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鐵馬「大閱兵」|北大荒秋收全力進行時

2020-12-17 東北網

 黑龍江日報10月6日訊 成功克服疫情對春耕的不利影響,有力抵禦3次颱風對農田的侵襲,經受住了層層考驗的北大荒迎來了稻穀飄香的豐收時節。連日來,北大荒的千裡沃野上機聲隆隆,晝夜轟鳴,秋收戰役全面打響。

「搶」字當頭向科技要效率

北大荒股份勤得利分公司第五管理區水稻拾合現場。

在鶴山農場一望無垠的田野裡,30臺先進的大型機械排列成飛機式陣型,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整裝前進,一幅壯美的秋收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此次大型農機設備列隊收割的壯觀場面受到多家媒體關注和轉發,引發網友熱議,眾多網友表示「看秋收看出了閱兵的感覺」「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大美『豐』景啊」「像航母艦隊揚帆出海,壯觀!」……這些備受讚譽的「金戈鐵馬」正是今年秋收戰役致勝「法寶」。

已是深夜十點,勝利農場第六管理區的農田依舊白亮如晝,收割機的大瓦率車燈晃得人睜不開眼。難得「十一」期間天氣晴好,這裡的種植戶正在爭分奪秒地搶收玉米。力爭按照北大荒集團秋收生產調度會議的安排部署,在10月20日前完成水稻收穫任務;10月25日前完成玉米、大豆收穫任務;11月5日前完成「黑色越冬」任務。管理區主任瞿輝志告訴記者,雖然自9月以來,受颱風影響連續出現陰雨天氣,嚴重遲滯了「三秋」生產進度。但早在秋收之前,他們就做好了機械改裝、外引機械、田間路修繕等秋收準備工作,而且,這些收割機械馬力大、智能化、效率高,為秋收搶回了進度。

在新中國第一個國營機械農場——趙光農場的萬畝大地號上,7臺最先進的收割機在金色的田野上馳騁,這些平均「身價」在200萬元以上的收割機效率高得驚人,只需3天時間,就可完成萬畝玉米收穫任務。農業生產力的大大提高,背後是農業科技的進步。從「大彎腰、小鐮刀、背藥箱」到「大農機、大數據、衛星導航」,在北大荒,傳統的耕種模式正被先進的現代生產方式逐步取代。

從亙古荒原到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歷經70餘年滄桑巨變的北大荒已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如今,墾區的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76.28%,居世界領先水平。

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從春耕期間的疫到臨近秋收的三場颱風,農業生產面臨重重挑戰。正是因為有強大的農業科技支撐,才有了北大荒今年的豐產豐收。春耕期間,「雲」上備耕、智能化催芽、無人化插秧等科技措施為種植戶搶回了被疫情延誤的農時,所有作物全部播在高產期。受益於近年來北大荒各地不斷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灌排系統較完備,且採取噴施促早熟微生物等科學的應對措施及時有效,抵禦住了3次颱風侵襲,多處農田「有驚無險」,整體上實現了豐產豐收。

收翻結合為明年春耕爭主動

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第六管理區用全鏈軌機械搶收玉米。

國慶假期的共青農場豔陽高照,15臺收割機、8臺整地機在嘟嚕河管理區聯合作業,為實現耕地100%「黑色越冬」奠定基礎。管理區技術員汪仕說:「秋整地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明年的農業生產。通過秋整地提早讓耕地進入休整狀態,不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將作物秸稈深翻增加有機質含量,還能提高耕地抗災能力。」北大荒集團深入實施「藏糧於地」戰略,通過秋整地、秸稈還田,讓珍稀的黑土「熊貓」土質更好、地力更強。

在二九一農場,農技專家陳國建和種植戶張雙剛剛測算出今年的水稻產量,結果兩個人都高興不已。經過測算,今年張雙家的水稻單產可達到750公斤,畝增產150公斤。打出這樣的高產量,要歸功於墾區推廣的秸稈還田技術。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總經理田旭江介紹,這幾年,由於推行秸稈還田技術,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在持續提高,在今年遭受颱風侵襲的情況下,仍然保證了產量。今年分公司40萬畝水稻平均畝產在600公斤以上。墾區每年在確保全面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秋收生產工作的同時,紮實推進秋整地、秸稈利用等工作,為第二年的農業生產做好準備。正是因為去年秋收期間做好了充足的春耕準備,才有效緩解了今年因疫情導致的農時延誤。

強化營銷為好米找個好「婆家」

北大荒股份二九一分公司適時開展割曬作業。

在爭分奪秒搶秋收的熱烈氛圍下,哈拉海農場種植戶侯殿龍早就為他家的水稻早就找好了「婆家」,而且為了讓新米搶「鮮」上市,早在「十一」前就已收割完畢了。侯殿龍告訴記者,他家的水稻收穫完在地頭就直接以每斤1.35元的價格賣給了齊齊哈爾的糧商,省去中間存儲、運輸的損耗和費用,相當於以每斤1.55元的價格賣的乾糧。

