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

2020-12-11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劉彥華 河北西柏坡報導穿越歷史煙雲,歷經風雨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100歲華誕。2020年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六集政論片《小康》啟動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如約啟幕。

2020年11月28日,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右三),國防大學原副政委、中將李殿仁(右二),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左三),《求是》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中),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左二),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趙文鶴(右一)共同啟動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小康》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殷雲(左一)擔任主持。

此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小康》雜誌社,中共平山縣委、縣人民政府,當代中國電視藝術製作中心聯合主辦,中共平山縣委宣傳部、河北東方視野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活動期間,多家媒體採訪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國防大學原副政委、中將李殿仁,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傑等專家領導;《求是》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小康》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殷雲等出品方代表;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黨組副書記趙文鶴,河北省人大財經委主任李秉先等地方領導出席活動,共同見證了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的啟動開機。

活動期間,國防大學原副政委、中將李殿仁接受媒體專訪。

觸摸歷史印記,見證滄桑巨變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會上,《求是》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作為《小康中國》製片委員會主任,首先代表出品方進行致辭。

《求是》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致辭。

高明光表示,「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百年擔當。實現小康社會,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之付出的奮鬥與犧牲,努力與探索,銘記著歷史的求索與抗爭,苦難與輝煌,彰顯著人民至上的政黨使命與初心。目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取得決定性成就,2021年上半年,在經過系統評估和總結後,黨中央將正式宣布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2021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百年華誕。值此具有重大意義的時間節點,創作拍攝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意在銘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性成就,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致辭。

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對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拍的重要意義予以了肯定。「今年,我們正在見證中國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今天,我們又共同見證了中國電視史上和小康建設史上的一個高光時刻——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的拍攝。」楊冬權表示,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將真實地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光輝歷程,全面地反映這一重大成果,為黨史增輝,為國史添彩,是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一份厚禮、一份重禮、一份大禮、一份好禮。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致辭。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為之自豪、為之歡欣鼓舞!」在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看來,在此背景下,從歷史與現實、政治與藝術相結合的高度,系統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探索和奮鬥歷程,生動展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入解讀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深刻闡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的重大意義,是歷史研究工作者和電視藝術工作者共同的責任。他表示,希望此次政論片和紀錄片的拍攝為此做出積極的貢獻。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傑發言。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為之哀、為之悲的情義與小康情懷始終在總書記的心中。」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傑在發言中,與與會嘉賓共同回顧了近四年習近平總書記的新年賀詞,感悟其中的小康情懷。他強調,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的溝坎,中華民族走出了苦難的深淵,迎來了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他期待,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早日問世,早日推出,成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力作精品。

匯聚信仰力量,用心照亮未來

據悉,為銘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性成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與《小康》雜誌社聯合推出的政論片《小康》計劃拍攝六集,分為《夢想,百折千回》《奮鬥,為了人民》《希望,紮根土地》《鄉村,時代之變》《民生,為政之要》《改革,中國密碼》六大篇章,從歷史和現實的高度出發,系統回顧、梳理「小康社會」作為我們黨奮鬥目標和執政努力方向的歷史進程,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為此所付出的探索、努力和奮鬥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闡釋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全面解讀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執政理念和執政宗旨,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輿論支持,增添精神力量。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為全面記錄我國各族人民在奔小康道路上的生動感人事跡,展現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偉大實踐,由《小康》雜誌社與當代中國電視藝術製作中心聯合拍攝,國家行政學院音像出版社獨家出版發行的紀錄片《小康中國》將集中反映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徹底改變國家貧困面貌,實現國家繁榮、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的奮鬥歲月;再現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搞建設、謀改革、圖發展、消除貧困、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事跡;總結各地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成就、典型經驗;展示新時代走上小康之路的新面貌、新環境、新氣象、新景色、新成果;記錄中國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創業,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見證中華民族自立更生、奮發圖強、擺脫貧困、共同富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康莊大道;用攻堅脫貧的事實和奇蹟,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小康中國》計劃拍攝100集,每集30分鐘,將在全國選擇具有典型價值和重要影響意義的市、縣(區)、鄉(鎮)作為拍攝對象,擇取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歷史節點中的人物和事件作為拍攝素材創作攝製,將擇優在中央電視臺相關頻道展播,並將推薦給央視網、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學習強國APP等中央媒體網絡平臺推出。音像和新媒體製品也將由中央黨校出版集團所屬出版單位獨家出版發行。

