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Bali Island)之行,回想起來好像是做夢一般,只能用意猶未盡來形容。
火熱的熱帶風情
峇里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作為印度尼西亞一個最耀眼的島嶼,被譽為最適合旅遊的海島之一。
峇里島空氣通透清新,白得不像話的朵朵雲彩不時映入眼帘,仿佛就在頭頂,又好像就在手邊抬手就可以觸摸,湛藍的天空和雪白的雲彩互相映襯,高大的熱帶樹木和香氣撲鼻的熱帶花朵隨處可見,在那裡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發呆,好像小時候我置身一望無邊的田地裡一樣,沒有喧囂,沒有浮躁,時間仿佛靜止,一切都那麼純淨而美好。
現在還清晰地記得峇里島島花——雞蛋花的香味,濃鬱、熱烈,我一直喜歡的是那種清淡素雅的味道,從不喜歡濃香。沒想到,對雞蛋花的花香竟也能愉快的接受,仔細想來也不奇怪,因為在那濃香背後還藏著一抹淡淡的純淨,回味美好而悠長。
後來幾天在路上經常看到雞蛋花樹,開著數量不等、顏色不同的雞蛋花,花朵散發著濃烈的味道仿佛在提醒人們它的存在,可花兒本身卻並不妖豔,反而精緻大方,低調又不失美麗,很合我的心意。
終於明白penjor
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我最感興趣的是當地人的生活日常,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宗教信仰等,了解了這些,我才會感覺真的到達了一個地方,走進了一個地方。
峇里島的家家戶戶門前都立著高大的竹篙,有的七八米,有的十幾米,製作精良,形態優美,中間有一個小籃子,裝著各種花花草草糖果糧食等,聽導遊說這與宗教有關,一直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這種模稜兩可的狀態特別折磨人,回來查閱才知道,這種竹篙的英文名字叫penjor,當地人民大多信仰印度佛教,penjor是他們用來敬獻神靈的,將小籃子裡的貢品獻給神靈。在當地最重要的節日的前一天,每家都會立起penjor,於是在街道上,就會看到兩側各家各戶的penjor一字排開,蔚為壯觀。
另外,不管是家庭、商家、寺廟的大門前、街道邊,每天都會用一個小方盒裝上上述的貢品,這個叫做sanggah cucuk ,也是拜佛祈福用的,每天敬獻,可見信仰之虔誠。到達的第一天,導遊便提醒我們,千萬不要不小心踩踏了,踐踏人家的信仰,是很不禮貌和不友好的,所以,我們一直小心翼翼,每每看到便提前避開。
喜歡慢生活的地方
可能是平日裡生活節奏太快,怎麼著也有一些壓力和疲憊,所以特別嚮往那些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日子。峇里島的生活節奏也很慢,人們不緊不慢地做事,雖然沒有像泰國那樣誇張,據說他們也是從來不著急的,每次快到用餐時間,導遊都會問,是不是很餓?如果餓他就提前打電話讓飯店準備,否則擔心我們等太久會崩潰。
真的很羨慕他們,我已經好久不知道什麼叫「不著急了」,更是不知道如何才能靜下心來,連瑜伽都做不下去,所以,去那裡,能夠在那幾天放鬆身心休養生息也是我最大的收穫。
聽說,峇里島的居民很多都是之前王室樂師、畫師的後裔,所以一出生便自帶藝術基因,當地很多木雕、畫作、表演等也都頗受歡迎。女人們很辛苦,承擔大部分家務,而男人們一般專心玩藝術,每天都要在發呆亭發發呆,靜靜地呆幾個小時去尋找藝術靈感。就這一點,就讓人羨慕至死,現在的我們,想要擁有一段獨處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可能需要大費周章擺脫各種束縛!
堵車的世界一模一樣
帝都的交通狀況在我看來已經很是複雜,大街小巷車來人往每天都在考驗司機,所以很多司機練就出嫻熟的車技,到了峇里島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峇里島的道路都非常狹窄,很多地方都是雙車道,遇到街巷裡需要轉彎、掉頭,感覺空間都很小,很多地方我目測都覺得很難通過,但司機都能淡定、順利地開過去,妥妥的車技爆棚,贏來團裡北京天津團友的陣陣驚呼。
導遊說,20年前,峇里島的街道就是這樣的,20年後,如果我們再去,也依然不會改變。原因很簡單,土地私有,政府沒有能力從居民手中拿到土地擴建公路。
對於一個信奉佛教的地方,寺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說,島上有一萬二千多座寺廟。每一家都有家廟,村裡有村廟,另外島上還有更大規模的公共的寺廟。家廟是每家最重要的所在,當然要位於家裡最好的位置,如果徵地,不可避免會觸碰到家廟,涉及宗教信仰,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世界性的難解之題。所以,徵地之難,徵地之不可為,就可以理解了。
難得的放飛自我
一直以來,我都是偏理性的人,大多數時候,我冷靜克制,很難像其他人一樣情緒高昂,更無法像小年輕一樣隨時嗨起來。這一次行程中,倒是有兩次意外的、發自內心的暢快。這兩次都與水有關。
一次是出海到金銀島時,體驗香蕉船。在快艇的牽引下,香蕉船在湛藍的水面上飛馳,四處寂靜無聲,只聽得到發動機的轟鳴和我們一陣賽過一陣的歡呼,水花飛濺,長發飛起,置身那樣的環境,只覺得自己如此渺小,而那樣的速度與激情,又分明提示著我們實實在在的存在。金銀島上還有一處溫柔的邂逅,坐海底摩託下海觀賞熱帶魚,還能拿麵包餵他們。大大小小顏色鮮豔的魚兒真的很漂亮,扔一把麵包屑它們就會圍過來搶著吃。有一條心急的魚兒,我剛剛下到海面以下,就不知從哪裡竄出來在我腿上「親」了一口,淘氣的傢伙,別說,我還挺喜歡的。
第二次是阿勇河漂流。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漂流,之前還有點擔心,不知道安全性怎麼樣。一路玩下來,結論是如果不去真的會後悔。四到六人乘坐一個橡皮伐,全程有教練陪同,順著河流一路向前,水並不深,水流有時平緩,有時湍急,大多數時候我們奮力划槳,遇水流湍急時教練就會提醒我們「收漿」,很快我們就找到了規律,不用教練提醒,在遇到可能有危險的地方,自動就提前收漿了。河底很多巖石,偶爾會攔住我們,不過不用擔心,教練會把擱淺的我們繼續帶上正軌。阿勇河處在原始森林裡,順流直下,兩岸的風景不停變幻,美不勝收。當天是個大太陽天,漂流的幾個小時裡,我們盡情享受的是大自然的饋贈——無比的涼爽和愜意。
最為愜意的是,遇急流時的刺激,知道很安全,所以就享受急流帶來的顛簸、落差或加速,不由發出一陣一陣的驚呼和讚嘆。還有,打水仗不可避免,出發前,導遊提醒我們,打水仗要選擇弱小的對手作為目標,而我們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自然就是他口中的弱勢群體,不敢主動挑戰別人,卻也不可避免屢次被潑個落花流水。
兩次放飛自我,都沒有留下好看的照片,擔心設備進水,導遊讓我們把相機手機都放在岸上,所以這樣的極致開心,就只能留在心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