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史以來最大手筆,花了80億美元做出一蠢事,氣炸了印飛行員

2020-12-21 強國觀察室
印度LCA戰機

  印度,是一個從上到下都對自己充滿迷之自信的國家。不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領域,印度人經常做出一些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事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據美國媒體12月21日報導,印度日前宣布,將以8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83架LCA-Mark1A單發戰鬥機,由印度的戰鬥機生產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簡稱HAL)」生產。

  印度國防部表示,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印度國產軍工項目,也是印度首次在沒有國外技術轉移情況下發展國產戰鬥機。在面對印度空軍因擔心光輝(LCA)戰鬥機因技術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現延誤交付的情況時。HAL公司信誓旦旦的表示,有信心在5年之內生產83架戰鬥機。並對其升級改進,成為「名副其實的四代戰機」

印度空軍墜機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作為印度國防部直接管理的九大國營企業中最大的一家企業,同時也是印度唯一的航空製造公司。被稱為是「神」一樣的存在。

  凡是經過HAL公司手的飛機,墜毀率高達80%。可以說,印度成為世界上空軍戰機墜毀率最高的國家,HAL是功不可沒的。以致HAL還有個綽號叫「寡婦製造者」,一度引的印度飛行員紛紛拒飛。

  拋開HAL做不了「細活」不說還慢,印度空軍在2014年12月訂購的40架光輝(LCA)戰機,經過多次拖延,首批20架將在明年交付完畢。

印度空軍戰機

  4年時間,20架飛機都交付不了,更何況這次的還是技術升級的改進型。而我國在這期間,用了五年生產了包括驗證機、原型機和量產型在內的16架殲-20,而殲-20是世界上第三種正式服役的第五代戰鬥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印度光輝(LCA)戰機這接近1億美元一架的單價,也引的國內網友感嘆,「有這個錢還不如買中國的殲-31,價格便宜不說,還是五代機,真是又蠢又任性。」

