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雲南更是奇之又奇
你可能知道雲南十八怪
甚至還會倒著唱出哪怪是哪怪
卻不知道
雲南居然還藏著這麼多奇妙景觀
獨木成林位於西雙版納打洛鎮邊境貿易區內的曼掌寨子旁,是打洛鎮最紅火的旅遊景點之一。到打洛,沒有不看獨木成林的。
這株成林獨樹,株高達28米,樹齡在200年以上,憑藉一樹之力撐起了整片林子。
樹主幹中部平生的眾多氣生根,順樹而下,相互交纏,盤於根部,這就是所謂的樹大了什麼林子都有。
左右兩側的主枝上,有32條大小不等的氣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連的叢生狀支柱根,塑造出一樹多幹的成林景致。
世界大了,什麼景都有。別人經歷一天一次日出日落這一天就過去了,可是在雲南有一個地方看三次日出日落才過完了一天,這就是麗江黎明風景區。
這種奇特的現象歸功於黎明景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在黎明街的北端,東邊是三座異形的山峰,一座比一座高出一大截,所以,每天早晨的八點半左右,太陽會從第一座山峰後腰升起。
太陽緩緩爬升,大概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就隱入了第二座山峰後,感覺黎明街剛要迎接日出轉眼間又不在了。
過一會兒,太陽從第二座山峰左側升起,半個小時以後又隱入山峰後,再過半個小時太陽就從第三座山峰右側上部升起。
這裡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構成了景區極具觀賞價值、人文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的獨特景觀。
黎明在麗江老君山附近,這裡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紅色砂巖覆蓋地表,是西南地區唯一、全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
一大塊裸露並風化成片片巨鱗狀的山巖,這些山巖組合起來就好像一隻巨大的烏龜在爬行,龜身上成百上千的巨鱗狀山巖又好像一隻只小龜,大龜和小龜爬行的方向,都是太陽升起的正東方,千龜山因此而得名。
這種景觀的規模和質量在國內最具代表性,堪稱中國一絕。不同季節、不同時辰、不同天氣、不同角度,都會有完全不同的千龜山。
這一條長約40米,寬不到一米的戰馬坡,位於雲南陸良縣沙林風景區,也叫驚馬槽。實在是可怕,當地祖祖輩輩的老百姓戲把它叫做「陰兵過路」或「陰兵交戰」。
1800多年過去了,當出現電閃雷鳴的天氣時,戰馬坡還會聽見戰馬嘶鳴、刀鐵相擊、叮叮噹噹的聲音。
專家學者對此的解釋是驚馬槽的巖石有錄音功能,與地形、天氣有很大關係。
芒市樹包塔是雲南的又一奇特景觀。它的官方名稱是鐵城佛塔,據傣文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著為紀念一場勝利的戰爭而修建了此塔,距今兩百多年。
塔高10餘米,塔身為八角形,磚木結構,塔身天長日久出現裂縫,裂縫的塵土中長出了一棵菩提樹,古塔漸漸被樹包圍共生,樹高數十米,樹冠覆蓋近1000平方米。塔頂著樹,樹包著塔,頂上枝葉蔥蘢,腳下佛塔生輝,堪稱塔中絕景。
菩提樹和佛塔合二為一,這裡的民眾多數信仰佛教,虔誠的祈禱和祈福,樹包塔顯現出了神聖的佛教意境。
白水臺位於香格裡拉縣城東南的三壩鄉白地村,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發祥地。其形狀酷似層層梯田,在陽光下形成晶瑩耀眼的銀屏,竟似千百臺迭起的瓊臺玉階,又像千百道雲波雪浪,奇特的地形地貌讓世人嘆為觀止。
據考證,白水臺最初是作為神祇來敬奉的。相傳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徑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因此是納西族東巴教徒的神聖之地。附近納西族的民居、服飾和工藝品也很有特色。
白水臺其造型酷似一層層梯田,成因是由於水中的碳酸氫鈣經太陽光照射,水分蒸發後形成碳酸鈣白色沉積物,之後又不斷覆蓋地表而形成的泉華地,因此是中國最大的泉水臺地之一。臺佔地面積3平方公裡,屬溫帶氣候,降雨較多,年平均氣溫為11.4℃。這裡也是中國納西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寶山石頭城位於麗江城北110公裡的金沙江峽谷中,因百餘戶人家聚居在一座獨立的蘑菇狀巨石之上而得名。
