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路艱辛,終目睹黃河源之美

2020-12-11 走吧網

圖文:走吧網特約攝影師 千尋

黃河源頭,冷冷清清,溪流匯集,曲曲彎彎。

前往黃河源頭,在唐蕃古道214國道和青藏線109國道之間,這廣袤的無人區裡,暑季的八月初,天氣陰沉寒冷,路面坑窪不平。

這些年來,幾乎走遍川西藏區和西藏高原,爛路走的太多太多。像黃河源這樣的爛路,雖然一點都不危險,雖然海拔4000多米,雖然是在高原上,但沒有高山峽谷,沒有傍山險路,就是顛、就是坑多。

密密麻麻臉盆大的坑,全是極硬坑沿,每個坑裡都是渾濁的泥水,車輪每一秒都在和坑沿硬碰硬,噗噗嚓嚓濺起來的黃泥水糊滿車身,沒有下雨的中午,雨刮沒有一秒能停下來。

三江源國家公園標誌處留影,繼續駕車駛向無人區腹地,去尋找黃河源的源頭——約古宗列曲。

黃河源頭的正源——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一直以來很有爭議,所謂真正源頭是國家科考隊的事情,我們一路辛苦,就為了看一下母親河的源頭,到底怎麼個樣子。

黃河源頭的兩條小河曲曲彎彎,在曲麻萊縣秋智鄉和瑪多鄉之間基本平行並流,相距約三二十公裡距離,匯合後注入瑪多縣西邊的兩個大湖——扎陵湖和鄂陵湖。再一路向東曲曲彎彎經瑪多縣流經阿尼瑪卿雪山南坡附近,達日縣由經下藏科和阿萬倉,由甘南流經蘭州,形成大幾字形,再陝晉界到河南三門峽和洛陽小浪底水庫經鄭州流向天津入海口,注入渤海。

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此刻,就在天上來的地方,尋找天邊的源頭。如下圖所示,沒有橋,車隊涉水過黃河,繼續尋找源頭。

源頭就在我們附近,繼續涉水過冰冷的黃河。

來來回回再迂迴,連過三條冰冷的黃河,所謂曲折迂迴。

無人區裡基本無人,早上六點半出發到現在,已是下午一點多,五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還在寒冷的黃河源頭,在尋找黃河源標誌性的石碑。

突然看到遠方五彩經幡,到跟前幾臺車停下,歇口氣。

三岔路口距離黃河源頭40多公裡,我們已經走了60多公裡,單眼相機鏡頭拉進,配合熊哥的望遠鏡,還是不知道源頭石碑在哪裡,雖然車旁就是黃河源頭的黃河水流曲曲彎彎。調頭返回再尋找那個石碑,車載電臺傳來胡楊林的呼叫。

這女人,我們稱為胡大俠,單人單車廣州出發,已在川西和青海藏區晃蕩多半個月。玉樹匯合後,一起結伴自駕到現在,她和老鐘的車去麻多鄉補胎,老鍾鄉裡等我們。耐不住寂寞的美女老胡,開上她的卡宴,居然又單車進五六十公裡,來無人區裡找我們。大家都很佩服,的確是自駕大神級美女。

無人區裡沒信號,也沒有辦法去諮詢龐勃和曲麻萊雄鷹,後來聊起來,我們幾次停車的位置,其實旁邊山頭就是黃河源頭的石碑。

在黃河源頭折騰大段時間,就是沒找到石碑,小小遺憾!龐勃比我們早到黃河源四五天,下圖是龐勃的車和卡日曲石碑。

卡日曲——龐勃拍的黃河源頭石碑。

離開黃河源,搓板加水坑的黃河源爛路,我們又六十多公裡重複了一把。用大家的話說,這顛路,真把人跑塌了。

五臺車到麻多鄉匯合老鐘的車,加完油,已經下午三點,寒冷的下午,車上啃乾糧繼續趕路。從麻多鄉到瑪多縣城,還有200多公裡的無人區穿越。導航沒信號,奧維沒軌跡,全靠副駕助手永裴用衛星地圖之前的分析。這裡去扎陵湖鄂陵湖就一條小路,想跑錯都不可能。

後來也知道,這是很多詳細路線的藏區地圖上都沒有的扎加路——003鄉道。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孤寂寒冷的無人區,只有天上的禿鷲、地上的藏野驢偶爾出現在我們的視野。

扎陵湖,黃河流到這裡,匯成高原大湖!

