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冰島,是離北京400公裡的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這裡是一座距今大約6000萬年以前才噴發過的活火山,位於內蒙古總部察哈爾右翼後旗烏蘭哈達一帶,自駕從北京大概5個小時左右,公園總的面積為65.9平方公裡,有火山20餘座,部分火山已經被人工開採,烏蘭哈達火山群大致有八座比較明顯被標號的火山。
烏蘭哈達火山群綿延近千公裡,察右後旗和察右中旗的火山群有30多座火山分布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平坦的地勢,讓火山的完美身姿展露無遺,這是全新世(距今一萬多年)有過噴發的唯一火山群,說明這些火山還很年輕,遭受分化剝蝕的時間並不長,所以普遍山形保持較好,但是由於曾經的挖掘開採,火山被無情的刨開了。
從烏蘭察布到烏蘭哈達火山,最快的就是走G55(二廣高速)不到一小時,從烏蘭哈達收費站出來,然後沿著G208國道向南往回走,10分鐘時間,就可以走上新鋪好的烏蘭哈達火山公園的旅遊公路,向東僅有2公裡,便來到了三號火山(北煉丹爐)的腳下。
三號火山有建設好的登山路,遊客們很容易可以登上火山口,其實三號火山並不是最完整的火山,但火山口保留的相對完整,也是一口大碗的模樣,站在山頂環顧四周,感覺上遠不如夏天的時候充滿生機,現在就好像四下裡一片黃土甚是荒涼。遊客們在火山口的大碗裡走來走去,在火山的東面是已經被開採的豁口,可以清晰地看出火山內部的景象,曝於陽光下的火山,就像煤礦礦山一樣,遊客們大都會撿一些火山石帶回去留作紀念,火山石也被視為吉祥之物,山頂呼呼的大風,四周一片土黃,站在火山口,似乎有一些寂寞悲涼。
沿著旅遊公路向西,穿過208國道和二廣高速橋,路過四號火山(黑腦包),很快來到保存最為完好的五號火山(中煉丹爐)腳下,五號火山完美的造型是怎樣形成的呢?這種火山會沿著中心口有韻律地多次噴發,熔巖流動性強,噴發時的爆炸較為溫和,很多火山碎屑落回火山口或其附近,會再次被噴出,所以形成了非常美妙且有韻律的造型。
為了不破壞原貌,五號火山並沒有登山步道,只有一處斜坡通向山頂,火山頂海拔1600米,尤其是在夏天,如果天氣晴好,駐足遠望,景色是最美的,一定要沿著火山口邊緣走上一圈哦,一覽眾山小的同時,更可以欣賞到風景這邊獨好,而且還可以平視六號火山。
六號火山(南煉丹爐)看上去就是一座黑煤山的六號火山,已經被挖得體無完膚,支離破碎,但從高空俯瞰,曾被大肆挖掘的南煉丹爐,還真挺像一件獨特的藝術作品,火山周圍被挖礦破壞,汽車可以開上去繞一圈,黑色裸露石堆,無論是拍照還是航拍都很酷。
為什麼人們會對火山下如此毒手,火山活動的產物形成了許多重要的礦產資源,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所以挖掘開採自然勢不可擋,你懂的。
這些火山石到底有什麼功用呢?通過刨開的火山,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把火山表層覆蓋僅一米左右厚度的泥土層剝離,就可以得到原生的浮石(火山石),當附近的人們發現,用磨碎的火山石混在水泥中蓋房子,實在是物美價廉時,一鏟下去,火山薄紗般的罩衣被挑開,劫難開始了,建築公司挖山上的石頭蓋房子,說這種石頭質量好,隨便撿起一塊火山石,真的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重量,這些熔巖凝結而成的石頭,形成許多封閉氣體的空洞,被視為最理想的建築材料。
這裡的草原地面平緩,烏蘭哈達火山又臨近公路,交通運輸的便利,更加快了火山被破壞的步伐,但相關部門已經嚴令禁止了火山開採活動,火山錐體因受到人力破壞而不盡完整,雖然很遺憾,但保留下來的侵襲的椎體剖面,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堪稱國內罕見,歪打正著,倒是為地質學者了解火山內部結構提供了絕佳的範本。
自從幾年前《中國國家地理》將火山大片發布以來,北京、河北、山西等外地自駕遊客絡繹不絕,不光是火山,平坦的草原上,還有著一些獨特的小風景,散落在草原上的火山石,像不像海底五顏六色的珊瑚,隨處可見小旱獺的洞穴,羊群在火山邊吃草,傲立的火山身姿優美挺拔,如今保護圍欄已經建好,串聯起幾座火山的旅遊公路已經基本鋪設完成。
烏蘭哈達火山群
目前這裡是免費的。除了在這兒看火山,還可以在公路拍照,旁邊還有很多露營的帳篷。這座離華北最近,自駕最方便,目前還可以免費遊玩的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會吸引更多的自駕遊客前往,隨著旅遊保護設施的逐步完善,今後會不會收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