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萬裡,鐵路線上「奔跑」的小康

2020-12-26 中國山東網

流淌著鄉民最質樸感情的山貨在綠皮車裡成了旅客競相追捧的「明星」,農副產品的信息展示板、勞務市場的用工信息以及沿線旅遊產品……本該安靜的車廂變成了熱鬧的集市,原本「不起眼」的「慢火車」變成了鄉親們喜愛的「富民車」。在中國一座座大山深處,無數百姓夢寐以求的小康,正被列車源源不斷地拉來;風笛悠悠,小康「奔跑」在綿延萬裡的鐵路線上。

與整潔、舒適的高鐵截然不同,公益「慢火車」載著百姓的柴米油鹽。《人民鐵道》12月5日報導,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公益性「慢火車」結合沿途地區經濟發展,推出了多項便民利民新舉措:12.5對「慢火車」更換為空調車體;乘務員組成的「親情隊伍」與沿線百姓培養起長期友誼;在車廂預留部分區域裝載貨物,滿足百姓農貿物流需求……穿行在山野林間的火車,用盡了「七十二變」本領,因地制宜,優勢盡顯,紛紛成為當地百姓致富路上不可或缺的「寶貝車」。而這只是鐵路部門落實扶貧舉措的縮影。

快慢無別,火車跑出扶貧致富路。「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傳唱出了沂蒙革命老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讚嘆。2019年11月26日,日蘭高鐵日曲段開通運營,讓這塊承載著1100萬人民夢想的大地首次接入山東省內高鐵圈。一年來,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以老區高鐵為切入點,實現運輸扶貧、建設扶貧、定點扶貧和消費扶貧,撬動了當地4000億元投資和消費,創造了10萬個就業崗位。濟南局與文旅部門通力合作,打造「高鐵+旅遊」模式,活用老區紅色旅遊和非遺文化資源,助推脫貧攻堅。在這裡,高鐵+「慢火車」組合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隨著日蘭高鐵日曲段開通,依託「一帶一路」建設開行的中歐班列得到長足發展;而行駛在淄博至泰山的7053/7054次公益「慢火車」也提升了品質,山間悠悠慢行,將省會都市圈的旅客拉進魯中山區,與高鐵截然不同的慢節奏,讓分散的山區百姓嘗到了鐵路扶貧帶來的甜。

民族共榮,火車跑出扶貧圓夢路。「上班第一個月拿的工資,就超過全家的年收入。」在「人民鐵道」微信公眾號12月6日的信息中,新疆姑娘道出了心聲。作為南疆貧困地區的大學畢業生,阿娜爾古麗·奧斯曼被烏魯木齊局優先招入鐵路,工資收入成為了全家脫貧的重要經濟來源。而在京通線上,鐵路部門擘畫出蒙古風情線,用特色化的主題線路帶動沿線百姓邁入脫貧快車道,蒙漢雙語服務讓兩族人民心連心、情共情。鐵路部門把扶貧鏡頭聚焦到了各族人民身上,發揮運輸職能優勢,不僅帶動起沿線就業和經濟發展,還通過助學幫扶、優先招工等方式,卓有成效地解決了一批少數民族人民脫貧和圓夢的現實問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們的豐厚遺產和發展優勢,各族人民血濃於水,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各族同胞始終秉承的美好願望,鐵路部門在助力各族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面發揮著交通運輸「先行官」的巨大作用。

路網暢通,火車跑出扶貧強國路。當前,我國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正因如此,才有了各行各業在疫情暴發之際仍然頂住壓力,實現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經濟逆勢增長,實現貧困人口逐步擺脫貧困。縱觀世界風雲變幻,我國始終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而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隨著高鐵技術自主創新、中歐班列穩步開行,正越來越多的在拉動內需、增加就業、保障民生等方面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素有「基建狂魔」之稱的中國鐵路,通過完善路網結構,將泱泱大地連接成有機整體,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從農特產品售賣到醫療物資轉運,從莘莘學子圓夢到高精尖人才引流,中國鐵路的不斷發展讓強國血液暢通。「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12月5日報導,格庫鐵路將於12月9日開通運營,這條大漠新動脈全線貫通,將對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產生深遠影響。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紮實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像這種把鐵路修進沙漠、把發展惠及百姓的重大舉措正是做好「六穩」、落實「六保」的強力體現,凝聚人民智慧和心血織密的國家鐵路網,正以符合民心的方式接入扶貧強國路。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始終是黨中央在脫貧攻堅實踐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鐵路在當好交通運輸「先行官」的實踐中,以民心為根本,以民生為導向,不斷挖掘自身發展潛能,與多部門、各行業合力共為,催生出奔向小康的加速度,助力百姓走向扶貧致富路、圓夢路和強國路,綿延萬裡,慎終如始。(文/周聖博,圖/劉軍延)

