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巨作《音樂之聲》講了什麼?這是關於抗爭與不屈的靈魂

2020-12-12 酒熟梅子青

最初看到電影《音樂之聲》的時候,我還尚在初中階段,那個時期的我,不知道何為情愛,不知道二戰的殘酷帶給人們的艱苦和焦慮。

更不知道愛國主義者心中那一腔不滅的信念,可以說,我們僅僅只是在看熱鬧。但這裡的配樂,《雪蓮花》,《孤獨的牧羊人》《哆來咪》卻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從中感受到音樂的力量,以及它帶給我的感動與快樂。

層層疊疊的山巒,澄碧如洗的藍天,廣袤無垠的草原以及潔白無瑕的雲彩,

瑪利亞出現在鏡頭之中,鏡頭由遠及近,在靠近她的位置定格。她無法控制自己,從拘束的修道院偷偷溜出來,撲向美麗而和諧的大自然,這裡沒有日復一日的誦經,沒有繁瑣森嚴的規矩,只有自由與歡愉。她把嘹亮的歌聲,投遞到每一個角落中。

修道院內,幾位肅穆莊嚴的修女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瑪麗亞的去向以及她在修道院的種種表現。這時,瑪麗亞風風火火地從外面跑來。院長找來瑪麗亞與她交談之後,將她派到上校的家中去做七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到了上校的家中,瑪麗亞才發現,上校是一個嚴苛而不苟言笑的人,他對七個孩子的要求十分嚴格,而瑪麗亞對他的管教方式尤為不解,她認為口哨是用來呼喚動物的,而不是用來呼喚孩子,她對於孩子們,展現出了她偉大而仁慈的母愛,上校的大女兒麗莎和送信員勞夫背著父親私下戀愛時,瑪麗亞發現後並沒有選擇向她的父親告密,而是替她保守了這個秘密,並囑託她換好衣服,避免被父親發現。

孩子們懼怕雷聲跑到她的房間,她便為他們唱歌,用歌聲趕走他們心中的恐懼,也帶給他們深深的感動,長期缺乏母愛的他們第一次從瑪麗亞那裡感受到了母親般的關懷,母性的光輝,是他們乾枯心靈上久違的一場甘霖。

瑪麗亞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家庭教師,比起孩子的學業,她更在乎孩子們的快樂與成長,在上校離家期間,她帶領孩子們走過田野,跨過麥田,趟過溪水,去感受大自然的純粹,孩子們的臉上,第一次有了發自內心的笑容。通過這次與孩子們的零距離接觸,她終於明白了為何孩子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大自然的風和雨,也逐漸了解了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惡作劇。

瑪麗亞虔誠地信仰者上帝,她也相信音樂帶給人的力量與勇氣。在音樂面前,沒有紛爭,沒有地位階級之別,沒有壓制與摧殘,只有七個曼妙靈動的音符,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純真的群體。當音樂遇上了孩子,那就是天籟之音!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

上校回來後發現孩子們沒有按照他的要求認真做功課時,他惱羞成怒,和瑪麗亞在教育孩子方面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正當他怒氣衝衝地要求她離開時,他聽到了屋內孩子們的歌唱聲,那是瑪麗亞教給他們的歌。

上校封鎖已久的內心突然打開了,氤氳的目光中充滿著深情與哀思,這一刻,他想起去世多年的妻子,想到他這麼多年來對孩子的嚴苛,想到了曾經帶給他無限歡樂的音樂。

上校對於孩子,一直都是有愛的,他的愛偉大而隱忍,只不過妻子的死帶給了他巨大的打擊,從此,他的目光不再慈愛,他的背影也漸漸變得冷峻,他要求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期望而生活,他為了避免讓自己觸景生情,才使得這個家中許多年沒有了音樂,沒有了歡笑,他其實一直都在逃避現實。

而瑪麗亞的出現,恰巧又將音樂和歡樂帶回了這個家庭。她使上校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上校走向瑪麗亞,真誠地向她道歉,並懇請她留下來。這一幕場景,將音樂之聲賦予了更高層次的情感。

出於戰爭中的人們,內心是焦慮而恐慌的,他們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前路茫茫,他們看不到自己未來的路。

瑪麗亞逐步使上校敞開心扉,把音樂作為自己和艱苦命運抗爭的力量。

他們漸漸相愛,並最終走到了一起。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快樂往往不能順利地來到人的心裡,奧地利的局勢開始變的嚴峻起來,德國納粹分子已經進入國內,納粹已將自己的勢力魔爪伸向了奧地利,柏林給上校發電報要求他前赴德國任職,愛國勝過愛己的上校自然是不會答應,為了保護妻兒不被納粹傷害,他決定攜全家出逃,但他們卻被德軍包圍,情急之下,他向德軍提出來音樂會的要求,德軍也只好同意。

