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厲,幫扶政策仍延續 人民日報聚集怒江蘭坪縣多措並舉促進就業

2021-01-16 雲南網

  原標題:脫貧後,「三區三州」地區制定新計劃——再接再厲,幫扶政策仍延續(決勝全面小康·一線故事③)

人民日報版面截圖

  核心閱讀

  「三區三州」地區脫貧後,如何鞏固成果,持續發展?雲南怒江蘭坪縣繼續強化穩定就業政策,在組織一部分群眾外出務工的同時,通過多種措施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繼續培育特色產業,增加村民收入;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持續織密兜底保障網,用好三級返貧幫扶機制,防止群眾返貧。通過以上多種舉措,「三區三州」地區牢牢夯實基礎,努力實現穩定脫貧。

  雲南怒江蘭坪縣

  鼓勵群眾外出務工

  多措並舉促進就業

  從深山到沿海,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石登鄉回龍村村民楊繁榮2019年前往廣東務工,如今已經成為工地小組長。看見他通過務工增收脫貧,越來越多同村人向他打聽如何外出賺錢。

  像這樣的村子,遍布蘭坪。2020年,蘭坪縣建檔立卡戶外出務工人數達到4.2萬人,比2019年增加四成。外出務工,讓蘭坪不少建檔立卡貧困戶摘了貧困帽。「蘭坪的就業工作,不僅經受住了疫情的衝擊,還實現了逆勢上揚。」蘭坪縣扶貧辦主任熊仕祿說。

  本地企業較少、就業體量有限,蘭坪拓展就業存在先天短板。「去年復工之初,沿海省份缺工人。我們搶抓機遇,通過有組織務工,讓貧困勞動力從家門直達廠門,一下子就送出去幾千人。」熊仕祿說,各鄉鎮抽調800餘名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農村勞動力基礎信息臺帳,做到「村不落戶、戶不落人、人不落項」,以貧困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和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大規模組織宣傳動員勞動力轉移就業。

  這幾年,蘭坪縣針對山區群眾不願出、不會出、不敢出等問題,開展語言、交通信號標識、建築、餐飲等方面的培訓,精準施策,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外出就業的意願和能力。

  儘管已經脫貧摘帽,蘭坪縣的穩定就業政策依然延續:除了穩崗補貼,200多位勞務經紀人依然活躍在蘭坪。在務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地方,還有專門的就業服務站。通過建立從動員到培訓、輸出、管理服務的全鏈條工作機制,蘭坪縣全力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針對無法外出務工的家庭,還設立了生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

  外出務工不僅是讓貧困群眾增加了收入,更拓寬了貧困群眾發展的思路。熊仕祿認為,未來一家人創業、一個村務工的情況會越來越多。「除了外出就業,這幾年,蘭坪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等。藉助電商平臺,不少蘭坪的土特產品觸網銷售,帶動勞動力實現縣內就業;通過在搬遷點扶持發展各類服務業和扶貧車間,為搬遷對象開發出更多穩定的就業崗位,實現產業帶動就業。」熊仕祿說。

  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

  繼續培育特色產業

  統一收購促進銷售

  時值隆冬,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扶貧產業園內的蔬菜花卉大棚裡仍溫暖如春。「這裡每年培育的6.5億株菜苗,都到各鄉鎮的蔬菜種植基地、家家戶戶庭院內的小拱棚裡了;林果、花卉等種植技術也應用到農戶們的田間地頭了。」莎車縣委副書記、縣長阿不都艾尼·買買提說。

  地處南疆喀什地區的莎車縣,是新疆人口第一大縣。2019年底,莎車縣還有35446人未脫貧,佔當時新疆未脫貧人口的1/5。經過多方不懈的付出與努力,2020年11月14日,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公告,莎車縣等10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如何確保脫貧之後不返貧?「繼續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阿不都艾尼說,莎車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業戶籍人口多,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莎車縣的脫貧成績離不開特色產業的發展。

  阿不都艾尼介紹,近年來,莎車縣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目前日光溫室達到近萬座,大田拱棚達到兩萬餘座,僅設施農業就使近萬人實現穩定就業,脫貧增收。莎車縣立足各鄉鎮實際,堅持以自然條件為基礎,水土平衡為前提,科學管理為保障,市場導向為根本,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引導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實現特色種植戶增收致富奔小康。

  伊什庫力鄉闊依其村村民艾合買提·艾海提就是受益者之一。艾合買提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沒想過,種花讓我擺脫了貧困。」2018年,闊依其村因地制宜,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以特色種植為主要抓手,鼓勵村民通過種植萬壽菊實現穩定增收。

  為了鼓勵村民發展特色種植,莎車縣積極引進相關企業,採取訂單種植方式,積極打造「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購銷產業鏈,設立村級收購點、鄉級收購站,完善縣級綜合中心,統一定價收購,促進農產品銷售。

  「2020年我種了4畝地萬壽菊,種得不錯,掙了一萬元。除此之外,我還教其他人如何種植萬壽菊,每個月能有5400元的收入。一朵小小的花讓我們脫了貧,將來還要成為我們的致富花。」艾合買提說。