疲憊饑渴的我們面前,又是扎堆悠閒的藏野驢。

扎陵湖。

扎陵湖邊,一掃疲憊。

當年黃河源風景區牛頭碑旁邊的經幡。

鄂陵湖邊,拍照歇息。

瑪多縣的黃河源牛頭碑風景區,就是這裡附近山上的牛頭碑。2016年到過這裡,由於扎湖鄂湖生態保護封閉,所以偌大的扎陵湖鄂陵湖黃河源牛頭碑風景區,沒見一臺車,一個遊客。

天玄地黃,只有我們六臺車,在鄂陵湖旁的風中駐足!

早六點半出發,歷時14小時,行程530公裡,冷餓疲憊顛簸,穿出無人區,於晚八點多,車隊安全抵達瑪多縣城。

走遍藏區,夏日最冷的還是海拔同為4000+的石渠和瑪多,不知為什麼,瑪多縣真的非常冷,三次到瑪多,多次查瑪多天氣,瑪多比羌塘無人區邊緣的海拔5000米的雙湖還要冷。

因為太冷和疲憊,所以沒有什麼是高度白酒和麻辣火鍋解決不了的!

每晚19點更新《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系列遊記,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九):此行黃河源,註定是場惡仗
    穿越黃河源環線: 玉樹-曲麻萊-秋智鄉-卡日曲、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麻多鄉-扎陵湖-牛頭碑-鄂陵湖-瑪多縣一般自駕人,都想從瑪多縣向西90公裡沙土搓板路到達扎陵湖一側的黃河源牛頭碑,但扎湖鄂湖生態保護,我2016夏32天單車阿里大環線回來時到過這裡,2017黃河源景區牛頭碑已被封閉,從瑪多縣已進不去。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一路向西,雖然車輪沒在西藏境內印出車轍,但尋哥帶車隊足跡走遍唐蕃古道沿線,沿著母親河的源頭,尋找青海果洛州最美的兩滴眼淚。 大雨傾盆中深入秘境達那寺,泡達那曹坑溫泉,過囊謙,轉戰高原腹地小城曲麻萊,挑戰泥濘最爛線路黃河源頭卡日曲、約古宗列曲的無人區穿越。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七):雜多線——隱秘刺激的進藏路
    瀾滄江上遊源頭離我們現在位置很近,在這大三江源旅遊區,本想帶車隊探秘瀾滄江源頭,無奈行程很緊,接下來還要探秘黃河源頭,於是放棄瀾滄江源。瀾滄江源位於青海南部和西藏東北的青藏交界的附近,其中扎曲上遊扎阿曲為扎曲的正源,也就是瀾滄江-湄公河的正源。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人飽飯車滿油,見得高原藍
    帶車友們逛了縣城格薩爾王廣場,城外路邊輪胎店補了氣,很幸運的是一路走來,跑了那麼多爛路,輪胎還好。今早白熊大哥勁暢單車先走,他要自駕去色達旁邊的壤塘縣藏區溜達。王佔國霸道車家裡有事,直接取道西寧蘭州,沿連霍返洛。
  • 穿越三江源(黃河、長江、瀾滄江),黃河源頭第一縣名不虛傳!
    曲麻萊縣「黃河源頭第一縣10月25號到達黃河源頭星星海,星星海古稱星宿海,為黃河源頭,上千個大大小小的海子圍繞著一個大海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非常漂亮!10月26號到達瑪多縣,瑪多在藏語中意為黃河的源頭
  • 秘境中國,唐蕃古道,穿越千年的進藏路線。
    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但大多數人所指的「唐蕃古道」,214轉317這條「曲折」的路線。古道西段經鄯城(西寧)、臨蕃城(湟中多巴)至綏戎城(湟源縣南),沿羌水(湟水南源藥水河)經石堡城(湟源石城山)、赤嶺(日月山)、尉遲川(倒淌河)至莫離驛(共和東巴),經大非川(共和切吉草原)、那錄驛(興海大河壩)、暖泉(溫泉)、烈謨海(喀拉海)、過海(瑪多黃河沿),越紫山(
  • 告別青海湖的日出,踏上唐蕃古道,房車露營在瑪多美麗的黃河源
    房車重走中國路,我有一路故事連載27:青海湖看日出,走進黃河源瑪多!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青海湖——瑪多 380公裡昨晚夜裡感覺非常冷,突然從夏季來到了冬季,老張準備的不充分,夜裡沒有怎麼睡好。唐蕃古道
  • 十月最美金秋自駕路線,追尋唐蕃古道蹤跡,走進玉樹……
    50公外的龍羊峽水庫是個不錯的去處,那可以看到清清的黃河,有一種「高峽出平湖」的感覺,來去也是一路風景。當然,想要進一步去到真正的黃河源頭,你得開上一輛可靠的越野車,甚至請個嚮導才行。黃河源牛頭碑,@會員半獸五、玉樹如果你問青海人青海最美的地是哪,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你:玉樹草原。
  • 【FENG薦】玉樹文旅:我家住在黃河源
    在海拔4500米的三江源頭,有一群年輕的生態管護員,他們不畏嚴寒,不懼艱辛,默默守護著源頭水,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他們說要繼承先輩的囑託,保護好這片土地和水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夢,那就是希望三江源水能一直這麼清澈的流淌… 巡護工作艱苦,生活條件艱辛,他們依然感覺幸福… 這裡有他們的家園;這裡有他們熱愛的土地;這裡,是河水清清,夢想開始的地方...
  • 溯黃河 青海行
    借【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之勢,借黃河奔騰咆哮之威;雖有疫情困擾依然勇往直前,為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而踏上徵途,以此書寫自己的【黃河故事】,開始千年唐蕃古道的尋蹤覓跡。為陰雨所困的天氣在九曲黃河第一灣處頓時藍天綻放晴空萬裡,景區色彩斑斕,真是美得嗷嗷叫!你有多大勁都使出來欣賞吧,實在是太美了!美醉了!
