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辦理各種手續、機票、火車票、銀行卡(信用卡)、快遞行業、網絡註冊帳號、手機號碼,以及我們平常去的網吧等等也都是需要實名制的。
實名制,一種近年來開始興起的制度,即在辦理和進行某項業務時需要提供有效的能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或資料。辦理有關手續時必須出示有效的身份證明,並填寫真實姓名。最初是因為網癮低齡化而開始試水,而如今隨著網絡化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虛擬身份的交易日益重要而已經成為一項趨勢,其很大程度上帶來了安全保障,但另一方面其對個人隱私可能的侵犯也需要人們去探索研究。
實名制的主要好處以及作用:有利於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監督,並打擊犯罪;實名制可以大大降低欺詐、誹謗、人身攻擊等問題的發生概率;實名制可以加快彼此身份確認,節省交流時間;有利於建立和諧的生態環境。
我國使用的手機號碼為11位,其中各段有不同的編碼方向:前3位—網絡識別號;第4-7位—地區編碼;第8-11位—用戶號碼。號碼也就是所謂的MDN號碼,即本網移動用戶作被叫時,主叫用戶所需撥的號碼,它採取E.164編碼方式;存儲在HLR和VLR中,在MAP接口上傳送。
三個月不充話費自動銷號,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手機號資源是有限的。
對於一個手機號,總共11位,最前面三位是識別碼,比如133/137/153等,主要是用於識別移動/聯通/電信網絡;後面4位是區域識別碼,通俗來說,就是好嗎所屬地的識別碼;那麼剩下的就只有4個號碼可以排列,0000-9999,總共也就10000個。
所以,這個號碼你長時間不用,當然要回收再利用了。
移動的號碼分為全球通、動感地帶和神州行三種,全球通分為預付費和後付費兩種,後付費大部分是以前的135/136/137/138/139等延續過來的,後來移動辦理的的都是預付費。動感地帶和神州行也是後來推出的所以都是預付費的號段。
全球通後付費會有欠費的情況,不過後來經過套餐變更基本上都變為預付費的號碼了,動感地帶和神州行都是預付費得號段,預付費的號碼基本上不會欠費,只有一種可能會欠費,就是在通話時又把話費用完了還不間斷繼續通話會有欠費發生,但也只能發生一次欠費情況。
預付費卡號有有效期的在還有話費餘額的情況下,有效期到了還有90天保號期,如果90天保號期之內沒有充值即使裡面還有話費餘額也會銷號進入待辦新號。如果是沒有有效期的卡號應該是有餘額即使不用也會按套餐或辦理的保號最低消費按月扣除,只要欠費就進入90天保號期,
90天內如果不充值就銷號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