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挪威這個地方,很多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三文魚。是的,挪威是一個盛產三文魚的國度,但挪威更著名的地方在於奇蹟般的北極光,以及聞名與世界的峽灣。筆者有幸參加了由佳能和挪威旅遊局聯合組織的極光之旅,帶著佳能5D markIV單眼相機以及一眾鏡頭,為大家帶來挪威的實地體驗,為大家揭秘這個神秘國度的精彩之處。
想學習極光拍攝技巧點擊這裡
佳能 EOS 5D Mark IV(5D4)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由於篇幅較長的原因,本遊記會分為三部分構成,各位現在看到的是本遊記的第一部分,從奧斯陸到博多篇。本文中絕大多數圖片使用了佳能5D markIV單眼相機拍攝,搭配使用的鏡頭有EF 11-24mm f/4L USM,EF 16-35mm f/2.8L III USM,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三款。
一、抵達奧斯陸,挪威之旅的開始
挪威屬於北歐國家,北歐地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並不能非常簡單地直接前往,特別是挪威,對於中國國內沒有能直飛挪威境內的航班,大多數需要轉機抵達。筆者一行是在北京乘坐SAS北歐航空前往到丹麥哥本哈根轉機到奧斯陸,全程算上轉機的時間後需要接近16小時。
和大家接觸得比較多的漢莎,法航等歐洲主幹線航空公司相比,北歐航空的規模相對較小,飛機的配置也並沒有那麼的高。例如在經濟艙上要一份額外的軟飲可能都需要另外付費,飛機上餐飲也相對比較簡單,也許跟北歐的高大上形象有點不同。而且,北歐航空現役的大多數機型都比較老,一些國內航空公司比較少見的機型例如空客A340,龐巴迪CRJ900都有在SAS北歐航空的機隊裡面出現,也算是一大特點。
經過了一大段時間的長途奔波後,我們來到了第一站,挪威的首都奧斯陸。挪威的人口很少,但是由於國家資源豐富(有大量石油)的原因,挪威建立了一個高福利,高現代化的社會。距挪威旅遊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當地人均收入大約在人民幣4萬元每月左右,聽到這個數字的筆者還是嚇了一跳的,這個人均收入比美國,日本等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高不少,所以也就造就了北歐地區的高稅收和高物價,這個高物價會在隨後的介紹裡面提到。
我們當天到達奧斯陸已經是晚上接近11點的時間了,所以大家到酒店以後直接就累得趴下了,第二天一早起來再回顧一下我們入住的機場酒店,確實是到處都充滿這北歐的這種精緻的風格,可以讓人小清新一下。拿出佳能的16-35 III在酒店裡面拍了幾張,16mm端畸變控制得很不錯,有一點點的暗角也屬於超廣角鏡頭的正常情況,銳度比第二代16-35提升了不少,感覺比較滿意。
酒店的外觀,造型很現代化。對於一家機場酒店來說,最好的莫過於下飛機後直接走路就可以到達,而這個酒店做到了這點,而且還提供了一條裝有防風欄的通道讓下飛機後一時沒意識到換上厚衣服的旅客也可以從容地到達酒店,相當的人性化。
這是酒店外面的不知名植物,結的果實的顏色非常好看,就順手拍了一張。筆者這次到挪威的時間是在10月中旬-下旬,奧斯陸當地的氣溫大概是在0度左右,基本上跟北京11月的氣溫差不多,一般而言並不需要穿著十分特別的衣服,正常的長袖衣服加上一件厚實的外套就是最佳選擇。這裡建議如果有興趣到挪威旅行的朋友儘量準備功能性服裝,經濟寬裕的可以選擇直接上始祖鳥,挪威老人頭,加拿大鵝等頂級產品,一定能讓你感覺事半功倍,在保持保暖性能的同時提供比較輕便的重量,保證機動性。至於theNorthFace,哥倫比亞等民用品牌,尤其是這些品牌的入門級產品,在奧斯陸城市裡面用還是ok的,但再往北或者在戶外就真吃不消。
我們一行在挪威奧斯陸的停留時間並不多,由於當天下午就要乘坐下一段飛機到博多的原因,我們在奧斯陸就只能走馬觀花地看看。我們路過大街上一個水果攤,品種多樣,五顏六色地很好看。由於緯度比較北的原因,挪威當地種植的水果品種並不豐富,基本上本地出產的水果就只有蘋果,橙這種全世界都能種活的大路貨,其他如香蕉,葡萄,奇異果等基本都是依賴進口。
在水果店的旁邊有一個當地的跳蚤市場,當地居民會將一些閒置物品拿到這裡進行交易和出售,當然也有一些店鋪是售賣全新的食品之類的,雖然看上去是比較簡陋,精品不多,但是頗有當地風情。
跳蚤市場上出售的各類餐具,設計感不錯,但略欠精緻。
還有一些閒置的衣服,全套出售的茶杯和碟子等等。估計當地人出售這些產品更多是希望能將閒置的物品充分利用,讓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能給到真正需要它們的人。
二、維爾蘭雕塑公園和奧斯陸歌劇院
