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內服外洗相配合 有效治療皮膚病

2020-12-21 尋醫問藥

皮膚病是常見的病症,夏季是皮膚病的易發期,有些皮膚病是非常頑固的,而且是反覆發作,影響生活與健康,那麼中醫是如何治療皮膚病的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治療皮膚病的中藥療法。

治療皮膚瘙癢的內服驗方:

一、生地、何首烏各15克,當歸、槐花各10克,胡麻仁5克,丹參12克,全蠍、蟬蛻各3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二、銀柴胡、五味子各10克,蟬衣6克,烏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數日。

三、當歸、生地各15克,赤芍、川芎各12克,防風、荊芥、蒺藜、何首烏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四、蛇蛻2克,蟬蛻6克,荊芥9克,紫草9克,生地6克,白朮6克,甘草3克。水煎內服。治皮膚瘙癢。

五、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菊花15克,當歸15克,紫草15克,丹參30克,地膚子20克,白鮮皮20克,黃柏15克,防風15克,百部20克,蛇床子15克,甘草6克。水煎內服。

治療皮膚瘙癢的外洗驗方:

一、艾葉90克,花椒、雄黃各6克,防風30克,加水煎沸15分鐘,趁熱燻患處,待水溫適宜時洗患處,每日2次。

二、生大黃、蒼朮各100克,赤芍、荊芥各50克,煎水洗患處,每晚洗1次。治皮膚瘙癢。

三、生地、何首烏各15克,艾葉90克,防風30克,加水煎沸15分鐘,趁熱燻洗患處,每日1次。

相關焦點

  • 中藥燻蒸治療痤瘡有奇效
    核心提示:針對痤瘡發作嚴重期的症狀,上海仁愛醫院中醫科通過多年臨床經驗積累,總結出一套中藥有效治療痤瘡的方法。目前上海仁愛醫院引進的中草藥香離子噴霧機和離子冷噴霧機,專為中藥燻蒸治療而用。<br>   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好發於青少年時期,十有八九的年輕人都或多或少長過,關於面子工程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想過用各種辦法去對付它,有的通過治療,痤瘡暫時緩解;有的治療不當,卻變得越發嚴重。特別是痤瘡發作厲害時,臉上皮膚無一倖免,長滿了膿包,簡直慘不忍睹。對於「愛面子」的女性而言,這可不是好事。
  • 中藥組方配伍,讓難治性皮膚病不再「難」!
    中藥是我國的寶藏。當今,如何開發利用好中藥並挖掘其作用機理,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其消極作用,已經成為我國臨床研究和藥物實驗的重要工作之一。中藥配伍理論是中醫藥理論的精華之一,開展方劑配伍規律的現代研究,對於繼承和發展中藥配伍理論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同時也為更有效地指導臨床和中藥新產品研製提供依據。
  • 四種中藥藥膏治療青春痘
    「青春痘」雖然有著「青春」的傳說,但是有時候卻是容貌的「殺手」,因此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幾款非常古老的中藥成分藥膏,其中,個個都是經典,效果不錯。 第一、大風子油。其組成成分為大楓子油、硼酸和冰片,君藥就是大風子,具有祛風燥溼和攻毒殺蟲之功,用於皮膚皸裂、溼毒風疹。
  • 大鍋湯皮膚病冷敷內服都有
    專家討論現場隨著救災工作重心轉移和天氣逐漸變熱,為防止安置點群眾和參與救災人員疾病流行和傳染,6月20日晚8:30,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楊正春連夜組織艾儒棣等全國名中醫、相關方面專家,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召開地震災區群眾預防疾病中藥大鍋湯和皮膚病防治中藥處方會商會,形成適宜災區防病大鍋湯處方1個和皮膚病防治處方
  • 外用內服 中藥制服皮膚瘙癢
    王大姐先後在多家醫院就診,用了多種藥物治療,療效卻不明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王大姐來到市中醫院門診就診。「當時我全身有多處抓痕,好幾處皮膚增厚、脫屑、瘙癢難耐,渾身疲倦無力,心煩急躁,化驗顯示空腹血糖高,尿裡蛋白和潛血都呈陽性。」
  •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治療溼疹會有哪些副作用呢
    溼疹的時期不同,所以治療溼疹的方法也不同,有內服,有外用,也可以內服外用相結合,具體的治療方式就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選擇了。下面是臨床上一些常用於治療溼疹的方法:一、內服法,內服的藥物有好多種,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常用的就是抗組胺藥,治療急性溼疹,選擇鈣劑比較適用。
  • 皮膚病淋巴瘤惡化三年,一次治療好轉
    本報濟南1月22日訊(記者 孔雨童) 治了三年,跑遍北上廣無法治療還一度惡化的皮膚淋巴瘤,被來濟南會診的大專家一次治療後迅速好轉——近日,菏澤市民吳先生遇到了生命中的轉機。  菏澤市民吳先生三年前換上蕈樣肉芽腫,即一種皮膚淋巴瘤。
  • 三種有效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三種有效治療蕁麻疹的方法 時間:2020-12-12 11:09 蘇州膚康皮膚病醫院 對於蕁麻疹我們都不陌生,蕁麻疹和其它任何疾病一樣,也是分為不同類型,並且不同類型的蕁麻疹,其症狀表現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應該注意的是蕁麻疹這種疾病必須要及時進行正規的治療。