上校和瑪麗亞再一次唱起了令他們無比熟悉的《雪蓮花》,儘管被虎視眈眈的納粹分子所包圍,但在場的奧地利人全都熱淚盈眶,和上校一家高聲唱了起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看到一個深愛家庭,深愛妻子,深愛子女的偉大男人,我看到了一個寧死不屈的勇敢愛國者,可以說,瑪麗亞為上校的家庭帶來了音樂之聲,而這個家庭為所有的奧地利人詮釋了音樂之魂。

黑暗的時刻裡,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與這無邊的黑暗做著鬥爭,他用音樂的力量,引領並鼓舞奧地利的祖國同胞們一起守衛祖國,誓死不向納粹低頭。電影的主題在這裡得到了升華,影片也在這激昂慷慨的歌聲中結束,而音樂,卻時時刻刻提醒著無數正處在黑暗與絕望中的人們,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永遠不要放棄努力,為了自己未來的命運,為了國家未來的命運,抗爭,抗爭,抗爭!

相關焦點

  • 美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
    美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
  • 中文演繹百老匯經典 年度最萌音樂劇《音樂之聲》將登冰城舞臺
    享譽全球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由音樂劇大師理察·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聯手創作詞曲,是這對音樂劇「黃金搭檔」的封山之作。它以馮·特拉普一家的真實經歷改編,一經問世就大受歡迎,在此後六十餘年的時間裡數次復排,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創下一周內觀劇人數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1965年,音樂劇《音樂之聲》被改編成電影。
  • 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首登中國西北
    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首登中國西北 2015-08-01 18:55:40《音樂之聲》於8月1日下午在蘭州首演。這是這部風靡全球的「洋劇」首次登陸中國西北地區。  22首風靡50年的經典歌曲廣為傳唱,68位臺前幕後原班演職人員,152分鐘跌宕劇情,1443場百老匯駐場演出……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音樂之聲》在1959年於美國紐約首演,已有近60年的歷史。1965年,《音樂之聲》電影被搬上銀幕,片中故事和音樂為世人所熟知。  「當熟悉動人的旋律縈繞耳際,那是一種幸福的回憶。」
  • 美國百老匯《音樂之聲》將登錄蘭州 最低公益票50元
    《音樂之聲》媒體見面會。馮志軍 攝    7月28日晚,甘肅大劇院在蘭州舉行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媒體見面會。圖為活動現場。 馮志軍 攝   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大劇院28日對外披露,即將於8月1日亮相蘭州的美國百老匯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的演出票出票率已超90%,連續6天的8場演出票基本售罄。
  • 攜手百老匯「絲路」主題音樂劇《絲路之聲》將於明年7月公演
    10月30日,由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傾力打造的中國第一部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音樂劇——《絲路之聲》是陝旅集團繼《長恨歌》《紅色娘子軍》等14臺實景演藝成功巨作後,攜手美國百老匯倪德倫集團歷時三年聯合打造的又一力作,是西北首個面向國際市場的「絲綢之路」主題音樂劇,也是雙方在中國的第一部合作原創劇。
  •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11月滬上開演!
    而這部百老匯經典傳唱之作《音樂之聲》中文版11月25日-次年1月8日將在上海人民大舞臺盛大開演  經典故事再現,跌宕而又溫暖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之聲》最早是以百老匯音樂劇的形式出現在大家眼前的,1959年,《音樂之聲》第一次登上百老匯舞臺,並獲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女主角」在內的5項託尼獎大獎。
  • 百老匯搖滾音樂劇《吉屋出租》將登陸石家莊大劇院
    2020年1月15日-16日,百老匯顛覆性搖滾巨作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中文版將作為首個官方中文版本開啟全國巡演,石家莊站現已全網開票,限時特惠8折。1996年1月25日,音樂劇《RENT》在外百老匯開演,並在3個月後移師百老匯尼德蘭劇院,並連續演出長達12年之久。
  •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北京首站童星藝人Sunny精彩亮相
    經典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將在12月6-14號閃亮登陸北京二七劇場,如今雖然北京市已發布空氣重汙染黃色預警,宣布將第三次採取霧霾措施,但這依然無法阻擋觀眾們對音樂劇熱愛的無限動力,期待已久的精彩演出照常舉行。
  • 想要了解音樂劇,看看《音樂之聲》,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故事
