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廢」標準引領綠色旅遊發展的「威海模式」

2020-12-11 趣遊山東

自入選全國「11+5」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威海作為山東省唯一試點城市,在全市範圍內積極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分別從工業、農業、生活、危險廢物、海洋、旅遊等6個方面提出「4+2」試點模式,把建設「無廢城市」作為推進精緻城市建設、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力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努力打造「無廢城市」建設的威海模式。

「綠色旅遊發展方式逐漸形成」、「海洋經濟綠色發展加快形成」兩項任務,是威海市在全國試點方案共性問題之外,基於城市海洋經濟和旅遊城市自身特色創新提出的兩項個性化任務。以「無廢」標準引領綠色旅遊發展,更成為威海踐行「無廢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等原則的生動實踐。

結合《威海市「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要求,威海市高度重視「無廢城市」建設工作,迅速成立威海市綠色旅遊發展專班工作推進小組,明確職責,建立臺帳,先後召開三次聯席會議、三次專題會議,對無廢景區和無廢飯店創建工作進行專題調度,與生態環境局共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督導相關企業加快創建進程。

圍繞綠色旅遊的全面實施,威海市持續推動旅遊服務方式創新,通過加強旅遊環境容量監測,探索「無廢景區」管理模式,引導鼓勵景區降低一次性用品消耗、科學管理資源消耗,完善旅遊垃圾處理制度,倡導旅遊景區實施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率先在星級飯店開展「雙減雙升」行動,在旅行社行業中踐行「綠色出行」,支持行業協會建立行業自律性管理約束機制,起草發布綠色旅遊倡議書,促進旅遊行業綠色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構建綠色旅遊宣傳教育體系,強化文明旅遊服務,引導遊客積極參與,營造「無廢威海」的環境和氛圍。


「無廢」建設推動景區創新升級

在強化頂層設計引領,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上,今年,威海市積極部署「無廢景區」創建工作,制定季度調度機制,實施《威海市「無廢景區」評分細則》,有效督導景區開展「無廢景區」創建。

結合疫情防控形勢,5月景區陸續開放以來,威海市嚴格督導所有開業景區落實流量管控工作,鼓勵景區開展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承載量情況進行公示,執行接待遊客數量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75%的要求。同時,通過威海市旅遊產業監測平臺對景區實時監控、現場督導,保障景區的疫情防控落到實處。

其中,劉公島景區作為「無廢景區」試點,以示範引領和細節滲透培育綠色旅遊新風尚,充分發揮了典型引領作用。

自2020年1月1日起,劉公島景區正式啟用一碼(證)通票務系統,實現「一證一碼」遊遍全島,遊客只需憑身份證即可遊覽景區。廢除紙質門票以及環島、索道票,既減少了紙張浪費,又避免對環境造成汙染。此外,劉公島賓館均實行電子登記,做到無紙化入住。景區銷售的二次消費產品,全部使用電子票。

在加強景區「無廢」氛圍營造上,景區利用電子屏、廣播、新媒體平臺等多種形式開展無廢宣傳,引導遊客樹立垃圾源頭減量的意識;加強職工「無廢景區」創建活動宣貫培訓,普及「無廢景區」、垃圾分類等相關知識;導遊服務和講解中融入無廢宣傳,引導遊客樹立垃圾源頭減量自覺意識;積極組建文明旅遊志願者服務,在遊客集散中心、社區、公共場所、景區景點宣傳文明旅遊常識,及時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引導遊客文明遊覽。

在完善旅遊垃圾處理制度方面,景區在主要路段和重要景點,設置垃圾分類果皮箱和智能垃圾分類果皮箱;成立專業海灘垃圾清理小分隊,採用每日專人清理,惡劣天氣後集中清理模式。全島設有垃圾中轉處理站一座,3噸垃圾收集車一輛、8噸壓縮中轉車一輛,對全島生活垃圾收集壓縮,中轉出島至威海專業垃圾處理廠,壓縮產生的積液併入汙水處理管道,進入汙水處理站。景區公廁化糞池、食堂汙水全部併網於汙水處理站,通過A/O+MBR+紫外線消毒技術處理後,達標水源用於綠化灌溉。

