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還能做什麼?2B!

2020-12-16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科技一直是金融業最強的推動力之一。金融科技是最偉大貢獻之一在於拉動金融與用戶之間距離,使得金融服務觸手可及,尤其是C端金融領域,無論存貸匯還是投融資,或者消費金融,僅通過一部智能終端即可實現。

當P2P偃旗息鼓之時,金融科技機構的創業潮將湧向何方?

「金融科技蓬勃興起,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金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金融電子化》雜誌12月刊上署名文章中稱,金融科技發展重塑金融市場格局,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深刻影響市場參與主體、業務形態與交易效率。

然而,相對於C端的金融科技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B端的金融科技才剛剛開始。

「金融科技服務目前還處在藍海期,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機遇;在這個大環境下,傳統金融持牌機構紛紛主動擁抱變化,擁抱金融科技。」百乘金科CRO、魔方百乘負責人張忠衛表示,這是一個廣闊但分散的市場,以消費類市場為例,這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億級別的用戶有消費金融服務需求,因此百乘金科2018年初成立了金融科技平臺——魔方百乘,致力於B2B2C的業務模式,通過科技連接機構與機構,機構與用戶,觸達終端,助力銀行等持牌機構業務健康、迅速、智能的發展,進而實現普惠金融的目的。

不僅百乘金科將業務重點聚焦在提升B端金融科技能力方面,如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等網際網路金融巨頭,以及融360、第四範式、平安壹帳通、同盾科技等機構都在掘金B端金融科技領域。

為何要轉型B端?

「作為金融科技領域公認的領軍企業,螞蟻金服對自身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希望通過開放技術能力打造平臺生態。」螞蟻金服財富事業群常務副總裁祖國明曾向經濟觀察網表示,已和部分銀行探討如何圍繞用戶,將阿里系的消費場景與銀行卡持卡人打通。

作為螞蟻金服旗下官方理財平臺,螞蟻財富提供餘額寶、基金、定期、黃金等產品,超過4000隻基金在售,同時,螞蟻財富號也已向68家基金公司開放。

「過去的20年網際網路的2C創業黃金的時期,把之前容易做的事情都做掉了,但是在中國今天2B的科技市場公司其實都是不夠強的。」在氪信科技創始人、CEO朱明傑看來,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未來也必然是最大的金融市場,伴隨移動網際網路為中國帶來的發展機遇,中國的金融業態,尤其是在技術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絕不遜於國際,甚至在有些人工智慧金融應用領域已遙遙領先。

1月2日,京東數字科技旗下京東金融聯合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發布了兩張京東小金卡。這是繼2017年京東數字科技推出國內首張小金卡之後,再次與銀行攜手開展小金卡合作,並將京東小金卡產品進行升級。此前中信銀行與京東金融聯合發行240萬張京東小白信用卡和小白青春借記卡。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財富管理事業部總經理周宇航表示,「秉承與合作夥伴共建、共生的理念,京東小金卡進行了迭代升級,向銀行開放無極限。這與浦發銀行倡導的『開放銀行』理念不謀而合。與此前白條從『自營』到將資產端開放給銀行,到本次京東小金卡的升級,京東數字科技始終堅持將經過市場驗證的創新業務和產品,逐步向金融機構開放,共享業務規模提升的收益。未來京東金融將繼續扮演好數字科技平臺的角色,以京東小金卡為載體,開放更多的服務項目,為雙方客戶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銀行連接眾多C端、B端、G端用戶,廣泛通過開放平臺對各行各業賦能,金融科技公司在構建生態時擁有更多選項,促進場景創新。」浦發銀行零售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和京東金融合作的小金卡不是一張簡單的聯名卡,而是融合卡,既融合了消費和理財的服務流程,又融合了銀行和網際網路的優勢基因,通過API技術的落地應用,帶給雙方客戶更為流暢的服務體驗。這張小金卡凝聚著雙方聯合做好零售客戶經營的匠心和誠意,希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打造成銀行與網際網路在場景化合作上一塊金字招牌。」

金融壹帳通目前已實現與5家國有大型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和數千家大中小銀行,以及保險、投資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全覆蓋。而同盾科技已與中國銀聯、建設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人保等超過300家銀行和超過60家保險機構都在各不同業務層面開展合作。

