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女童模仿電視劇上吊 主張家長陪孩子看電視

2020-12-23 安徽網

孩子好奇心強,模仿是其天性。不過,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好的,這不,廣東一名7歲女童學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中的「小燕子」上吊身亡一事,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幼兒園老師發現,孩子因看電視「有樣學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另據一項調查結果,看電視竟然是時下最熱門的兒童娛樂方式:嬰兒在襁褓時期,就容易被電視所吸引;3個月大的嬰兒,會因為電視中的聲音而聚精會神,觀看屏幕上影像的變化;2歲半的幼兒已開始逐漸喜歡看電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電視對孩子們的影響很大。

那麼,電視節目究竟是啟蒙老師還是洪水猛獸呢?專家認為,如何利用好電視,讓電視成為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關鍵在於家長們會不會「陪」孩子看電視。這個「陪」字包含規範孩子看電視的習慣、幫助孩子挑選節目,以及一起討論電視節目的內容等。

調查

少數人不讓孩子看電視

孩子該不該看電視?本報記者隨機調查20位家長,有18人表示允許孩子看電視,有2人不允許。還真有家長視電視作洪水猛獸,乾脆不讓孩子看電視。

在某鋼結構公司上班的方女士,從來不讓6歲的孩子看電視節目,而是買一些有益的兒童影片,比如像《貓和老鼠》、《叮噹貓》這樣的經典卡通影片,讓孩子用電腦打開來看。

方女士認為,電視節目內容多而雜,一些不適合孩子看的電視節目,容易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我的美國朋友也是這樣,不讓孩子看電視,我就是跟他們學的。」方女士說。

近半家長任由孩子獨自看電視

與部分用心良苦的家長相比,不少家長的做法正好相反,不是在孩子看電視上把一道關,而是讓孩子「陪」著大人。記者採訪得知,有些孩子是由家裡的老人帶著,平時老人看什麼電視節目,小孩就得跟著看什麼。而有些家長則說,因為孩子喜歡看少兒頻道,經常霸著搖控器,他們每次換臺都要跳過少兒頻道。

記者調查發現,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裡,很多孩子「宅」在家裡看電視打發時間。

在被訪的20人中,30%的家長表示會把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左右,但仍然有約15%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

有40%的家長表示不會陪孩子一起看電視,放任孩子自由選擇喜愛的電視節目;而一些家長雖然是和孩子一起觀看電視節目,卻容易出現「自己看什麼孩子就跟著看什麼」的現象。不少家長對孩子所看的電視內容不作限制;

「就連輔導家庭作業的時間都很少,更別說陪孩子看電視了。」某公司職員梁女士說,平時太忙了,回到家裡又要忙家務事,而她的先生經常出差,7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後,他們很少有時間來陪孩子。

「孩子看電視也要人陪麼?我們都是沒空看管孩子時,才讓電視陪伴他們的。」秦先生的看法和大多數家長一樣。調查還發現,有些家長對孩子收看的節目,以及看電視的時長,也很少幹涉。

孩子對電視內容「有樣學樣」

在南寧市金浦路某幼兒園工作的黃老師,也是5歲半孩子的家長,她也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絕不讓我的孩子看成人的電視劇。」黃老師說,她在引導自己的孩子看電視時,既嚴格又靈活。每天晚上,她都陪同孩子看電視。

黃老師所在幼兒園裡曾有一個孩子,開學以後言行有些異常,有攻擊人的動作,時常還爆出「我要拯救地球」「我要消滅你」等言語。經觀察和詢問得知,在暑假期間,孩子的家長任由這名孩子看了數集的《奧特曼》動畫片。「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極易從電視節目中『有樣學樣』。」黃老師說。

9歲孩子的母親藍女士也稱,因為在假期裡對孩子看電視不加限制,孩子看到了一些帶有暴力情節的動畫片,過後孩子的行為果真帶有攻擊性。

專家觀點

該如何看電視?專家各有看法

南寧市關心下一代教育研究所所長李英慶:幼兒園的孩子別看,中小學生少看

「我個人認為,幼兒園的孩子最好別看電視,小學生、初中生也應該少看電視。」李英慶認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但辨別能力差。而現在的電視節目,教孩子享受、消費的電視節目多,而教孩子做人道理的電視節目卻少之又少。

