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檔《中餐廳3》的綜藝真人秀《親愛的客棧3》,已經播放到了第6期,劇情也將慢慢步入正軌,嘉賓們開始真正的「客棧生活」,工作的重心回到管家服務上。在這6期節目裡,《親愛的客棧3》被吐槽不斷,甚至大家給節目改了個名,叫《親愛的老闆》或者《客棧職業競技》。不怪觀眾的調侃,綜藝內容變化太大,讓人有點看不懂,這檔綜藝還是不是客棧經營類節目?
楊天真的說「演員是高位職業」,香香(本人筆名)不同意,但香香敢肯定,演員一定是挨罵的職業。
劉濤被罵:客棧管理一團糟,嘉賓分工不明確,員工飲食休息得不到保證,只懂得要創收。完全不聽取員工的意見,一言堂……根本不合適當客棧老闆,還是回去當老闆娘吧!
李蘭迪被罵:小小年紀心機girl,早餐是馬天宇幫忙煮麵,不說謝謝還和老闆說自己做的。視頻是朋友幫忙剪輯,又攬功勞說是自己做的。明知道冰箱裡有肉,卻不告訴清子和林心如,客棧裡就她最惹人嫌。
吳磊被罵:好勝心太強,處處和張翰明爭暗鬥,死要面子。
闞清子被罵:無腦女,性格急躁,根本不合適當管家
林心如被罵:毫無上進心,換床單要1.5個小時,太矯情。
連來當「神秘評審員」的素人都被罵,雞蛋裡挑骨頭,故意找茬。我的天,這是人家的工作啊,劉濤請他們來的!
《客棧3》裡的嘉賓裡,只有八面玲瓏的張翰,和善良心細的馬天宇逃過了網友謾罵。然而,這樣完美型又帥氣的男生,太少!
但是你們發現沒有,李蘭迪、闞清子和劉濤等多次上熱搜,被大家評頭論足、指指點點、惡語相向,他們始終保持沉默,一點也不關心,似乎在意料之中。香香也很想問,他們不委屈,不想解釋嗎?
其實想說的是,一檔綜藝真人秀而已,何必那麼認真,說不定是節目組的套路呢!
淘汰賽
《親愛的客棧3》完全擯棄原來第一、二季的模式,把素人住戶邊緣化,幾乎沒有素人的鏡頭和名字,通過明星嘉賓帶動話題和熱度,發明了「競爭制」和「淘汰制」。而這兩種方式,必定會引起粉絲的不滿,大家都是護犢子,這就保證了收視率,誰還在乎豆瓣評分多少分。
迎賓待客創收,淘汰闞清子
回頭看看《親愛的客棧》第一季,闞清子除了愛哭外,她大大咧咧的性格沒有那麼張揚,還屢次提醒紀凌塵要注意客人的感受,儘量不要給別人造成困擾。
到了這一季,闞清子被安上了「無腦」的形象,完全不顧慮客人的感受,只想完成任務,提高創收。性格可能會變,情商一般很難改變,不說闞清子的情商多高,但也不至於傻到那種程度。闞清子來了兩季,還有如此不合格的表現,顯然不是「終極合伙人」的人選,第一個被淘汰在情理之中。
旅遊路線開發,淘汰林心如
林心如和劉濤咖位一樣,來《親愛的客棧》對她來說,並不是為了「客棧終極合伙人」增加曝光量,所以林心如不爭不搶,和客人相處也很自然,給客人充分的自由空間。林心如在節目中還曾和霍建華訴苦:太累了,如果堅持不下去,會考慮退出。
所以,林心如也不是「終極合伙人」的人選。
農副產品銷售能力,淘汰馬天宇
馬天宇是幾位嘉賓中表現較好的員工之一,在客棧裡是全才。小馬哥會做菜,會聊天,會拍照,唯一不足的是他性格比較靦腆,在推銷農副產品時,銷售不利,導致被淘汰。
馬天宇雖然提前出局,並不代表他被淘汰,他依然是有力的競爭者。終極合伙人,馬天宇還是有機會的。
神秘顧客專業評審,淘汰李蘭迪
第四位淘汰是李蘭迪,李蘭迪從開頭就是「心機girl」人設,她能堅持到現在說明確實有過人之處。新一期節目組,李蘭迪被淘汰的原因是服務態度不好,不夠有耐心,還在背後吐槽客人,這是做管家的大忌。
事實上,按照李蘭迪的智商和處事風格,懂得幫張翰買紅酒賺錢,理應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劉濤說她存在僥倖心理和缺乏耐心,換成其他嘉賓被客人這樣刁難,估計也會發飆,明星這樣低聲下氣為素人服務真的已經很克制了。
淘汰賽已完成,接下來到「復活賽」
競爭」終極合伙人「的嘉賓只剩下吳磊和張翰,這兩人競爭其實沒有太多看頭,即使加入助理幫忙,也不夠精彩。吳磊張翰競爭,最終就能抉擇出冠軍,那麼《親愛的客棧3》就結束了,節目組的套路沒那麼簡單。
3位助理在協助師傅招待客人的過程中,進步也很大,林心如、闞清子、李蘭迪和馬天宇的其中一人將恢復管家身份,參與到「終結合伙人」的競爭中,而這個人很大的可能是馬天宇,也是他、吳磊和張翰競爭才精彩。
秦海璐來客棧做客,給劉濤提意見,選擇合伙人而不是選擇銷售人員。下一期的考核內容雖然是周邊文化產品的銷售,卻不僅僅是考核銷售能力,而是綜合能力和觀眾親和度,顯然在這點上馬天宇最有競爭力。
如果再變態點,復活賽來個3-4輪,加上淘汰制在裡面,又很有看點了。總之,嘉賓中要選出一個終極合伙人,無論選誰,粉絲都不服,熱度和話題度都有了。
復活賽之後是什麼?(預測 )
《親愛的客棧》這檔節目的傳統不能丟,選出了終極合伙人,那麼接下來就是接待飛行嘉賓,和客人一起遊玩,回歸到第一、二季那種溫馨、其樂融融的氛圍。芒果臺的慣例,《嚮往的生活》、《中餐廳》都缺不了飛行嘉賓的身影,來的嘉賓都是明星,本身就是帶著流量和收視率來的,何樂而不為。
走過最深的路就是節目組的套路,看似沒有劇本的真人秀,其實早就安排主線,按照設計好的劇情發展。我們作為觀眾,不能入戲太真,認真你就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