麗江寶山石頭城三面皆是懸崖絕壁,一面石坡直插金沙江,僅有南北兩座石門可供出入,是一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百餘戶人家,生活在一塊大石頭上,達千年之久,納西族同胞用智慧與汗水雕塑了自己剛毅的形象和藝術化的生活。
麗江寶山石頭城納西語稱為「拉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城內瓦屋鱗鱗,巷道縱橫,麗江納西族居民闢巖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隨勢打成,古樸自然,奇絕無窮。
——香拉千湖山、聽命湖
雲南的這兩個地方,香格裡拉的千湖山和怒江高黎貢山的聽命湖。傳說不能大聲喧譁,不是瞎說,這真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為噪聲會破壞湖面上空的氣壓等天然生態,如果有人在湖邊大喊大叫,那麼即使是在晴天也會下起雨或落下冰雹。
而凡是大旱之年,山下百姓就準備好祭祀品載歌載舞祈求天神降雨,頃刻便烏雲翻騰,下起瓢潑大雨。
在藏民的眼裡,湖水是聖潔而不可褻瀆的,所以千萬不可用手腳觸摸水,不然就別說別人蠻橫不講理了。
會澤雨碌大地縫是數萬年大自然的傑作,它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形成過程,就是因為它強烈的地形變化,使雲貴大地上升為高原。
圖源:肖育文
整條地縫全長十餘公裡,最窄處不足5米,地縫瀑布成群構成一道道珠簾,大家都叫它「神泉」。
圖源:肖育文
河流的強烈下切,出現了著名的「山」字形地層錯亂,巖層間孔隙和裂縫綿亙十多公裡,這在雲南乃至整個中國,還十分罕見。
圖源:肖育文
你之前只知道雲南有個石頭組成的景觀石林,今天拉風哥告訴你雲南還有個神秘的魔幻世界-元謀土林。
有雄鷹、有駿馬、有士兵、有文弱書生,還有&34;、&34;的立體群像,不一樣的奇觀,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元謀土林是一種土狀堆積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狀地形,因遠望如林而得名。元謀土林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觀。
元謀土林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支流龍川江西側,物茂土林、班果土林、浪巴鋪土林為佳。它與陸良彩色沙林、路南石林並稱之為「雲南三林」。
走進土林就如同進入了神秘的魔幻世界,眼前鬼斧神工般的景觀令人目不暇接。
世界上不只有黃沙,還有彩色的?如果有人這麼跟你說,那麼你千萬不要說別人胡扯了,別人只會覺得你見識短。
陸良彩色沙林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距陸良縣城18公裡,總面積180公頃。該沙林因風化剝蝕而成,為層巒壘峰狀。
其以紅、黃、白為主色調,雜以青、藍、黑、灰色,加上季節、氣候、日照及觀賞角度的不同,產生絢麗多彩的色調,故名彩色沙林,成為著名的地質旅遊景觀。
在我們雲南武定的大山深處,藏著這麼一個地質奇觀。裂谷全長約12公裡,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約6米,裂谷兩邊懸崖對立,兩側絕壁間隙古樹豐茂,谷底是湍流急下的大梁河,就問你刺不刺激!
在裂谷最窄處,一塊天然巨石橫亙其間,成為了連接裂谷兩邊的唯一通道,當地人稱其為「天生橋」。裂谷兩邊的村民就通過這裡來往。
裂谷兩側雞犬相聞,卻終日難以相聚,因為中間的裂谷最深處達300餘米,深不見底,形成了驚險奇特的崖壁奇觀。
大裂谷入口處的迎客松,它生長在懸崖峭壁的石縫中,不知經歷了多少年的風吹雨打,依然懸空屹立。
向下看去,千仞壁立的崖壁上生長著各種頑強的植物。在返回景點入口附近有一個叫「紅軍松」的地方,是一個很好的觀景臺,它與大裂谷的標誌性景點遙遙相望,用長焦機鏡頭可以拍到很好的全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