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大橋姊妹橋將於年底建成通車,這距離太湖大橋的建設也不過十餘年的時間,可見太湖西山發展之快。太湖大橋北起胥口漁洋山,南至西洞庭山,途經長沙、葉山兩島,由各具特色的3座特大橋組成,全長4308米,181孔,橋面寬12米。橋體簡捷明快,輕巧新穎,富有時代感,橋島綿綿十餘裡,直抵太湖湖心。太湖大橋與太湖山水相得益彰,如一條飛舞的銀鏈,飄落在太湖群島之間,蜿蜒起伏。
01
夙願之橋
美麗的太湖西山島坐落於太湖的中心,是太湖最大的島嶼。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西山與外界的交通主要以輪渡為主,鎮夏碼頭是多少西山老人心中歲月的記憶。西山島山水秀美,物產豐富,卻因交通不便而顯得遙遠僻靜,從古便成了幽居隱居的去處。
隨著時代的發展,西山島越來越受限於交通的不便,好山好水無人知,好瓜好果無人食,要是在太湖中架一座連結西山和東山的橋梁,該有多好!
1987年10月14日,吳縣城建局主持召開建造太湖大橋預可性方案座談會,縣有關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10餘人參加了討論。之後,又邀請有關水利、交通、橋梁、環保、漁業、風景、等方面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座談。大家一致認為,溝通胥口至西山陸路,籌建太湖大橋較為合適。1989年5月至6月,吳縣城建局委託江蘇省地礦局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址鑽探,重點勘察了解太湖大橋沿線水下地質土實況。1991年6月29日,縣常委會決定立即著手進行太湖大橋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02
眾望之橋
當省計經委批准建造大橋的消息傳出後,吳縣人民歡呼雀躍;當時縣政府決定自力更生籌集巨資建橋,得到了太湖兒女的廣泛支持和踴躍捐款。時任蘇州市領導的原吳縣領導及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帶頭捐款,帶動了百萬吳縣兒女人人出力,個個解囊。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懷著滿腔熱情、爭著為大橋捐款。
崑山中醫院醫生許佩華曾在西山島上當了10年醫生,親眼目睹了許多危重病人因不能及時送出而造成的悲劇,聽說建造太湖大橋的消息後激動萬分,給大橋建設辦公室寄來了一封長信和1000元捐款。信中寫道:「我為西山人民高呼,共產黨萬歲!」
太湖大橋工程由中共吳縣縣委、縣政府組織實施,總投資1.15億元,其中,個人捐款1000餘萬元,各企事業單位集資4000餘萬元,財政撥款3710萬元,借款2850萬元,其他收入250餘萬元。
太湖大橋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橋梁分院設計。
1992年10月27日,吳縣縣委、縣政府在太湖大橋1號橋北端的胥口墅裡村漁洋山麓舉行了太湖大橋開工典禮。上午11時,大橋第一根鑽孔灌注樁順利完成,太湖大橋施工建設正式拉開帷幕。10月29日,西山鎮黨委、鎮政府在3號橋大庭山工地舉行太湖大橋3號橋開工典禮,西山2萬多群眾自發前往參加了開工典禮。10月30日上午9時30分,3號橋第一根灌注樁開鑽,拉開了3號橋建設的序幕。11月28日,2號橋正式開工 。
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橋全線通車,震天的爆竹聲、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湖中漁帆片片,摩託艇劈波穿梭,天上航拍的飛機凌空而過,萬頃太湖沸騰了。通車典禮在漁洋山麓隆重舉行,李鵬總理髮來賀詞:「熱烈慶賀太湖大橋通車和旅遊度假區的興建。」
這項浩大的工程,是江蘇省吳縣自籌資金1億多元,經過近千名建設大軍兩年奮戰完成的。大橋的建成,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太湖西山諸島的交通,實現了當地人民世世代代架橋的夙願,而且將為開發和利用太湖自然資源和發揮地理優勢,加快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的建設步伐,儘快建成環太湖旅遊經濟區,發揮積極作用。
03
壯美之橋
蘇州太湖大橋的建成,本身也成為了太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夕陽落日,華燈初上,大橋如龍似蛟,蜿蜒靈動,美不勝收!
願你前來
遇到最美的西山
—
熱心投稿郵箱:929267271@qq.com
微信公眾號:@zgthxsd
©太湖裡最有人情的一座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