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評
中小微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市場主體,也是我國吸納社會就業的主力軍,其能否正常運轉事關民生穩定。而且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驟增,危機企業生存。在此背景下,通過強化金融支持而緩解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成為保市場主體,乃至保民生、保就業的關鍵。為此,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總結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主要從三方面著手施策。
範亞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公共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一是延續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應急性政策。為緩解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的負面影響,3月1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貸款可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最長至6月30日。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不僅給予中小微企業更寬裕的貸款緩衝期,進一步緩解企業財務支出和流動性壓力;同時對市場主體釋放出強烈的支持信號,無疑於為企業經營者打了一支「強心針」,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推動實體經濟恢復發展。
二是利用多種手段提升市場主體的貸款可獲得性和降低綜合融資成本。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微企業長期面臨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又使此問題更加凸顯。因此,政府工作報告從「增量、擴面、降價、提質」等角度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採取「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等措施,緩解中小微企業因缺乏合格抵質押品而面臨的貸款難問題,顯著提升貸款可獲得性;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費率、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鼓勵銀行合理讓利」等要求,明顯降低綜合融資成本,緩解貸款貴問題。
三是加強金融監管,落實政策效果。由於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政府為提振經濟而實施的寬鬆貨幣政策人為拉大了金融市場套利空間,不利於流動性流向實體經濟。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整治違法違規行為和套利活動,堅決遏制資本「脫實向虛」,將流動性真正輸送到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手中。
總體而言,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主要目標是通過強化金融手段緩解市場主體的生存壓力,進而實現保就業、保民生等其他目標。但需要注意的是,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始終面臨的問題,除了為應對疫情衝擊而採取短期支持措施,更重要的是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性的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從根本上強化其生存能力,實現就業和民生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