很多內容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來說,弊大於利。「如孩子的逃學、享受、攻擊等等行為習慣,多是從電視上學的。」李英慶認為,對於適合看電視的小學生、初中生來說,電視可作為獲取信息與資訊的渠道,而不是打發時間的工具。

「有人會問,不看電視怎麼跟得上時代潮流?但是如今的少兒電視節目糟粕太多。」 李英慶說,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不看電視的話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信息,如書籍,如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

廣西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健康教育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吳卿:只要「過濾」好,孩子可以看

吳卿認為,電視經驗有助於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

電視可能是益友,更可能成為損友,應慎重選擇孩子適合觀看的電視節目,並讓電視成為幼兒語言刺激的輔助工具,以及親子間另一互動的橋梁,而不是電子保姆。

吳卿建議家長們,先過濾電視節目內容。首先父母必須先看幾遍孩子喜歡看的每一個電視節目,千萬不要武斷地認為,卡通就一定是孩子喜歡、適合看的。有些外國的卡通節目太過暴力,或劇情過於荒誕,都不適合幼兒觀看。

共識:

主張家長陪同孩子看電視

在如何「看」電視上,兩位專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看電視時,家長要陪孩子一起觀看。

李英慶認為,在糟粕節目充斥的當下,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說,家長陪同低齡孩子看電視很重要,一方面是對電視內容把一道關,另一方面也可以隨時與孩子交流,解答他們的疑問。

吳卿也認為,在孩子觀看電視節目的時候,家長不妨先放下手邊的事情,坐下來陪孩子一起觀看,也可以試著去詢問孩子,現在看的這節目什麼地方覺得比較有趣。

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喜歡看及適合看的節目有哪些,可與孩子共同選擇;如認為節目不適合孩子看,可適時告訴孩子父母反對的理由,不是禁止孩子看電視,一方面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和重視,也給孩子表達意見和喜好的機會。

應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

兩位專家建議,對於過多關注電視的孩子,家長可把其注意力從電視上吸引過來,可以帶孩子從事其它的活動,引導孩子朝著多方面發展。

吳卿給出方法:1.安排戶外活動;帶著孩子多從事戶外活動,例如郊遊、踏青,從大自然中學習知識,另外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掏沙子、堆城堡等遊戲,這樣不但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也能讓寶寶的感覺和動作得到協調發展。 2.在家中創作; 可以買一些色彩鮮豔的積木,教自己的孩子堆出高高的城門、漂亮的房子;或者讓孩子拿起彩筆塗塗抹抹,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紙上彩色世界。讓孩子在家中除了看電視之外,還有其它種類的休閒活動。

「電視看多了,還會固化孩子的思維,束縛孩子的想像力。」李英慶也認為,電視媒體與書籍、報刊有所不同,電視畫面更具象、直觀,缺少想像空間。而如果家長多給孩子買有益的書籍,或是給孩子講講故事,這比看電視要好得多。 (當代生活報 蒙進煌 胡玲玲 何潔冰)

