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家一直流傳著非常多的傳統曆法,比如陽曆、陰曆、農曆等等。而其中的陽曆和農曆則是咱們農民生活中最常用的兩種曆法。陽曆用來計算節氣用來耕種,而農曆則和咱們國家的很多傳統節日掛鈎,也一直是農村計算日子的曆法。
我們知道,陽曆,是依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而定的,地球公轉一周為一年。按照陽曆,一年12個月365天。
其實造成無春年或雙春年的原因也是一種「陰差陽錯」的偶然現象,算是咱們國家曆法紀年中比較獨特的現象,這是因為新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一周為規律的,也就是一年會有365天或366天,而陰之間的時間歷則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制定的,也就是月球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這樣就會導致12個月時間只有354天,與新曆相差11天,為了避免新曆和陰曆之間的時間越拉越大,往往陰曆就會通過閏月方式彌補,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農曆年中的節氣會跑到另一個年份中!故而造成了這類無春或雙春年的現象!
2019年春天,兩頭沒有春的說法指的是立春。民間也通常被稱為寡婦年。沒有立春的講法實際上是農曆和公曆推算的。立春是在公曆2019年2月4日。轉換農曆2018年12月30日。是傳統的新年除夕夜。我們也看到了,2019年不是沒有立春,只是中國的新年就趕上了立春節氣。
早前人們把立春作為萬物復甦之日,所以立春日也有著很好的寓意,然而在新年之後沒有立春之日這個現象,會讓人們感覺到,新年之後缺了點什麼,因此將其稱為「寡婦年」。
而之所以將農曆2019年稱為「寡婦年」,是因為老輩人認為立春是一年中氣候由陰轉陽的開始,沒有立春則會「陰盛陽衰」,是不吉利的,因此老輩人也認為寡婦年不適合婚嫁,其實這種說法根本就不靠譜,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寡婦年原來被稱作寡年,而「寡」字指的是少或者稀有的意思,也就是說像這樣沒有立春的農曆年是比較少的,但是久而久之,隨著人們的流傳,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寡婦年」。這其實與寡婦並沒有任何的聯繫,寡婦才不背這個鍋呢!這只是老祖宗流傳的舊說法而已,顯然在如今看來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這已經成為三年一遇了,實在太頻繁了,要真的遇到寡婦年就不能夠結婚的話就不合理了。
該遇上的還是會遇上,如果怪年份心裏面能夠獲得安慰,「寡婦年」只能背上這個鍋了,最主要的還是要樂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