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示 獲批數量創歷史新低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7月16日,文化部辦公廳網站發布了《關於公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評審委員會根據項目價值進行了評審和認定,從此前全國各地申報的1111個項目中,評選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298項,其中新入選151項,擴展項147項。

廣東省入選該名錄的非遺項目包括傳統嶺南醫藥、抽紗(汕頭抽紗、潮州抽紗)、潮州彩瓷燒制技藝、陶瓷微書、傳統香製作技藝(藥香製作技藝、莞香製作技藝)、寮步香市、鑼鼓藝術、粵劇等。目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正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天。

全國:獲批數量創歷史新低

本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共有298項。2011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卻達到355項之多,包括新入選191項與擴展項164項。與之相比,今年的入選數量卻呈大幅下滑趨勢,數量創下了歷史新低。

「為了控制申遺項目的質量,國家在非遺項目數量上相對進行了精簡。」廣州文木文化遺產服務中心主任朱鋼解釋,由於經過前三批申報,目前已有上千項有價值的項目被挖掘出來,剩下的項目評審必須「優中取精」。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華也認為,獲批項目的減少,表明非遺「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正在得到改善。

在往年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評審中,餐飲類並未受到很大的關注。今年在獲批數量整體減少的情況下,餐飲類卻有所提升。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雲南蒙自過橋米線、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等傳統技藝項目都榜上有名。

「由於餐飲類的項目與產業掛鈎比較密切,過去評委們會擔心部分企業通過申遺來謀取利益,與非遺保護的宗旨背離。」宋俊華說。然而,近年來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被熱捧,各地的傳統餐飲文化也相應呈升溫趨勢。「不過,與全國各地各具特色的飲食項目總數相比,目前獲批的項目還是相當有限,這說明國家仍對相關項目有所控制,沒有完全放開審批。」宋俊華說。

白酒項目在本次評選中就被暫時擱置。「這是因為酒類項目在第二批已經評過了,許多中國名酒都已榜上有名,白酒的評審到第三批就基本停止了。」朱鋼表示,儘管目前還有許多二三線的酒類品牌積極申報國家級非遺,但對白酒類是否應該大規模進入名錄,專家還存在較大爭議,因此本次評選暫時不將白酒納入評審範圍。

廣東:嶺南醫藥備受關注

在本次評選中,不少具有嶺南特色的非遺項目也紛紛入圍,其中嶺南傳統醫藥最受人矚目。珠海一指禪推拿、深圳賈氏點穴療法、汕頭太安堂麒麟丸製作技藝等項目都先後上榜。

「在中國傳統醫藥文化中,嶺南醫藥文化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而且保存比較完好。廣東喝老火湯、喝涼茶等民俗習慣,也在無形中延續和發揚了這一傳統。」朱鋼認為,這些項目的入選可謂「實至名歸」,其中不少還來自珠海、深圳這類珠三角的發達地區,顯明傳統醫藥在現代化的大都市裡仍然保持活力。

除嶺南醫藥外,本次入選的部分廣東非遺項目過去並未受到充分關注。來自東莞的寮步香市就是其中一例。寮步香市歷史悠久,以銷售莞香而聞名。香市起源於唐代,在明清時期最為繁榮。寮步香市曾與廣州花市、廉州珠市、羅浮藥市並稱為「四大名市」而揚名天下。然而,寮步香市後來隨著莞香生產的停頓而走向沒落,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近年在當地政府的悉心經營下才重新有所起色。與寮步香市緊密相關的莞香製作技藝,也在本次名錄入選。

「寮步香市入選的經驗告訴我們,未來要獲得評選,申報單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朱鋼表示,未來獲批國家級非遺的項目越來越少將成為必然趨勢,這也意味著各地申遺的需要得到相應提高:「各地需要對非遺項目的傳統價值進行更有邏輯的論證和更清晰的表述,才有助於增加申遺成功的機率。」

相關焦點

  • 雲南劍川白曲喜獲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原標題:雲南劍川白曲喜獲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劍川白曲成功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這是全州乃至全省唯一入選傳統音樂的非遺項目。
  • 河北省16項目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至此,河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已達148項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張清華)12月4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153項),河北省共有16個項目上榜。至此,河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已達148項。
  • 哈薩克賽馬和哈薩克族醫藥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2014-08-01 08:41:53    華夏經緯網
  • 最新國家級「非遺」名錄公示,紹興兩項!
    最新國家級「非遺」名錄公示,紹興兩項!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 山西21項上榜
    11月3日,《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正式發布。據悉,此次國務院共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中,山西省佔21項。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圖鑑公布 張騫傳說、易筋經等上榜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於官網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943個項目參評說道「非遺」,言必提蘇繡,可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非遺外,各地傳說,戲劇、鼓書、各色體育運動等皆為「非遺」。
  • 廣西18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項目名錄
    廣西18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項目名錄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廣西共有18個項目入選推薦項目名單。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中餐烹飪技藝與食俗」項目進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由中國烹飪協會申報的「中餐烹飪技藝與食俗」項目入選該名單。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十大類共計337項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方永磊 實習記者王紅霞)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十大類共計337項入選。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公示 相城區聖堂廟會上榜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姜鋒)文化和旅遊部近日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相城區聖堂廟會上榜。聖堂廟會,史名「春會」,於2013年6月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2016年1月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聖堂廟會是在陽澄湖區域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活動,是當地民俗儀式、民間文藝的重要載體之一。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公示,蘇州1項上榜,來自相城!
    近日,文旅部正式公示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蘇州市相城區聖堂廟會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共計198項)(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專家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
  • 浙江天台山易筋經等24項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浙江天台山易筋經等24項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3 08:29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12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 18項傳統文化入選新餘市第四批市級非遺名錄(圖)
    大江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杜建群、記者何 琪報導:近日,新餘市公布了新餘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包括傳統體育、傳統美術、傳統醫藥、民俗等五大類18項傳統文化入選。  新餘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國家級非遺有望8+1!湛江木偶戲入推薦名錄
    跟著發布君一起來瞧瞧~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本次,推薦項目共有337項包括新列入198項,擴展延伸:湛江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地方歷史文化淵源的見證,也是體現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湛江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各具特色。
  • 國家級非遺項目-茶葉傳統技藝有多少?傳承人有哪些?
    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已經建設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前四批共計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涉及申報地主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皆為3154個。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
    為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 近日 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性項目推薦名錄項目名單
  •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   記者昨從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獲悉,在文化部剛剛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中,我省有18人成功入選。
  • 錦州市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省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錦州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本次公布的八大類46個項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的相關規定,經申報、評審、公示等程序,最終由省政府批准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予以公布。截至目前,錦州市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7項、省級非遺保護項目32項、市級非遺保護項目117項。
  • 錦州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