  「脫貧摘帽,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結束。接下來,我們要繼續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盤活農業資源,增加村民收入,提高脫貧成果的可持續性,讓脫貧群眾真脫貧、不返貧。」阿不都艾尼說。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

  構建三級幫扶機制

  織密兜底保障網絡

  去年年初,駐村工作隊隊員到格桑家走訪。格桑家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鎮。工布江達縣在2018年底宣布脫貧,兩年來,周圍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但是格桑的心裡卻有些著急。她家裡種地放牛,收入略高於貧困線,但她還想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卻找不到其他增收途徑。

  經過此前的多次走訪,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都掌握格桑家的經濟狀況——收入水平不高,如果遇到一些天災人禍,很容易滑到貧困線以下。因此,格桑成了村幹部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這次上門就是為了勸她採摘菌菇,增加收入。

  「山上的菌菇採摘容易,賣出去卻不容易。」面對村幹部,格桑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這你不用操心。村裡準備組織情況類似的群眾一起搞採摘,統一解決銷路問題。」村幹部說,「鎮裡開會討論過了,要盡最大的努力幫你解決問題!」

  針對像格桑這樣具有存在返貧風險的群眾,巴河鎮專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幫助政策,由村幹部們負責落實,力保群眾不因收入減少而返貧。2019年,工布江達縣制定了《工布江達縣防止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監測預警處置辦法》,動態識別出脫貧監測戶46戶176人,邊緣戶16戶62人,建立紅、橙、藍三色等級預警處置機制。

  收入在貧困線上徘徊、存在健康問題……這些都是返貧監測機制重點關注的內容。村幹部經常性走訪群眾,了解家庭收入狀況,一旦發現存在返貧風險的群眾,在3天內上報鄉鎮,並因地制宜地制定針對性幫扶政策。如果問題無法解決,則需上報縣一級脫貧攻堅指揮部,由上級單位安排民政等部門進行對口的幫扶。特別是因突發意外事故或遭受自然災害等致貧的群眾,縣一級政府將及時啟動臨時救助措施,先保障基本生活,再補辦相關手續,確保幫扶措施有效落實。

  「村級發現處理、鄉鎮審核上報,縣級定點幫助,用三級返貧幫扶機制,確保貧困戶不掉隊。」工布江達縣扶貧辦主任索朗達瓦說,「該機制實施以來,我們的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數量從62戶238人下降到14戶56人,兩年來無人返貧。」

  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格桑家的生活一步步好了起來。林下資源採摘為家裡增收不少,丈夫在縣城的生活也日漸步入正軌,家庭收入增長到數萬元。索朗達瓦介紹,雖然已經脫貧摘帽,但工布江達縣堅持「四摘四不摘」的政策導向,堅持不讓一個群眾掉隊。「持續織密兜底保障網,讓絕對貧困成為歷史,更美好的富裕生活就在眼前。」索朗達瓦說。(記者 楊文明 阿爾達克 徐馭堯)

