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20年不回家?失聯北大博士後回覆信息曝光

2020-12-25 騰訊網

最近幾天,「兒子深造出國20年杳無音訊,常州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得到了廣泛關注。

這位和親人「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究竟去了哪裡?

很多熱心網友為了幫助他的母親郭巧娣老人完成臨終前見兒子一面的心願,提供了很多王永強的相關信息。

王永強留給家人的照片

01

有網友在美國社交網絡上發現,在亞特蘭大工作生活的「Wang Yongqiang」各方面的信息資料,都與老人的兒子王永強高度吻合。對此,老人的家人通過越洋電話給「Wang Yongqiang」留言,希望得到積極回應。

12月1日,這位亞特蘭大的「Wang Yongqiang」終於有了回應。

王永強小舅舅郭學武的微信截圖

這天傍晚時分,王永強的小舅舅郭學武向記者表示,魏村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員與他取得聯繫,稱他的親戚在美國和王永強熟識。

王永強請他向小舅舅郭學武轉達了如下信息:希望家人不要再通過媒體尋找他。

而對於是否會和母親相見的問題,他只答覆了七個字:「清官難斷家務事。」

郭學武和王永強的親人們對此表示:失望至極。

02

1969 年,王永強出生於新北區春江鎮新華村,是王紀生、郭巧娣夫婦最小的孩子。王X強天資卓越,從小就是個學霸,全家微薄的收入都花在了重點培養小兒子上。

王永強也不負眾望,先是從蘇州大學研究生畢業,考取了中科院博士,後來又考到北京大學當了博士後,就連找的媳婦也是北大教授的女兒。

農民家庭出生的窮孩子當上了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永強成了全村人的驕傲,經常被鄰居拿來當做教育子女的榜樣。

誰都沒有想到,1999 年年底,正走上人生高峰的王永強突然選擇出國發展,隨後不久,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沒了蹤影。

出國前,王永強一直和家裡保持緊密的聯繫,除了每月兩通電話外還常常寫信回來,書信中也寫滿了對家人的關懷。就在出國的前一天晚上,王永強還給母親打過電話,自稱是為了工作需要和妻子一起出國,過兩年就回來看望他們,結果 20年來沒有一點音訊。

"出國前我去北京找過他,他丈人一家對我都很熱情,還一起拍了照片。跟我講,要去日本兩年,年薪是人民幣18萬一年,還說會回來給家裡買套房子,讓爸爸媽媽享受享受。"舅舅郭學武回憶,出國之前未見王永強有任何異常,出國後也有兩三次聯繫。

小舅舅郭學武說,王永強到達日本後,第一時間給他打來電話報了平安,但之後就沒再主動聯繫過。

半年後,因為姐姐郭巧娣太思念兒子,郭學武打電話到北京大學找到王永強的丈人,要求王用強打電話回家,那一次王永強回了電話。

郭學武回憶道:「上來就問,小舅舅你打我電話的嗎?說你以後這邊電話少打,我說小強你慢點,你爸爸媽媽在這邊,要跟你通電話,他說不用了,不跟他們通話了,把電話一掛,我也想不通,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我們打電話給他丈人,他說他跟我女兒離婚了,說你們以後不要來騷擾我們了。」

從那以後,王永強就失聯了,家裡再也沒聯繫上。

03

我們不是當事人,不知道這20年間發生了什麼,才能讓一家人產生了如此大的隔閡。

這次網友們選擇了理智吃瓜。

網友: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亦施恩:家務事說不清的!只有他們自己心裡知道!別人無須多言

默默的花魚:什麼人能傷你最深?大概率是家人,因為跟你不親的人無法傷害到你的心,所以從不勸人大度和饒恕~

onlineing是只困困熊:親人們對此表示:失望至極。我想說他已經用行為對你們表示了失望至極!勸人原諒,天打雷劈!

