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12月23日報導 截至12月20日,2016年總票房報收約437億元。總體來說,票房表現不佳,增長大幅下滑。無論是引進分帳大片,還是被市場寄予厚望的國產片,基本都在票房上吃了大虧。
雖然2016年電影票房開局良好,但總體來看,今年內地票房大盤全面潰敗,也因為暑假檔的全面失守。
根據票房數據統計,2016年第三季度三個月的票房分別為45.1億、40.5億、2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與9月票房遭遇了「滑鐵盧」:分別暴跌10億、13億元,同比下降18.2%、38%,是5年來首次出現的票房負增長。
暑假票房的冰點效應繼續蔓延至中秋國慶檔,原本是最為熱門的國慶檔期僅有一部破10億的片子《湄公河行動》,該片在上映前並沒被業內看好,題材被誤認為主旋律,宣傳啟動得也甚晚,但同期實在是沒有更為強勁的競爭對手,憑藉口碑相傳,影片最終以「黑馬」姿態突出重圍。
還有幾部國產類型片值得一提。去年十一黃金檔期裡,開心麻花的首部電影《夏洛特煩惱》走出一個不錯的曲線,後來居上,在《港囧》《九層妖塔》和《解救吾先生》三部大片的圍堵下,《夏洛特煩惱》輕取了14億元票房。今年,同樣是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驢得水》卻只有不到2億元的市場含量。雖然《夏洛特煩惱》和《驢得水》均屬喜劇,但兩者有一個本質性的不同,《夏洛特煩惱》屬於和影迷息息相關的青春主題,而《驢得水》旨在諷刺,離影迷生活較遠。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不是一部好電影呢?也是見仁見智的,但不可否認,它確實提供了華語電影罕見的新思維。整個電影,似乎就是美好幻滅的過程。整部電影最聳動的,演員對表演的控制比較好,很多人看似面無表情,實際上非常考驗演技。
同樣是沉重喜劇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成績也不盡如人意,這也是讓人揪心的事情。劉震雲的原著《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小說有群眾基礎,又有馮小剛的操刀以及範冰冰的顛覆出演,但市場並不熱捧這類沉重題材。
對於今年票房的低迷,許多分析都指向「票補減少」,市場已經很難找到9.9元的特惠票。不過這只是在客觀上加速了市場對於爛片的淘汰率。今年有好幾部小鮮肉擔綱的青春片,最後都草草收場。既有娛樂性又有高品質的片子或許才是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動力吧。
(深圳商報記者 李佳佳)
2016票房前十電影
(截至12月20日)
第一 《美人魚》33.89億元
《美人魚》於2月8日大年初一上映,當時火爆的情況令不少人都瞠目結舌,首日票房高達2.8億元,單日最高出現在2月14日情人節,一天之內就捲走了3.1億元,首周7天吸金18億元,將華語片的首日、單日、首周這三項票房紀錄齊齊打破。上映19天時,成為內地首部邁進30億大關的影片。
《美人魚》紀錄刷新之快令業內關注到了內地票倉的潛力,觀眾在電影上的消費能力日益提高,隨著春節期間電視節目影響力的消弱,更多人湧入影院,選擇把電影院作為春節休閒娛樂的一大好去處。
第二 《瘋狂動物城》15.3億元
影片雖然選擇了3月這個傳統的「淡季」上映,但票房並不淡。這是迪士尼今年最新力作,也拿下了中國影史動畫片票房冠軍。該片最終在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在評論界中也受到了媒體廣泛的好評。影片還被美國電影學會列為2016年度十大佳片之一,被金球獎、安妮獎提名角逐最佳動畫片,也是2017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熱門選手。
第三 《魔獸》14.7億元
《魔獸》在全球4.3億美元的票房中,有超過89%的票房收入來自海外,其中中國觀眾貢獻了2.21億美元的票房,超過了票房收入的一半。然而,即便中國觀眾這麼給力,這部電影還是虧了——根據《好萊塢報導者》的估計,這部花了1.6億美元拍攝的電影,要取得4.5億美元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在不計算中國市場衍生品、數字電影版權等其他收入的情況下,他們估計這部電影會虧損3000萬~4000萬美元,由於中國數字電影版權賣了2400萬美元,這個虧損相對縮小了。