相關焦點

  • 千年的傳承,永恆的信仰,綿延上萬裡萬裡長城永不倒
    千年的傳承,永恆的信仰,綿延上萬裡萬裡長城永不倒。長城位於中國北方地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沒有之一。和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長城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為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裡,所以又叫做萬裡長城。
  • 神秘的中國飛彈押運兵:在萬裡鐵路線上護衛大國長劍
    一列列看似平淡無奇的列車,車廂內卻裝載著國之重器,作為飛彈押運兵,在萬裡鐵路線上護衛大國長劍,「神秘!神聖!神氣!」連隊官兵用一句順口溜總結自己的任務:「火車皮,硬幹糧,守國寶,護四方。」火箭軍某團鐵路運輸連成立42年,執行過1600餘次鐵路押運任務,累計行程700餘萬公裡。
  • 鋪就全面小康幸福路 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無論是在寒風凜冽的北國雪海,在細雨纏綿的江南風光,還是在崎嶇陡峭的山川高原,鐵路線如「毛細血管」般,綿延至祖國的四面八方,通達至各個細枝末節處。隨著鐵路新線不斷地建設,將一個個城市相互串聯,縮短城市間距離,由點帶面形成經濟發展。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服務國家經濟發展,提升百姓生活質量水平。一條鐵路就是一條脫貧致富線。
  • 重憶萬裡茶道漢口往事 綿延茶香古道生命力
    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在聯席會議結束之後,參會的代表們一併前往了萬裡茶道申遺的遺產點,參訪過程中,代表們紛紛點讚。萬裡茶道是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橫貫歐亞大陸、途經中蒙俄三國的一條以茶葉貿易為主的國際古商道。13000千米的茶道上,重鎮在漢口,這裡茶商茶幫雲集、茶廠洋行林立,「東方茶港」的美譽名冠全球。2017年,國家文物局確定將大智門火車站、漢口俄商近代建築群和江漢關大樓作為萬裡茶道申遺在漢的三大遺址點。
  • 【奔跑在小康路上的溫州女人】曾秋:漫山遍野的梔子花結出了「致富...
    【奔跑在小康路上的溫州女人】曾秋:漫山遍野的梔子花結出了「致富果」 2020-12-3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攀上綿延萬裡的東方巨龍——長城
    萬裡長城,一條在崇山峻岭之間蜿蜒盤旋、綿亙萬裡的東方巨龍,每一塊血肉中都凝聚著先人的力量與智慧;歷經風吹雨打、戰火侵襲,卻從未低下那高昂的頭顱。這條巨龍的身上,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優秀品質,長城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文化符號,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圖騰。從古到今,巍巍長城目睹著太多太多的故事在這裡發生;見證著我們這個國家的變化。
  • 重憶萬裡茶道漢口往事 綿延茶香古道生命力_旅遊中國_中國網_中國...
    12月11日,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暨萬裡茶道八省(區)文物局長申遺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在聯席會議結束之後,參會的代表們一併前往了萬裡茶道申遺的遺產點,參訪過程中,代表們紛紛點讚。萬裡茶道是17世紀至20世紀初期橫貫歐亞大陸、途經中蒙俄三國的一條以茶葉貿易為主的國際古商道。
  • 萬裡長城從春秋戰國時起建,歷經數朝數代,在中國大地綿延萬裡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長城這一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建築是秦始皇期間建造。其實不然,長城的建造從戰國時期就開始了,幾乎歷朝歷代都有參與長城的建設。那就讓我們捋一捋長城的建造歷史吧。首先是戰國時期,就有至少20個諸侯國建造過長城。
  • 綿延萬裡的長城,究竟有沒有實際作用?困惑了很多年
    萬裡長城是人類歷史上的建築奇蹟,更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偉大工程,長城綿延萬裡,而且大多路段都修建在險峻的高山之巔,在這樣的條件下修建長城,無疑是一件十分有難度的挑戰,不僅需要耗費無數國力,還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雖然有神話成分,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修建長城是一件十分勞民傷財的事
  • 萬裡曾排除萬難 為長沙建當時全國排名第二火車站