梔子花開淺淺香:清官難斷家務事。中國父母養孩子基本是當做養老工具,出色一點的孩子兼做炫耀品。

鹿鳴Lucky:不知全貌不予置評。

大智若愚者5: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靜定觀心:家裡的事情不做評論 希望各自安好,

臨在的瞬間:可以理解。新聞的隻言片語,無法呈現真相。

三打擺姑驚:能讓親生兒子如此決絕,應該是痛徹心扉的委屈。

april0310:看見評論裡大家都這麼理智,真開心。

吃葡萄吐個葡萄皮兒呀:現在的決絕可能是曾經無比的絕望 不要對別人的家務事指手畫腳。

04

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我們要知道,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永遠是家庭關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

新時代的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

他們希望學習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也希望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不管是更好地培養或是解決問題,我們都會聚焦到一個話題: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但是,很多父母卻誤解了什麼是真正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不是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見縫插針對孩子施加教育。而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保證他們的生活所需以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享受彼此陪伴的時光。

除了讓孩子的時間表被「學習」填滿,父母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愉快地聊聊天、玩一些有趣的互動小遊戲,一起探索生命的美好。

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源自父母對於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怎樣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

05

父母提高陪伴質量的幾個建議

如果父母某一方陪伴孩子的時間極少,我們能做哪些改善?陪伴是一門技術活,父母一定用心「修煉」~

如果長期見不到面,可以和孩子使用網絡聯繫,進行遠程分享,:

父母們可以通過網絡和孩子形成有固定契約的溝通機制,比如每天睡前10分鐘視頻,聊聊彼此的生活,建立比較穩定的溝通機制。這樣孩子和遠方的父母就更能夠了解彼此,感情上會更加親近。

另外,建立穩定的溝通機制也適用於父母雙方都家的孩子身上,如果你每天能在睡前每天抽出10分鐘,跟孩子聊聊他今天心情如何,發生了什麼開心的事和不開心的事,遇到了哪些需要幫助的問題。

我相信一個月之後,你們的親子關係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在遠程溝通中,與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

溝通和陪伴是需要一個共同的事情來作為載體,才能形成溝通,否則對方都不理解彼此在表達什麼意思,孩子會聽到很多概念性的話語,但是卻沒有體驗和感受,那這種溝通質量就不會太高。

比如,孩子和遠程的父母一起看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看到其中的故事情節說:

船剛駛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風浪,使我感到全身說不出的難過,心裡十分恐怖……」

若父母和孩子同時看這本小說的話,兩個人都能理解到文字裡的情緒,父母還可以問:

「你覺得魯冰遜此刻在想什麼?他會後悔嗎?那我們猜猜,他會怎麼做呢?」

孩子先回答這個問題,父母們也可以說說自己的答案,這樣有載體的討論,有內容的交流,才能孩子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促成更深刻的學習。

把話題延展開來到各方各面,建立一種友誼:

不僅是父母要關注孩子,孩子也需要關注父母的生活狀態。讓孩子知道,關係是雙向流動的,所有的關係是「你和我」,而不是「你對我」。

我們想遠一點,我們的孩子遲早要建立各種「你和我」之間的平等關係,是要學會從別人視角和感情出發進行社會交往。所以,我們要儘早鍛鍊他們。

再想得近一點,我們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出現各種叛逆的情況,很可能會因為堅持「自我」而對父母做出一些不太尊重的行為,那是因為父母們從來都沒有跟他們表達過需要。

如果他們明白,自己強大的父母和自己同樣需要被關懷。那麼,青春期的時候會更平順的過渡。他們會更好溝通,更懂得談及感受而不是明知父母需要關懷而發洩情緒,其實每個孩子都深愛父母,他們也能克制自己,控制好情緒。

現在未雨綢繆,是為了以後好向他伸出一雙熱手。

寫在最後:

