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老照片,南京應該是我家鄉之外去最多的城市了,工作開會,小孩在此上學,外出遊玩,南京皆是必到之所。30多年前,與妻兒去南京中山陵、靈谷寺等遊玩,這是小孩第一次出遠門,我與兒子那發自內心的開心笑聲,仿佛還飄蕩在靈谷景區的上空。
南京寺院最有名應是清涼寺,只是與電影《清涼寺鐘聲》同名,故事發生地在河南清涼寺。而靈谷景區位於南京鐘山東麓,這裡是南京六朝名勝薈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時,將原位於鐘山西麓的六朝名剎開善寺遷到這裡,更名靈谷寺,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禪林」。到了民國時期,1928年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數萬將士,又在靈谷寺舊址修建了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到時參觀人寥若晨星。
景區內古木參天,曲徑通幽,古稱「靈谷深松」,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眾多名勝古蹟隱約其間,有無梁殿、松風閣、靈谷塔、志公殿、三絕碑等,名人墓葬有鄧演達墓、譚延闓墓等。這些人文建築和山水勝景,掩映於鬱蔥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葉紅如火,色彩斑斕,桂花飄香,景色十分迷人。靈谷景區鮮明體現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國文化、生態文化之特點,是遊人品味歷史、賞桂休閒的絕妙去處。
靈谷寺坐落在紫金山東南坡下,是南朝梁武帝為紀念著名僧人寶志禪師而興建的"開善精舍",初名開善寺。明朝時朱元璋親自賜名"靈谷禪寺",並封其為"天下第一禪林",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其與大報恩寺、天界寺並列為大剎。
1982年,靈谷寺無梁殿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將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中山陵附屬譚延闓墓、鄧演達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谷寺是古代鐘山眾多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傳至今的一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其前身是梁武帝為名僧寶志所建的開善寺,至今1400多年,寶志就是我們熟知的濟公和尚原型。遊本昌演繹的濟公最為神似。
古代靈谷寺在國內佛教界中享有較高地位,得到了一些皇帝的青睞。據《金陵梵剎志》的統計,明朝還把棲霞寺、方山的定林寺等12座佛寺劃歸靈谷寺管轄,這樣大規模的佛寺,真可謂是天下「第一禪林」了! 清朝初年的戰火,使靈谷寺遭受嚴重的破壞,除無梁殿和寶公塔外,其餘殿宇全部被毀。清朝統治進入「康乾盛世」後,靈谷寺也得以重新修復,又成為東南名剎,並多次接待滿清皇帝。康熙遊覽靈谷寺時,曾親筆題書「靈谷禪林」匾額,還寫了一副對聯:「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過靈谷寺,並在這裡建了行宮,還賦詩、賜物,親筆御書「淨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絕碑上。
30多年前,我對佛教知識知之甚少,加上主要是陪同兒子遊玩,對靈谷寺、靈谷景區的欣賞很是淺顯的。如果有機會再上南京,一定重返靈谷寺,好好看看南朝唯一留存下來的古老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