相關焦點

  • 電桿有根繩 女童模仿上吊被勒死
    據稱繩子是當地某公司懸掛橫幅後留下的,女童父母向該公司索賠  江津市德感一年僅6歲的女童王西(化名)9月12日在路邊玩耍時,發現電線桿上掛著根麻繩,貪玩的西西竟模仿起上吊遊戲,不料掛在脖子上的繩子越纏越緊,導致孩子窒息死亡。昨日,西西的家人向遺留下繩子的公司索賠。
  • 家長還在讓孩子看《小豬佩奇》嗎?孩子從多大才適合看電視
    現今很多家庭都喜歡讓孩子《小豬佩奇》孩子也很喜歡看,在哭鬧不聽話的時候打開電視一看《小豬佩奇》整個人就變的安靜起來,但是最近這個動畫網上有一些網友評論說孩子看完之後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我們來看一下。
  • 令人髮指,貴州7歲女童被性侵致染性病!保護孩子要注意這4點!
    禽獸不如,貴州7歲留守女童被性侵感染嚴重的性病,兇手竟然是自己的爺爺!·2017年8月,在南京高鐵南站候車室,一個青年男子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當中猥褻他八歲的妹妹,父母的養女。·2017年4月,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在自家臥室上吊自殺。少年時被老師誘姦的經歷,化作了她心中日夜縈繞的噩夢,最終讓她選擇了最決絕的方式。
  • 模仿動畫片:5歲孩子墜樓,10歲女孩鋸掉妹妹鼻子
    江蘇新聞12月25日報導,多名幼兒因模仿動畫片中危險動作導致自己或他人受傷,小荔枝提醒幼兒缺乏分辨能力,需要家長看管和安全意識教育,遠離危險。 常州6歲女童蕾蕾平時喜歡看動畫片。 然而近幾年來,此類事件頻頻發生…… 10歲女孩模仿光頭強用電鋸鋸開妹妹鼻子 今年3月,陝西一家醫院接診了一個5歲的小女孩,女孩鼻子和右臉都被鋸開了。當時女孩的媽媽在屋裡做飯,小女孩和10歲的姐姐在院子裡玩耍,不知怎麼的,姐姐就翻出了一把電鋸,學著動畫片《熊出沒》中光頭強的常見動作,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 阿根廷8歲女童上吊,留下遺書表示受不了兩個同父異母哥哥的折磨
    2020年12月1日,阿根廷的《號角報》中說到,一名來自阿根廷科爾多瓦市維森特·阿奎羅村的八歲女童在她的父母正在地裡面幹農活的時候,選擇了上吊自盡,並且留下了一封遺書,與書中說到她再也受不了兩個同父異母哥哥的折磨還有虐待了,她再也承受不住這一種痛苦的折磨還有煎熬,於是她不讓世界拯救自己
  • 8歲女童骨齡達12歲,這些導致孩子早熟的做法,很多家長還在做
    所謂的性早熟,不過幾歲孩子卻開始發育第二性徵,比如幾歲的女孩卻提前來了「大姨媽」,而還沒到青春期的男孩卻已經開始「冒」鬍子等,這些都是性早熟的特徵。8歲女童骨齡達12歲一位小女孩,很喜歡吃一些漢堡、炸制的食物等,因為好吃,常常吃。而且還很愛美,總會偷偷的用媽媽的化妝品亂抹。
  • 如何把孩子從電視動畫片裡拉出來?
    孩子因為沒人陪才會看電視的,多陪孩子戶外活動自然就不看電視了。其實,3歲後的孩子看看也無妨,孩子的模仿能力相當強,有樣學樣學什麼像什麼,在他們還分不清楚什麼是該模仿的、什麼是不該模仿的時候,在內容的選擇上就需要父母把關,優先級可以先從有教育性質的開始,如自然生態、動物頻道、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 頻道,如果要選擇的是卡通,也儘量避免會有暴力、不適當語言的內容為主。
  • 鄭州3歲女童下體不適,醫生取出的東西讓家長後悔不已
    記者 王苗苗 好奇心作祟,鄭州一3歲女童將直徑約0.7釐米的玻璃球塞入下體,家長帶著孩子跑了多家醫院也無法取出,直到遇見了這幾位醫生。 專家說,幼女陰道異物多數發生在2歲到5歲的女童中,「肇事者」有自己,有小夥伴,也有成年人,「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永遠不會覺得你的孩子太小。」
  • 2歲女童懸空掛在電梯門上!不少家長也用這個
    本文轉自【南國今報】;5月28日 湖北黃石某小區電梯內監控視頻拍下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名2歲女童因為家長遛娃系的安全繩被掛在電梯門上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據小區物業介紹當時女童的家長帶著三個孩子乘坐電梯>「寶寶好棒,沒有哭還知道自己按電梯按鈕」……也有網友提示家長:「看孩子真的一秒鐘視線都不能離開」
  • 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兒童心理>正文孩子迷戀看電視劇多與家長教育有關 2012-12-18 14:1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2歲女童被遛娃神器吊電梯門上,孩子的神器,還是家長的玩具?
    湖北大治某小區的電梯間內,一名家長帶著3個孩子坐電梯,其中2名孩子的手腕上都繫著一根兒童安全繩,這2名孩子一個2歲,一個5歲。可沒想到進電梯的時候,4個人沒有全進去,2歲的孩子先跑進了電梯,門關上的時候,剩下的3個人還在電梯外。
  • 8歲女童肚子裡養了個「小寶貝」,檢查結果嚇人,媽媽心疼不已
    前不久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甜甜今年8歲,從小就是個懂事乖巧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媽媽因為做小生意,每天起早貪黑忙著養家餬口,芳芳每天看著父母忙碌的樣子,知道他們不容易,從不纏著父母陪自己,而是自己乖乖地呆著,沒事時就會自己跑去看動畫片。
