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
《泰迪熊2》在北美等26個國家、地區同步上映,但影片開畫首周末票房為3350萬美元,與
《泰迪熊》5441萬美元的首周末成績相差不少。至於口碑方面,
《泰迪熊2》的爛番茄新鮮度僅為48%,而前作的爛番茄新鮮指數則是67%。面對此情此景,我們不禁要問,泰迪熊,你到底怎麼了?
--友情提示:文內有輕微劇透--
2012年暑期上映的R級喜劇《泰迪熊》無疑是一匹令人矚目的票房黑馬。影片以5000萬美元製作成本獲得了近5.5億美元全球票房,其中北美本土票房約為2.2億美元,這也使得《泰迪熊》成為北美影史R級影片票房排行第八的電影。該片是導演
塞思·麥克法蘭的銀幕導演處女作,在此之前他已憑藉其導演製作的
《惡搞之家》、《美國老爸》等電視動畫為人熟知。在《泰迪熊》中,麥克法蘭塑造了一名沉迷大麻、滿嘴髒話的重口味泰迪熊,圍繞著泰迪熊(塞思·麥克法蘭配音)與他「青梅竹馬」的基友約翰(
馬克·沃爾伯格飾)上演了一系列無底線、無節操的雷人故事。
《泰迪熊2》的主人公依舊是泰迪熊與約翰,在賤熊撮合下步入婚姻殿堂的約翰與勞瑞(
米拉·庫妮絲飾)在《泰迪熊2》中已然勞燕分飛。泰迪與老婆泰米-林恩(
傑西卡·巴斯飾)的婚後生活也並不如意,為此他們希望通過要一個孩子來緩解夫妻間的矛盾。對玩具熊泰迪來說,求子路實屬不易,首先他需要證明自己在法律上是一個人。泰迪熊與約翰這對活寶二人組最初找到了年輕的律師薩曼莎(
阿曼達·塞弗裡德飾),一審敗訴後他們又迅速踏上去往紐約的漫漫旅途尋找著名人權律師派特裡克(
摩根·弗裡曼飾)代理此案件。
《泰迪熊2》的劇本依舊由麥克法蘭與其長期的工作夥伴
Wellesley Wild、
Alec Sulkin共同執筆,
與上一部一樣,影片的整體風格依然簡單粗暴,但這一次的劇情安排卻像斷了線的項鍊,缺乏能夠將其真正串起來的主線。同時,相比於《泰迪熊》,《泰迪熊2》的故事與人物設定都出現了變動,比如米拉·庫妮絲甚至根本沒有在續集中出現,而影片中泰迪熊、約翰等關鍵人物的性格轉變也令人深感愕然。
影片中依舊充斥著麥克法蘭標誌式的三俗笑料,同時也加入了種族差異、社會熱點話題等更多喜劇元素,但其本質上還是一招鮮。換句話說,這部電影的目標觀眾顯然有限,那些沒看過麥克法蘭此前作品的觀眾顯然對這部電影的搞笑方式不感冒,他們也並不會去到影院看到這部電影。
電影片長近兩個小時,這對一部R級喜劇來說,實在太長了,演到最後很多笑點都變成了自我消費與複製。如果電影適可而止的話,它本應更加有趣、緊湊,拖了太久還不結束的電影,就像那種音樂都停了還久久不忍離開派對的客人,著實令人尷尬。關於《泰迪熊2》,麥克法蘭自然享有終極話事權,無論是製片公司的老闆還是他的工作夥伴都沒有勇氣對他提出異議。毫無章法的劇本裡不斷重複的笑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泰迪熊2》最終「全軍覆沒」。
、
《侏羅紀世界》這種影片在吃肉,其他同期上映的電影只能跟著喝喝肉湯了。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是,人們已經在銀幕上看過麥克法蘭的那些搞笑小把戲了,新鮮勁也就過去了,畢竟泰迪熊也不是靠臉吃飯。影片先期不冷不熱的口碑也對其票房有所影響。也許有時候賣座電影就不該趁熱打鐵,如果續集裡沒有點新鮮玩意或者不夠特別,觀眾們可能還是更傾向於坐在家裡重溫前作。
此時此刻,泰迪與基友約翰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部分外媒評論選錄
「對一部主旨是在講述『做人意味著什麼』的電影來說,《泰迪熊2》真是太不走心了,完全是一件商品。」——Adam Graham《Detroit News》
「塞思·麥克法蘭可以很搞笑,但是他做《泰迪熊2》可能根本沒用心。影片唯一值得討論的就是,他在將種族問題變作笑料時是如何失敗的。」——Manohla Dargis,《紐約時報》
「與第一部一樣無禮、好笑。」——Annlee Ellingson,《Los Angeles Business Journal》
「塞思·麥克法蘭很會搞笑,他的笑料就跟速度與激情似的,來得又快又猛。壞消息是,電影的故事承受不住這麼又快又猛的笑料。」——Anders Wright,《San Diego Union-Tribune》
「塞斯·麥克法蘭跟他的小夥伴們非常擅長複製,但是他們電影敘事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缺乏故事線。」——Brian Truitt,《USA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