「大多數零售業務(投資除外)至少暫時以及得到充分發掘,金融科技企業開始轉戰對公業務。」麥肯錫的數據顯示,追蹤1000多家金融初創企業,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是為大型企業提供支付解決方案。零售銀行和金融科技企業之間的廣泛的合作和收購進一步印證,在零售業務上的圈地之爭已經結束,現在陣地已轉移至對公業務。

金融如水,科技加速了金融的流速,水一旦加速流動生態則會更加活躍和完善,當前我國金融生態遠勝往昔,在衣食住行各種場景不斷融入金融科技生態,不論是銀行、保險、基金、證券還是說金融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探索創新,融入更大的生態,從而為用戶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

水雖無常勢,也不能肆意橫流,無論江河海洋,都要在規定的範圍內流淌,否則就成為洪水,不但不能為人類所用,反而成為危害。故而,金融必須在監管系統下運行。

「由於資本的逐利性,科技公司紛紛涉足金融領域,從信息中介變身資金中介,給金融準入管理、市場秩序規範、金融風險防控帶來新挑戰。」範一飛在《金融電子化》雜誌12月刊上署名文章中表示。

監管的態度

「網際網路金融或金融科技應該接受更為嚴格的監管」12月8日,兼任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2018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任何金融活動都不能脫離監管體系,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不能以技術之名掩蓋金融活動的本質。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必須依法接受準入管理,準入管理的主體、日常監管的主體和從業機構展業空間範圍應該保持一致。要有責任明確的監管主體和清晰的日常監管規則,並堅持監管規則的公平性,防止監管套利,不論對金融機構、網際網路企業還是金融科技企業,應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落實穿透式監管,只要做相同的業務,監管的政策取向、業務規則和標準應該大體一致,不應對不同市場主體的監管標準寬嚴不一,引起監管套利。 「行業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進一步整合,對那些試圖主導市場的大型科技公司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麥肯錫認為,未來有兩大關鍵詞因素將推動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首先,大型生態系統參與者會堅持把科技作為金融服務產品發展的關鍵推動力,並提供「金融科技即服務」產品,推動國內眾多中小金融機構的數位化發展。私企,政府監管的加強會逐漸把規模較小、不合規或競爭力較弱的企業淘汰出局。

「金融科技業務是一塊非常新的業務版塊,更偏向於科技化的服務,這是一個必經的優化資源的過程;魔方百乘一直致力於大數據、科技和風控輸出,本著完全合規的方式助力機構對接資產,同時我們也主動擁抱監管,會按照監管的要求開展合規建設。」張忠衛認為,金融科技服務目前還處在藍海期,但這絕對是一條正確的跑道,在這個全民普惠,金融服務不斷下沉的時代,需要更多的機構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觸達一線用戶的需求,進而優化整個金融市場結構,提升國民生活質量。雖然現在為金融提供科技服務的機構並未被納入金融監管體系之中,未來監管機構將可能對業務進行指導。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金融科技研究課題組在銀保監會工作論文發布《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與監管思考》一文中指出,當前金融科技迅速發展,新的金融業態不斷湧現,很多業態並未納入《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對科技公司的監管不到位,存在監管空白和風險隱患。

範一飛認為,作為新興業態,金融科技是多個領域跨界融合的產物,不僅具備金融業固有屬性,還蘊含信息產業獨有特徵,因此傳統金融管理部門要與時俱進,轉變工作思路和手段。在行業監管方面,針對金融科技風險特點和創新活力,要樹立明確的監管紅線,依託監管科技手段促進行業合規經營,借鑑監管沙箱思路探索彈性監管框架,以柔性手段在監管中服務金融科技良性發展。

著名管理大師、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曾說過,「如果組織內部的變化速度慢於外部變化的速度,那麼失敗就在眼前。」

在市場和監管都發生變化之時,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機構將業務重心放在了B端服務上。

「市場環境處於傳統金融業務端網際網路化的風口,資產端百花齊放;站在這樣的浪潮下,需要大量的資源和科技能力才能觸達終端客戶;魔方百乘用有溫度的科技之手去幫助金融機構和資產機構搭建起橋梁,解決了兩端之間接入周期長、風控難、流量少等問題,真正能促進金融普惠大環境下的生態發展。」張忠衛認為,為B端金融機構服務,需要提供風險管理、技術服務、帳務核心、結構化金融等體系的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把全端流量高效橋接給銀行、保險、信託等持牌金融機構的同時,賦與機構數據校驗、風控建模、結構化的能力,從而實現兩端的高速運轉。