近年來,墾區各地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優品種結構、品質結構、產業結構,有效防控農業風險,並通過搭建平臺,讓種植戶與專業經銷商建立合作關係,增加種植戶的信心,有效抵禦由於水稻保護價格波動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各分子公司緊緊圍繞集團營銷思路,通過訂單種銷、委託加工、自主經營等方式,不斷夯實「種植端」,發力「營銷端」。

既要賣好糧,又要科學合理規避風險,這是企業保證營收的重要前提。近日,襄河農場有限公司以基差點價銷售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手基差貿易點價,成為北大荒集團企業化改革後以農場為主體參與「期貨+保險」、基差貿易的「第一單」,襄河與國投安信期貨有限公司以每噸4480元的合同單價籤訂了大豆基差貿易協議,提前鎖定了銷售價格,規避了市場風險,實現了種植戶和農場的雙贏。

特殊年份、特殊背景、特殊挑戰交織,今年奪取糧食豐收的意義重大,北大荒人責無旁貸。此時此刻,集團上下全面掀起秋收生產熱潮,堅決實現穩糧奪豐收。糧食豐收在,作為中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北大荒人又一次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了手上。

相關焦點

  • 北大荒股份青龍山分公司總結秋收工作
    近日,北大荒股份青龍山分公司召開當前重點工作推進會,會議總結了秋收工作,規劃部署黑色越冬和明年農業生產。  青龍山分公司指導各管理區做好秋收收尾工作,迅速轉段,全力推進整地工作,做到搶字當頭,高標準、高效率完成今年秋翻地工作,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確保全面100%實現黑色越冬。
  • 「搶」字當頭 進度全省第一|北大荒秋收進入衝刺階段
    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10月18日,記者從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獲悉,北大荒集團迅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秋收工作部署要求,把抗災搶收當做當前首要任務,採取超常規措施,克服地溼、霜晚、雪早等不利因素,晝夜搶收,秋收應收面積4353.6萬畝,截至目前,已收穫3630.7
  • 又閱兵了?不,這是北大荒秋收!
    1959年11月,第一拖拉機廠剛剛投產,就向北大荒運送了第一批13臺東方紅拖拉機。時隔六十年,梁軍對當年的事情仍歷歷在目:「當時黑龍江省政府領導找到我,希望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開第一臺中國製造的拖拉機,我一聽說拖拉機的牌子是『東方紅』,打心眼裡感到親切,忍不住想像著它的樣子。」
  • 豐收迎國慶丨直擊北大荒秋收現場
    (史家民)九三分公司(管理局)機械化搶收大豆豐收豐收金秋時節,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管理局)大力開展秋收勞動競賽,激發乾部職工勞動熱情,保障豐收的糧食顆粒歸倉。(張洪成 侯文 張偉)榮軍農場開展秋收勞動競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榮軍農場有限公司開展「築夢北大荒 建功新時代」秋收勞動競賽。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管理局)主要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並為一線工人、勞動模範送來了兩級黨委的關懷和溫暖。
  • 雷沃北大荒公司「金戈鐵馬」保春耕
    黑龍江雷沃北大荒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內,產業工人正在加班組裝TB704拖拉機,3條流水線滿負荷運轉,一幅別樣的促春耕生產場景,在松花江農場北大荒現代農機製造產業園漸次展開。作為省內規模農業裝備生產企業,3月18日雷沃北大荒按下復工「啟動鍵」,馬力全開、搶抓旺季,有力保障市場需求,為春耕生產「護航」。如何有序恢復生產?
  • 北大荒全力備戰秋收 確保顆粒歸倉
    2020年9月30日,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尖山農場、鶴山農場的大豆、玉米、小麥田裡幾十臺收穫機車、滅茬、整地機車列隊前進。當地利用晴好天氣,發揮大機械優勢,搶收豐收的糧食,確保顆粒歸倉。  2020年9月30日,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尖山農場、鶴山農場的大豆、玉米、小麥田裡幾十臺收穫機車、滅茬、整地機車列隊前進。當地利用晴好天氣,發揮大機械優勢,搶收豐收的糧食,確保顆粒歸倉。
  • 「金戈鐵馬」備春耕|200臺「鐵牛」15日前發往全省,助力春播生產
    疫情防控不能放鬆,農事也不等人,為打贏這場春耕戰「疫」,確保不誤農時,作為黑龍江省北大荒集團(總公司)農業裝備龍頭企業,黑龍江雷沃北大荒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發揮「大農機」助力「大農業」作用,3月18日正式復工復產以來,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機生產,開足馬力按下生產「快進鍵」,預計於
  • 【人物】艾青的北大荒之歌
    王震將軍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為詩人艾青支起暫且遮風擋雨的一把傘,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指名把待送勞動改造的艾青,要到十萬轉業官兵圍墾造田的北大荒來。他十分欣賞艾青的忠貞和詩才,說:……1956年我去大興安嶺視察,我站在大興安嶺上,觀望著茫茫的大森林時就想,要是艾青到這裡來,一定會寫出好詩!」