第四 《美國隊長3》12.5億元
不少影迷贊該片是漫威影業的巔峰之作,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有觀眾吐槽影片是技效一流的好萊塢垃圾。但觀眾評價的分歧並未影響《美國隊長3》票房火爆——影片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2億。在北美,該片也呈現出開畫即爆倉的衝勁,午夜場票房2500萬美元,是史上「超級英雄」電影午夜場總成績榜第四名。
第五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2.01億元
「西遊記」堪稱影市上最經典的IP,影片也是鎖定大年初一同觀眾見面。此次《三打》在秉承原作基礎上,對「白骨精」的人設進行了大幅升級,白骨精在鞏俐的演繹下,從「山村小妖」華麗轉身進階為「妖皇」。為了親自演繹白骨精變身後的樣子,《三打》中鞏俐將以令人嘆為觀止的演技,完整展現了「妖皇」白骨精的前世今生,從18歲演到81歲。
第六 《湄公河行動》11.8億元
要說今年最火的國產片,《湄公河行動》絕對佔據一席,影片深度還原了2011「湄公河10.5販毒大案」,講述了中國特別行動小組替國家和十三名事件中遇難同胞沉冤昭雪的精彩故事。彭于晏一改往日帥氣、青春的陽光造型,劇中角色不僅邊幅不修,甚至蓬頭垢面,邋遢形象著實令觀眾大跌眼鏡。影片另一主角張涵予延續了往日熒幕中的硬漢形象,他在片中飾演緝毒大隊隊長,帶領團隊展開一場跨國緝毒行動。影片既有動作對打、商場角力、水上追擊等驚險刺激的動作戲,還融匯了追逐、翻車、槍戰、爆破格鬥等各式場景。
第七 《澳門風雲3》11.17億元
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劉偉強、王晶共同執導,周潤發、劉德華、張家輝、李宇春、張學友、劉嘉玲等眾多明星主演的華語合家歡賀歲喜劇《澳門風雲3》定檔大年初一,第三部票房在元宵節前夕衝破10億元,不僅是「澳門」系列中最收入的一部,也令整個系列總票房高達25億元,自此成為華語電影史上最賣座的系列之一。雖然王晶表示「不會再拍《澳門風雲4》」,但無論發哥、華仔、張家輝還是李宇春等人,在採訪中都稱希望未來能再度組合。
第八 《盜墓筆記》10.04億元
《盜墓筆記》如同一顆「深水炸彈」,投進了沉悶的暑期電影市場,也成為今年暑期最賣座的影片。然而,該片從人物設定到高潮情節再到兩位男主角的感情戲,卻遭到了來自原著書迷的一片惡評。像《盜墓筆記》這樣的IP作品,哪怕是對主角服裝造型這類細節上的改動,都極易引起小說粉絲的不滿,更何況電影在人物設定、故事情節方面的改動都非常大。也許,《盜墓筆記》改編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通過層層機關設置和精細的美術設計很好地展示了盜墓文化,這也是原著的精華所在。當被問及如何看待電影上映後的口碑兩極分化情況,南派三叔直言:「其實很多原著粉並沒有完全看完我的小說,所以劇本中的一部分點他們是get不到的。」
第九 《功夫熊貓3》10.01億元
2008年,《功夫熊貓1》的票房為1.5億元,當時國內院線的銀幕數為4000塊;2011年,《功夫熊貓2》的票房為6.08億元,當時國內院線的銀幕數約為8000塊;2016年,國內院線的銀幕數已經增加到3.2萬塊。1月23日只點映了3小時的《功夫熊貓3》就撈得4000萬元票房,順手把內地電影點映的票房紀錄也拿走。《功夫熊貓3》是中美兩國在動畫電影製作上的首次合作,為中國觀眾量身打造的中文版口型設置,再加上成龍、黃磊、白百何等組成的全明星配音陣容,讓這部電影堪稱是最有中國味的動畫大片。為照顧中國市場,安排在1月29日這個北美甚至全球都是冷清的檔期上映,夢工場對這部電影的「偏心」可謂有目共睹。
第十 《奇幻森林》9.79億元
《奇幻森林》是4月影市的一大亮點,近年來迪士尼影業先後推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沉睡魔咒》《灰姑娘》等多部改編自經典動畫的真人電影,這些影片無一例外全都票房爆棚,由全能導演喬恩·費儒掌舵、頂尖特效團隊打造的《奇幻森林》將這股經典動畫真人化的潮流推向了至高點。影片同樣也獲得影評人的肯定與好評,在影評網站爛番茄影評網上,《奇幻森林》的新鮮度高達95%,直接躋身「神片」之列。
(深圳商報記者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