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架構重組,溫德姆酒店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劉晨軍卸任離開公司。」「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地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林聰將於今年年底退休。」前段時間,酒店圈因這兩則國際酒店集團高層人事變動的消息泛起了波瀾。兩位在中國酒店市場「叱吒」數十年的高管即將離任,業界在感到不舍的同時,也注意到了多個國際酒店集團調整或重組企業架構的計劃。日前,上述兩家國際酒店集團宣布了新的任命消息。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國際酒店集團關於人事調整、架構重組等方面的消息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變陣應急
在酒店業界,無論是劉晨軍還是林聰都是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在很多人眼裡,他們是真正讓溫德姆和萬豪在中國紮根並壯大的傑出中國職業經理人。
劉晨軍為人十分親和,被業內人喊作「六叔」。他從2013年底開始擔任溫德姆酒店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成為跨國酒店集團中唯一一個在大中華區擔任「一把手」的中國職業經理人。在他的帶領下,溫德姆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旗下酒店數量突破1000家。
年底即將退休的林聰更為資深。他於2003年加入萬豪,並於2008年被任命為萬豪國際集團中國地區酒店業務發展高級副總裁。公開資料顯示,林聰剛加入萬豪時,該集團只有2個開發團隊負責中國市場,而現在有18個。
從這兩位重量級職業經理人的離開不難看出,其背後是這兩家國際酒店集團「架構重組」及「業務整合」方面的變化。
此前,溫德姆酒店集團執行長Geoff Ballotti發布內部郵件稱,新冠肺炎疫情致使酒店經營收入大幅下降,新酒店的開業也在持續推遲。集團從成本和管理層面考慮決定自6月1日起進行裁員。同時,為了進一步縮減經營成本,溫德姆酒店集團將全球管理區域由5個調整為3個,分別為美洲地區,亞太地區(APAC),歐洲、中東、歐亞和非洲(EMEA)地區。
針對亞太區架構調整,溫德姆酒店集團方面曾向媒體進一步表示,除了將大中華區與東南亞環太平洋區合併,大中華區總裁這一職位今後也將不再設立。
萬豪國際集團則對集團高管進行大幅調整。近日,萬豪國際集團宣布,集團高管、美洲地區集團總裁Dave Grissen在公司任職36年後,將於2020年年底卸任美洲地區集團總裁一職並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從萬豪國際集團退休。萬豪國際集團方面表示,計劃在Dave Grissen卸任後,對集團全球的酒店住宿業務進行整合,交由兩位在萬豪國際集團服務已久的資深領導者分別管理。
在大部分業者看來,這兩個國際酒店集團此次調整都與疫情有關,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這幾位高管可能不會「離開」。
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析,此次疫情是國際酒店集團精兵簡政的時間窗口。調整後,國際酒店集團的架構有望呈現出扁平化、務實化的特點,目的是為了節約更多的運營成本。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凱悅酒店集團方面也於近日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重組並裁減員工,預計這將影響約1300名員工。洲際酒店集團近期也在醞釀內部調整,不過具體內容尚未披露。為節省資金,希爾頓酒店集團則削減了高管薪酬,安排三分之二的企業員工休假,取消了企業不必要的開支,並暫停了股票回購和分紅。
形勢嚴峻
美國知名金融顧問機構伯恩斯坦4月下旬的一份研究報告預估,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的全球酒店將永久關閉,另外98%的酒店在政府或借貸人的幫助下有可能恢復營業。而國際酒店集團陸續公布的一季度財報中的數據也在提醒業者目前的形勢十分嚴峻。
相關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總收入46.81億美元,同比下降7%;淨利潤3100萬美元,同比下滑92%;調整後息稅前利潤4.42億美元,同比下降46.2%。希爾頓酒店集團一季度營業收入19.2億美元,同比下降13%;淨利潤1800萬美元,同比減少88.61%;調整後息稅前利潤3.63億美元,同比下降27.25%。凱悅酒店集團一季度總收入9.93億美元,同比減少19.98%,淨虧損1.03億美元,和2019年同期的盈利6300萬美元相比,減少262.8%;調整後息稅前利潤8600萬美元,同比下降54.3%。溫德姆酒店集團一季度收入,較2019年也同比下降12%。不過,溫德姆一季度淨利潤增長5%,約2200萬美元。這是由於該公司將溫德姆環球公司及其度假租賃業務分拆,從而產生的成本下降所得到的結果。