  • 航拍東北壯觀秋收景象!網友:秋收看出了閱兵的感覺
    國慶小長假也算過去了,在大多數人都外出旅遊放鬆休息的時候,而在中國的東北黑龍江的農民們,正在忙著秋收。有網友也用相機拍下了這些勤勞的農民們。在今年的秋收時節,位於黑龍江尖山和鶴山的兩個農場裡面,大型的收割機器列隊排開,從無人機拍下的場面來看,場景甚是壯觀。這些大型的收割機器,整齊劃一,前面兩輛收割機領路,後面兩行收割機跟隨,好像一個大大的人字。當作業的收割機過去時,後面也剩下了被收割完的粉碎秸稈。有時連秸稈都沒有,直接在機器裡粉碎之後,又裝進了另個車廂裡。
  • 閱兵活動按閱兵式分列式兩步驟進行 時長約80分鐘
    (原標題:閱兵活動時長約80分鐘,約1.5萬人、飛機160餘架受閱)
  • 「北大荒」如何變成了北大倉?
    北大荒墾區連夜啟動了 50 條制米生產線連夜啟動。第二天,裝滿新米的兩列火車就已經駛向北京。連續七天每天發出兩列火車,2100 噸精製大米及時擺上了北京各大超市的貨架。2008 年汶川大地震後,北大荒墾區用三天時間緊急加工 2460 噸優質大米,通過專列運往四川災區,全力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在這些特殊時期,北大荒墾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它也被譽為靠得住、調得動、能應對突發事件的「中華大糧倉」。
  • 航拍北大荒沃野千裡「黑色越冬」,黑色大地深松淺翻
    航拍北大荒沃野千裡「黑色越冬」,黑色大地深松淺翻 11月2日,北大荒集團黑龍江108個農(牧)場4364.4畝耕地,在封凍前全面實現「黑色越冬」,即秋收後對耕地深松淺翻。
  • 黑龍江:千裡沃野北大荒 人勤春搶農時
    千裡沃野春潮湧,農事催人緊、農時不等人。初春時節,廣袤的黑土地正在甦醒,迎來了備耕時節。北大荒集團各分公司、農(牧)場精密安排部署,有序進行復工復產,第一時間搶抓備耕生產,農業用工、農資供應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北大荒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糧食收儲 加工企業全部復產復工【張琳娜 攝】搶農時、提標準是保證糧食穩產高產的重要抓手。
  • 打好改革攻堅戰譜寫農墾新篇章 北大荒打造農業領域航母
    春季備耕正在平穩有序地進行著。這是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掛牌後的第一個春天。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農業的春種秋收,北大荒人又有了新的豐收之路。「農墾改革之後,我們管理局共扶持培育國有獨資二級公司44個,經營性收益4.45億元,佔農場經營總收入的30.8%。這是改革帶給我們的紅利。」九三管理局宣傳部長王正非向記者介紹。
  • 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天元蒞臨勤得利分公司調研
    8月29日,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天元、風險控制部部長李金寶、農業生產部農機主管劉海歐、建三江分公司調研員孫道東到勤得利分公司調研,分公司總經理邢衛國、副總經理熊亞文、劉孝斌及相關負責人陪同。
  • 北大荒農墾集團舉行民兵航空支援保障營授旗儀式
    傾心打造民兵新質作戰力量黑龍江省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舉行民兵航空支援保障營授旗儀式近日,黑龍江省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在肇東機場舉行民兵航空支援保障營授旗儀式,標誌著北大荒農墾航空公司民兵應急分隊建設進入規範化、常態化的新階段,增強了國防動員系統民兵航空保障力量。
  • 戰旗方隊BGM+大閱兵全程,《鋼鐵洪流進行曲》最新MV來了
    還記得國慶閱兵中戰旗方隊那首氣勢如虹的《鋼鐵洪流進行曲》嗎?>「太震撼了」震撼視頻戳這裡↓ps:MV中裝備部分配樂為《東風浩蕩進行曲》威武帥氣、整齊劃一的軍隊氣勢磅礴、戰績傲人的裝備凌空呼嘯、穿雲破霧的「戰鷹」
  • 看懂國慶大閱兵!
    今年國慶閱兵演練視頻再感受一下以往的閱兵01國慶大閱兵,就要來了。甲冑在身,重任在肩。很多人都在密切關注。是的,閱兵,是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軍事儀式,是國家重大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其實,閱兵,也是展示一個國家、一支軍隊精氣神的最好儀式。很多人並不知道,共和國歷史上,有一次大閱兵,幾乎就是從閱兵場直接開赴戰場的。
  • 【秋收進行時】農村道路行車尤其要注意這幾點!
    聲明:轉載註明出處 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刪改本標題及內容 眼下,正是秋收時間,農忙活動相對較多,但在這裡,蜀黍要提醒大家,再忙也不能忽視交通安全! 農村道路條件複雜,行車時一定要注意減速慢行,提高注意力隨時準備制動。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上演秋收新「豐」景
    10月11日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現場,一臺無人駕駛拖拉機在進行完成路徑規劃、路徑跟蹤、自動調頭等演示作業。 金秋十月,正是秋收時。在黑龍江省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的無人化農場示範田裡,一臺臺無人駕駛收割機藉助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勻速直線推進,遇到盡頭的田埂自主轉向掉頭,不一會兒機身倉貯就顯示已經裝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