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趟旅程帶大家去了 ,領略了它千年古城的魅力,才發現原來去潮州不只有美食好吃,它的非遺文化更值得去細品~
△汕頭市區
那麼,這一趟旅程就帶大家坐高鐵去潮州旁邊的汕頭吧!這座北回歸線與中國海岸線唯一相交的城市,有人文有故事,更有著濃厚的情懷。
△汕頭夜景
從廣州南站出發乘坐高鐵,到達汕頭站需要3小時20分鐘左右,票價大概是198元~
從廣州東站出發乘坐動車,抵達汕頭則要3小時40分鐘左右,票價大概是194元~
時間、價格都差不多,看大家去哪個車站更加方便咯~
汕頭,地處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口,古時為濱海衝積地,明代稱「沙汕」,至清雍正年間始稱汕頭~
△汕頭開放廣場
汕頭是全國著名的僑鄉,但是大家知道她是怎麼成為僑鄉的嗎?
汕頭由一方漁村興起,1860年,開埠成為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事實上,當年的開埠其實是被迫而為。1858年,《天津條約》籤訂,潮州(汕頭)等地被增開為對外通商口岸。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
△汕頭內海灣
上世紀30年代,汕頭港外洋船隻進出港艘次與噸位數居全國第三位,呈現「檣櫓如林,商賈似雲」的百載商埠盛景。
△南澳漁港
千千萬萬海外僑胞在外打拼,他們對故裡和親人的深情卻一直沒變。「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是他們標籤。
△南澳大橋
想尋找汕頭開埠痕跡的,可以去小公園開埠區,它是國內目前現存的規模最大的騎樓片區。
騎樓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包括聞名遐邇的小公園紀念亭、南生百貨大樓等,形成具有20世紀30年代民國特色的建築群。
南生百貨大樓創建於1932年,裝有汕頭市歷史上第一部電梯,足足使用了60年!質量槓槓的!
見證了汕頭埠商業繁華史,也承載了許多汕頭人的夢想和榮耀、海外鄉親的鄉愁與懷思。
小公園內的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展出了的珍貴文史資料,可以全面了解汕頭的開埠文化哦~
開埠文化陳列館,是一座三層高的歐陸式建築。館前的賣草粿小販、女留學生等古銅色塑像,與陳列館灰白色主基調的牆體相映襯,透露出厚重的歷史感。
與之隔街相望的僑批文物館,是全國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這裡館藏了約12萬封僑批。
在潮汕方言中,「信」稱為「批」,海外華僑通過「水客」和僑批館等民間渠道,寄回到家鄉眷屬的銀信合一的家書便是「僑批」。
從一封封僑批裡,仿佛看到了海外僑胞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
距離「紅頭船故鄉」澄海樟林古港不遠的隆都前美村,一座堪稱「嶺南第一僑宅」的陳慈黌故居,正是百年前由旅外僑胞陳慈黌家族興建。
△陳慈黌故居
傳統潮汕建築糅合西式洋樓風,中西合璧,506間鋪瓷雕花的廳房富麗堂皇,具有建築藝術、人文歷史、華僑商業經濟等領域的重要研究價值。
△陳慈黌故居
由西向東,城市依海而生。內海灣畔,海灣大橋與礐石大橋如兩道長虹飛架兩岸~
△海灣大橋
海灣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預應力混凝土懸索橋。1995年通車至今,連接內外。「與海搏鬥」的海灣大橋,承載著汕頭人的向海夢~
△礐石大橋
汕頭有一個超治癒的國內「小塞班」,很多人都喜歡去那裡看海~
廣東唯一海島縣——南澳,猶如鑲嵌於北回歸線的「明珠」,柔美的海灘、壯觀的風車群,古老的建築群,都賦予這座小島極大的魅力~
△南澳島
這兒有「東方夏威夷」之稱,去到南澳島,在清澈的陽光沙灘裡浪跡天涯,泡海水吃海鮮看海上日出,完美!
△南澳大橋
南澳島上有挺多燈塔,比較出名的就是長山尾炮臺上的紅色燈塔,過了南澳大橋就能看到。
長山尾這條公路的沿途海景十分漂亮,可租車或者共享電動車,沿海騎著車吹著海風,超舒服~
via 微博 @執念狂
青澳灣是南澳上最美的海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裡海水非常藍,說是最美海景也不為過~
△青澳灣
青澳灣位於最東邊,這裡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當太陽開始升起到海平線時,就能看到最美的景色!
南澳還有風縣之稱,山上延綿十幾公裡的巨型風車陣,是全國最大海島風電場。風電場內的觀景臺是島上觀光的最佳地點!很壯觀~
俗話說,食在廣州,味在潮汕。而汕頭,就是潮汕美食的代表地!經常聽身邊的「膠己人」說他們的飲食文化,羊粉們一起來感受下!
汕頭人是典型的靠海吃飯!有人說:海的味道,是沒有菜單的。
擁有最原始味道的魚飯,肥美鮮嫩的超薄殼,爽脆又有彈性的達濠魚丸、料足味美的腸粉,還有每個汕頭媽媽的拿手絕活——粿!
從「百載商埠」到成為國家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汕頭的僑鄉血脈、潮商基因始終根植於這片濱海熱土。
有時間就去看看廣東這座著名僑鄉的美,了解開埠文化,領略南澳島的秀麗風光,品嘗汕頭特色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