在對比各國際酒店集團財報公布的RevPAR(每間可用客房的收入)和其他營收數據時,記者發現,1、2月份,除已經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地區外,有酒店集團的RevPAR是實現增長的。比如,1月份,除大中華區外,萬豪國際全球RevPAR實現了4.6%的增長。2月份,除亞太地區外,全球RevPAR增長了3.2%。隨後,在疫情席捲世界各地後,RevPAR急劇下滑。希爾頓酒店集團同樣除了亞太地區外,一季度前兩個月的營收沒有受到重大影響。2月份,美洲、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的入住率同比基本持平。有業者分析,這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發是對國際酒店集團最有殺傷力的一擊,而要想實現業績的全面恢復,恐怕要等疫情在全球範圍得到控制後。而且休閒旅行散客和商務旅客可能是最先回流的客源,最後才是團體客人。儘管一季度,多數國際酒店集團的RevPAR下降只有兩成多,但是從目前全球旅遊市場的狀況來判斷,要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甚至要幾年。
一季度財報公布後,這幾家國際酒店集團可能還要繼續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在多數管理者看來,今年4月份可能是全球酒店住宿業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個月。數據顯示,4月份全球旅遊市場業務驟停,萬豪國際集團全球7300家酒店大約有四分之一關閉,RevPAR下滑了90%。
不過,隨著中國疫情防控不斷向好,酒店的市場需求也逐漸回暖,洲際酒店集團預計,4月份大中華區的RevPAR跌幅將緩和到75%左右。據了解,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酒店的入住率從2月中旬不足10%上升到目前超過30%。截至5月4號,中國地區的希爾頓酒店入住率從2月初的9%上升到40%左右。這些跡象也讓多個國際酒店集團的負責人對於市場需求的恢復有了信心。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谷慧敏看來,本地市場的重啟對國際酒店業務恢復還起不到強推動作用。谷慧敏認為,國際酒店巨頭的主要客群為跨國公司商務人員,很多住客都是入境客人,但如今國外疫情還在持續,短時間內國際商務活動受到限制,這些酒店如果接不到差旅、會議訂單,營業額一時難以明顯提振。
新帥赴任
近日,溫德姆酒店集團宣布任命黃俊安擔任亞太區新總裁一職。該任命是在溫德姆酒店集團進行架構重組後作出的。在公開信息中翻看黃俊安的簡歷不難看出,在酒店行業有20年工作經歷的他,對於中國、東南亞和環太平洋地區擁有深厚的區域專業知識和運營經驗。2013年,他加入溫德姆酒店集團後,曾擔任大中華區開業籌備及運營部副總裁。
黃俊安表示,對於酒店行業來說,現在是極具挑戰的時期。對於溫德姆酒店集團來說,比以往更加重要的是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為酒店業主和合作夥伴創造更大的價值。整個亞太區的合併使集團能夠利用更廣泛的資源來加強戰略定位,支持現有業務,推動進一步擴張,並為跨區域合作創造更多機會。
新任萬豪國際集團國際地區集團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施康瑞,同樣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他在萬豪國際集團任職已32年,有長達27年的時間服務於國際市場。施康瑞將負責萬豪國際集團除北美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業務,包括亞太地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CALA)地區。
在做出架構調整、業務合併、任命新帥一系列動作的同時,各個酒店集團也在採取更多的措施保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有的酒店集團開始通過銀行貸款、發行債券、預售會員忠誠度積分等方式讓企業有更多的現金儲備。也有國際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在入住率下降的情況下,也能憑藉充足的流動資金維持1年以上的正常運營。
與此同時,國際酒店集團也開始加大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5月,攜程宣布與洲際酒店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洲際酒店集團旗艦店正式上線攜程網。據悉,這是洲際酒店集團首次與OTA合作開設線上旗艦店。至此,數億攜程用戶可通過旗艦店,註冊洲際酒店集團IHG優悅會會員。
有業者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市場的影響正在緩慢減弱,但是酒店業經營業務能否迅速反彈,主要還要看接下來商旅、會議市場的恢復程度。目前國內差旅市場已恢復到之前的20%—30%左右。但如果國外疫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國際酒店集團的經營業務想要得到恢復依然是長路漫漫,眼下能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節流」,與此同時,在有望復甦的市場挖掘更多途徑,拉動本地需求,實現「開源」。
(文章來源:中國旅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