而喜歡東野圭吾進而讀了《解憂雜貨店》的讀者,或者沒看作者名字就急急讀罷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因為《解憂雜貨店》是一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不同於東野圭吾的成名作《白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