為保證《小康中國》導向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價值的正確性和歷史性,出品方特別邀請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所原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會長朱佳木,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等一批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參與創作。

河北影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勝君致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的大力支持、《小康》雜誌社的大力推動下,河北影視集團將參與紀錄片《小康中國》的拍攝。對此,河北影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勝君倍感榮幸,他表示,河北影視集團作為省屬國有文化企業,有義務、有信心、有動力投身到《小康中國》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中,將以認真、嚴謹、求實的態度對作品負責。

《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致辭。

《小康》雜誌社自創辦以來,就始終堅持「關注民生,解讀中國」宗旨,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進程的見證者,更是記錄者、傳播者。作為政論片《小康》和紀錄片《小康中國》兩部作品的共同出品方,《小康》雜誌社社長舒富民壓軸發言。作為中華民族對美好社會生活的理想,「小康」概念自出現以來經過兩千年的傳播在中國家喻戶曉。這一自古至今、代代憧憬的美好期盼,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手中得以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舒富民表示,從全面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取得決定性成就的今天,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的拍攝在追求論述的客觀、全面、深刻與精準的基礎上,將採用多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國際化視野觀照中國的歷史與現實,用國際化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同時注重現實與歷史的內在關聯,追求多重視角與視點的融合運用。「希望能夠與各位同仁一道,更全面地展現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曆程;更具體記錄我黨在帶領人民脫貧攻堅、穩定糧食年產量、加大防止汙染力度、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取得的舉世矚目的豐碩成果;更生動地展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重大進展以及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重大成果;用鏡頭見證中華民族民族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擺脫貧困、共同富裕的絢麗圖景,為建黨一百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初冬的嚴寒,抵不過人們內心的澎湃。70年前,中國共產黨從西柏坡邁開「進京趕考」的步伐;今天,我們再次回到西柏坡,用影像銘記歷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匯聚信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六集《小康》政論片、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勝利舉辦
    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六集《小康》政論片、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勝利舉行。《求是》雜誌社原社長高明光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秘書長張星星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傑中央黨校 楊李穎 主任張星星接受《當代中國》系列融媒體節目《小康中國》欄目專訪
  • 喜迎華誕 百年獻禮——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暨第二屆濟南...
    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1921年7月1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歷史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破壁圖強、砥礪奮進,經過浴血奮戰,吹響了新中國成立的勝利號角;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建設新中國,成就了泱泱華夏的煥然風貌。
  • 獻禮建黨百年,打造聲音名片,百集微廣播劇《雨花英烈》啟動
    交匯點訊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用好獨特紅色文化資源,充分彰顯雨花英烈精神的時代價值,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聯合南京廣播電視集團,將製作推出百集微廣播劇《雨花英烈》。12月22日,項目啟動儀式暨劇本研討會在南京舉行,據了解,該廣播劇計劃於明年7月1日前上線,屆時將在南京、鄭州等多家省會城市的廣播電臺,以及國內主要音頻平臺同步發布推廣。雨花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集中殉難地,無數革命先烈在此慷慨就義,用血肉之軀鋪就了新中國的誕生之路。
  • 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四集:《平凡英雄》
    由省委宣傳部、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今晚播出第四集《平凡英雄》。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一個時代的英雄,煥發一個時代的光輝。
  • 央視攜手藝研院打造百集紀錄片《百年巨匠》
    本報訊(記者陳香)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中國藝術研究院和銀谷藝術館聯合拍攝的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二部——《潘天壽》《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將於今年下半年播出。
  • 陳昇號特製老班章普洱茶,獻禮祖國七十華誕
    勐海陳昇茶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立足於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集普洱茶種植栽培、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與弘揚茶文化於一體,產業鏈完備的現代化綜合型民營企業。公司成立以來,深耕普洱茶領域發展,帶領邊疆少數民族茶農以茶創收,因茶致富,旗幟鮮明的大樹茶品牌「陳昇號」,經過十餘年的成長,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認可。
  • 《中國通史》百集紀錄片
    中國通史百集歷史紀錄片 ◎片名:中國通史 ◎譯名: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年代 :2013 ◎國家 :中國大陸 ◎類型:
  • 天津濱海: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獻禮建黨舉辦特色集報展