  • 家長必看: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看完這篇你才明白
    中國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就不斷地與各種教育問題周旋:「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孩子做事太拖延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好怎麼辦」…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到電視盒子,小到iPad、手機,很多家長又如臨大敵,要麼過猶不及要麼一刀切,不知道如何做好引導和管理。可謂是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
  • 12歲少年家中離奇上吊自殺 書包裡留下1張上吊漫畫
    「好端端的,沒有任何徵兆,咋會在家裡上吊自殺呢?」綿陽市三臺縣蘆溪鎮,痛失愛子雖然已經過去8天,但42歲的劉先生和羅女士仍然無法釋懷,深深陷入悲痛之中。12月9日晚,他們就讀於蘆溪鎮第一小學六年級、12歲的兒子小軍(化名)獨自一人在家做作業。
  • 動畫片《小豬佩奇》熱播 孩子模仿豬叫引家長熱議
    動畫片《小豬佩奇》最近火了,但這次火在了家長圈,有報導稱該片被一些家長列入「黑名單」,原因是自家寶寶看了這個動畫片後被帶跑偏,不少孩子開始跳泥坑、學豬叫。對此觀點,也有部分家長表示反對,認為這部動畫片充滿童真,三觀端正,是寓教於樂的好片子。對此,記者採訪心理學專家了解到,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如何模仿以及模仿的效果,家長都可以加以引導,即便是學豬叫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遊戲和一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扮演觀察者的角色,而動輒就用黑名單來禁止孩子觀看動畫片,久而久之會養成家長在教育中為了避免麻煩的「懶政」。
  • 男孩模仿《熊出沒》砍傷自己 寧德家長表擔心
    今年1月5日,重慶6歲男孩小龍(化名)模仿奧特曼從自家樓上跳下摔傷;2013年4月,連雲港9歲男童模仿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情節,將同村5歲、8歲兩名小夥伴綁在樹上,點火燒成重傷……  動畫片,是不少孩子最喜愛的電視節目,然而稍不注意,一些充斥暴力鏡頭的動畫片便容易讓孩子因模仿而受了傷。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動畫片的陪伴下健康成長呢?教育人士認為,家長的引導很關鍵。
  • 適合3-6歲孩子玩的六款趣味遊戲,操作簡單,家長們都可以做到!
    今天給大家分享6款適合3-6歲孩子玩的遊戲,操作簡單,家長們都可以做到。親子遊戲可以讓父母寓教於樂,是父母與孩子增深感情的最快方法。1.躲貓貓遊戲躲迷藏的遊戲我家孩子從小就玩。2.女巫遊戲之類孩子3歲之後,會對神秘的事物感興趣,對南瓜怪,魔鬼,女巫之類既害怕又好奇。陪孩子看一些這樣題材的動畫片,再來玩這個遊戲效果會更好。父母一方帶著孩子藏在被子裡,另一方假裝是南瓜怪,孩子會很享受這種驚險的過程。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念書的料,這時候就能看出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念書的料,這時候就能看出家長為什麼對孩子的學習如此焦慮,為什麼不惜花費大價錢,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都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去學習?答案只有一個:讀書改變命運。民間有句俗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很多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這句話能流傳下來,當然也有它的道理。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過,想要知道孩子是不是念書的料,3-7歲就能看出來。
  • 8歲女孩模仿《熊出沒》墜亡,法院這樣判決,這個鍋動畫公司不背
    看動畫片,是每個孩子的童年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吧。雖說看電視不能太久,但沒有動畫片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可是有一個8歲的女孩,卻因為模仿動畫片《熊出沒》裡的情節,從6樓墜亡。她的家長起訴了動漫公司,最後法院判動漫公司承擔10%的責任。這樣的新聞好像每年都會看到,有的孩子是因為獨自在家,所以產生了悲劇;有的是孩子悄悄出門和小夥伴玩耍,然後做了傻事。
  • 7歲男孩模仿動畫撐傘跳樓,這些動畫片可能會毀孩子一生
    男童模仿動畫片人物動作竟撐傘從5樓一躍而下!這兩天,有一條孩子跳樓的視頻在網上被多次轉發,視頻中一個孩子躺在地上,一位家長癱倒在旁邊。當天7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家,竟然模仿動畫片裡的情節,撐著一把傘從5樓直接往下跳,下落到2樓的時候被電線桿之類的物體阻擋了一下,最後才墜落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