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瀏陽「菊花石」

2021-02-08 新湘評論

瀏陽菊花石石雕事業一直呈波浪式向前發展態勢。菊花石雕在傳統的手工雕技法的基礎上,由簡及繁,由線刻、平面雕,發展到半浮雕、浮雕,再進一步發展到圓雕、鏤空雕;花形由平面到立體,作品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

瀏陽的菊花石雕,始終堅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注重石雕工藝的與時俱進,使之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在瀏陽菊花石雕工藝發展史上,我們不得不提一個叫戴清升的人。

正是因為他,菊花石才敢與湘繡並駕齊驅。

正是因為他,菊花石才能在世界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戴清升是地地道道的永和人,是我國首位菊花石雕工藝美術大師。他致力於菊花石雕藝術85年,共刻作品1600餘件,其中《石菊假山》、《爭豔》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湖南廳,《金雞踩菊》、《石菊吐豔》等,曾在數十個國家展出。

1915年,戴清升費時近一年雕刻的《梅菊瓶》和《梅蘭竹菊橫屏》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令世人拍案驚奇:「石頭能開花」,一舉榮獲「稀世珍品金獎」,至今保存在聯合國博物館。

從此,湖南菊花石雕在世界的舞臺上鋒芒畢露。

1925年,戴清升在長沙藥王街開了家「全球一菊花石商店」,自產自銷。

這一時期,戴清升的菊花石作品以梅竹、螃蟹、蝴蝶、假山為題,以觀賞型為主,作品遠銷歐美、香港、日本等地,在1938年上海南洋協會展覽和湘、鄂、贛、粵四省工藝品大賽上,曾兩次獲得金獎。

1956年,戴清升出席湖南省工藝美術藝人代表會議。會後,他將散落在各地的菊花石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瀏陽「全球一」菊花石合作生產組,專門從事菊花石雕事業。

1959年,戴清升的作品《石菊假山》陳列於人民大會堂湖南廳,直到1979年才由菊花石雕《爭豔》替換。

1961年,為了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菊花石雕傳統工藝,成立了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戴清升是該所元老級藝術大師。

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國際上掀起的奇石熱和觀賞石熱,地質學家、賞石家和愛石家對瀏陽菊花石和菊花石雕的觀賞、收藏價值有了新的認識,從而使瀏陽的菊花石雕業進入鼎盛時期。

1972年舉辦的全國首屆工藝美術展覽會上,《蟹菊花》、《金雞報曉》等工藝菊花石作品獲獎,進一步推動了菊花石雕事業的發展。不久後,湖南生產菊花石廠家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僅瀏陽市就有菊花石工藝廠、工藝社、老字號天然菊花石精品行等作坊十多家。現在,已有專職雕刻工藝師50多名、從業人員3000多名,年產工藝作品千餘件,遠銷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0年,在廣州舉辦的首屆旅遊購物節上,瀏陽送展的「豔菊迎秋」、「菊花石山」、「梅菊」香爐、硯池等9件展品獲「天馬銀獎」,並被境外客商搶購一空。

瀏陽菊花石雕的獨特魅力不斷彰顯。

2002年,湖南省工藝美術館成立,不僅使眾多具有代表性的菊花石雕珍品得以呈現,精湛技藝得到傳承發揚,而且還擴大了菊花石雕的對外影響。

2005年,菊花石雕行業協會成立,力求進一步規範發展,搶佔市場份額,提高知名度與影響力,打造瀏陽文化名片。

2006年,湖南省將菊花石雕刻技藝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菊花石雕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通過不斷改進、創新和提高工藝水平,現在的瀏陽菊花石雕,不僅產品品類繁多,而且適銷對路,產品走俏美、日、韓、港、澳、臺等及內地省、市,滲透高中低各消費層次。各星級賓館、駐外大使館、辦事處、會議接待中心、展覽中心等,到處可見瀏陽菊花石雕的倩影。而且,隨著人們物質文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回歸自然,享受自然,成為人們的嚮往,菊花石雕在旅遊點和民間收藏中愈來愈火,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最美瀏陽菊花石雕越來越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相關焦點

