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大學裡不免會遇到一些總是單獨行動的人,他們看起來好像身邊總是沒有朋友相伴,做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這時人們的好奇心不免去猜測,這個人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很難相處,或者想到是受舍友排擠了嗎? 但是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表面上看起來融入不進去的人,可能在另一個圈子裡怡然自得。那麼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有這幾點。
第一:目標不同,行動不同。
在高中的時候大家的目標十分統一,都是考一個好的大學,雖然有的同學也是一個人單獨行動,但是進入校園後,會回歸集體。但是到了大學後卻並不是這樣了,大家可能會參加社團活動,會參加學生會組織,參加比賽,因此目標就不同了,也會產生不同的行動。所以大家既然目標不同,行動不同,自然也不會一起出行。
第二:有自己的規劃和目標。
那些單獨行動的人往往都對自己的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規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他們可能真的很自律,所以有時候他們的行為也會把無法和他們一起堅持下來的夥伴過濾掉,也因此他們總是會一個人做事情,可能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孤單,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有很充實的安排,都沒有時間來思考自己孤單與否。
第三:其實更容易融入一個圈子,一個自己愛好的圈子。
我們都知道到了大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自己愛好的地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可能會因為一個相同的愛好而結識,最後相處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所以可能那些單獨行動的人,只是從一個自己無法融入的圈子進入了一個能夠融入的圈子,所以他們也是不會孤獨的。也會因為進入了這個圈子,而更好地發揮出來自己的優勢。同時可能那些內向的人也會因為加入到了相同的集體而變得外向起來。
第四:不喜歡麻煩別人,自己行動效率更高。
我們知道每個人性格不同,有的人喜歡成群結隊地做事情,但是有的人卻覺得成群結隊很麻煩,出門需要耽誤很多時間,所以會拒絕身邊夥伴的邀請,自己一個人出行。同時這樣的同學有一個特點,不喜歡麻煩別人,一切事情不需要麻煩別人的就不想開口求助,同時也不太願意別人去打擾他,久而久之大家也會習慣了他的單獨行動,不會再叫他一起做事情,雖然看似不合群,但是本人可能並不會在意這件事,也會很享受自己可以隨時出發,不受阻礙的感覺。
第五:性格內向,不太擅長與人交流,逃避式的單獨行動。
對於一些性格極其內向的人來說,可能有社交恐懼症,所以對於和人交流相處,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一項挑戰,因此會自然地選擇逃避社交,一個人相處讓他們覺得更加舒服。
最後小編想說的是不論是哪種原因,我們既然生活在一個達到環境當中,肯定是無法避免與人交流的,同時有許多事情也不是我們一個人能夠辦到的,融入不了的圈子我們不必勉強自己,但是合適自己的圈子,我們可以嘗試主動去融入,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你在大學裡是一個人單獨行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