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奧斯陸著名的維爾蘭雕塑公園,它在奧斯陸的西北角,佔地 50 公頃的奇特公園。園內繁花綠茵,小溪淙淙,到處都矗立著造型優美、婀娜多姿的雕塑,這就是維爾蘭雕塑公園。這個公園有另外一個比較出名的原因,就是裡面的大多數雕塑都是裸體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公園的入口處就是挪威著名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爾蘭的雕像,也是這個公園裡極為少數的有穿衣服的雕像之一。
維爾蘭雕塑公園有192 座雕塑,總計有650個人物雕像。這些由銅、鐵和花崗石製成的雕像,是維爾蘭20多年心血的結晶。公園內雖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亂,錯落有致。
維爾蘭雕塑公園裡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個主題—人的生與死。如噴泉四壁的浮雕,從嬰兒出世開始,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而四角的樹叢雕,一角是天真活潑的兒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勞累艱苦的壯年,一角是垂暮臨終的老年,組成人生的 4 幅畫面。圓臺階的 36 座石雕,也是從嬰兒出生開始的,遊人依次環行,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孩子們在捉迷藏,少年們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竊竊私語,老人們熬度暮年,環繞一周,到第36 座死亡球塔為止。筆者在這裡只挑選了其中的2張比較有特色的拍攝下來,很多的雕塑更加適合到現場體驗,這種感覺是相機難以表達的。
公園裡面也種植滿了各類觀賞植物,色彩鮮豔,搭配起來非常的漂亮。
園裡有一條長達850 米的中軸線,正門、石橋、噴泉、圓臺階、生死柱都位於軸線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間。石橋兩側各有 29 座彼此對稱的銅雕。噴泉四角,各有5 幅樹叢雕,四壁為浮雕,中央是託盤群雕。圓臺階周圍是勻稱的 36 座花崗巖石雕,中央高聳著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幾幅美麗的幾何圖案,勻稱和諧,渾然一體。
維爾蘭雕塑公園圓臺階中心的生死柱,無論在藝術技巧上,或是思想內容上,都算得上園中具有代表性的傑作。它是維爾蘭花費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達17 米,周圍上下刻滿了121 個裸體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慘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嬰兒,不幸的青年,披頭散髮的婦女,骨瘦如柴的老人。這根「生死柱」描繪了世人不滿於人間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時,相互傾軋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們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掙扎,有的絕望,組成了一個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驚嘆不止。
離開維爾蘭雕塑公園後,我們接下來就往奧斯陸歌劇院趕。在路上隨手拍拍奧斯陸的街景,由於人口少的原因,街上平時都沒什麼人在,雖然顯得空曠,但卻有一分寧靜。
我們來到的奧斯陸歌劇院建設用時5年,坐落於地區岸邊,臨近證券交易所和中央車站。它是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築。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是對其的外觀和內飾進行簡單的參觀,並沒有時間在這裡真正觀賞一場表演。
大劇院基座的佔地面積超過3萬8千平米,相當於4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劇院內有三個舞臺,1千1百多個房間。大劇院內部的設計非常有現代氣息,用石頭,木材等天然材料營造出一個充滿藝術感的空間。
在匆匆地走過半天的行程後,我們此行在奧斯陸的走馬觀花之旅就此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到機場乘坐挪威內陸航班前往博多,開始真正的尋找北極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