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昂(Lyon),是市區人口僅次於巴黎和馬賽的法國第三大城市,奧弗涅-羅訥-阿爾卑斯大區的首府和羅訥省的省會,並於2015年1月建立了帶有部分省級管理權力的「裡昂大都會」(Métropole de Lyon),也稱為「大裡昂」(Grand Lyon)。
裡昂市區位於羅訥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匯處,其主城區以河流為界大致可分為三大部分:西側為富維耶山,老城區位於兩河之間的半島上,新城區則主要集中在東部。
裡昂是法國乃至歐洲重要的文化與藝術中心,以絲綢貿易而聞名,在羅馬時代就相當繁榮,1998年裡昂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裡昂也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和二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的城市。此外,裡昂還是國際刑警總部的所在地,裡昂足球俱樂部也位於裡昂。
富維耶山(Fouvière),又譯弗合耶山,位於裡昂市區西側,羅訥河西岸,其平均海拔相對於裡昂老城區高出了100米左右,被稱為「祈福山」,在山頂可俯瞰裡昂市區全貌。
富維耶聖母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富維耶聖母堂位於裡昂市區西側,高聳於富維耶山丘,常被視為裡昂標誌,可利用登山纜車抵達,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修建於1872-1896年,它的外表採用了羅馬和拜佔庭風格,窗花、馬賽克和裝飾十分華麗,內部的鑲嵌畫和壁畫精美絕倫。外觀由拜佔庭和中世紀風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裝飾,玻璃閃耀著五彩斑斕的花紋,內有精美的鑲嵌畫和壁畫。右邊相連的聖母禮拜堂塔頂上,瑪利亞塑像亭亭玉立,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站在教堂左側的平臺上,可俯瞰裡昂全城的景色。
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Musé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
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位於富維耶山上,依山勢而建。這裡展出了羅納河谷考古發現的藝術品和文物,包括約公元前700年的四輪戰車殘骸以及許多華麗的鑲嵌藝術品。入口處設在五樓,每經一朝代,便下一層樓。一路蜿蜒下來,便走過了歷史的長河。氣吞山河的凱撒大帝就是以這裡作為徵服高盧的基地。現在附近街道已無當時的景況,只能在羅馬劇場遺蹟上緬懷過去的光榮。
裡昂國家歌劇院位於市政廳東側,其前身建於1831年,後來在1993年翻新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劇院。它是一個六層的、由玻璃和鋼鐵構成的半圓柱形建築,與以大理石為飾的古老歌劇院和諧地成為一個整體,它如同一個極其現代化的龐大背景,將劇院上方的雕塑襯得愈加醒目。
裡昂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
裡昂美術館是法國與歐洲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沃土廣場南側,建於17世紀。博物館佔有一萬五千平方米的面積,共有六千三百多項藏品。館中收藏了歐洲各地在各個時代的優秀雕塑和繪畫作品。這個博物館的清理、修復用了大量資金和八年的漫長時間。新添了四十幅印象派畫家和現代派畫家的作品,其中有莫奈的《阿爾堅泰雪景》、雷諾瓦的《年青女子肖像》等,館內數量眾多的藝術藏品使它一躍成為全法國僅次於巴黎羅浮宮的重要博物館。
白萊果廣場位於裡昂老城中心,一度被稱為皇家廣場,廣場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說唯一的點綴是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騎馬雕像。白萊果廣場同一般的城市中心廣場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地面全部是由紅土鋪成。這一物徵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不喜歡它的人將之稱為一個「巨大的網球場」。廣場的紅色調同裡昂老城內建築的紅屋頂極為和諧。廣場周圍大部分為19世紀初建造的四五層樓房,附近花店、咖啡座、餐館林立。
聖布呂諾教堂(Église Saint-Bruno des Chartreux)
聖布呂諾教堂位於裡昂老城北部,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也是裡昂唯一一座巴羅克風格的教堂,建於16世紀末法國反宗教改革及天主教復興時期,它是當時此地新建和擴建和一大批宗教建築之一。
沃土廣場位於裡昂半島的中心偏北,被稱為裡昂的心臟 。廣場中央是一座建於19世紀的藝術噴泉,描繪了4匹身拉戰車的駿馬,它們象徵著河流一路奔騰入海,作者是巴託爾迪(自由女神像的作者)。
聖埃克絮佩裡街(Rue Saint-Exupéry)
聖埃克絮佩裡街位於白萊果廣場西南側,其街名來源於《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其出生的房子坐落在聖埃克絮佩裡街東段的南側,門牌號是8號。
金頭公園是裡昂面積最大的城市公園,佔地達117公頃,修建於19世紀60年代。院內擁有湖泊、帶有溫室的植物園、阿爾卑斯山花園、動物園和玫瑰園(Roseraie)。其中金頭公園的玫瑰園曾於2006年獲得世界最佳公園景區的稱號,全世界僅22家公園擁有此項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