    一個是羅傑斯版,1959年,對託普的故事非常感興趣的百老匯夫妻檔開始計劃創作一部音樂劇。經過一年準備,音樂劇《音樂之聲》就正式進入演出階段啦,之後這部音樂劇還有上千場的演出,還贏得了六個託尼獎。1963年《音樂之聲》下檔之後還被其他國家重新改編後搬上舞臺,在1998年又曾登上百老匯舞臺。小贏覺得好的作品就是這樣反反覆覆,在不斷地更新中展示出最好最經典的一面。
  • 美網公開賽期間紐約百老匯精選音樂劇觀賞指南
    家喻戶曉的世界級演藝秀藍人秀 (Blue Man Group) 是一個集音樂、舞蹈、喜劇、高科技、多媒體於一體的大派對,自開演以來,已經有3500萬不同年齡段、來自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領略過藍人樂團的魅力。他們的表演極具創意和舞臺表現力。三個光頭藍人定能在緊張的觀賽之餘讓你在音樂、歡笑與驚喜中體驗一場精彩的紐約秋季之旅。
  • 《音樂之聲》中文紀念版北京上演 重溫經典音樂
    來源:新浪娛樂《音樂之聲》《音樂之聲》2019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日前在海澱劇院上演。該劇自1959在百老匯原版首演以來,熱演至今,在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獲5項託尼大獎,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更是成為國內許多觀眾的音樂劇啟蒙之作。今年,中文版《音樂之聲》再度回歸。2016年,百老匯獨家授權七幕人生製作的首部中文版《音樂之聲》上演。如今,中文版也演到了第四個年頭,演出場次累計超過375場,感動58萬觀眾。
  •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探訪華沙起義博物館 觸摸城市不屈的靈魂
    原標題:探訪華沙起義博物館 觸摸城市不屈的靈魂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韓新忠):華沙是一座有靈魂的城市。有人說與其他城市不同,僅僅在美麗的老城駐足,或者是在優雅的蕭邦公園漫步是無法觸及這座城市的靈魂的。華沙的精神隱藏在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的、為國捐軀者的紀念碑後面,華沙的精神存在於紀念那些英雄們的博物館當中。
  • 首部中文版《音樂之聲》9月抵寧
    回望劇目歷史,《音樂之聲》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最重要、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音樂之聲》是一部幽默詼諧、真摯動人的作品,她用音樂謳歌了「愛」這個人類永恆的母題——情人之愛、父子之愛、家國之愛——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早已耳熟能詳、卻依舊打動人心的故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音樂之聲》將於今年9月21、22日登陸南京保利大劇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個打動人心的故事。
  • 什麼讓百老匯音樂劇《西區故事》60年常演不衰?(附視頻)
    1957年,音樂劇《西區故事》的橫空出世,幾乎重新定義了百老匯音樂劇。4年後,這部作品被搬上大銀幕,一舉獲得第34屆奧斯卡10項大獎。到今天,音樂劇《西區故事》已經60歲了,卻仍在世界舞臺不斷上演,一票難求。
  • 情迷百老匯 七夕SHOW起來
    麗柏廣場「麗享·柏老匯」 百老匯與中國內地的第一次牽手,追溯至1929年6月在美國首映的《百老匯之歌舞》,當年11月於上海放映。而與它相距13500公裡的廣州,更是走過近百年,才盼來遍地開花的「百老匯」劇院文化。從《媽媽咪呀!》到《亞當斯一家》、從《貓》到《音樂之聲》,羊城人們的精神碎片因它們的到來而被逐漸黏合。
  • 純正百老匯音樂劇RENT 就是比貓好看!
    在中國音樂劇市場方興未艾的時候,這樣一部現代音樂劇巨作光臨北京,勢必觸動中國觀眾心中剛剛萌芽的音樂劇情節,直接將中國音樂劇發展和音樂劇觀眾帶入更加人性化、現代化並且融入更多現代藝術手法的全新境界。  兩個時代的觀眾,兩個時代的音樂,RENT的音樂讓愛「放縱」  音樂是時代記憶,不同的時代標註出不同時代音樂的性格。可以這樣講,以《貓》為代表的傳統音樂劇畢竟是20年前成型的作品,當時的音樂還多以學院派創作為基礎,更多注重旋律的線條、和聲的使用,往往限制了音樂本身對戲劇情緒的表達。
  • 《音樂之聲》中文版熱演 鄭雲龍周深現身觀劇
    網易娛樂12月30日報導 2019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正在上演,該劇自1959在百老匯原版首演以來,熱演至今,在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橫掃5項託尼大獎,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
  • 百老匯經典歌曲舞蹈「熱辣」觀眾眼(圖)
    新報訊(記者 丁利冬) 9月16~17日,英國熱辣百老匯歌舞劇團的藝術家們將帶著他們精選的十幾部百老匯音樂劇中的經典歌曲和舞蹈遠道而來,走進呼和浩特保利大劇院,讓青城觀眾輕鬆欣賞高雅藝術的同時了解西方文化,零距離接觸百老匯
  • 「絲路」主題音樂劇《絲路之聲》全球首演發布會在京舉辦
    10月30日,由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倪德倫環球娛樂公司傾力打造的中國第一部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音樂劇——《絲路之聲》全球首演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發布會表演精彩紛呈,掌聲經久不息《絲路之聲》是陝旅集團繼《長恨歌》《紅色娘子軍》等14臺實景演藝成功巨作後,攜手美國百老匯倪德倫集團歷時三年聯合打造的又一力作,是西北首個面向國際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