針對綠化養護年產綠化垃圾數量大難處理難題,景區購買樹枝粉碎專用機械,對綠化垃圾隨產隨清隨粉碎,粉碎後粉末用做綠化帶覆蓋物和漚制土雜肥;自2020年起用5年時間逐步淘汰現有26輛汽油旅遊觀光車更換為電動車,向節能環保的新能源車輛過渡。


「綠色」管理為「無廢飯店」賦能

為強化行業指導,威海市積極制定「無廢飯店」創建細則,以星級飯店為創建主體,鼓勵社會飯店積極參與「無廢飯店」評選創建。目前,創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年底前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驗收。

創建過程中,威海市積極推動星級飯店、綠色飯店等標準細化落實落地,創新開展「雙減雙升」行動,以標準化為引領,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切實推進餐飲成本管理,減少各環節浪費行為,提升餐飲毛利率水平,助力飯店開源節流、提質增效。

威海百納中心大酒店以企業標準化為總抓手,創建標準化菜單體系,精確到每一道菜的每一份食材的配比,充分挖掘利用每一種食材,杜絕餐廚浪費。

藍天賓館積極推動飯店節能減排,建立汙水處理系統,把每天排放的200多噸汙水經過生化池處理,轉化成中水後加以重複利用,用於庭院綠化的灌溉;對遊泳館遊泳池的水循環管路進行改造,使泳池溢流出的水過濾消毒後進行二次利用;設計花房雨水收集系統,一年四季酒店整個庭院綠化灌溉全部利用中水及雨水收集系統兩大蓄水池收集的雨水澆灌花草,全年約能節約用水5000噸;設計洗衣房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統,每天可收集冷凝水2.5噸,年累計節約水900噸左右。

威海衛大廈、海悅建國飯店等星級飯店均採取「分餐位上」用餐做法,在接待會議用餐時向消費者首推自助餐模式;抱海大酒店主動向消費者詢問提供剩菜打包服務;塔山賓館、九九大廈在舉辦婚宴時,強化宴前溝通,根據城市及鄉村比例及時與喜主溝通調整菜單品種和菜量。

全市旅遊飯店業在強化員工培訓、加強流程管理、優化供餐方式、擴大宣傳力度等方面積極行動,通過在餐廳、大廳等顯著位置擺放「節約食物、杜絕浪費」「適量點餐、剩餐打包」「光碟行動」等提示牌或宣傳畫,在公交車投放公益宣傳海報等方式,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飲食新理念,避免超量點餐,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綠色消費新風尚。


精緻管理推廣「無廢」理念

今年,威海市積極推動「無廢」綠色旅遊管理方式和理念落地,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立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融入行業日常管理中,讓「無廢城市」建設不僅刷新城市「顏值」,更能提升城市「氣質」。

加強旅遊環境容量監測,督導旅遊景區開展旅遊環境容量監測,根據旅遊容量監測結果,核定景區最大承載量,並將此作為景區等級評定的前置條件。根據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實施分類指導,合理控制景區旅遊項目建設、旅遊活動規模和環境影響。

營造「無廢」宣傳氛圍,在全市A級景區和遊客集中區域通過電子顯示屏、橫幅等方式宣傳「無廢理念」,統一印發「節儉養德」標識卡、宣傳海報,督促全市48家星級飯店對文明用餐提醒行為進行補充完善;舉辦「文明旅遊進社區」活動,以「打造無廢景區,發展綠色旅遊」為宣傳口號,鼓勵居民樹立無廢理念;積極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全媒體渠道,發布無廢景區宣傳倡導,引導市民和遊客樹立「無廢城市」概念。

強化培訓引導學習,根據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威海市還適時組織旅遊企業舉辦無廢城市創建各類培訓活動,引領星級飯店和A級景區做好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氛圍,提高從業人員節能環保、文明服務意識和水平,進一步加強旅遊行業綠色環保教育,鼓勵提供易降解、可回收再利用的綠色環保產品。

加強旅行社綠色管理,一是嚴格推行旅行社行前說明會制度,要求全市旅行社將《旅遊文明行為公約》承諾書納入到旅遊合同籤訂中,遊客必須遵守維護環境衛生,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文物古蹟,愛惜公共設施等公約;二是推行行中引導模式,通過導遊、景區講解員將文明旅遊、「無廢景區」綠色教育融入講解詞,引導遊客守秩序、護環境,使用文明用語。

