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 近日,為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建設人與野生動植物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博客,微博)。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濟寧實際,出臺3項舉措,從宣傳引導、棲息地建設、執法檢查等方面多點聚力,切實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強化密集宣傳,營造保護氛圍。結合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及國際溼地城市契機,利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等宣傳平臺,舉辦大型宣傳活動、播放執法巡查片、發放宣傳資料、電視臺播放宣傳保護字幕等方式,宣傳人數達20萬人次,印發宣傳單、標語、橫幅、圖片等宣傳資料近10萬多份,各類型報導100多條,宣傳報導文章300餘篇次。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等活動,在普及知識、宣傳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提升了全市人民生態文明意識。
突出棲息地建設,改善生存環境。以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市域重要河流水庫和市級以上溼地公園等為載體,通過自然溼地岸線維護、清淤等方式進行保護修復,完成近百萬畝溼地保護修復任務;劃定野生動物禁獵區和禁獵期,建立以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為主體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地。目前,全市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面積約11.16萬公頃;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2處、縣級自然保護區2處,保護面積約1.1萬公頃;建立溼地公園35處,溼地公園面積約3萬多公頃。
聯動執法檢查,打擊違法行為。聯合市森林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場所進行執法檢查,將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企業、寵物店、花鳥市場、餐館飯店、火車站、網上交易平臺等納入執法監管重點對象,集中打擊非法獵捕、殺害、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以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行為,取締非法收購、加工、出售、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窩點和市場。在源頭、流通領域和經營利用環節切斷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銷贓運輸渠道和利益鏈條,規範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及經營利用行為。(郭朝陽)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