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現代人要想知道時間,看看鐘表就可以,但是在古代,沒有鐘錶,他們是怎麼知道時間呢?古代的中國,雖沒有今天的高科技,但天文科學上非常發達,古人通過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的關係,利用自製的工具,再通過投影等,精確的劃分出日、時、刻,並分以四季和二十四節氣。在日常生活中,古代老百姓會用水漏、沙漏、燃香等方式計時,用以掌握時間,以安排日常的生活。那麼,古代的計時器還有留存到現在的嗎?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為找尋答案,一個春光明媚的清晨,在春風吹拂著時,珊珊三丫頭來到廣州北京路步行街。因為在北京路步街上,有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銅壺滴漏。到達廣州北京路步行街的交通十分方便,坐地鐵到「北京路」或「公園前」站,沿著北京路往前走,在北京路的「千年古樓遺址」旁邊,你就能夠看到這個古代計時器。
為什麼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銅壺滴漏」會放在一條商業步街上呢?其實,廣州的北京路並不只是繁華都市中一條繁華步行街,這裡是一直是廣州政治、文化、商貿中心,是廣州底蘊最深厚、歷史最完整、精華最集中的區域。當掘開地表厚厚的混凝土層,北京路地下呈現給我們的有:西漢南越國石板陶片、隋唐地磚、南漢路基、兩宋的瓷片、明代枕石、大清土層……歷朝歷代的路面層層疊加在一起,這才是北京路原來的樣子,一條2000多年始終未變過的城市中軸線上的商業中心大街。
銅壺滴漏,在廣州未拆城前是安放在雙門底拱北樓上的,即北京路上。直至今日,好些老底子的老州人仍習慣這麼把北京路稱為「雙門底「」。在唐天祐三年(906),清海節度使劉隱擴大南城,命人鑿低南門兩側的番山、禺山,在南門上建清海軍樓,登樓,羊城景色可盡收眼底,這幢高樓後來更名這「拱北樓」,拱北樓下開了雙門,老百姓嫌麻煩,就直呼這裡為「雙門底」。
這個清晨的北京路,比以往人流要少,當珊珊三丫頭來到「銅壺滴漏」所在位置,沒有什麼人,這樣更方便我可以更細緻地觀察眼前這個古人「計時器」了。
出現在珊珊三丫頭眼前的「銅壺滴漏」,整體是這個樣子的:非常高,目測有3-4米;前面是四個呈階梯排列的銅壺,各壺之間不停地依次向下滴水;後面是青磚方拱門,有「北京路」「三個大字。
再走近一點觀察,銅壺滴漏的「壺「是四個大小不等的銅壺組成,分別日壺、月壺、星壺、受水壺,自上而下,階梯式的安放在座架上,每個壺上刻著雲紋圖案, 在日壺、月壺、星壺的壺底都有一個出水的龍頭,在最底的「受水壺」的壺蓋正中立了一銅表尺,上面有時辰刻度,自下而上分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銅尺前還放著一個木製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塊木板浮舟。
再走到銅壺滴漏的裝置的兩側,是介紹眼前這個銅壺滴漏的歷史和工作原理的,一側是文字介紹,一側是電視屏介紹。原來眼前的銅壺滴漏鑄造於元延祐三年(1316),由冼運行等廣州工匠鑄造,自元到清末一直置於廣州拱北樓上,在鐘錶進入廣州百姓生活以前,廣州周邊的人們就是依靠它安排婚、葬、祭祀等重要活動。同時,因為銅壺滴漏長滴不絕,也被廣州人看成是「長相思念」的象徵。
再認真細看介紹,明白銅壺滴漏的計時原理,真的是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啊。銅壺滴漏的工作原理是在某一條件下,每個滴落水珠的大小及其形成的時間相等。水從高度不等的幾個容器裡依次滴下來,最後滴到最底層的有浮標的容器裡,根據浮標上的刻度,即根據最底層容器裡的水位來讀取時間。這樣,無形的時間轉換成了有形的尺寸。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在最上面的日壺裝滿水,通過龍頭滴水,逐漸流入到下面的壺中,當水滴下時,浮箭上升,我們再通過看浮箭所處在受水壺銅蓋中央插的顯示時辰的銅尺,就可以看到時間了。古代的時候,有個司壺吏每天負責往漏壺裡加水,以保證時間的準確性,別還會準時把時間牌懸掛在城樓四周告訴老百姓。
關於銅壺滴漏,還記載了一個與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有關的故事。利瑪竇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明代萬曆年間,利瑪竇來到廣州拱北樓見到銅壺滴漏,他曾想複製一個,結果卻沒有成功,可見銅壺滴漏工藝的複雜精密。
最後,走到銅壺滴漏的背面,我們看到正中立了一個碑,上面寫著「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元代銅壺滴漏」,其實,我們現在看到擺在北京路上的這個是仿造的銅壺滴漏,只是作為北京路的一景及紀念性的展示。銅壺滴漏的原件在1959年銅壺滴漏作為地方代表性文物調往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廣州越秀山鎮海樓上廣州博物館裡也陳列著一件複製件,珊珊三丫頭一直希望到北京旅遊時,能看看這件廣州的歷史文物銅壺滴漏的原件。
那麼,你是否來過廣州古老中軸線上的北京路步行街?你是否知道北京路這裡曾擺放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元代銅壺滴漏?了解其原理後,你是否會佩服我們古人的智慧?你是否知道義大利人曾想模仿製造,卻不成功的故事?如果有機會來廣州旅行,你是否會來北京路看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