搭建智慧旅遊監管平臺,圍繞精緻城市建設,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智慧化手段,建設全市文化和旅遊重點區域監測平臺,實現全市A級旅遊景區、重點鄉村旅遊區點及文博場館等視頻監控全覆蓋。重點做好旅遊景區出入口、核心區域、危險易發區域等視頻監控管理,4A級以上旅遊景區實現客流量實時監測,建立健全信息傳輸機制,強化大數據分析,提高旅遊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和綠色監管新方式。通過手機直播和客流顯示,引導遊客錯峰出遊,提升遊客體驗。

倡導綠色出遊方式,推出威海「詩和遠方」精緻網紅打卡點50個。在千裡山海自駕旅遊品牌策劃推廣中,將綠色旅遊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之中。圍繞千公裡山海景觀大道建設,打造濱海步道、登山步道和騎行道,提倡綠色出遊。結合「愛在威海」四季文旅品牌產品打造,將綠色旅遊融鄉村旅遊、康養旅遊、自駕旅遊等特色旅遊項目,搭建綜合營銷平臺,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鼓勵廢品文化創意利用,鼓勵A級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經營者發揮創意,將廢金屬、編織袋、木頭、秸稈、舊農具、廢舊機械配件等轉變為創意小品景觀,實現廢物資源化與藝術化,使之成為新的旅遊吸引物。(黎曉倩 宋雨瀅)