距離擋不住愛,有質量的陪伴,能夠讓愛翻山越嶺來到孩子身邊。

愛只是基礎,父母需要方法。

只有建立了真正良好的親子關係,才能讓孩子即使遠隔千山萬水都想回家。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後出國失聯20年最新消息 王永強失聯20年原因曝光為什麼...
    最近幾天,「兒子深造出國20年杳無音訊,常州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得到了廣泛關注。這位和親人「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究竟去了哪裡?很多熱心網友為了幫助他的母親郭巧娣老人完成臨終前見兒子一面的心願,提供了很多王永強的相關信息。最新消息是,王永強已經在美國找到了,但他拒絕與親人相認。
  • 「我,50歲,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母親病危,拒絕回家,有誰看見我的...
    比如,這兩天,備受關注的「母親病危,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拒絕回家」的事件。王永強年輕時照片1999年,王永強博士後畢業,和妻子一起出國。據父親王紀生說,出國的前一天晚上,王永強還給母親打電話:「媽媽,為了工作的需要,明天我就要帶夫人出國了,我過兩年就回來看望你們。」結果,這一走,20年杳無音訊。
  • 失聯20年博士後王永強被找到,面對病危的母親,回應了7個字
    失聯20年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先後考取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後。自1999年出國後就斷了消息。其在常州的老母親王永娣病危,希望在臨終前見兒子王永強一面。失聯博士後王永強王永強先從蘇州大學研究生畢業,考取了中科院博士,後來又考取了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永強博士後畢業,選擇與妻子出國。
  • 北大博士後出國消失20年,病危母親想見他最後一面!他的回覆卻……
    近來,「兒子深造出國20年杳無音訊,江蘇常州病危老母親盼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消息得到了廣泛關注。王永強是家人省吃儉用供出的北大博士後,卻在走上人生巔峰之後突然出國,一去不返二十年。如今母親病危,想見他最後一面。
  • 50歲北大博士後,失聯20年,母親病危拒不回家,只回答了7個字……
    對於這個經由別人轉述的回覆,王家人收到後,也說了四個字:「失望至極。」王永強,1969年生,出身底層,但聰慧勤奮,自幼就是個學霸。蘇州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考取中科院的博士,後又在北京大學讀博士後。這樣的孩子放在那,都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1999年,王永強博士後畢業,和妻子一起出國。
  • 失聯20年北大出國博士之舅: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
    記者 | 毛玉婷北大一博士後出國20年杳無音訊,如今母親病危想見最後一面,卻被告知不要再找他了。對此,當事人的舅舅對界面新聞表示,親屬們已不抱希望,也不想再找。近日,北大博士後王某某出國失聯20年,在美國被找到後不願與家人見面一事引發了網友關注。12月3日,其舅舅郭先生向界面新聞表示,王某某通過中間人表態不想聯繫後,自己曾給他打過電話,也沒有接聽。「現在,我們不抱什麼希望了,也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我們一家人也不想再找他了。」郭先生說。
  • 他是北大培養的博士後,跑到美國拒不回家,母親病危回復7個字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他是北大培養的博士後,跑到美國拒不回家,母親病危回復7個字。1969年,王永強出生在江蘇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裡面,因為貧窮,從小的時候開始王永強就沒有吃過好的,也沒穿過好的。不過他卻非常熱愛學習,只要有空餘的時間他就會讀書寫字,這一點讓父母感覺特別的欣慰,看來這窮山溝裡面要飛出金鳳凰了。
  • 北大博士後赴美留學消失20年,拒絕回國照顧病危母親,僅回了7字
    「我生前一定要見他一面,不管他走多遠,都是我的兒子啊……」一位白髮蒼蒼、形容枯槁的老人躺在床上,緩緩說出這樣一句話,現年77歲的她,7年前便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各種疾病,如今並發成尿毒症,醫生已經無能為力。
  • 女留學生在德國失聯十餘年,父母雙雙患癌,什麼原因讓她不回家?
    女留學生在德國失聯十餘年,父母雙雙患癌,什麼原因讓她不回家?近日,網上的一篇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曹茜,出生於1979年,遼寧大連人,是家裡的獨生女。2000年,正讀大三的曹茜選擇出國留學,當時去德國的機票就8萬塊錢,父母到處借了6萬塊錢,曹茜得以順利出國。
  • 北大博士後王永強赴美留學,母親病危拒絕回國照顧,只回復7個字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21年前,北大物理博士後王永強赴美留學,後來一直與家裡斷了聯繫,母親病危時他也拒絕回國照顧,引人深思。 不久後,王永強又考取了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後。當年誰家出一個大學生,已經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事情了,這意味著他們日後工作能有「鐵飯碗」,更何況王永強還是北大物理博士後,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 北大博士出國20年從未回家,舅舅:不會再找他了!