相關焦點

  • 印度有史以來最大手筆,花了80億美元做出一蠢事,氣炸了印飛行員
    不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領域,印度人經常做出一些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事情,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據美國媒體12月21日報導,印度日前宣布,將以8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83架LCA-Mark1A單發戰鬥機,由印度的戰鬥機生產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簡稱HAL)」生產。
  • 印度花2億多美元向俄羅斯購買空對空飛彈,又是「冤大頭」嗎?
    李三萬 摘要:今年印度向俄羅斯購買了一批空對空飛彈,這筆軍火採購總金額高達2億多美元。那麼,這麼大一筆軍火採購,對於印度來說,到底是合算還是又當了回「冤大頭」?
  • 越南防長訪印 印度將為越南訓練蘇-30戰鬥機飛行員
    例如,印度將繼續協助越南培訓軍官,同時越南會接受數量不限的印度學員赴越學習越南語,並在越南國防學院攻讀國際高級軍官課程。 此外,兩國海軍力量還籤署了《非軍事海事信息分享技術協議》,而且在印度政府向越南提供的1億美元貸款框架內,越南邊防部隊同印度拿丁集團公司(Larsen & Toubro Limited)籤署了高速巡邏艇的供應合同。
  • 印度出爾反爾,數十億美元大單告吹,美提醒一旦開戰必後悔
    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竄訪南亞,其在訪問印度期間還連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一起與印度進行了外長與防長的「2+2」雙邊會談,根據此後媒體給出的消息,印度就與美國在印太地區達成戰略合作的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時雙方還訂立了部分共同協作應對「印太安全」的相關協議,不過就在這之後,印度卻出爾反爾,而有關軍購的數十億美元的大單也就此告吹。
  • 數十億美元買回殘次品,飛行員直言空中噩夢,印度又被騙了?
    剛開始,印度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買到了先進的寶貝,但是這款艦載機交付以後,印度卻發現事情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印度花了數十億買來的艦載機在驗收時發現,其發動機存在很大的缺陷,相比於其他艦載機,這款艦載機不僅性能不佳,而且在實戰中還存在很大的危險。
  • 2020海外教育收併購:美印交易數量最多,單筆最大收購金額35億美元
    此外,不同國家的收併購活動所集中的賽道也與其整體的教育科技活躍領域一致,如美國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學術出版,以及印度的K12在線培訓和備考市場。收購方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新晉獨角獸和進入後期融資輪次的公司。此外,掌管幾十億美元資產的私募股權公司也越來越多地關注教育科技領域,並出手促成了多筆大額收併購交易。
  • 印度飛行員手滑按錯按鈕,致40名戰友被炸身亡
    印度不是空難次數最多的國家,但一定是給人印象最深的國家,因為時常有各類奇葩新聞,最不可思議的是印度飛行員把自己家機場炸了。印度飛行員手滑的代價:炸毀本國機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不對付可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兩國就進行多次戰爭。
  • 22億人口、25萬億美元,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啟動,美印被拒之門外
    據媒體最新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正式啟動,該經濟區內包含22億人口,GDP達到25萬億美元。剛剛由東協10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英文縮寫:RCEP),正式在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組織下簽署,除東協10國外,還邀請東方大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參與,然而美印卻被拒之門外。本來印度是有被邀請的,但因印度「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最後被該協定拒之門外。
  • 薩姆24戰勝歐洲產品,俄羅斯年底狂攬印度80億美元訂單
    在獲得印度價值50億美元S-400防空系統合同之後,11月20日,俄羅斯媒體再次發布一個好消息:在印度軍方的短程防空系統招標中,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戰勝了歐洲薩博防務集團和歐洲飛彈集團,憑藉薩姆-24「針-S」贏的競標,獲得印度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再加上最近籤署的護衛艦合同(兩艘11356
  • 企業服務花樣百出,互金、電商激流勇進;聯想創投在印第一筆投資花落誰家?| 印度創投周報
    品牌商直銷平臺Just Buy Live以1億美金的融資成為數額最大的一筆交易,中國的聯想創投在印度的一筆投資也逐漸浮出水面。賽富等也一併跟投,投後估值約130億印度盧比(約2億美元)。EzeTap成立於2011年,目前已經為印度國內超過 20 萬商戶和用戶提供了數字支付解決方案,每月交易金額已經從過去的 80-90 億印度盧比上升到了現在的 300 億印度盧比。
  • 印度向英國公司收稅10億美元,被判賠12億美元
    12月23日,國際仲裁法庭做出裁決,要求印度向凱恩能源公司(Cairn Energy)支付賠償金,合計12億美元。這項裁決對於在印度的很多跨國公司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指向意義。為什麼這樣說呢?不妨先來看看凱恩能源當初是如何和印度扯上糾紛的。
  • 80億美元打造的印度第17山地師,實力不容小覷
    印度地處南亞,陸地邊境線漫長,國內地勢多以上山地和高原為主,這種地理環境使得印度不得不花大價錢打造山地部隊,以確保前線的安全和作戰能力。印度目前一共有第3、第5、第13、第33和第17等五個山地打擊軍,配備各國引進的先進武器,總兵力已經超過了20萬人。
  • 「復仇者聯盟:殘局」成為印度有史以來最佳的好萊塢發行版
    Endgame在發布的第六天達到了這個裡程碑,到周四,這部電影的總收入達到了4370萬美元。印度是這部電影的第五大國際市場,中國領先5億美元,其次是英國,韓國和墨西哥。Endgame此前創下紀錄,創下 有史以來印度好萊塢電影的最高開幕周末,以及該國任何一部電影的第二大開幕周末表演,總計2570萬美元(18.7億盧比)。印度沒有報告票房數據,但到目前為止,2016年的Baahubali:結論被認為是印度電影最大的開幕周末,總計38.5億盧比(5980萬美元)。
  • 墜機後不到兩天,印度豪擲幾十億美元購買56架運輸機
    據海外媒體報導,前日印度媒體曝光了一則消息:新年第一周印軍在西北部邊境摔了第一架戰機米格-21戰機,雖然飛行員僥倖逃生,但墜機場面非常狼狽,還被世界各大媒體曝光。 據悉,當天摔得那架殘破不堪的"米格-21"是蘇聯上世紀60年代產物,推算是80-90年代出口到印度後,又服役了三十多年。
  • 川普夫婦泰姬陵前牽手 美向印度出售軍事裝備
    當地時間24日,川普前往印度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這也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問印度。當天傍晚,他和夫人梅拉尼婭來到了印度著名古蹟泰姬陵前,並在這座以"愛的紀念碑"聞名的建築前合影留念。當天晚上,川普和梅拉尼婭一起參觀了泰姬陵,兩人還手牽手站在泰姬陵前合影留念。川普說,"真是不可思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川普夫婦還在留言簿上簽了名,梅拉尼婭寫道,"泰姬陵令人敬畏,是印度文化豐富多樣之美永恆的見證!""謝謝你,印度"。
  • 22億人口、25萬億美元,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啟動,美印被拒之門外
    據媒體最新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全球最大自貿區今日正式啟動,該經濟區內包含22億人口,GDP達到25萬億美元。剛剛由東協10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英文縮寫:RCEP),正式在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組織下簽署,除東協10國外,還邀請東方大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參與,然而美印卻被拒之門外。本來印度是有被邀請的,但因印度「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最後被該協定拒之門外。
  • 印度飛行員有多不靠譜?降落按鈕按成投彈,50枚炸彈炸死自家40人
    圖為印度空軍飛行員及戰機印度飛行員到底有多不靠譜,除了頻繁墜機外,印度飛行員還擁有更加「光輝的戰績」,當時一架戰機處於降落狀態,結果飛行員手滑把降落按鈕按成了投彈按鈕,直接發射50枚炸彈,非常巧合的是,這落下的50枚炸彈正好炸死了自家40個人,可謂是損失慘重,難怪外界總是嘲笑印度飛行員不靠譜。
  • 印度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條件是永久駐軍,會答應嗎?
    11月28日,《日本亞洲評論》報導稱,印度正考慮向馬爾地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幫助其償還拖欠中國的債務,條件則是印度軍隊能夠在這個島國常駐,確保該國落實「印度優先」的政策。不過面對印度的這一要求,馬爾地夫外交部長沙希德在會見記者時表示,過去50年,馬爾地夫得到了中國的慷慨援助,馬爾地夫將繼續與中國合作。
  • 80億美元打造的印度第17山地師,實力不容小覷
    印度地處南亞,陸地邊境線漫長,國內地勢多以上山地和高原為主,這種地理環境使得印度不得不花大價錢打造山地部隊,以確保前線的安全和作戰能力。印度目前一共有第3、第5、第13、第33和第17等五個山地打擊軍,配備各國引進的先進武器,總兵力已經超過了20萬人。
  • 馬來西亞富豪投資印度電信公司失敗,444億投資已鐵定要打水漂
    最近,印度第六大移動服務提供商Aircel申請破產,使得馬來西亞第三富豪阿南達·克裡希南在印度移動服務領域的70億美元(約444億元人民幣)投資打了水漂,也是外國投資者在印度有史以來最大投資失敗案例。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他開始建立一個多媒體帝國,控制著馬來西亞最大的手機和付費電視運營商Maxis Bhd的45%股份,並控制著國際領先的衛星服務公司MEASAT,這家公司為擁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150多個國家提供衛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