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三人結伴去了一次香港之後,發現異常的合拍,故決定今年一定要來一場真正的閨蜜之旅。選擇美國作為目的地沒啥其他原因,一方面十年美籤到手1年多都還沒用武之地,一方面今年的美國機票大促不斷,看到合適的就果斷下手了。作為第一次踏足美國大陸的我來說,目的地首選了美國西部。以洛杉磯為主,因為它離救贖山距離更近。
飛行時間14個小時,LA機場下來直接取車開車到San Diego三小時,女漢紙再次上線。直接開車到了聖地牙哥老城是遊客購物吃飯的好地方,充滿著濃鬱的風情,對於擁有濃鬱墨西哥情懷的我來說,既然還沒去過墨西哥 ,自然不能做過這樣的地方。踏進古城,就被門口的裝飾擺設吸引。仿佛已經從加州穿越到了墨西哥。
在老城的入口處,是一個方形市場。四周被走廊圍繞,開設了各種商店,色彩是構成墨西哥風情的最具特點的部分。隨處可見各種濃鬱的色彩搭配的衣物、圍巾、帽子還有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在市場的中間,是大片露天的餐館,上面有大傘棚撐著,像極了國內夏日裡的小吃街廣場。在眾多餐座的旁邊,有一個特別接地氣的演出場地。下面是長條的木凳,周末的時候會有民間組織來跳舞。正值中午,我們圍繞廣場逛了一圈,挑選了一家看似人氣還不錯的餐廳坐下。由於生意太好,服務員然顯得有點不太耐煩。好在我們也不趕時間,就當是慢下腳步,沐浴加州陽光,感受著濃烈的墨西哥風情。
這獨具匠心的文化讓每個墨西哥人骨子裡都覺得:即使在面對世界末日時,也要堅持做個世界上最快樂的骷髏!愛不釋手的工藝小物讓我忍不住買買買。最後買了兩幅畫、一個工藝小件、兩個冰箱貼。收集全世界的精美工藝紀念品也算是愛好之一了。
此次加州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這裡——救贖山(Salvation Mountain)。問一下度娘即可查到它的前生今世,從San Diego開車出發至救贖山大概3小時左右。在San Diego連續兩天陰天,正擔心著會不會救贖山也仍然陰天。路途中越往救贖山的方向開,天氣就越好,便鬆了一口氣。抵達救贖山的時候已是正午,親身感受到了太陽的火辣和沙漠的熱情。救贖山是基督徒老爺爺Leonard Knight用20多年的時間完成的大型藝術品。約幾層樓高的救贖山是由黏土和稻草長年累月堆積而成;並被豔麗的油漆覆蓋,整座山寫滿聖經裡的詩句和豔麗的圖畫。在救贖山還沒變成網紅景點時,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這個地方圖片的時候。心裡就想:天吶!這座山丘也太驚豔了吧!此生一定要去這裡!經過日復一日的日曬雨淋,山上的油漆也會漸漸掉色,需要不停修補才行。其實世間大多驚豔的作品或遺蹟亦是如此,所以我們才需要有顆說走就走的心。除了驚豔的山丘,這裡還有古董卡車,船。
很難想像,老爺爺住在彩繪的卡車後面20多年,來完成救贖山的創造。過著沒有自來水,電,煤氣的生活,用信仰完成這場救贖。而老爺爺晚年已近全盲,卻仍不斷地用顏料修整救贖山,只為告訴世人「上帝是愛」。Leonard Knight已於2014年去世,當地的慈善基金會接管救贖山的後續維護工作。色彩斑斕的救贖山,和滿滿的聖經,訴說著God is love,God loves you。無論穿什麼衣服都會被這座塗鴉山搶鏡。雖然烈日下的暴曬讓我差點中暑,但依然對這座小山丘超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