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劉紅(化名)遇到了一件離奇的事,自己還車貸的錢,被銀行劃到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的卡上,導致自己車貸還款逾期。是遭遇了信用卡詐騙,還是個人信息被盜?昨日,劉紅急匆匆前往事發銀行……
市民投訴:
卡上2.6萬餘元被莫名划走
2019年4月,劉紅按揭購買了一輛保時捷越野車,其中按揭70萬元,分3年還款,月供21000餘元。「我每個月都會在還款的銀行卡上預留2萬多元,銀行也都會有簡訊提醒扣款信息。」劉紅說,去年8月份,銀行的扣款信息顯示卡上突然被扣款26000餘元,雖然金額有所變化,但看到是銀行發來的扣款信息,她仍以為是車貸扣款,只是金額有調整。「後來,我接到了該銀行的催款通知,也接到了車行的電話,說我的車貸還款有逾期,需要馬上處理。於是連同1300餘元滯納金,我又支付了22000元進行還款。」因為這次逾期,車行在她的車上裝了一個定位系統。「我平時工作比較忙,不會很注意扣款的明細,一開始以為是銀行將下一個月的車貸提前扣了,但後面我發現每個月仍是扣款21000餘元的,這讓我感覺到了異常。昨天,我去銀行查了流水,大吃一驚。」
劉紅髮現有一筆26000餘元的轉帳,轉到了「自己」名下,但銀行卡卻不是自己的。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卡上的錢是不是被盜刷?還是遭遇信用卡詐騙?」細思極恐的劉紅決定去銀行問個究竟。
銀行回應:
員工操作失誤導致扣款張冠李戴
昨天下午,記者陪同劉紅來到扣劃款項的中國銀行平陽縣支行了解情況。劉紅向銀行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疑問,並出示了相關證據。
「我們查看了銀行卡交易信息,發現是我們員工操作失誤所致,對你造成的不便和損失,我們向你道歉,並會作出相應的處理意見。」銀行的一位接待人員在了解情況後,現場向劉紅表達了歉意,並表示會給劉紅一個滿意的處理結果。
「究竟是操作失誤,還是你們銀行的工作人員監守自盜,你們得給我一個明確的調查結果。」劉紅表示,這麼大的銀行應該不會出現如此低級的失誤,她希望相關部門進行徹查。
「另一個劉紅(同名同姓)因為信用卡逾期,我們銀行接到協查通知,查扣她其他名下銀行卡有無財產,用於信用卡抵扣。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沒有核對清楚身份證信息,結果導致錯誤扣劃。」該銀行工作人員出具一份協助查詢/扣劃函向劉紅解釋了張冠李戴的原因。
雙方協商:
誤扣補償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如果我不去銀行查詢,可能這筆錢就莫名其妙損失了。」劉紅說,由於錢被誤扣,導致自己的車貸還款逾期,還被罰了滯納金,銀行應當給於相應的賠償和補償。
「我們會將誤扣的26000餘元連同滯納金還給你,並且恢復你的個人徵信,並以同期銀行產品的收益補償給你,外加2000元的損失賠償金。」這位銀行接待人員提出了這樣的解決方案。
對此,劉紅表示,「她逾期一個月被收了1300元滯納金,那麼誤扣的26000餘元在銀行『存』了10個月,也應該以滯納金的標準進行補償,也就是13000元。當然,我並不是獅子大開口,只是希望銀行能為自己的不嚴謹埋單。」
目前,雙方就補償事宜仍在協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