    天津濱海: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獻禮建黨舉辦特色集報展為紀念建黨99周年,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特別推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集報精品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我通過展覽的方式,將歷經2個月收集的黨的光輝歷程展示給廣大黨員、群眾、青少年」,循著79歲孫玉斌老人親手製作、粘貼的剪報展板,長達200米的集報剪報畫卷使黨的歷史發展進程歷歷在目。重溫建黨歷史,回顧輝煌歷程,此展覽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引導廣大群眾深刻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
  • 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昨在深圳國風藝術館開幕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 百集大型人物紀錄片《百年巨匠》欲答「錢學森之問」
    百集大型人物紀錄片《百年巨匠》欲答「錢學森之問」 2016-10-將於2017年初完成全部拍攝的百集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試圖對此給出一個答案。
  • 央視打造紀錄片《故宮》 分12集和百集兩版
    1925年,故宮完成了從皇宮到博物院的歷史轉變,成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2005年,當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與故宮博物院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故宮》將從權威客觀的視角,重新打量這件恢弘的藝術珍品。目前該片正在緊張的拍攝之中,此次拍攝是對故宮地上建築群和館藏文物首次全方位大規模的展示。  拍攝分成12集版和百集版兩個部分。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即將播出,敬請期待!
    大型系列紀錄片《激越怒江》以雲南省怒江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通過兩年的跟蹤記錄、拍攝製作而成。該紀錄片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了在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中,怒江州、怒江人的居住環境之變,生活狀態之變,精神風貌之變……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本質特徵,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紀錄片」《通途》第二集 太行天路(下)奔向小康的精神公路
    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特別策劃,深圳衛視傾力打造五集大型專題紀錄片《通途》,今晚(10月20日)21:48分繼續為您講述太行天路的故事。上個世紀70年代, 「十三壯士」五年半時間鑿出了郭亮掛壁公路,這條絕壁天路不僅是世界最奇險掛壁公路之一,更帶著郭亮人走上了奔向小康的通途。
  • 甘州區市場監管局舉辦「守初心擔使命獻禮祖國70華誕」金秋合唱暨...
    9月29日,在國慶節來臨之際,甘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了「守初心擔使命獻禮祖國70華誕」合唱暨詩歌朗誦會,獻禮祖國70華誕,致敬偉大的新時代。合唱暨詩歌朗誦會在局機關領導幹部《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的歌聲中拉開序幕,來自全局各片區的7支代表隊,身著統一服裝,先後登臺演唱了《我的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走向復興》等一首首耳熟能詳,豪邁雄壯的經典歌曲,朗誦了《祖國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就是中國》等一首首激情澎湃、催人奮進的詩歌。
  • 南大新傳院重溫紅船初心 開啟建黨百年獻禮
    」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時代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以實際行動開啟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序幕。正是從這裡開始,中國共產黨引領革命的航船,劈波斬浪,開天闢地,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碧波浩淼的煙雨樓畔,黨員師生共同聆聽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的曲折歷史。在「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雲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的豪邁氣韻中,重溫入黨誓詞,參觀革命紀念史展,深刻領會「紅船精神」的價值內涵。
  • 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11月28日至12月6日與您相約
    在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長沙縣融媒體中心推出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生動講述長沙縣先後與湖南省沅陵縣、湖南省龍山縣水田壩鎮和內蒙古科右中旗結對,攜手奔小康的故事。該紀錄片於長沙縣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星視界APP、掌上星沙APP、長沙縣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星沙時報、FM102.2廣播電臺、長沙縣融媒體中心官方視頻號等平臺聯合播出。
  • 以光影見證小康中國 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_國家旅遊地理_探索自然...
    「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昨在深圳國風藝術館開幕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12月6日上午,「小康中國·幸福之路」——第四屆中國圖片大賽頒獎典禮暨典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暨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
    由民革中央、中國美協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民革中央畫院、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中山博愛基金會承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暨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油畫)茲定於11月26日上午10時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時間為11月26日至12月6日)。
  • 《輝煌中國》第五集解說詞:共享小康
    原標題:《輝煌中國》第五集:共享小康 【片頭】   【推出片名:輝煌中國】   【序】   【解說詞】   源於《詩經》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繪的社會理想,是中國百姓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恆久守望。   今天,百姓對小康生活已經有了新的期待。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北京通州奔小康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北京通州奔小康 2020-12-10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