相關焦點

  • ...生態農業推動綠色發展——就「無廢城市」建設專訪江西省瑞金...
    我們現對中國環境報推出的試點城市和地區黨政領導系列專訪予以轉發,就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等問題交流工作經驗,探索工作模式。
  • 「文明實踐在行動」創建文明「無廢城市」 打造綠色 「無廢校園...
    「無廢城市」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文明城市是指一個城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反映一個地區現代文明程度與城市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標誌。
  • 威海召開旅遊飯店總經理工作會議,飯店行業大咖共謀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10月29日,2020年度威海市旅遊飯店總經理工作會議暨飯店會員制培訓班開班典禮在威海海悅建國飯店召開。威海市星級飯店和大型餐飲企業總經理及飯店高層管理人員約100餘人參加。
  • 三亞加快「無廢景區」創建 「無廢景區」玩出「無廢」新時尚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三亞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本錢。2019年,三亞進入全國首批11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成為海南唯一入選城市。今年5月,三亞「無廢景區」創建活動正式啟動,三亞蜈支洲島旅遊區和鹿回頭風景區成為首批「無廢景區」創建試點單位。
  • 三亞對「無廢旅遊景區」「無廢酒店」試點單位進行檢查驗收
    三亞對「無廢旅遊景區」「無廢酒店」試點單位進行檢查驗收 2020-12-04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又一「中國第一」,被中央選中,成為11個「無廢城市」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山東又一「中國第一」,被中央選中,成為11個「無廢城市」之一。這究竟是哪個城市呢?國家衛生城市就是國家級別的衛生優秀城市,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衛生檢驗標準,才可以得到這個殊榮,所以,威海這個地方的衛生真的是讓人佩服。
  • 周宏春:我國「無廢城市」建設進展與對策建議
    威海市著力打造海洋生態立體養殖模式,同時,積極推動農業綠色生產、完善農業廢棄物收儲運體系、提高農業廢棄物處置能力。(三)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無廢細胞」建設各試點單位積極創建「無廢細胞」,並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 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在深圳啟動
    一是在規劃引領上下功夫。探索把「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有機融合、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有機融合,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試點工作,著力探索中部地區「無廢城市」建設的制度體系、市場體系和技術體系,最終建立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相連結的市場化循環經濟模式,帶動區域中心城市轉型發展,打造「無廢蓮城」 。
  • 重慶渝中區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北極星固廢網訊:3月18日,記者從重慶市渝中區生態環境局獲悉,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渝中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目標任務分解》(以下簡稱《目標任務分解》),標誌渝中區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 金山小學的小朋友把「垃圾」玩出新花樣——「無廢城市·綠色生活...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市生態環境局、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明辦、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遊委、團市委,兩江新區管委會主辦;市生態環境局兩江新區分局、市青社教協、市青素教辦等單位承辦的。活動以「無廢城市·綠色生活」為主題,以提高重慶市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為目的,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引導大家更廣泛的參與到「無廢城市」的建設中來。
  • 青年也來推進「無廢」!「無廢城市·綠色生活」短視頻和徵文大賽...
    17日,「無廢城市·綠色生活」短視頻和徵文大賽暨重慶青年加強生態環保教育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走進重慶高科集團,向高科集團團支部的青年團員們傳授「無廢創建」知識,邀請青年團員加入「無廢城市」創建。正在參與「無廢遊戲」的徐女士表示,但經過此次活動,還是學到了不少垃圾分類的知識,希望自己以後在生活中也能踐行好垃圾分類!活動主辦方表示,「無廢城市」和「綠色生活」的創建,不僅要從學生抓起,咱們這些青年團員也要發揮力量,給小朋友們做好典範,認真推進「無廢城市」創建。
  • 「十三五」成就巡禮|生態環境,威海四個第一!
    新聞發布會在日報社新聞大廈11樓融媒體演播廳舉行生態環境保護成績亮眼國家層面榮獲中華環境獎;成功入選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兩個城市」,全省唯一;>威海華夏城成功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大許鎮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打造綠色低碳生態環境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胡明慧)大許鎮各村各部門積極投入「無廢城市」建設工作,以標語徵集、垃圾分類、綠色生活實踐等形式廣泛普及「無廢」理念,激發了鎮村居民建設無廢城市、共享生態家園的積極性。為切實提高「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群眾知曉率,大許鎮全面發動村、社區工作人員在各自轄區醒目位置張貼倡議書,讓更多群眾了解、認識和支持「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積極營造「無廢城市」建設人人參與、「無廢城市」建設成果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活動期間,共發放、張貼倡議書500份。
  • 「無廢城市」巡禮丨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發展始於心 無廢城市創於行
    編者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128號)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各省(區、市)推薦「無廢城市」候選城市,並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5」試點城市和地區。
  • 借「無廢城市」建設之風打造城市新名片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推進至今,由來自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和國內多所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第五幫扶組,與試點城市建立了現場技術指導和線上幫扶模式。藉助徐州在採煤塌陷區生態治理上的基礎優勢,幫扶組建議將《黃淮海平原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技術標準》《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技術標準》等成熟的生態修復機制,納入到「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中。
  • 銅陵市建投公司積極推動西湖溼地公園打造無廢景區 共建無廢城市
    打造無廢景區、共建無廢城市,這是市建投公司在西湖溼地公園規劃之初就遵循的理念。在西湖溼地公園建設過程中,市建投公司致力於打造無廢景區,把循環經濟及循環性社會理念牢牢植入景區建設之中,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保護保育措施。具體做法主要:一是積極宣傳。
  • 中新天津生態城:「無廢城市」國際範兒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中新生態城圍繞「中新合作、綠色發展、智慧應用、協同處理」四大亮點,確定「無廢城市」試點建設「探索無廢領域中新合作模式」「踐行綠色生活方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固體廢物智慧化管理」和「固體廢物內外協同處理」的五項工作任務。在此基礎上,中新生態城還將通過建立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協同高效的固體廢物綜合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開展。
  • 「無廢城市」建設:達茂旗擦亮綠色招牌
    「無廢城市」創建以來,達茂旗大力推動綠色工廠和綠色礦山建設,推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唱響農牧、旅遊業草原綠色品牌,堅持把品牌創建作為推動全旗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 讓旅遊走向更高品質 浙江安吉發布全域旅遊綠色管理地方標準規範
    消費日報網訊(鄧靖 記者 陳思羽)1月13日上午,《安吉縣全域旅遊綠色管理規範》地方標準規範正式發布,標誌著安吉全域旅遊正向更綠色、更嚴格、更規範的方向邁進。據悉,該標準由安吉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牽頭提出,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安吉縣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研究制定。作為安吉縣全域旅遊現階段成果的總結和提煉,該標準的發布,對全域旅遊業綠色發展、高效率管理、科學化評定等環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綠色發展論壇在威海召開
    新華網濟南10月25日電(記者王陽)10月24日,「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綠色發展論壇在威海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和威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威海高新區管委會、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和威海市工信局聯合承辦,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綠色未來」,旨在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服務機構、商協會、企業間的相互了解,分享彼此經驗,引導中小企業走資源集約、環境友好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