「隨著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越來越密切的合作,必然構建起新的生態圈。」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未來競爭將不再是單一機構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系統間的競爭,那些勇於創新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機構有望獲勝,而畏懼失敗且在創新領域中裹足不前的機構則可能提前出局。相比C端較為分散的市場,B端市場將更為集中,這可能只是少數玩家的戰場,大部分機構將無緣踏入。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外匯2B法則 外匯2B法則詳解
    123法則:  123法則和2b法則,不管是中長線的趨勢裡面還是短線的趨勢裡面都是可以運用得。  123法則、2B法則在做外匯上的運用,準確簡單的為我們提供了進場點位,而且由於止損價位和開倉價位非常接近,使得風險被控制在更小的範圍,獲得較高風險收益比。
  • 新浪領投品鈦 金融科技2B服務「風來了」
    今年的4月16日,品鈦曾與新加坡第二大商業銀行大華銀行成立合資公司AVATEC(華鈦科技),其核心業務是為東南亞的金融企業和商業機構提供智能信貸的賦能服務。而更早之前的2017年10月,品鈦還曾與香港富衛集團(FWD)達成合作,二者合資在新加坡成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PIVOT,面向東南亞地區推廣數位化財富管理及智能投顧技術服務。1.
  • 金融科技是什麼?
    一、金融科技概念Fintech(金融科技) 是 Financial Technology 的縮寫,可以簡單理解成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兩者的簡單組合,指通過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創新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 工行vs建行:金融科技應用,上半年都做了什麼?
    在今年上半年的特殊環境下,科技成為了銀行開展業務的必備技能,在銀行的2020年半年報中,「金融科技」是當之無愧的團寵。作為銀行業科技巨頭,工行和建行的金融科技布局和進展一向頗受關注。本篇從產、學、研的角度入手,談一談上半年工行、建行在科技方面都做了什麼,有什麼區別。整體情況看圖:
  • 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螞蟻金服不是第一家「去金融」的頭部公司,早在 2018年11月20日,京東金融就宣布京東金融品牌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 實際上,「去金融」是近兩年很多所謂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選擇。從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金融到西方取經來的金融科技,再到前赴後繼的「去金融」,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去金融」是提高融資估值的一時之策還是技術驅動的行業趨勢?
  • 對話庖丁科技首席科學家:金融從業者「解文」,需要什麼好刀?
    「雖然這套算法能夠撰寫類似的報告,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能替代金融從業者,」羅平表示,「比如,在一些報告中,可能公司出現了很大的財務變化,這部分是可以描述出來的,但具體是什麼造成的呢?這需要企業自己去申報,機器是不知道這個事實的。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有,這些需要金融從業者去分析和調研。我們的產品目的是成為金融從業者的工具,而非取代他們的工作。」
  • 廣東專插本2A學校、2B學校有什麼區別?
    兩者有什麼區別?想要了解專插本的考生就跟小佰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廣東專插本2A學校、2B學校有哪些: 專插本2A學校:廣東財經大學、廣東金融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廣州航海學院、廣州美術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五邑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韶關學院、韓山師範學院、嶺南師範學院、肇慶學院、嘉應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華南師範大學。
  • 北京銀行加強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雙輪驅動」:做強特色做精服務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銀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大局和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在危機中找尋業務發展新機,在變局中優化特色金融布局,加強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雙輪驅動」,為全行創新、協調、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截至三季度末,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1641.9億元,較年初增75.6億元。