  • 中藥美白面膜粉配方有哪些?教你如何製作中藥美白面膜
    其實,要美白不一定非用美白產品,很多具有美白嫩膚功效的中藥效果也不錯!工具/原料一、白芷二、白附子三、白茯苓四、綠豆方法/步驟一、白芷性味:辛、溫。歸經:入肺、胃經。功效:具有祛風止癢、潤澤美白肌膚、通竅止痛的功效。白芷中含有白芷素,具有顯著的擴張動脈的作用。
  • 劉海雲:治療唇炎,有效的措施有哪些,要注意什麼?
    有患者表示,自己16歲,得唇炎快一年,吃中藥西藥20天,但嘴唇還是紅腫。唇炎,中醫叫唇風,是秋冬季很常見的黏膜問題。很多人嘴上出現裂縫,有了唇炎之後,第一時間都表示求助正規醫生,而是從網上買各種各樣的潤唇膏,或者在藥店買一些塗抹的藥進行治療,但效果往往不太符合預期。像上文提到的患者,雖然年輕,得唇炎快一年才想著治療,這個效果確實是見效不那麼快。
  • 流感來勢洶洶 中醫內服、外治、泡浴可應對
    原標題:流感來勢洶洶 中醫內服、外治、泡浴可應對   廣州最近出現流感潮,門診發熱病人顯著增多。專家表示,這次的流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受寒後驟然起病,惡寒、骨關節酸痛尤其是背部、大腿肌肉酸痛,乾咳、咽痛、聲音沙啞、噴嚏、鼻塞、流清涕、乏力,部分病人還有上腹痛、噁心、大便稀爛等表現,查血常規大都表現為白細胞及C反應蛋白正常,查體提示咽峽-上顎充血明顯,可進行內服、外治、泡浴等方法治療。
  • 各種嗜酸性皮膚病治療集錦
    近日,來自義大利的 Genovese 醫生等人在 Am J Clin Dermatol 刊文,綜述了常見嗜酸性皮膚病的治療,同時對單抗等新興治療進行了展望,一起來看。首先,Genovese 等根據主要的受累解剖層次確定了 6 組嗜酸性皮膚病,詳見下表。
  • 癌症晚期轉移時,還有必要治療嗎?綜合治療情況下,一定配合中藥
    即使是晚期多處轉移,也一定不要放棄治療,並且在治療手段上一定要綜合手段治療,在治療方法上切勿單打獨鬥,尤其是針對晚期轉移的癌症病人,要多種手段相向而行,互相配合彌補利弊。這種問題無論是網友的留言還是私信諮詢中,對於晚期癌症患者是否有沒有必要治療的問題非常多,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有一位網友問,「胃癌肝轉移,沒有做手術,僅僅化療了八個療程後,腫瘤指標升高且瘤子變大,還有必要繼續治療嗎?」
  • 喝過的中藥渣
    中藥渣不僅可滋養花根,也可滋養人體之根——足部。患者自己的中藥渣就是最好的泡腳材料。因為中藥方都是根據病人疾病對症開方的,雖然經過煎煮,但還有殘餘藥性,用中藥渣加熱水泡腳,藥性從皮滲透,可以有效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達到「內服外治」的效果。博大醫院老中醫鄒燕琴教授說:「像腎臟病患者的中藥方中,通常都含有很多活血化淤、強腎健體的藥物,譬如水蛭、山萸肉、紅花、首烏等。
  • 陰囊小疙瘩 陰囊小疙瘩怎麼治療
    其實皆隱存有很大缺點,比如很多內褲前面都是雙層的,將陰囊緊緊的包裹著,特別是到了夏天更是導致陰囊潮溼,時間久了引發許多相關的皮膚病和生理機能的疾病。內褲是主要的原因,而往往容易忽視。儀器治療多違背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強制性治療過敏性紫癜. 造成毛細血管的傷害, 易復發.2. 中藥治療是藥三分毒,中藥的功效具有多樣性,不能準確界定有效活性成分,缺乏現代化生物工程技術,部分中藥成份也會引起過敏.3. 口服激素治療只能從皮膚的表層改善過敏性紫癜症狀,針對性很單一,治標不治本。刺激性成分激素直接接觸傷害皮膚。
  • 被農村人嫌棄的構樹是寶,構樹果是補陰妙品,構樹葉治療皮膚病
    確實,因為構樹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是養豬的絕佳飼料,但構樹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藥,不但葉子能夠入藥,它的花蕊、果子等等都有很大的用處。一、構樹分布廣泛,生命力強,是全樹都能用藥的一味中藥構樹又叫榖樹、楮樹,分布在我國大部分的省市,是一種生命力極其頑強的植物。
  • 芙汭復配霜聯合中藥顆粒劑外治方便更省力
    中藥近幾年逐漸加快了現代化中醫的進程,在中藥劑型、治療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良,比如中藥顆粒劑的廣泛運用,即方便了患者保存、攜帶及服用,更加方便了機構內部管理。中藥顆粒劑以往多數應用於內服治療,調配簡單,衝服方便,深受醫生及廣大患者的青睞。
  • 內服有什麼中藥可以祛斑嗎分享8個實用偏方
    祛斑一直都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關注度越高,說明女人對肌膚的完美程度要求就越高,縱然你有較好的面孔、魔鬼般的身材,滿臉的色斑也是一樣會讓你抬不起來頭,遠看一朵花,近看滿臉「花」,為了祛斑相信大家也費了不少的心思,下面小編根據愛美女性的朋友的要求,就來講講中醫中藥祛斑最好的方法!
  • 激素軟膏並非治療所有皮膚病的「萬能藥」
    激素軟膏並非治療所有皮膚病的「萬能藥」。如果治療不對症,非但無效,還會加重病情。以下幾種皮膚疾病不適合使用激素軟膏。   1.癬激素軟膏對真菌不但沒有殺滅或抑制作用,還會促進真菌生長繁殖,加重病情。在臨床上,經常有患者用激素軟膏治療手癬、足癬和股癬等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初用時有一定的止癢消炎作用,患者誤認為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