  • 玉樹:唐蕃古道
    詳細地址:玉樹縣景點介紹:玉樹自古是連接西藏、四川、西寧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境內以古道和商路為主線,一路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 【地理探究】關於黃河的地理介紹,黃河之源被重新確認,真正源頭僅...
    最高的一級階梯是在黃河的源頭處,是西部的青海高原,這裡是黃河的最高點和源頭之處,山頂終年積雪,並且冰峰起伏,景象奇特,變化萬千。第二級階梯的地勢較為平緩,也是黃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地方,但是地形破碎、氣候乾旱。  第三級階梯在黃河的下遊形成了衝積平原。在黃河的流經之處,共形成了三種地貌,今天,我們最主要了解的就是黃河的源頭,也就是位於青海高原的巴顏克拉山下,黃河的源頭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探尋三江源頭的人文自然之美
    9月15日,西寧幾何書店內,來自省內外的多位藏學界、地理學界的學者,旅行達人,還有幾十位身著康巴服飾的讀者齊聚一堂,《玉樹文化寶典》《玉樹旅遊攻略大全》圖書啟動儀式暨《旅行者——中華大地尋夢之旅》圖書發布會在這裡舉行。
  • 智小兜黃河尋根之旅青海站——終抵黃河之源
    時間就像流水,過得十分快,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黃河尋根之旅的最後一站青海瑪多縣。一路上我們從黃河入海口一路探尋至發源地,看河海交匯、涇渭分明等獨特景象,解讀黃河文化,最終來到著名的三江源國家公園,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探尋黃河之源。
  • 全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還是長江、黃河、湄公河三江之源頭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東西長約1200公裡,南北寬800公裡,面積為72.10萬平方公裡,是除了新疆、西藏、內蒙古這三個自治區之外,全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了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
  • 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今天咱們就介紹一下位於青海省西南部的曲麻萊縣黃河源頭第一縣——曲麻萊曲麻萊縣位於青海省西南部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黃河源頭第一個藏族聚居的純牧業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四大神山之一的尕朵覺沃它是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供奉的神山之一,是長江流域神山之王,是造福玉樹地區的非凡神山,也是傳說中的英雄格薩爾王祭妃的神靈。
  • 唐蕃古道與「一帶一路」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唐蕃古道」必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創新篇章。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先後訪問了印度、尼泊爾,探討了「中印緬孟合作」的可能性和前瞻性,斯裡蘭卡對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的中尼鐵路充滿期待,體現了「唐蕃古道」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價值。
  • 青藏線+唐蕃古道
    青海有兩條進藏線一條是解放軍血肉之軀修建的,青藏線(109國道)一條是藏漢文化交流的,唐蕃古道(214+317)青藏線唐蕃古道因為文成公主,而響徹歷史的進藏之路△唐蕃古道線路圖唐蕃古道(西寧至拉薩段)全長2150m,沿途代表風景:黃河源 兩湖一碑(扎陵湖、鄂陵湖,牛頭碑),玉樹文成公主廟,玉樹嘉納瑪尼石經城,孜珠寺,那木措等
  • 黃河發源於青海的巴顏喀拉山脈,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
    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 巴顏喀拉山脈是青海省境內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瑪多縣西南、巴顏喀拉山口西北,舊稱巴顏喀喇山,蒙古語意為「富饒的青色的山」。
  • 神秘青海——從三江之源到無人之區
    緩衝區外圍劃分的實驗區可以進入旅遊觀光,遊客可以選擇自駕遊穿越可可西裡。生命之源三江源「黃河的源頭在哪裡,在牧馬漢子的酒壺裡;黃河的源頭在哪裡,在擀氈姑娘的歌喉裡……」黃河的源頭在青海。通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個重要渡口,河中亂石穿空,水流湍急,驚濤拍岸,濤聲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