  • 煙花、菊花石、油紙傘……齊齊亮相瀏陽這家美食店!
    3月19日起,瀏陽日報對入選地(點)進行持續關注報導,進一步提升瀏陽優質文化旅遊資源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 近年來,瀏水蒸香通過直營加盟、跨界合作等手段,賦予瀏陽蒸菜新內涵。其中,瀏水蒸香文旅創意店將瀏陽河、大圍山、文廟古樂等瀏陽代表性元素與蒸菜相結合,將其打造成瀏陽地標性美食店,產生美食+文化的雙重價值。
  • 只聽過瀏陽河這首歌,水岸山城瀏陽,煙花和美景亦是瀏陽名牌
    曾經一首瀏陽河唱紅了大江南北,大家只知道九曲迴腸的瀏陽河流到了湘江,卻相對較少有人了解這一個,經濟發達,生態和諧的旅遊城市。,就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在瀏陽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了,太多太多絢麗燦爛的煙花。
  • 只聽過瀏陽河這首歌,水岸山城瀏陽,煙花和美景也是她的名牌
    曾經一首瀏陽河唱紅了大江南北,大家只知道九曲迴腸的瀏陽河流到了湘江,卻相對較少有人了解這一個,經濟發達,生態和諧的旅遊城市。當有節日和盛大慶典的時候,大家看到為節日綻放的煙花,總是發出了驚嘆,或者紛紛掏出手機來拍照,但是瀏陽人的話,就有一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在瀏陽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了,太多太多絢麗燦爛的煙花。每年瀏陽都會舉辦煙花節,瀏陽的煙花也走向全國,走向了世界,剎那的煙火帶給了我們油然而生的震撼和視覺盛宴,同時也點燃了作為一個瀏陽人心裏面的自豪。
  • 詩意休閒百城 瀏陽河 既有美的歌 又有美麗的景色
    瀏陽河原瀏水河,因繞瀏陽城而改名為瀏陽河,瀏陽河的源頭在大圍山,有一個叫瀏陽河源村的地方。這是一座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山村,這裡風景優美,叢林高深,河水清澈,有奇峰險石,古樹參天,花木茂盛。,客家人的蒸菜是他們的舌尖上的美食,去瀏陽河的朋友,可以品嘗一下獨具特色的客家瀏陽河小碗蒸菜。
  • 瀏陽「十大文旅網紅打卡地」「十佳夜間經濟示範點」名單出爐!
    地點:社港鎮石牛村陳繼武菊花石公館遊大美瀏陽河,品神奇菊花石菊花石公館,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瀏陽市菊花石文化傳承協會會長陳繼武創辦。菊花石公館是一座湖南菊花石雕刻領域的藝術寶庫,是瀏陽地方文化的展示之窗,是展現匠人精神的典範。
  • 最「潮」是瀏陽!這30個文旅網紅打卡地,哪個你最想探訪?
    哪裡最美,最好玩 你說了算! 【排名不分先後】 瀏陽河·樟樹灣 瀏陽夏布乃手工薴麻纖維紡織而成,夏布織造技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瀏陽夏布文創中心,即可近距離感受瀏陽夏布「一絲一縷經緯相牽」的手藝精神、「博大柔軟包容一切」的樸素溫度和「匠心滋養美好生活」的文創理念。 陳繼武菊花石公館
  • 駐足瀏陽老礦區,開啟工礦文化之旅
    青磚老牆、革命標語、老舊機器……     在瀏陽,除了舉世聞名的瀏陽河外,還有聞名遐邇的「三花」:天上璀璨的煙花、石頭中神奇的菊花及大圍山浪漫的杜鵑花。     瀏水邊的永和鎮,就是其中菊花石的原產地,但這個小鎮卻因磷礦工業一度輝煌數十年。
  • 本周日,去瀏陽官渡看音樂水景秀
    —分享—   本報6月25日訊今日,湖南瀏陽官渡古鎮狂野水世界景區推出
  • 舌尖上的美味,瀏陽經典蒸菜
    瀏陽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傳統獨特菜系,發源於瀏陽東部地區,已有近600多年歷史。
  • 2015第十二屆瀏陽煙花節今年5日開幕
    —分享—   本報11月4日訊 第十二屆中國(瀏陽
  • 抖出瀏陽新花漾隨手拍挑戰賽啟動
    一起來打卡瀏陽,dou出你心中的美!9月20日,瀏陽市第八屆網絡文化節系列活動dou出瀏陽新花漾 在抖音發布,並@瀏陽發布 官方抖音號即可參賽。活動結束後,@瀏陽發布綜合參賽作品的點讚、評論、創意、關聯度等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可獲得1000元至600元獎金。
  • 瀏陽花炮文化節明天開幕!觀展瀏交會,可以抽到花炮節門票