    更重要的是,他將限制長沙城區發展的鐵路線遷至城郊,讓長沙得以「鬆綁」,並迅速發展。當時,萬裡特意在長沙待了8天。昨日,時任長沙市城市建設局副局長的周瑞生回憶起當年的往事,「希望更多的長沙人記住這位老人。」
  • 長城綿延萬裡,最主要的功能是攔截,有獨立的工事和防禦體系存在
    我們村南山上就有長城(如今已是斷壁殘垣),我曾徒步走上那座長城邊牆,來回花了近一天時間。而順溝裡的道路沿路不出兩三個小時,就是長城的關隘,這個地方叫「口子上」,三條山脈聚集之處,沿此處進去只要速度快,可迅速進入平魯朔州地界。若我一人翻山行進,我敢說我會累死,如果幹糧帶的不充足,不消一日,我就累在無邊無際溝壑中。
  • 萬裡《眸子上的鄉土》中英文對照攝影作品集出版
    萬裡介紹攝影作品集創作過程與體會。張友亮攝作品《豐收的前奏》。萬裡攝作品《娘》。萬裡攝萬裡攝  紅網石門站1月13日(分站記者 張友亮)荷犁歸來的老農與耕牛、溪水邊浣衣的主婦們、嬉戲的農家娃兒、待嫁的土家新娘、賽棋的老頭老婦、鳥窩高懸屋後、鷺鷥忙碌河上、土家九子鞭、太平萬世老橋、壺瓶山索橋、老榨房……翻閱《眸子上的鄉土》,作者家鄉石門縣農村的景致,是那樣的柔美、寧靜與婉約。  1月10日,萬裡的攝影作品集《眸子上的鄉土》首發式在石門縣璞谷文化生態園舉行。
  • 長城遊記——不到長城非好漢,萬裡綿延終不還
    帝都北京,孕整個中國的文化基因,這裡的千般風景,一如千古傳奇,綿延不盡,在那山頭,綿延騰飛的萬裡巨龍,鑄了中華的錚錚鐵骨,也是此次小白鶴的旅遊之地,萬裡長城。長城其實很大,小白鶴去的其實是八達嶺長城。在火車上山的路上,我見到了在課本上看見的一幕:「人字形」軌道。不知道多少年前,一篇詹天佑的課文講述此處,小白鶴甚是不解,直至今日才明白,原來那裡指的「人字形」是這個意思。車尾變車頭,車頭變車尾,實在讚嘆那時候人的智慧。經過跋涉,小白鶴總算來到了長城的門口。天氣微涼,長城一派清爽。
  • 西班牙政府宣布:西班牙高速鐵路線上發現炸彈
    新華網馬德裡4月2日電 西班牙內政大臣阿塞韋斯2日在馬德裡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西班牙警方當天在從馬德裡到塞維亞的高速鐵路線上發現了一個炸彈。  炸彈是一名西班牙國有鐵路職工在馬德裡以南60公裡處的高速鐵路線上發現的。
  • 他們居然在鐵路線上「抬花轎」!
    他們居然在鐵路線上「抬花轎」! 你是否留意過在鐵路線上有這樣的一群人
  • 青藏鐵路:最美的高原鐵路線
    今天,我們即將搭乘的不是高鐵,但是我們將帶您登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離天空最近的列車,領略擁有最美沿線風景的高原鐵路線——青藏鐵路。青藏鐵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 告別千年苦寒 共圓小康夢想——新疆萬裡邊境上的脫貧紀實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21日電 題:告別千年苦寒 共圓小康夢想——新疆萬裡邊境上的脫貧紀實新華社記者曹志恆、于濤、周曄2020年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公告,批准莎車縣、葉城縣等最後10個未脫貧縣「摘帽」。
  • 石家莊市北鬥路公路橋成功上跨西環鐵路線(圖)
    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承建的石家莊市北鬥路公路橋成功上跨西環鐵路線。肖博 攝 長城網北京8月2日電(曹昕 肖博 李冬)8月2日,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承建的石家莊市北鬥路公路橋成功上跨西環鐵路線。早晨8時30分,在龐大的架橋機的牽引下,架橋機經過「餵梁、提梁、前移、落梁、天車回位」五組動作,最後一片30米的箱梁跨過石家莊西環鐵路線,穩穩就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崇明島上的太陽村
    央廣網北京8月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萬裡長江的入海口,有著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而在崇明島的最東端,則有著一個「敢問大海要沃土」,在海浪和潮汐中拓荒而來的村子——瀛東村。因是崇明島上第一個迎來日出的村莊,它又被稱為「太陽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8日走進《崇明島上的太陽村》。
  • 一路所向 萬裡茶路
    這一路,我們幾乎沿著太焦鐵路線而那個叫商丘的地方,是太焦線上重要的一站。 一路上,同行的晉商專家講著常家,談著渠家,第一天的時光在不經意中從指縫中潺潺流過。其中大盛魁極盛時,更是有員工六七千人,有商隊駱駝兩萬峰,沿途唱起《駝倌嘆十聲》小調,一路創業一路歌,用晉中商人的智慧和實力,奇蹟般地築起了「晉商萬裡茶路」不朽豐碑,成為清代萬裡茶路上最大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