    前段時間所發生的一件北京大學博士後王永強失聯20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吧? 當事人叫王永強,老家是江蘇的,從小就是親朋好友眼中的學霸,1987年考上蘇州大學,後來在蘇州大學讀完碩士,在中科院讀博士,在北京大學讀博士後,可以說是一位難得一見的頂尖技術人才!家裡有一個這麼出息的兒子,王永強一直都是爸媽的驕傲!
  • 北大博士後,赴美後消失20年,母親患癌也不回國,背後另有隱情?
    對此孔子認為:該順時則順,不該順時不能愚孝。而我國江蘇的北大博士後王永強,面對這樣的問題用自己的實際措施給出了答案。 很快蘇州大學畢業後他考入了北大攻讀博士,從小開始就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訴求,他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母親重病惹人非議 王永強在北大讀完博士後畢業,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僅工資高待遇也很好。但是他的母親卻找到了媒體,向媒體訴說自己兒子多麼不孝。
  • 北大博士後為何與家人斷聯20年?知情人終於說出實情
    前段時間,北大博士後王永強赴美後與家人斷聯20年,母親病重也不願意回家看一眼的新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看過報導之後,很多人都罵王永強是白眼狼、不孝子,說他的高學歷和低品行不相配。面對眾人的質疑和辱罵,王永強一直沒有回應,這更讓人們覺得他是在心虛,是因為沒臉承認自己的自私,所以才始終保持沉默。
  • 高考狀元與家人失聯9年 自述為什么九年不回家
    父子倆楊仁榮的獎狀楊仁榮的家鄉「楊仁榮,男,1986年出生於江西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宜黃縣理科高考狀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設計專業,肄業。截至2018年8月,楊仁榮與家人失聯9年。」失聯似乎早有跡象了。上大學後,楊仁榮幾乎不主動給家裡打電話,每次都是父母打過去。畢業後,父母去過他在北京的住所,他謊稱自己在銀行工作。後來,父母連謊言也聽不到了。為了打聽兒子的消息,楊崇生這幾年往北京跑了5趟,找了四五家派出所。楊崇生第一次去北京,是送兒子上大學。火車要坐一整夜,他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 2020年全國高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評估結果,西安交大僅次清華北大
    2020年年度全國高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評估結果日前已經出爐了,這項評估是教育部基於各高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本年度人才培養、科研產出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的一項綜合性評估,因此說服力非常強。而今天小編匯總了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數量排名,來看看到底哪些高校的表現更好一些。
  • 北大「學長」李克強長信回復泰國「學妹」
    【同期】  泰國留學生 北大國際關係大一學生 李慧敏 白雲瑩  我們在寫信的時候 就只是想感謝 像報到一樣 我們已經安全到達了 謝謝您 並沒有想到會回復過來 覺得總理非常繁忙 可能會沒有時間回我們的信 但是非常意外 那時候我們的老師打電話告訴我們 總理回了信 而且回復很長 我們覺得非常興奮 而且到現在都很感動 因為那時候我是非常希望 我本人很想來北大(學習
  • 博士後王永強:日本打工20年銷聲匿跡,母親臨死想見他被無情拒絕
    更是成為北京大學博士後,一度被視作家裡的驕傲。1999年底,王永強博士後畢業,他選擇與妻子一起前往日本工作。在出國前一天晚上,王永強還打電話給自己的母親「媽媽,我為了工作的需要,我和夫人要一起出國了,我過兩年就回來看你們」。王紀生說起這個很動容。據悉,王永強在出國之前,經常和家裡有書信往來,並且還保持每月通電話。
  • 華為博士後工作站成立,年薪最低50萬!非博士後怎麼能年入百萬?
    2019年,任正非籤發了一張一份總裁辦電子郵件,宣布對8位2019屆頂尖博士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管理。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上限201萬,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萬。事情曝光後,網友們是一邊倒地為華為叫好:高水平人才就應該得到充分的回報,這是良性市場的規律,也體現了華為對知識的尊重。
  • 潿洲島失聯女孩遺書曝光:時間很趕 別費資源找我
    來源: 紅星新聞(原標題:潿洲島19歲失聯女孩遺書曝光:稱時間很趕 監控顯示其一路奔跑)截至9月14日,距離22歲四川珙縣女孩龍其樂潿洲島失聯已過去整整13天,至今仍無她的消息。她在遺書中說:「其實我從十歲時就一直對死亡充滿憧憬,我的時間是我所到的罪惡,我總是在想我為什麼要存在,為什麼要出生,一切的一切不是你的錯。我總是想到與這個世界的格格不入,這是我最好的所在,我所選擇的,希望你們能好好活下去……好了,也許還有些我本來想要寫的東西。因為急,我想不起了。最後對不起了媽媽,生了我這麼個怪物會讓你很難過的,但我確實不適合活在這世上。
  • 北大博士20年來不回家孝順父母,被指責不孝,博士:父母恩抗不動
    ——黃宗羲  此次事件是前段時間被議論紛紛的一則新聞——北大博士失聯20多年,其間甚至沒有見過父母,得知此事的網友認為他實在是不孝。而本篇正是這個事件的後續,原來這位被冠上「不孝」的博士這個舉動,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