    將於5月10日至12日在瀏陽三館合建項目舉行!目前,瀏陽花炮行業正在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步伐,引領瀏陽花炮邁向高質量發展。參展商滿懷誠意地拿出了「壓箱底」的當家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扎堆而上,成為瀏交會的最大看點。與此同時,第六屆湖南省煙花爆竹新產品評比大賽的獲獎產品也將在瀏交會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湖南省花炮行業現階段安全環保新產品開發與技術運用上的成果。
  • 瀏陽好地方!首個陽光沙灘、最長湖岸棧道預計5月對外開放
    多個主題玩樂區的歡樂時光廣場將呈現在市民面前這裡將成為瀏陽又一個休閒娛樂的網紅打卡地九年來,長興湖片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長興湖片區從無到有,成為瀏陽宜居的典範;片區內,錦程大道、白沙路、菊花石路、道吾山路等路網工程陸續完工,片區交通不斷優化;長興湖中湖濱水園林景觀帶、南湖公園等相繼建成並投用,不但改善了片區的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品質,也為市民增添了休閒遊玩的好去處
  • 紅動湘贛 薪傳瀏陽丨瀏陽這些紅色經典旅遊路線不容錯過
    紅網時刻11月12日訊(記者 石凌煒)印象瀏陽,是座「彩色的城市」,花炮五彩斑斕,蜚聲中外;是座「綠色的城市」,瀏陽河碧波蕩漾,湘東明珠大圍山雄奇壯麗;瀏陽,更是一座「紅色的城市」,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片紅色土地播撒革命火種、留下了光輝的足跡,誕生了胡耀邦、王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走出了30位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有「將軍之鄉」的美譽
  • 「錦繡瀟湘 遇見瀏陽」第四屆湖南文化旅遊創新創意大賽發布重點設計元素!
    瀏陽菊花石雕被譽為「全球第一」。雕琢藝人利用菊花石的紋理特點,採用浮雕、圓雕、透雕和立體多層鏤空雕等手法,精心雕琢出各種形象生動的藝術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另有彩色菊花石,色彩更加豐富,材質更加細膩,花型更大更逼真,全球唯湖南瀏陽磊獅山獨有其礦。瀏陽又被稱作夏布之鄉,瀏陽夏布(又叫薴麻布)是馳譽中外的傳統紡織品。它是以些薴為原料,手工紡織而成的純麻纖維製品。
  • @瀏陽人,國慶假期即將開啟,這份遊玩攻略一定要看!
    近日,瀏陽市旅遊局發布6條國慶黃金周出遊路線,用「煙花+旅遊」,打造白天飽覽山水美景、晚上共享煙花盛宴的黃金周最美「焰遇」之旅。>10月2日將有10萬發禮花在瀏陽河畔璀璨綻放為天空寫上一封最美的情書10月2日,2018年瀏陽焰火大會暨第八屆中國(瀏陽)國際音樂焰火大賽將在瀏陽花炮觀禮臺舉行,邀大眾共享一場世界級的焰火文化盛宴。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在胡振榮看來,紅一方面軍這樣一支英雄部隊在瀏陽永和鎮成立,絕非歷史的偶然。 他分析,瀏陽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推動了紅一方面軍在瀏陽的成立。瀏陽河逶迤東來,株樹橋水庫、省級森林公園獅子山景區鑲嵌其間,集鎮建有我省首家菊花石文化博物館,「中國紅桎木之鄉」「中國菊花石之鄉」成為永和閃亮的名片。 「紅一方面軍在永和成立,是永和的榮光。永和還走出了唐亮、李貞等開國將軍,張啟龍等老一輩革命家,他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 瀏陽發出「助力三間經濟,激活全民消費」倡議,「最給力」的春季...
    瀏陽發出「助力三間經濟,激活全民消費」倡議,「最給力」的春季消費潮要來了4月3日,瀏陽市總工會、瀏陽市農業農村局瀏陽市商務局、瀏陽市文旅廣體局聯合發布「助力三間經濟,激活全民消費「助力三間經濟 激活全民消費」倡議書全市機關幹部職工:最美人間四月天,賞花踏青正當時。當前,瀏陽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 兒歌裡有皮影戲,把瀏陽文化唱給孩子們聽
    昨日,瀏陽人肖雯談起她用兒歌形式唱作「瀏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時,直言想在孩子們心靈深處「栽一朵花」,讓孩子們邊唱邊長大,越成長越芬芳。   瀏陽日報記者張玲   讓童年的快樂更朗朗上口   肖雯,家住羅家壩,已經步入中年的她是一名普通文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