  • 薛洪言:金融科技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關於人工智慧,有一個著名的自動化困境理論,大意是講軟體和系統是人做的,既然是人做的,就可能犯錯;此外,自動化之後,人類被開發者擺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關鍵時刻的救火先生),卻很可能因缺乏實戰(自動化過程中,人從操控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慢慢失去了實踐能力),讓人類失去履行這一職責所必需的能力。 自動化困境,講的就是人機互動的問題。
  • 尼爾機械紀元a2和2b有什麼關係 a2和2b區別在哪
    尼爾機械紀元a2和2b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尼爾機械紀元a2和2b的關係 :A2是誰?a2與2b的關係就是他們是同一種型號的機器人。 A2的人格轉變:在A2殺死2B後可以明顯的看出A2從原本的冷淡開始有所轉變,是因2B死前將自我人格數據留存劍上,在A2拿走的時候影響A2,由A2代2B「照顧」9S。
  • 正亞集團:成就金融科技做市商的野心
    科技驅動金融發展的步伐,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判和想像。從電子化到移動化再到智能化,金融業迎來了智能金融時代。技術的迭代升級掀起了全球新一輪科技浪潮,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金融業的創新也呈現出加速之勢。  伴隨著科技的蓬勃發展,前沿創新技術不斷滲透到金融行業,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方式正在不斷發生改變。
  • 陸磊:當前金融科技監管中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但可以想像,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信息的日益對稱化,金融中介主要做的是搜尋工作,網絡在金融行業高度存在並迅猛發展。這種發展會造成一個結果,就是原本的資產負債業務表外化,這樣審慎監管依據的基本邏輯就不存在了。審慎監管的假定是,金融機構如果是安全的,那資金來源方一定安全,如果金融中介對資金運用方式有足夠的激勵或約束,那資金運用的道德風險和選擇是可以改變的,或不那麼嚴重。
  • 瀚德科技董事長曹彤:誰是金融科技下一個「爆款」?
    近日,第一財經《解碼新金融》欄目專訪瀚德科技董事長曹彤,就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未來演繹做了深度解讀。從最有前途的年輕銀行家,到轉戰金融科技領域,第一財經表示,曹彤的履歷步步踩準了市場的熱點,可謂金融市場的「爆款王」。
  • 2b和hb鉛筆的區別 2b和hb鉛筆有什麼區別
    美術生都知道,鉛筆十分型號的,不同硬度的鉛筆畫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那麼2b和hb鉛筆的區別是什麼呢?  2B鉛筆:2B鉛筆上常常會有2B的字樣,其實這裡的B是black英文的縮寫,表示的是鉛筆黑度意思,鉛筆等級所含B越多,鉛筆就越黑,筆就越軟。所以,2B鉛筆也是一種軟性鉛筆,而且它的黑度非常高。
  • 再談金融業重塑與嬗變:金融科技「加速器」仍需回歸本源
    產業不能是『兩張皮』」「金融業本質不能變」「強監管並不是說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到頭了」「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賦能是我們通向美好世界的一個必由之路」……12月17日,在2020南都金融高峰論壇上,來自學界、金融業界、創投業界的嘉賓,圍繞「重塑與嬗變——科技驅動金融業賦能雙循環」主題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
  • 胡曉明對話王堅談金融普惠:金融科技應做「直升機」,比誰飛得低
    視頻中,胡曉明帶隊找馬雲等人商量準備籌建阿里金融,打算「用網際網路技術去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難題」。當時,王堅博士以「直升機不是飛機」類比了「用科技做普惠金融」的關係。「直升機不是飛機,也不比誰飛得高,而是看能不能做到樹梢高飛行,這是最難的。」
  • 主題研討二: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破局
    說明什麼?在傳統金融深入到所有角落,普惠金融的生存能力到底在哪裡?薛正華:特別高興跟大家一起探討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問題。我是前天在歐洲出差的時候洪言給我發了邀請,看完之後題目很有意思,所以高高興興就過來了。我先解讀一下什麼是局,如何解決這個局,但是並沒有說局到底是什麼,主持人也沒說局到底是什麼。我談談我對局的理解。
  • 網際網路金融重生:金融科技時代的新金融
    如果我們將網際網路金融時代對於金融行業的改造看作是一場表皮手術的話,那麼金融科技時代對於金融行業的改造更像是一種刮骨療毒。不斷有金融科技公司獲得資本巨頭的關注、不斷有網際網路巨頭加入到金融科技的洪流之中都在說明網際網路金融時代進入到金融科技時代已經不可避免。
  • 5G衝擊波如何打破金融結界?金融科技需選擇良性場景
    以5G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新和產業升級也席捲著金融行業,行業的邊界在拓寬,產業的格局在改變。4G讓二維碼、閃付等行動支付成為現實,支撐著會員經濟、普惠金融的發展,滴滴、餓了麼等APP也成為新興流量的入口。那麼5G又將會給金融科技帶來什麼轉變?
  • 融360|簡普科技亮相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探討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原標題:融360|簡普科技(NYSE:JT)亮相新加坡金融科技節,探討金融科技發展趨勢12月7日至11日,新加坡金融科技節(The 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簡稱SFF)和新加坡科技創新周(Singapore Week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