相關焦點

  • 「三區三州」地區脫貧後制定新計劃 幫扶政策仍延續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再接再厲,幫扶政策仍延續(決勝全面小康·一線故事③)核心閱讀「三區三州」地區脫貧後,如何鞏固成果,持續發展?雲南怒江蘭坪縣繼續強化穩定就業政策,在組織一部分群眾外出務工的同時,通過多種措施開發更多就業崗位;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繼續培育特色產業,增加村民收入;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持續織密兜底保障網,用好三級返貧幫扶機制,防止群眾返貧。通過以上多種舉措,「三區三州」地區牢牢夯實基礎,努力實現穩定脫貧。
  •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2020-04-2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市中區魏家莊街道人社中心多措並舉促進轄區大學生群體就業
    我辦就業計劃的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8歲至24歲失業青年,對其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青年以及缺乏工作經歷的青年,優先提供就業機會。
  • 肥東縣多措並舉協同配合穩就業
    今年以來,肥東縣緊密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建立以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為中心,社保、人才人事、勞動關係等工作協同配合的「1+N」工作格局,全力以赴穩就業。聚焦政策落實,援企穩崗助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扶持政策。
  • 雞西市雞冠區發貸款送崗位多措並舉穩就業
    黑龍江日報9月15日訊 在「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中,雞西市雞冠區多措並舉用創新的穩就業舉措跑出「雞冠速度」。為讓就業困難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雞冠區對暫時難以外出又有就業意願的農民工,就地就近推薦崗位;對面臨返貧風險的貧困勞動力、暫時難以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和農民工,開發102個臨時公益性崗位,以及1298個小區樓長和卡點防疫崗位進行託底安置。
  • 寧夏大學多措並舉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寧夏大學多措並舉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08-06來源: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 央視點讚海口:多措並舉 引導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
    17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用3分06秒報導海口多措並舉吸引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點讚海口今年以來積極落實各項促進創業就業政策,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作用,重點抓好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就業服務等工作,為自貿港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 2020中央美院多措並舉穩就業
    中央美術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穩就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各院系、部門在切實保障畢業生身體健康和就業權益的基礎上,全員動員、多措並舉,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應屆畢業生的影響,努力實現畢業生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在學校黨委的支持指導下,各院系、部門共同努力,截至目前,中央美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顯著高於全國高校平均水平。
  • 湖南沅江多措並舉 推進漁民安置轉產就業
    央視網消息:既要堅決實施十年禁捕政策,保護洞庭湖生態環境,又要讓島村漁民能真正「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沅江市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漁民安置轉產就業。這幾天,沅江市瓊湖街道辦蓮花島村漁民彭海軍忙得不亦樂乎,他和幾個漁民一起組建的這家瓊蓮勞務公司馬上就要開張了。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本報訊(記者 楊彬)今年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決策部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深入分析就業形勢,千方百計、多措並舉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幫扶工作。截至9月1日,畢業生就業率達76%,順利完成就業率超過70%的目標任務。
  • 堅持內外並重多措並舉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
    勞務就業是實現脫貧的重要方式,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的重要途徑。加大勞務就業扶貧力度,是我省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內外並重、多方發力。抓好穩崗轉崗服務是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硬任務,這是穩就業的重大政策機遇。既要千方百計用好幫扶機制增加省外就業,又不能完全依賴對口幫扶省市,要通過發展省內產業、多渠道創造崗位幫助就業,確保省內外務工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把勞務就業扶貧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克服疫情對就業的影響,需要多措並舉、綜合施策。
  • 脫貧攻堅|多措並舉抓幫扶,攜手山陽共發展
    多措並舉 鞏固幫扶成效 積極促進雙方在產業合作 旅遊扶貧、勞務協作 教育醫療合作等方面深度對接 創新形式開展各項縣區級層面幫扶活動 消費扶貧
  • 「中秋國慶」怒江多措並舉提高遊客滿意度
    來源:怒江大峽谷網 作者:黃豔萍 劉彪「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怒江州多措並舉做好各項工作,截止10月6日,共接待遊客12.49萬人次,(其中過夜遊客3.17萬人次,一日遊遊客3.32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3479.24萬元,同比下降17.91%。
  • 人民日報:多措並舉抓扶貧 茶鄉安溪展新貌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多措並舉抓扶貧 茶鄉安溪展新貌福建省安溪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1985年,貧困人口31.37萬人;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8萬人、貧困村71個;2019年底,貧困人口、貧困村數字清零。
  • 蒲城縣黨睦鎮:多措並舉穩就業 助力脫貧攻堅
    為貫徹落實中省市縣關於穩崗就業工作部署,提高全鎮貧困勞動力就業率,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助力脫貧攻堅。黨睦鎮制定了《黨睦鎮關於開展穩崗就業創業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周密部署,多措並舉穩就業,出實招穩固脫貧成效。
  • 珠海:611名怒江籍務工者 乘定製免費高鐵返鄉
    此次免費專列體現了珠海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對怒江籍務工人員的關心關愛,是粵滇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又一重要舉措,是珠海市與怒江州「江海情,攜手行」幫扶協作的又一成果。乘坐此趟專列的務工人員來自怒江州瀘水市、蘭坪縣、福貢縣、貢山縣四個縣市,大多是建檔立卡戶,是珠海對口幫扶的直接群體和轉移勞動力就業的直接受益者。據悉,為鼓勵怒江籍務工人員轉移就業,提高穩定就業率,珠海怒江兩地人社部門出臺多項措施。
  • 廣東多措並舉穩民生:「三大工程」齊發力拓寬就業新途徑
    對此廣東多措並舉:通過實施「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有效促進城鄉勞動者技能就業;推出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等措施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加碼幫扶力度。據統計,今年2-6月份,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已為全省270多萬戶企業減免、延繳社保費946.2億元。其中,減免758.4億元、延繳187.8億元。據了解,廣東真金實銀為減免社保費率,不僅僅為企業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跟保住了百姓的就業。這次延長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執行期限,全年將減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保費1500多億元。
  • 華潤萬家多措並舉「穩就業」積極發揮表率作用
    據悉,2020年截至4月底,華潤萬家已面向社會招錄一萬多人,其中,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近300人,併集中向國家貧困縣招錄了300多名貧困人員。穩崗擴就業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好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受疫情衝擊,貧困人員就業問題首當其衝,成為「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 因地制宜 前僕後繼 多措並舉 幫扶在根子上
    因地制宜 前僕後繼 多措並舉 幫扶在根子上---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駐利川市長樂村工作隊持續扶貧結碩果(中國環境監察網湖北恩施訊 胡丹 陳宏)2020年初,從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傳來好消息,利川市長樂村順利通過省、州、市三級驗收考核,同時通過國家脫貧抽查、普查,全村342戶貧困戶1168人全部脫貧
  • 肥城市新城街道:精準幫扶助脫貧 多措並舉保長遠
    壓實責任 排查包保不落一人新城街道建立包村聯戶幫扶工作機制,形成黨政一把手攬總、班子成員包片、駐村幹部包村、幫扶責任人包戶的聯繫包保體系。開展拉網式排查,全覆蓋式幫扶,全街道175戶370名貧困人口、1戶2名即時幫扶戶實現了應幫盡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